阿姨们,我们真的在谈了!

开灯 护眼     字体:

“赵阿姨的酱黄瓜……好像没法均分,这罐你先拿着,下次再有类似腌制品优先给你。”

“李阿姨的饺子……二十个,每人十个。她强调必须趁热吃。”

沈清禾抱着自己分到的那一堆瓶瓶罐罐和饭盒,看着陆时同样拎着一份一模一样的“战利品”,表情复杂得像是在做化学实验。

“感觉我们像……”她斟酌着用词,“……地下工作者在交接物资?”

陆时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并不存在的灰:“有效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同时维持社区关系和谐。策略成功。”

他顿了顿,看着手里还冒着热气的饺子,似乎犹豫了一下,还是生硬地开口:“李阿姨强调趁热吃。你……需要现在食用吗?我可以等待五分钟。”

沈清禾愣了一下,看着他被路灯拉长的影子和不自在却勉强维持镇定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个冰冷的战略合作伙伴,好像……也有那么一点点,极其微小的,堪称笨拙的……体贴?

她摇摇头,笑了:“不用啦,我上去吃。谢谢你的……呃……高效分配。”

“不客气。合作的一部分。”陆时点点头,拎着他的那份“战略物资”,转身走向9栋单元门,背影依旧挺拔冷硬,但手里那盒格格不入的饺子,莫名给他添上了一丝人间烟火气。

沈清禾也转身往回走,心里嘀咕:所以这“恋爱”谈的,第一天牵手巡街,第二天听讲座学垃圾分类,第三天蹲路边分红烧肉……

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但好像,也不算太坏?至少明天的伙食费省了。

6

“战略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一周多。沈清禾和陆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高效且尴尬的相处模式。

他们的微信对话基本是这样的:

【L】:“周六上午10:00-10:25,协同取快递。二号门口快递柜。请准时。”

【禾苗】:“收到。(表情包:OK手势)”

【L】:“周日傍晚18:15,社区小超市采购,‘偶遇’刘阿姨概率67.4%。时长控制在15分钟内。”

【禾苗】:“……收到。(表情包:瘫)”

他们像完成KPI一样,精准地执行着每一次“协同露面”,机械地微笑、点头、接受投喂,然后在无人处迅速“分赃”,各自回家。流程熟练得让人心酸。

沈清禾甚至开始在自己的漫画小号上连载匿名四格漫画,名字就叫《论协议恋爱的标准化操作(SOP)》,主角是一只面瘫哈士奇和一只吐槽役橘猫,收获了不少“过于真实引起不适”的评论。

她觉得自己和陆时就像两个上了发条的玩偶,在邻居们慈爱的目光里,上演着一出名为《般配》的无声木偶戏。

直到某个周三下午。

沈清禾接了个急稿,要求复古手绘风格。她翻箱倒柜找参考资料,不小心碰倒了书架顶层一个沉重的旧纸箱。箱子砸下来,边缘狠狠磕在了她的脚背上。

“嗷——!”

剧痛瞬间袭来,她抱着脚趾单腿在原地蹦跶,眼泪都快飙出来了。低头一看,脚背肉眼可见地红了一片,甚至有点发青。

“倒霉倒霉倒霉!”她吸着冷气,瘫坐在椅子上,感觉一阵阵钻心的疼。喷了点云南白药,但似乎效果不大。眼看交稿deadline逼近,她只能咬着牙,把伤脚翘在另一张椅子上,歪着身子继续画,每动一下都龇牙咧嘴。

晚上约好了要去物业交物业费(这也是陆时经过计算后认定的“高效协同露面点”),她疼得实在不想动,瘸着腿挪到手机边,点开那个死气沉沉的微信群。

【小区事务协调】(3)

【禾苗】:“报告组织……今晚任务申请取消。负伤了[哭唧唧.jpg]”

消息发出去,半天没回应。

沈清禾撇撇嘴,果然是个莫得感情的合作机器。她放下手机,继续跟画稿和脚疼作斗争。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门铃突然响了。

“谁啊?”沈清禾单脚跳着去开门,心里嘀咕是不是外卖送错了。

门一开,她愣住了。

陆时站在门外,依旧是一身挺括的衬衫西裤,像是刚下班。他手里拎着一个印着某药店Logo的塑料袋,眉头微蹙地看着她金鸡独立的姿势。

“你……你怎么来了?”沈清禾有点懵,“群里你没回……”

“看到了。根据‘突发事件处理预案’补充条款,合作伙伴出现可能影响后续任务执行的非健康状态时,需进行实地评估并提供最低限度的协助,以确保项目总体进度不受影响。”他语速平稳地抛出一长串理由,然后视线落在她翘着的、又红又肿的脚背上,“伤势程度?”

沈清禾:“……”行吧,项目评估。

她挪开身子让他进来:“就……砸了一下,有点肿,走路疼。”

陆时走进来,目光快速扫过她乱中有序、堆满画稿和颜料的客厅,最后定格在那只伤脚上。他蹲下身,仔细看了看(幸好沈清禾没有脚气尴尬症),眉头皱得更紧了。

“皮下淤血,软组织挫伤可能性87.3%。”他站起身,从药袋里拿出冰袋、活血化瘀的药膏和一卷绷带,“先冷敷,24小时后热敷并用药**。需要协助吗?”

“啊?不用不用!我自己来!”沈清禾赶紧接过冰袋,按在脚背上,冰得她一个激灵。她偷偷瞄他,这人居然真的跑去买药了?还来得这么快?这也在他的“效率最大化”计算之内?

陆时也没坚持,只是站在一旁,看着她笨手笨脚地固定冰袋。他的存在感太强,让这个平时她一个人撒欢的小空间显得有些逼仄。

空气有点安静得尴尬。

沈清禾没话找话:“那个……物业费……”

“我已代为缴纳。”陆时回答,“收据在你门口鞋柜上。”

“哦……谢谢啊,多少钱我转你。”

“纳入项目共同成本,无需单独结算。”

又是这套说辞。沈清禾闭上嘴,专心敷冰袋。

陆时似乎没有立刻要走的意思,他的目光落在了她摊开在桌上的画稿上。那是几张复古旗袍的设计线稿,线条流畅,细节精致。

“你的工作?”他问。

“嗯,帮一个文创项目画的。”沈清禾点头。

“数据还原度很高,线条处理很专业。”他评价道,语气里听不出太多情绪,更像是在陈述一个观测事实。

沈清禾倒是有点意外,她以为他这种理工男会对这种“不实用”的艺术无感。“还行吧,混口饭吃。”

陆时没再说话,只是又看了看她肿着的脚,和旁边散落一地的参考资料,忽然说:“你的外卖饮食习惯和目前受伤状态,不利于恢复。建议摄入高蛋白和维生素。”

沈清禾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他拿出手机开始操作。

“你干嘛?”

“订购食材。预计30分钟后送达。包含易于烹饪的排骨、蔬菜、水果。算作本次意外事件的后续医疗资源补充。”他头也不抬地说,手指在屏幕上点得飞快。

沈清禾彻底愣住了。

这……这已经远远超出“战略合作”、“最低限度协助”和“项目进度”的范畴了吧?

买药可以说是为了不影响后续“遛弯KPI”,那现在买食材算怎么回事?难道怕她饿死了没人跟他一起应付阿姨?

她看着陆时冷静的侧脸,心里那点古怪的感觉又冒了出来。这个男人,做着看似体贴的事,却总能找到一堆冰冷完美的理由把它包装成“项目需求”。

但东西是实实在在的,药是冰的,待会送来的菜也会是新鲜的。

她忽然想起刘阿姨之前的话——“小陆就是实在”。

是啊,实在得有点……过头了。

半小时后,外卖小哥果然送来了满满一袋新鲜食材,甚至还有一盒据说能消肿的薏米。

陆时核对完物品,将袋子放在她厨房料理台上,然后像是完成了所有既定程序,准备告辞。

“按时用药。注意休息。下周任务视恢复情况再定。”他走到门口,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公事公办。

“那个……陆时,”沈清禾扶着门框,忍不住叫住他,“谢谢你啊。”

陆时脚步顿住,回过头,似乎对她的正式道谢有点意外,沉默了一下,才略显生硬地回答:“不客气。合作……愉快。”

最后两个字他说得极轻,几乎含糊不清,然后迅速转身离开了,背影甚至有点仓促。

沈清禾关上门,单脚跳回客厅,看着桌上的药和厨房的菜,又低头看看自己肿着的脚丫子。

协议里可没写受伤了还有这种“福利”。

她挠挠头,心里有点乱。

这次……好像有点过于“走心”了?

是因为“项目”需要,还是因为……他其实,并不像表面那么冰冷理智?

这个问题,比脚上的伤更让她觉得无所适从。

沈清禾的脚伤在冰敷、药膏以及陆时提供的“医疗资源补充”的帮助下,好得飞快。当然,她坚决地把菜钱折算后强行转给了陆时,附言“亲兄弟明算账,战略合作伙伴也一样”,对方隔了很久才回了一个冰冷的“已接收”。

脚伤刚好,更大的“考验”就来了。

社区秋季运动会。

这种活动在往常,沈清禾是绝对会找理由溜掉的。但今年不同,她和陆时的大名赫然出现在了刘阿姨私下发来的“重点参与名单”上,并被“贴心”地报了几个双人项目。

【小区事务协调】(3)

【L】:“运动会安排已收到。分析:‘两人三足’项目协同性要求高,意外风险系数较大,建议重点准备。‘背夹球跑’存在不必要的肢体接触,已尝试申请取消,但被刘阿姨以‘增进感情’为由驳回。”

【禾苗】:“所以……?”

【L】:“制定详细预案,降低风险,确保任务完成。周六上午八点半,小区球场**,进行赛前适应性训练。”

【禾苗】:“……还要训练??”(表情包:我选择死亡.jpg)

【L】:“默认你已同意。准时到场。”

于是,周六一大早,沈清禾生无可恋地出现在了空无一人的小球场。陆时已经等在那里,脚边还放着一卷……看起来像是工程测量用的橙色警示带?

“你用这个绑腿?”沈清禾指着那卷带子,嘴角抽搐。

“强度高,摩擦力适中,宽度合适不易勒伤,且便于快速解开。比大会提供的红布条更符合人体工学和安全性。”陆时面无表情地阐述理由,仿佛在发布新产品。

“……您考虑得真周到。”沈清禾甘拜下风。

训练过程,惨不忍睹。

“左,右,左!同步!频率一致!”陆时像个无情的军训教官。

“哎呀你慢点!我跟不上!”

“摔倒风险增加。调整你的步幅,匹配我的百分之七十二。”

“这怎么匹配啊!我又不是机器人!”

“根据我的步长和你的腿长比例计算,理论上完全可以……喂!”

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计算得再精确,也架不住沈清禾同手同脚和突发性的肢体不协调。两人摔作一团,陆时下意识用手护了她一下,结果手肘擦破了皮。

“看吧!就说会出事!”沈清禾懊恼地看着他渗血的手肘。

“小损伤。继续。失败是成功之母,数据需要积累。”陆时眉头都没皱一下,拿出随身带的创可贴贴上,继续训练。

沈清禾看着他那副较真的样子,莫名被激起了一点斗志。

练了将近一小时,两人终于能磕磕绊绊地走完一段而不摔跤了。累得满头大汗,毫无浪漫可言。

运动会当天,天气晴朗,人声鼎沸。大爷大妈们个个精神抖擞,而混在其中的“小区CP”则像是被赶鸭子上架。

“两人三足”比赛现场,围观群众最多。轮到沈清禾和陆时这一组时,刘阿姨带领的啦啦队喊得尤其卖力。

“小陆小沈加油!!”

“恩爱同心!其利断金!”

哨声一响,其他几对夫妻或情侣嘻嘻哈哈、歪歪扭扭地冲了出去。

沈清禾紧张得手心冒汗,低声念叨:“左、右、左……”

陆时的手臂紧紧箍着她的腰,她的手臂也搭在他的肩上,两人以一种极其别扭又紧密的姿势贴在一起。他能感觉到她的僵硬和微微颤抖。

“别怕。”他忽然极低地在她耳边说了一句,热气拂过她的耳廓,“按训练节奏来。相信我。”

沈清禾愣了一下。这句“相信我”似乎比之前所有的数据分析和指令都有效。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也许是训练起了作用,也许是破罐破摔,也许是他那句意外的话起了点镇定效果。他们居然配合得不错,步伐虽然算不上飘逸,但异常稳定,速度均匀,一步步超过了那些因为笑闹而失去平衡的队伍。

周围的加油声和欢呼声越来越响。沈清禾的心跳快得不像话,不知道是因为运动,还是因为别的。

最终,他们第二个冲过终点线!

解开带子的时候,沈清禾还有点懵,脸上因为运动和兴奋红扑扑的。陆时看起来依旧镇定,但仔细看,嘴角似乎有极其细微的、上扬的弧度?

刘阿姨冲过来给他们递水,笑得见牙不见眼:“太好了太好了!我就说你俩最有默契!”

接下来是更令人窒息的“背夹球跑”。规则要求两人背对背,夹着一个大气球跑到终点,球不能掉也不能破。

这几乎就是拥抱的变种姿势!

沈清禾能清晰地感觉到陆时宽阔的后背传来的温热和坚实的触感。他的手臂向后绕,小心地护着气球,也几乎将她圈在了怀里。她的后背紧紧贴着他的,甚至能隐约感觉到他心跳的震动。

两人的脸都不可避免地泛红了。周围的起哄声简直要掀翻天了。

“准备。”陆时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有点闷。

“嗯……”

“开始!”

他们小心翼翼地挪动,像两只笨拙的企鹅。注意力高度集中,生怕气球掉了或者挤爆了。身体的接触面积达到峰值,每一次移动都带来细微的摩擦和无法忽视的存在感。

沈清禾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战略合作、什么KPI全忘了,只剩下背后滚烫的温度和耳边震天的欢呼。

终于冲到终点!球没掉!

两人同时松了口气,迅速分开,都不敢看对方的眼睛。

运动会的结果出乎意料,他们靠着陆时的“精密计算”和临场那点莫名的默契,居然混了个综合成绩第三名,奖品是一对印着社区Logo的保温杯。

领奖的时候,刘阿姨非要给他们拍照。两人拿着杯子,站得笔直,笑容僵硬得像被绑架了。

但照片拍出来,居然……还挺像那么回事。阳光很好,两人都因为运动脸色红润,虽然表情不太自然,但并肩站在一起,手里拿着“情侣杯”,背景是热闹的社区球场,看起来竟真有几分和谐。

晚上,沈清禾看着桌上那只丑萌的保温杯,又点开手机里刘阿姨发来的照片,看了好久。

训练时的狼狈,比赛时的紧张,背后接触的滚烫触感,还有冲过终点时那一瞬间的、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的喜悦……

这些好像都不在“战略合作”的预案里。

她鬼使神差地点开和陆时的对话框。

【禾苗】:“[图片]刘阿姨发的照片。”

【禾苗】:“话说,我们今天居然没摔得太惨,还混了个杯子。战略合作阶段性胜利?”

过了几分钟。

【L】:“嗯。数据记录:协同成功率提升至78.5%。奖品……实用性尚可。”

【禾苗】:“哦。”

对话似乎应该结束了。

但又过了一会儿。

【L】:“你的脚,还好吗?”

沈清禾看着这条意料之外的关心,眨了眨眼。

【禾苗】:“没事啦!活蹦乱跳!”

【L】:“那就好。”

沈清禾放下手机,拿起那个保温杯,摩挲着上面凹凸的Logo。

所以,冰冷的合作条款里,是不是也混进了一点……计划外的、带着体温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