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神药是糖水后,全网跪求救命

开灯 护眼     字体:

「生命源力」三号仓库,阴冷、潮湿,堆满贴着「量子共振」「纳米磁波」标签的纸箱。林烬蹲在角落,手指摩挲着一瓶「量子能量水」,瓶身泛着廉价的蓝光。

他拧开瓶盖,凑近鼻尖——乙醇、香精、色素。他冷笑:「水加染料,也敢叫『激活细胞能量』?」

他想起白天在医院被羞辱的一幕,陆振邦那张得意的脸,邻居们的哄笑,还有自己咳在诊断书上的那滴血。他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

不能死。

至少,不能死在他们前头。

夜深了,仓库只剩他一人。他从破旧帆布包里掏出一个铁盒,打开,里面是泛黄的化学笔记——北大博士论文手稿、863项目反应路径、他亲手设计的抗癌分子模型。每一页,都曾是他人生的巅峰。

如今,成了他唯一的火种。

他翻出手机,用省下的流量查最新PD-1抑制剂文献。屏幕微光映着他凹陷的脸颊和干裂的嘴唇。癌细胞在肺里疯长,靶向药吃完了,医保额度也快见底。他不能再等。

他必须自己造药。

凌晨两点,他溜回38㎡的危房。阳台早已被改造——捡来的药瓶当烧杯,暖气管锯断弯成冷凝器,女儿美术课剩下的彩纸,用花青素和石蕊浸泡,晾干后剪成条,权当pH试纸。

实验台,是他用旧书桌拼的。

热源,是捡来的电炉丝缠在铁架上。

通风?没有。

防护?没有。

他只有一双发黄的橡胶手套,和一副从医院偷藏的护目镜。

他开始计算:以市售多肽为原料,通过固相合成法构建PD-1拮抗序列。溶剂用工业酒精提纯,催化剂……他咬牙,从「生命源力」的「纳米能量粉」里抠出微量锌粉——那玩意儿成本三毛,卖三百。

反应釜?他用输液瓶改装,接上破鱼缸的气泵,勉强模拟惰性气体环境。

凌晨四点,第一支原型药「烬Ⅰ号」终于合成。液体无色,微微泛蓝。

他拿注射器抽出0.2ml,手稳得不像个晚期病人。

针头扎进皮下,药液推入。

他没打麻药,也不需要。

痛,他早习惯了。

「若科学不能救命,」他盯着手臂上的针眼,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我便以命证真。」

那一夜,他没睡。

守着反应瓶,记录温度、pH、颜色变化。

咳血三次,用纱布接住,血块扔进废液桶——他想着,或许哪天,能从癌细胞代谢物里提取新靶点。

天亮前,他写下第一行实验日志:

「2025年3月14日,晨。

注射「烬Ⅰ号」0.2ml。

副作用:头晕,恶心,右肺刺痛加剧。

结论:还活着。」

——林烬」

他合上本子,把剩下的药藏进奶粉罐——女儿小时候没喝完的。讽刺的是,他自己买的奶粉,从不敢拆封。

七点整,他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工装,走出家门,走向「生命源力」仓库。

路过家属区,邻居老王正蹲着挠脚:「哎哟,这脚气烂得都见骨头了!医院开的药不管用!」

林烬脚步一顿。

他回头,从口袋掏出一小瓶无色液体,递过去。

「试试这个。」

老王一愣:「啥玩意儿?」

林烬淡淡道:「一滴就好。」

他没说,这是他昨晚合成失败的副产物——一种意外具有强效抗真菌活性的多肽衍生物。

科学是严谨的。

可奇迹,往往诞生于失败的废料堆里。

他转身离开,没人看见他袖口渗出的血迹,也没人知道——

一场从腐烂土壤里长出的神药风暴,已悄然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