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除后,我能看见谎言

开灯 护眼     字体:

新锐科技大厦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站在电梯里,第无数次检查着装。藏青色西装裙,米色衬衫,头发一丝不苟地扎成马尾——比面试那天还要正式。韩东的名片在我口袋里发烫,上面手写着一行小字:"9点前到,找王姐报到。"

叮的一声,28楼到了。电梯门一开,扑面而来的是咖啡香和键盘敲击声。开放式办公区比星辰科技大至少三倍,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灰白色调的空间里,每个人看起来都忙碌而专业。

"你就是苏一吧?"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性从行政部走出来,圆脸短发,眼睛弯成月牙,"我是王芳,大家都叫我王姐。"她头顶的数字在说话时始终为零。

"跟我来,你的工位在B区。"她边走边介绍,"茶水间在那边,卫生间在拐角,打印机经常卡纸——"说到这句时,她头顶突然冒出个"2",我差点笑出声,想起面试那天韩东的警告。

我的工位靠窗,能俯瞰整个CBD。正当我调试电脑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这就是新来的小朋友?"

转身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西装领带上别着精致的领针。"赵明凯,市场部主管。"他伸出手,头顶的数字随着微笑在"15"到"35"之间波动,"韩总监特别关照过你。"

我握手的力度恰到好处:"苏一,请多指教。"他手掌干燥温暖,但眼神让我想起林总——那种评估商品价值的目光。

"十点晨会,别迟到。"赵明凯离开时,王姐偷偷对我撇了撇嘴,头顶依然干干净净。

晨会上,赵明凯站在白板前侃侃而谈:"关于下季度的推广策略,我认为应该聚焦Z世代用户..."他头顶的数字随着每句话起伏,像不稳定的心电图。更让我震惊的是,他讲的正是我面试时提交的创意框架,连案例都一模一样。

"这是你的初步任务清单。"会后,赵明凯递给我一份文件,"先熟悉起来。"他头顶的数字在说"熟悉"时跳到了"45"。

我翻开文件,心沉了下去——全是整理档案、核对数据的杂活,连个像样的市场分析都没有。正想说什么,一杯咖啡突然出现在我面前。

"加奶不加糖,猜对了吗?"韩东不知何时站在了我旁边,今天他穿了件深灰色高领毛衣,婚戒在灯光下闪着冷光。他扫了眼我手中的文件,嘴角微扬:"好刀得先磨利。"

赵明凯的表情僵了一瞬:"韩总监,我正在给新人安排工作。"

"正要说这个,"韩东啜了口咖啡,"苏一参与智创项目的基础调研,明天跟我过方案。"他头顶的数字始终在"1"左右徘徊,除了看向赵明凯时短暂升到"5"。

中午我在茶水间泡面时,韩东晃了进来。他往我杯子里扔了块方糖:"赵主管的提案很眼熟?"

我这才确定晨会上不是错觉:"那是我面试时提交的框架。"

"别急着揭穿。"韩东的指尖在杯沿画着圈,婚戒碰到陶瓷发出清脆声响,"谎言就像红酒,放得越久,变质越明显。"他头顶的数字在说这句话时降到了零。

下午,隔壁工位的李薇红着眼睛回来,把一叠文件摔在桌上。她比我早入职半年,负责竞品分析。

"怎么了?"我小声问。

"赵主管说我报告做得像屎。"她咬着嘴唇,"明天就要交了,我根本改不完。"

我瞥了眼她的报告,确实有些杂乱,但数据很有价值:"要不要我帮你看看?"

李薇像抓住救命稻草:"真的可以吗?"

三小时后,我们重新梳理了框架,修正了数据错误。李薇感激地塞给我一盒巧克力:"你是第一个认真看我报告的人。"她头顶的数字始终低于"5",除了提到"赵主管其实挺帅的"时跳到了"20"。

下班时,王姐神秘兮兮地叫住我:"周五部门聚餐,赵主管请客。"她压低声音,"别点太贵的菜,他最后都会让下属AA。"头顶数字显示"3"。

走出大楼,夜风拂过发烫的脸颊。第一天比预想的顺利——我认清了要提防的人,也找到了可能的盟友。更重要的是,韩东似乎有意给我机会,而不只是把我扔在底层自生自灭。

手机震动,是韩东发来的邮件:「智创资料已发你邮箱,重点看第三节。明天九点,带分析报告来我办公室。」附件里除了资料,还有个加密文件夹,密码是"看水人"。

我站在地铁里,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这算考验还是信任?加密文件里会是什么?头顶的到站提示灯闪烁,像极了我此刻忽明忽暗的心情。最终,我点开了文件夹——里面是智创科技未公开的财务流水,和三份不同版本的商业计划书。

回到家,我泡了杯浓咖啡,把资料铺满整张桌子。凌晨两点,当我比对到第四份数据时,突然发现一个惊人事实:智创在同时与三家竞争公司谈判,给出的技术参数每次都不一样。

我抓起红笔圈出关键段落,突然明白了韩东的用意。这不是普通的新人测试,而是一场实战演练——他要我看清水下的暗礁,而我的能力就是最精准的探测器。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明亮。我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想起赵明凯波动的数字,王姐说到打印机时的"2",李薇真诚的感谢。职场如战场,但现在的我,已经装备了别人没有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