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内,鎏金香炉中龙涎香袅袅升起,却驱散不了朝堂上凝重的气氛。
大周皇帝周承天端坐在龙椅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面色阴沉如水。
三十五岁的他正值壮年,眉宇间却已刻满忧思。殿内十余名大臣分列两侧,个个低头垂目,
不敢直视天颜。"诸位爱卿讨论了半日,就给出朕这样的答复?"周承天的声音不高,
却让满朝文武后背发凉,"北方三州大旱,颗粒无收;南方两江泛滥,灾民遍野。
你们除了争论该不该减税,竟拿不出半点实际对策?"户部尚书刘墉擦了擦额头的汗,
上前一步:"陛下,国库空虚,若再减税,恐怕......""恐怕什么?
"周承天冷笑一声,"恐怕影响你们户部年底的考评?刘爱卿,
朕听闻你在城南新置了一处宅院,光是那太湖石就花了五千两银子,这钱从何而来啊?
"刘墉脸色刷地变白,扑通跪下:"陛下明鉴,那是臣家族积蓄......""够了!
"周承天一掌拍在龙椅扶手上,满殿寂静。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周承天皱眉望去,只见奶嬷嬷牵着个三岁半的小童慌慌张张地站在门口,进退不得。
那是他的九皇子周璟,生母是早已失宠的云美人。按宫中规矩,皇子每日需向父皇请安,
即便皇帝忙于朝政也不例外。周承天心中烦躁,正要挥手让人退下,却见小皇子一个踉跄,
被门槛绊倒,啪地一声摔在大殿中央。"哎哟,九皇子小心!"奶嬷嬷惊呼一声,
连忙上前搀扶。几位大臣交换眼色,嘴角藏着讥讽。谁不知道九皇子周璟三岁还口齿不清,
反应迟钝,宫中私下都传是个"呆傻"皇子。周承天看着小儿子笨拙地爬起来,
小脸上满是懵懂,心中更添烦闷。正要开口让嬷嬷带他退下,
突然——"北方旱灾明明是先旱后蝗的征兆,这群大臣还在争论要不要减税,真是笨死了。
"一个清脆的童声在周承天脑海中清晰响起。皇帝猛地坐直身体,锐利的目光扫视大殿。
谁在说话?这声音分明近在耳畔,可殿中除了小璟,哪还有别的孩童?"再不下令囤积粮草,
组织百姓挖防蝗沟,等蝗虫一来,北方就彻底完蛋了。唉,
可惜我说的话没人听得懂......"周承天瞳孔骤缩,
这次他看得真切——小璟的嘴唇根本没动!那孩子正低头玩着自己的手指,一副痴傻模样。
但那声音,分明是小璟的!难道......他能听见儿子的心声?周承天强压震惊,
不动声色地开口:"刘爱卿,北方往年大旱之后,常伴何灾?"刘墉一愣:"回陛下,
多是...多是饥荒...""蠢货!"那个童声又在周承天脑中响起,
"《农政全书》明明记载'旱极而蝗',前朝景和十二年就是先旱后蝗,赤地千里!
这时候应该......"周承天心跳加速,打断了小璟的心声:"传朕旨意,
北方三州即刻开仓放粮,每户按丁口领粮,同时征调民夫,每隔二十里挖防蝗沟,
沟内撒石灰。再命太医院准备防疫药物,预防灾后疫病。"满朝哗然。这决策果断精准,
完全不像方才还犹豫不决的皇帝。"陛下圣明!"几位有见识的大臣已经跪下高呼。
周承天目光落在仍站在殿中的小璟身上。那孩子抬起头,
乌溜溜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咦?父皇怎么突然开窍了?
难道......"那小声音嘀咕着。周承天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来人,
带九皇子到偏殿等候。退朝后,朕要亲自考校他的功课。
"看着嬷嬷领着小璟离去的小小背影,周承天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
这个被所有人认为呆傻的儿子,似乎藏着惊天的秘密。而大周的朝堂,从今天起,
恐怕要变天了。第二章:神童心声御书房内,龙涎香的气息比勤政殿淡了些,
取而代之的是墨香与淡淡的茶香。周承天端坐在紫檀木案后,
目光若有所思地打量着站在地上的小儿子。周璟看上去与寻常三岁孩童无异,
正笨拙地摆弄着一个九连环,时不时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任谁看了,
都会认为这是个心智发育迟缓的孩子。"璟儿,知道这是什么吗?
"周承天拿起案上一份奏折,语气平和地问道。"奏...奏..."小璟歪着头,
口水顺着嘴角流下,一副痴傻模样。然而与此同时,
周承天脑海中响起清晰的童声:"西南水患的奏折?看这火漆印是益州来的。
益州地势西高东低,要治水得先疏通嘉陵江下游,再加固涪江堤坝。
不过说了父皇也听不懂吧..."周承天手指微微一颤,差点将奏折掉在地上。他强自镇定,
继续问道:"那璟儿觉得,如果有人偷了国库的银子,该怎么处置?
""打...打屁屁..."小璟拍着手傻笑。"当然要查清贪污链条一网打尽啊!
户部侍郎赵德汉上个月在城南买的宅子,钱来路就不正。
还有他小妾的弟弟突然开了家绸缎庄,本金少说五千两,肯定有问题。"那心声滔滔不绝,
甚至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这些贪官污吏,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周承天眼中精光一闪,突然高声道:"来人!传暗卫统领!
"候在门外的太监总管李德全连忙进来:"陛下有何吩咐?
""去查查户部侍郎赵德汉最近在城南置办的宅院,还有他妾室弟弟开的绸缎庄。记住,
不要打草惊蛇。"周承天说着,余光瞥见小璟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喳。
"李德全躬身退出,临走时怜悯地看了眼呆站着的九皇子,
心道皇上怎么突然对这小傻子如此上心了。待房门关上,周承天走到小璟面前蹲下,
掏出手帕轻轻擦去儿子嘴角的口水。他凝视着那双看似懵懂的大眼睛,轻声道:"璟儿,
其实你能听懂父皇的话,对不对?"小璟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但很快又恢复呆滞:"父...父皇..."周承天叹了口气,忽然将小璟搂入怀中。
孩童柔软的身体僵硬了一瞬,随后慢慢放松。"陛下!"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侍卫跪在门口,"云美人突发急病,太医说是中毒!""什么?"周承天猛地站起,
怀中还抱着小璟。"娘...娘娘..."小璟突然挣扎起来,眼中浮现出真切的惊恐。
这一次,他没有心声,所有的恐惧都写在了脸上。周承天心头一紧,
抱着儿子大步向外走去:"摆驾流云宫!传太医院院正!"流云宫内,几名太医围在床前,
见皇帝驾到,连忙跪地行礼。周承天将小璟交给嬷嬷,走到床前。云美人面色惨白,
嘴唇泛青,明显是中毒症状。"怎么回事?"周承天沉声问道。
太医院院正颤声回答:"回陛下,美人中的是'慢心散'之毒,
此毒长期服用会使人神志迟钝,最终...殒命。"周承天瞳孔骤缩,
转头看向被嬷嬷抱着、正挣扎着想去看母亲的小璟。一个可怕的猜想在他心中形成。"查!
给朕彻查!云美人近日饮食都是谁经手的?"周承天声音冷得像冰。就在这时,
小璟的心声突然在他脑海中炸响:"是柳贵妃!一定是她!
她和她的宫女春桃每隔几天就会送点心来。娘亲不吃,
她们就逼我吃...我装傻她们才放过我...父皇,求您救救娘亲!"周承天浑身一震,
看向小璟的眼神复杂至极。那孩子表面仍在哭闹,眼中却闪过一丝哀求。"李德全,
"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危险,"去查查柳贵妃近半年来可曾派人送吃食给云美人和九皇子。
再秘密搜查柳贵妃宫中,看是否有'慢心散'。""陛下!这..."李德全吓得脸色发白。
柳贵妃是当朝丞相柳明堂之女,最得圣宠,搜查她的寝宫可是天大的事。"立刻去办!
"周承天一甩袖袍,"记住,若走漏半点风声,提头来见!"当夜,皇帝寝宫内。
周承天看着暗卫呈上的报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柳贵妃宫中的暗格内确实藏有"慢心散",
而云美人和小璟的饮食记录也证实了贵妃的人频繁送点心的事实。更令他震惊的是,
太医诊断小璟体内也有微量毒素,若非发现得早,再过半年恐怕就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好一个柳如烟,好一个柳丞相!"周承天捏碎了手中的茶杯,
鲜血顺着指缝流下却浑然不觉。他们不仅要害死云美人,还要让他的儿子变成真正的傻子!
"陛下,户部侍郎赵德汉的调查也有结果了。"暗卫统领低声道,"确如陛下所料,
赵德汉贪污赈灾银两,城南宅院是用赃款所购。他妾室的绸缎庄也是洗钱之所。
这是账册副本。"周承天接过账册,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一切,
都是从小璟那看似痴傻的外表下,那颗七窍玲珑心透露给他的!"传旨,赵德汉革职查办,
家产充公。"皇帝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柔和,"云美人晋为云嫔,迁居兰芷宫。
九皇子...今后每日午后来御书房伴驾。"暗卫统领惊讶地抬头,见皇帝神色坚决,
不敢多问,领命而去。周承天走到窗前,望着流云宫的方向。
今夜注定有许多人无眠——柳贵妃会惊慌失措,柳丞相会连夜入宫,
而那个装傻三年的小皇子,此刻是否正守在母亲床前?皇帝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兰芷宫内,
小璟正握着母亲的手,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睿智光芒。"娘亲,父皇开始相信我了。
"小璟轻声说,声音清晰流畅,哪还有半点痴傻,"您再坚持一下,我一定会保护您,
也会...帮父皇肃清这朝堂上的蛀虫。"云嫔虚弱地睁开眼,惊讶地看着判若两人的儿子,
泪水滑落:"璟儿...你...""嘘。"小璟将手指竖在唇前,
又恢复了那副呆傻模样——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柳丞相的耳目无处不在,他的伪装还得继续。
但从此以后,他不再是孤军奋战了——父皇能听见他的心声!
第三章:御园结盟春日的御花园内,百花竞放,蝶舞蜂忙。周承天端坐在凉亭中,
面前摊开着几份奏折,余光却一直注意着在草地上"玩耍"的小璟。
自从发现能听见儿子的心声,周承天便以"培养皇子"为由,开始带着小璟参与朝政。
表面上,三岁半的小皇子只是在御书房或花园里玩耍,
实则他稚嫩外表下的心智已成为皇帝最重要的参谋。"陛下,南疆急报。
"李德全躬身呈上一份加急奏折。周承天展开一看,眉头紧锁。南疆三族叛乱,
已攻占两座边城,守将殉国。"调岭南驻军..."皇帝刚要开口,突然被一阵心声打断。
"南疆叛乱?不对啊,按《南疆志》记载,这三族向来和睦,怎会突然联手造反?
"小璟看似在追蝴蝶,心声却充满疑虑,"除非...是有人挑拨!父皇若直接派兵镇压,
正中幕后黑手下怀..."周承天手指一顿,不动声色地改口:"传旨,
命南疆巡察使速查三族叛乱缘由,另派使节与三族长老会谈。岭南驻军按兵不动,
但加强戒备。"李德全领命退下后,周承天瞥了眼小璟,见儿子正偷偷对他竖起大拇指,
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就在这时,一阵吵闹声从花园另一侧传来。"傻子!你娘是冷宫的**,
你也配读书?"一个尖锐的童声讥讽道。"把书还我!"另一个声音倔强地回应。
周承天皱眉望去,只见五皇子周琪和几个小太监正围着一个瘦弱的孩子推搡。
那孩子约莫六七岁,衣衫陈旧却整洁,正是九皇子周琰——林昭仪所出,
因母亲失宠而备受冷落。小璟突然摇摇晃晃地跑过去,一头撞在五皇子身上。"哎哟!
你这傻子干什么?"周琪大怒,一把推开小璟。"九...九哥..."小璟坐在地上,
傻笑着指向周琰,又指指自己,"十...十弟..."周承天眼中精光一闪。按排行,
周琰第九,小璟第十,两人确实是最小的两个皇子。"哈!傻子认傻子!"周琪嘲笑道,
"一个呆子,一个冷宫贱婢生的,真是绝配!"周琰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却隐忍不发,
只是默默捡起被撕破的书本。"父皇!"周琪突然看到走近的皇帝,立刻换上乖巧模样,
"儿臣参见父皇。"周承天冷冷扫了他一眼:"五皇子言行无状,欺凌兄弟,禁足一月,
抄《孝经》百遍。""父皇!儿臣冤枉..."周琪脸色煞白。"退下!"皇帝一声厉喝,
周琪灰溜溜地跑了。周承天转向周琰,神色稍霁:"九皇子近来可好?
"周琰恭恭敬敬行礼:"回父皇,儿臣一切安好。"声音平静,
却掩不住眼中的渴望——他已经半年没见过父皇了。小璟突然拉住周琰的袖子,
傻呵呵地笑:"哥...哥哥...玩..."周承天心中一动。周琰今年七岁,
据说读书极为用功,只是因母亲失宠而无人问津。若能..."琰儿,明日开始,
你每日未时到御书房,与璟儿一同读书。"皇帝淡淡道,看着周琰眼中瞬间亮起的光芒,
又补充道,"朕会亲自考校你们功课。"周琰激动得小脸通红,跪下叩首:"儿臣遵旨,
谢父皇恩典!"等周琰退下后,小璟的心声在周承天脑海中响起:"九哥真可怜,
明明那么聪明。林昭仪当年是被柳贵妃陷害的,
我记得《后宫记事》里有记载...父皇英明,这样一来,九哥就有出头的机会了!
"周承天眯起眼睛。林昭仪失宠一事他印象不深,似乎是因为打碎了太后心爱的玉如意?
若真有隐情..."陛下,柳贵妃求见。"李德全的声音打断了皇帝的思绪。
周承天眼神一冷:"宣。"柳贵妃袅袅婷婷地走来,一袭鹅黄色宫装,美艳不可方物。
她笑吟吟地行礼:"臣妾参见陛下。""爱妃何事?"周承天语气平淡。
"听闻陛下近日宠爱九皇子,
臣妾特地做了些点心..."柳贵妃示意宫女奉上一个精致的食盒,"九皇子年幼,
需要多补补..."小璟的心声突然警铃大作:"有毒!那点心绝对有问题!父皇别让我吃!
"周承天面色不改:"爱妃有心了。不过太医说璟儿脾胃虚弱,不宜吃甜食。
不如爱妃陪朕用些?
"柳贵妃笑容僵了一瞬:"这...这是专门为孩子做的...""怎么?朕吃不得?
"周承天眼神锐利如刀。"不不,陛下当然..."柳贵妃额头渗出细汗。
周承天突然拿起一块糕点,递到柳贵妃唇边:"那爱妃先尝尝?"柳贵妃脸色刷地变白,
颤抖着接过糕点,却迟迟不敢入口。"看来爱妃的点心,不是谁都能消受的。
"周承天冷笑一声,将糕点扔回食盒,"李德全,拿去喂狗。"一只宫廷猎犬吃下糕点后,
不到半刻钟便口吐白沫而亡。柳贵妃瘫软在地:"陛下饶命!
臣妾不知...一定是有人陷害...""柳如烟,"周承天直呼其名,声音冷得骇人,
"你以为朕不知道你给云嫔和九皇子下毒的事?"柳贵妃面如死灰,
连连叩头:"臣妾冤枉...""滚回你的寝宫,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半步!
"周承天一甩袖袍,"朕会彻查此事,若属实...哼!"待柳贵妃哭哭啼啼地退下后,
周承天抱起小璟,低声问:"璟儿不怕,有父皇在,没人能伤害你。
"小璟将头埋在父皇肩头,心声轻轻传来:"父皇,柳贵妃不会善罢甘休的。
她父亲是当朝丞相,党羽众多...我们要小心。"周承天紧了紧手臂,心中既欣慰又心疼。
这孩子明明如此聪慧,却要装傻自保;明明自己身处险境,却还担心父皇的安危。"陛下,
柳丞相求见。"李德全又来禀报。周承天冷笑:"来得真快。宣!"一场更大的风暴,
正在酝酿。第四章:瘟疫良方初夏的暴雨连下了三日,太和殿内气氛比天气更加沉闷。
周承天端坐龙椅,面色凝重地听着工部尚书的汇报。"陛下,南方六州水患严重,沅江决堤,
淹没了三个县城。如今灾民流离失所,更可怕的是...爆发了瘟疫。"工部尚书声音发颤,
"已经死了上千人,大夫们束手无策..."朝堂上一片哗然。周承天目光扫过群臣,
最后落在角落里的"玩耍"的小璟身上。四岁的小皇子正笨拙地堆积木,
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但皇帝听到的心声却异常清晰:"水患后瘟疫...应该是霍乱。
《伤寒杂病论》里记载过治法,用黄连、黄芩为主药,
辅以..."一连串专业的药方和治疗方法如数家珍般在小璟心中闪过。
周承天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开口:"传朕旨意,即刻从太医院选派二十名太医赶赴灾区,
按以下方子制药..."他一字不差地复述了小璟心中的药方。满朝文武震惊地看着皇帝,
谁也不知道陛下何时精通了医术。"另,"周承天继续道,"命地方官组织灾民隔离,
死者尸体必须深埋或火化,饮用水务必煮沸。再调拨十万石粮食赈灾,由禁军护送,
确保一粒米都不少地送到灾民手中!""陛下圣明!"大臣们纷纷跪拜,
唯有柳丞相眼中闪过一丝阴鸷。退朝后,周承天抱着小璟回到御书房,关上门后,
将儿子放在软榻上,认真地问:"璟儿,那些医术知识,你从何处学来?
"小璟眨巴着大眼睛,心声却异常清晰:"父皇,我...我好像天生就懂。自从会思考起,
脑子里就有很多奇怪的知识,医书、兵法、农事...就像有人提前塞进我脑子里一样。
"周承天震惊不已。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宿慧?
佛经里提到过有转世之人带着前世记忆..."陛下!大喜!"李德全突然冲进来,
激动得忘了礼节,"南方八百里加急捷报!按陛下所赐药方治疗,瘟疫已得控制!
灾民们高呼万岁呢!"周承天看向小璟,父子俩相视一笑。
皇帝抱起儿子转了个圈:"朕的璟儿真是福星!"次日早朝,
周承天当众宣布:"九皇子周璟虽年幼,却天赋异禀。此次南方瘟疫,
全赖他无意间提到的古方才得以控制。朕决定,晋云嫔为云妃,
另赐九皇子'慧心'二字为号,享双倍俸禄。"朝堂哗然。柳丞相立刻出列反对:"陛下!
九皇子年仅四岁,且...心智不全,如此厚赐恐难服众啊!""心智不全?
"周承天冷笑一声,"李德全,宣九皇子。"当小璟被领进大殿时,周承天柔声道:"璟儿,
告诉诸位大人,南方水患后该如何预防瘟疫?"小璟表面仍是一副呆傻模样,
结结巴巴地说:"水...水烧开...死...死人埋..."朝臣们面面相觑,
这不还是个小傻子吗?然而周承天听到的心声却是完整详细的防疫措施,
甚至包括如何组织灾民自救、如何分配物资等具体方案。皇帝满意地点点头,
将小璟抱上膝头:"朕的九皇子,大智若愚。"柳丞相不甘心地退下,
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转眼秋去冬来,小璟和周琰的"伴读"生活已持续半年。这日,
两个孩子在御书房偏殿读书,周承天则在正殿接见边关将领。"九哥,这个字怎么念?
"小璟故意指着《论语》上的一个字问道。半年来,他在周琰面前逐渐"恢复"了一些神智,
但仍装作学识浅薄的样子。周琰耐心地解释:"这个字念'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七岁的九皇子已经像个小学究,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小璟的心声传到隔壁正殿的周承天耳中:"九哥真厉害,这么小就能通读《论语》了。
难怪历史上他会成为一代名将...等等,历史上?我怎么会知道未来?
"周承天手中的朱笔一顿。这是小璟第一次提到"历史"。难道儿子不仅能知晓现在,
还能预知未来?正思索间,边关急报送到。北狄大举入侵,已攻破两座边城!
朝堂上立刻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吵得不可开交。柳丞相力主和亲纳贡:"陛下,国库空虚,
不宜开战啊!"周承天看向站在一旁的小璟,只听儿子心中暗道:"北狄此次入侵是试探,
若退让,明年他们会大举南下。《武经总要》里记载过对付骑兵的'铁蒺藜阵',
配合神臂弩..."皇帝精神一振,当即拍案:"朕意已决,战!调西北大营十万精兵,
按以下阵法操练..."他将小璟心中的战术一一道来,满朝武将听得目瞪口呆,
这阵法精妙绝伦,专克骑兵!退朝后,周承天留下小璟,试探地问:"璟儿觉得,
派谁挂帅合适?"小璟假装玩手指,心声却说:"九哥的舅舅林老将军啊!
他虽然因林昭仪失宠被贬,但打仗可是一把好手。而且这样一来,
九哥和林昭仪的日子也会好过些。"周承天恍然大悟。林昭仪的兄长林震确实是良将,
当年因妹妹失宠被牵连...三日后,圣旨下达:起复林震为平虏将军,统帅三军出征。
同时,林昭仪晋为林嫔,移居景阳宫。当周琰得知消息时,
这个一向坚强的孩子扑在母亲怀里痛哭失声。而小璟远远看着,心中满是欣慰:"九哥,
你的好日子要来了。"然而,宫中的暗流涌动从未停止。柳贵妃虽被禁足,
柳丞相的势力却盘根错节。这夜,小璟做了一个噩梦,梦见柳家勾结北狄,意图不轨。
他惊醒后,一个小小计划在心中成形——是时候主动出击了!第五章:密道探险春日的午后,
六岁的周璟带着一副天真烂漫的笑容,蹦蹦跳跳地走在皇宫西侧的偏僻小道上。
身后跟着的是九岁的周琰和两名贴身太监。"十弟,慢些走。"周琰温声提醒,
眼中满是兄长对幼弟的宠溺。这半年来,随着林嫔地位恢复,
周琰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小璟回头傻笑:"九哥...来...好玩..."周琰摇摇头,快步跟上。
自从父皇允许十弟开口说话后,这孩子虽然还是装得懵懂,但偶尔会流露出惊人的见解。
周琰隐约觉得,自己这个"傻弟弟"并不简单。小璟领着众人来到一处荒废的偏院,
这里是前朝宠妃的居所,后来闹鬼传闻不断,便无人敢近了。"十弟,这里不干净,
我们回去吧。"周琰有些发怵。小璟却径直走向院内一口枯井,
指着井口兴奋地跳脚:"洞...大洞..."周琰好奇地凑近一看,
只见井壁上竟有一个半人高的洞口!"这是...""密道!"小璟突然清晰地说出两个字,
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通宫外。"周琰和两个太监都惊呆了。
这傻皇子怎么突然说话这么利索?而且宫中密道这等机密,他如何知晓?小璟不等他们反应,
已经麻利地爬进井中,钻入洞口。周琰怕他有失,连忙跟上,嘱咐两个太监在井口守着。
密道内阴冷潮湿,但出乎意料地干净通风。借着火折子的微光,
周琰看到墙壁上刻着些古怪符号,而小璟正熟练地辨认着这些符号前进。"十弟,
你...你不傻?"周琰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小璟回头一笑,
那双大眼睛在火光下灵动非常:"九哥,我从来没傻过。只是这宫里,装傻才能活命。
"周琰震惊之余,又觉得理所当然——难怪父皇近来如此宠爱十弟!
"这条密道是前朝末代皇帝为逃命修的,直通城南的旧水门。"小璟边走边解释,
"我...在藏书阁的一本残卷上看到的。"他没说实话。这条密道的位置和机关,
是他"记忆"中就有的,仿佛前世走过一般。但这样解释太诡异,不如推给古籍。
两人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出现微光。爬出出口,竟是一处废弃的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