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女掌权路:当家主母不好惹

开灯 护眼     字体:

1含恨重生,再遇渣男冰冷的湖水灌满口鼻时,沈清瑶最后看到的,

是那对狗男女依偎在一起的得意嘴脸。“姐姐,别怪我们心狠,

谁让你挡了我和景哥哥的路呢?”庶妹沈玉柔娇笑着,声音却淬着毒,“这侯府主母的位置,

本就该是我的。”而她倾心辅佐十年的夫君,永宁侯赵景,只是冷漠地站在岸边,

看着她在水中挣扎,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她想起自己为他耗尽沈家财力铺路,

为他生儿育女稳固后院,最后却落得个“善妒成性、谋害皇嗣”的罪名,

连同沈家一百三十七口人,全被抄斩。恨!滔天的恨意几乎要将她的灵魂撕裂!若有来生,

她定要这对狗男女血债血偿!“**!**您醒醒!

”急切的呼唤声将沈清瑶从无边的黑暗中拉回,她猛地睁开眼,刺目的阳光让她有些恍惚。

入眼是熟悉的雕花床顶,鼻尖萦绕着淡淡的安神香气息。“**,您可算醒了!

您都昏睡一天了,吓死奴婢了!”贴身丫鬟春桃红着眼眶,见她醒来喜极而泣。

沈清瑶动了动手指,触到的是柔软的锦被。她环顾四周,

这分明是她未出阁时在沈府的闺房“清芷院”!她颤抖着抬手抚上自己的脸颊,光滑细腻,

没有丝毫伤痕。“春桃,”她的声音干涩沙哑,“现在是哪一年?”“**,

现在是永安七年啊,您忘了?上个月您刚及笄,老爷还为您大办了及笄宴呢。

”春桃疑惑地看着她。永安七年!她竟然回到了十五岁这年!这一年,她还未与赵景定亲,

沈家还好好的,一切悲剧都尚未发生!巨大的狂喜之后,是彻骨的寒意。沈清瑶闭上眼,

前世的种种惨状在脑海中闪过,赵景的虚伪、沈玉柔的歹毒,

还有那些落井下石的嘴脸……这一世,她绝不会再重蹈覆辙!“**,您怎么了?

是不是还有哪里不舒服?”春桃担忧地问。沈清瑶睁开眼,眼底已没了半分迷茫,

只剩下与年龄不符的冷静和锐利。“我没事,只是做了个噩梦。”她坐起身,

“扶我起来梳洗,我要去给父亲母亲请安。”刚梳洗完毕,

就听到院外传来娇柔的声音:“姐姐醒了吗?妹妹来看看你。

”沈清瑶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说曹操曹操到,她的好妹妹,沈玉柔来了。门帘被掀开,

沈玉柔穿着一身水绿色衣裙,珠翠环绕,看起来清纯可人。她身后跟着的,

正是她的生母柳姨娘。“姐姐,听说你落水昏迷了,妹妹担心坏了,特意炖了燕窝粥来看你。

”沈玉柔走到床边,脸上满是关切,眼底却飞快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前世,

她就是在假山旁被沈玉柔“不小心”撞落水中,高烧昏迷,错过了与镇北侯世子的赏花宴,

反而让沈玉柔趁虚而入,在赵景面前刷足了存在感。沈清瑶看着她手中的燕窝粥,心中冷笑。

这粥里,恐怕加了让她精神不济的东西吧?前世她就是喝了这粥,病了许久,精神萎靡,

才让沈玉柔有机会在众人面前表现得温婉大方,衬托得她这个嫡女反而像个病秧子。

“多谢妹妹好意,只是我刚醒,没什么胃口。”沈清瑶淡淡开口,语气疏离,“春桃,

把粥端下去吧。”沈玉柔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姐姐会如此冷淡。

柳姨娘连忙打圆场:“瑶儿刚醒,确实不宜吃太油腻的东西。玉柔也是一番心意,

瑶儿别辜负了。”“姨娘说的是,妹妹的心意我领了。”沈清瑶不软不硬地回了一句,

既没接受,也没让她们下不来台。她掀开被子下床,“我要去给父亲母亲请安,

就不多留妹妹和姨娘了。”沈玉柔和柳姨娘被噎得说不出话,

看着沈清瑶挺直脊背走出房门的背影,眼中都闪过一丝诧异。今天的沈清瑶,

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2初次交锋,扭转印象沈清瑶先去给主母王氏请安。

王氏是她的生母,性格温婉,却有些软弱,前世就是被柳姨娘和沈玉柔联手算计,抑郁成疾,

早早去了。“瑶儿,你可算好了!快让母亲看看,有没有哪里伤到?”王氏见她进来,

连忙拉着她的手,满脸心疼。“母亲放心,女儿没事了。”沈清瑶回握住王氏的手,

感受着掌心的温暖,眼眶微微发热。这一世,她一定要护好母亲,护好沈家!“没事就好,

都怪母亲没看好你。”王氏叹了口气,“不过说来也巧,昨天你落水的时候,

正好被路过的永宁侯世子赵景看到,是他把你救上来的。”沈清瑶心中一凛。来了!

前世就是因为这场“英雄救美”,让她对赵景心生好感,加上后来他刻意接近,

才让她一步步落入圈套。“赵世子?”沈清瑶故作惊讶,“女儿当时昏迷了,

竟不知是他救了我,真是该好好谢谢他。”“是啊,改天让你父亲设宴,请赵世子来府里,

好好答谢人家。”王氏点点头,“说起来,这赵世子一表人才,家世又好,

对你似乎也挺有好感的……”沈清瑶知道母亲想说什么,连忙打断:“母亲,女儿刚醒,

身子还有些乏,这些事以后再说吧。而且女儿觉得,男女授受不亲,赵世子救了我,

我们沈家备好谢礼送去即可,不必特意设宴,免得惹人非议。”王氏愣了一下,

看着女儿认真的眼神,有些惊讶:“瑶儿说的是,是母亲考虑不周了。

”她总觉得今天的女儿似乎懂事了许多,也沉稳了许多。从王氏院里出来,

沈清瑶正要回自己院子,却在花园里遇到了沈父沈毅。沈毅是当朝礼部尚书,为人正直,

但也有些固执,前世就是因为被赵景的花言巧语蒙蔽,才同意了这门亲事。“父亲。

”沈清瑶恭敬行礼。“嗯,身体好些了?”沈毅看着她,语气温和。

他对这个嫡长女还是很疼爱的。“谢父亲关心,女儿好多了。

”“听说昨天是永宁侯世子救了你?”沈毅问道,“为父正打算备些厚礼送去,再设宴答谢。

”“父亲,女儿觉得不必如此。”沈清瑶抬头看着沈毅,目光清澈而坚定,

“赵世子救人是出于好意,但我们沈家若太过兴师动众,反而显得刻意。

不如备上合适的谢礼送去,表达谢意即可。而且女儿听说,

赵世子近日似乎在追求吏部侍郎家的**,我们若此时频繁接触,恐怕会对双方名声都不好。

”沈毅惊讶地看着女儿,他没想到一向不太关心这些事的女儿竟然会考虑得如此周全。

他确实也听说了赵景在追求吏部侍郎家的**,只是没太在意。现在经女儿这么一说,

倒觉得很有道理。“瑶儿说的有道理,是为父考虑不周了。”沈毅点点头,

对女儿的印象又好了几分,“你能这么想,为父很欣慰。”沈清瑶心中暗喜,第一步成功了!

她不仅避开了与赵景的刻意接触,还在父亲心中留下了沉稳懂事的印象。回到清芷院,

春桃忍不住问道:“**,您怎么知道赵世子在追求吏部侍郎家的**啊?奴婢怎么没听说?

”沈清瑶淡淡一笑:“我也是偶然听丫鬟们闲聊时提起的。不过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

不能让赵景觉得我们沈家上赶着巴结他。”前世她就是太主动,太在乎赵景,

才让他觉得自己唾手可得,根本不懂得珍惜。这一世,她要让他知道,她沈清瑶,

不是非他不可!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声:“**,永宁侯世子派人送谢礼的回礼来了,

还说……还说想亲自向**道谢?”沈清瑶挑眉。赵景这是按捺不住,主动找上门来了?

3釜底抽薪,断他后路“告诉来人,”沈清瑶语气平静,“就说我身体不适,不便见客。

多谢赵世子的心意,礼物留下,回礼我会让人送去。”春桃有些犹豫:“**,

这样会不会不太好?毕竟赵世子救了您……”“没什么不好的。”沈清瑶眼神锐利,

“他救了我,我们已经备礼答谢,仁至义尽。他现在频繁想见面,才是不合规矩。

”春桃点点头,连忙出去回话。沈清瑶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赵景啊赵景,

你以为还能像前世一样,轻易就能俘获我的心吗?这一世,我不仅要让你求而不得,

还要让你失去你最在乎的东西!赵景最在乎什么?权势!他野心勃勃,

一直想借助沈家的势力往上爬。前世他就是靠着沈家的财力和人脉,才在官场站稳脚跟,

最后反过来吞并沈家。这一世,她绝不会再给赵景这个机会!她要釜底抽薪,

断了赵景所有的后路!首先,就是阻止沈家和赵景的任何联姻可能。

刚才她已经在父母面前埋下了伏笔,接下来还要让他们看清赵景的真面目。其次,

赵景之所以能在官场崭露头角,是因为他得到了一位贵人的赏识——当朝三皇子。

三皇子表面温文尔雅,实则心狠手辣,一直暗中培植势力,意图夺嫡。

赵景就是他的爪牙之一。前世沈家就是因为被卷入夺嫡之争,站错了队,

才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这一世,她不仅要让自己远离三皇子和赵景,还要想办法提醒父亲,

远离这滩浑水。最后,赵景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的才名。

他靠着几首诗、几篇文章博得了“少年才子”的名声,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沈清瑶记得,

赵景那些所谓的“佳作”,其实有很多是剽窃了前世一位落魄书生的作品。

那位书生一生怀才不遇,最后郁郁而终,而他的心血却成了赵景步步高升的垫脚石。这一世,

她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赵景身败名裂!接下来的几天,沈清瑶一边安心休养,

一边让春桃暗中打探那位落魄书生的消息。同时,她也没闲着,

开始着手打理自己的嫁妆和产业。沈家是书香门第,但家底并不丰厚。

前世她的嫁妆大多被赵景以各种名义拿去“周转”,最后都打了水漂。这一世,

她要好好规划,让自己的财富增值,这才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她记得前世永安七年秋天,

京城会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药材价格会暴涨。

她立刻让人将自己名下的几处房产和铺子抵押出去,换取了一大笔银子,

悄悄收购了大量的药材,尤其是防治瘟疫的药材。春桃看着**一连串的操作,虽然不解,

但还是忠心耿耿地照办了。她只觉得**好像变了一个人,不仅心思缜密,而且眼光独到,

做起事来雷厉风行,让人不敢质疑。期间,赵景又几次三番派人来送东西,

或者借口路过想来拜访,都被沈清瑶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赵景心中有些疑惑,也有些恼怒。

他原本以为沈清瑶落水后会对自己心生爱慕,没想到竟然如此冷淡,

这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沈玉柔也看出了赵景对沈清瑶的“兴趣”,心中嫉妒不已,

几次三番想在赵景面前说沈清瑶的坏话,都被沈清瑶不动声色地化解了。这天,

沈清瑶正在院子里看书,春桃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找到了!您让我找的那位苏先生,

奴婢找到了!”沈清瑶眼睛一亮:“快说说,他人在哪里?情况如何?

”“苏先生名叫苏文渊,是个秀才,家就住在城南的贫民窟里。他前几天生了重病,

没钱医治,现在还躺在床上呢!”春桃连忙说道。“备车,我们去看看他。

”沈清瑶立刻站起身。机会来了!4慧眼识珠,收为己用城南的贫民窟破旧不堪,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沈清瑶坐在马车里,看着外面衣衫褴褛的人们,

心中叹了口气。前世她身居侯府,从未踏足过这样的地方,哪里知道民间疾苦。

马车在一间低矮破旧的茅草屋前停下,春桃扶着沈清瑶下了车。“**,就是这里了。

”沈清瑶点点头,上前敲了敲门。过了好一会儿,门才吱呀一声开了,

一个面黄肌瘦的老妇人探出头来,警惕地看着她们:“你们找谁?”“老人家您好,

我们是来拜访苏文渊苏先生的。”沈清瑶温和地说道。老妇人愣了一下,

随即眼圈红了:“你们是……是来帮我儿的吗?

他快不行了……”沈清瑶连忙跟着老妇人走进屋里。屋里昏暗潮湿,几乎没什么像样的家具。

床上躺着一个年轻男子,面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呼吸微弱。这就是苏文渊?

沈清瑶看着他,心中有些感慨。就是这个人,写出了那么多惊艳世人的作品,

却落得如此下场。“老人家,苏先生这是得了什么病?请大夫看过了吗?”沈清瑶问道。

“看过了,大夫说是风寒入体,加上长期营养不良,需要好好调理,

可我们哪有钱啊……”老妇人抹着眼泪,“我儿他一心想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可他身子弱,

又没钱打点,考了几次都没中,如今又病成这样……”沈清瑶心中有了主意。

她对春桃使了个眼色:“春桃,你先去请城里最好的大夫过来,

再去布庄买些上好的布料和棉花,给老人家和苏先生做几身新衣服。另外,

再去酒楼订些可口的饭菜送来。”“是,**。”春桃连忙应声而去。

老妇人惊讶地看着沈清瑶:“姑娘,你……你这是?”“老人家,您别担心。

”沈清瑶温和地说道,“我很欣赏苏先生的才华,也知道他的不易。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她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递给老妇人,“这点银子您先拿着,用来给苏先生治病和补贴家用。

”老妇人看着那锭沉甸甸的银子,激动得热泪盈眶,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多谢姑娘!

多谢姑娘的大恩大德!我们苏家永世不忘!”“老人家快起来,不必如此。

”沈清瑶连忙扶起她,“苏先生是个有才华的人,不该就此埋没。等他病好了,

说不定能有一番作为。”很快,春桃就请来了大夫,又带来了饭菜和布料。

大夫给苏文渊诊了脉,开了药方,说只要好好调理,很快就能好起来。

沈清瑶看着苏文渊喝下药,又让老妇人趁热吃了饭,才放心地离开。“**,

您为什么要帮苏先生啊?我们和他素不相识,而且这花了不少银子呢。”回去的马车上,

春桃忍不住问道。沈清瑶微微一笑:“春桃,你记住,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苏先生有大才,

只是时运不济。我们现在帮他一把,将来他定会回报我们的。而且,他的才华,

将来会有大用处。”春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肯定,

但她相信**的眼光。接下来的日子,沈清瑶每天都让人送来汤药和饭菜,

还请了个丫鬟专门照顾苏文渊母子的起居。苏文渊的身体渐渐好转,很快就能下床走动了。

当他得知是沈清瑶一直在暗中帮助自己时,心中感激不已,几次三番想要亲自登门道谢,

都被沈清瑶婉拒了。“告诉苏先生,好好养病,安心读书即可。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沈清瑶让春桃带话,“等他病好了,我自然会再见他。”苏文渊听了这话,心中更是感动。

他知道沈清瑶这是在给他时间和空间,让他安心恢复,这份恩情,他铭记在心。

而沈清瑶则将精力放在了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瘟疫上。她让人将收购来的药材分类整理好,

又买了大量的米醋、艾草等消毒用品,还暗中请了几个医术高明的大夫,随时待命。她知道,

这场瘟疫不仅是危机,也是机遇。只要她应对得当,不仅能保住沈家人的平安,

还能靠着药材赚一大笔钱,甚至还能借此机会结交一些权贵,为沈家铺路。5瘟疫来袭,

初露锋芒入秋之后,京城果然如沈清瑶预料的那样,爆发了瘟疫。起初只是几个人上吐下泻,

高烧不退,很快就蔓延开来,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恐慌的气氛。官府虽然很快采取了措施,

封锁了疫区,但是由于准备不足,药材和大夫都严重短缺,疫情越来越严重。

药材价格一路飙升,很多百姓买不起药,只能在家中等死。6力挽狂澜,声名鹊起沈府内,

王氏看着外面人心惶惶的景象,忧心忡忡:“瑶儿,这瘟疫来得如此凶猛,可如何是好?

听说城西已经封了好几条街了。”沈清瑶安抚道:“母亲莫怕,女儿早有准备。

”她将自己提前备好药材和消毒用品的事说了出来。王氏又惊又喜:“瑶儿,

你……你怎么知道会有瘟疫?”“女儿也是听游历的僧人说今年秋瘟可能盛行,

便多了个心眼。”沈清瑶半真半假地解释道,“幸好提前备了些药材,足够咱们府里用了。

”她没敢说自己是重生的,只能找个借口搪塞过去。沈毅得知女儿早已备好药材,

也是又惊又叹:“我儿竟有如此远见,真是我沈家之幸!”他对沈清瑶的欣赏又多了几分。

沈清瑶说道:“父亲,如今疫情严重,百姓受苦,咱们沈家虽不能救万民于水火,

但也该尽一份力。女儿愿意将多余的药材拿出来,低价卖给官府和百姓,

再请几位大夫在府外设立义诊点,为穷苦百姓看病。”沈毅闻言,抚须赞叹:“好!

我儿有此仁心,为父岂能不支持?就按你说的办!”很快,

沈家低价售药、设立义诊点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称赞沈家仁善。

官府也对沈家的义举大加赞赏,上奏朝廷为沈家请功。沈清瑶亲自坐镇义诊点,

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大夫和伙计们。她前世在侯府打理中馈多年,又经历过宫廷倾轧,

处理这些事情得心应手。这日,她正在义诊点查看药材库存,忽然听到一阵喧哗。

只见沈玉柔穿着一身华丽的衣裙,带着几个丫鬟,提着几包药材,

在义诊点前大张旗鼓地“施舍”。“大家不要急,排队领药,每人都有份!

”沈玉柔娇声说道,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故意吸引周围人的目光。

柳姨娘在一旁帮腔:“我们家玉柔心善,见不得百姓受苦,

特意拿出自己的月钱买了药材来救济大家。”周围的百姓不明就里,纷纷称赞沈玉柔善良。

沈玉柔听着众人的夸赞,眼角的余光得意地瞟向沈清瑶。沈清瑶看着她这副做作的样子,

心中冷笑。沈玉柔这是见她出了风头,也想来分一杯羹,顺便踩着她抬高自己。可惜,

她太天真了。沈清瑶走上前,笑容温和却带着力量:“妹妹真是有心了。

只是这些药材多是滋补之物,对治疗瘟疫并无太大用处,怕是会耽误百姓治病。”她顿了顿,

扬声对众人说道,“大家放心,沈家义诊点的药材都是专治瘟疫的良药,而且分文不取,

大家只管排队就诊即可。”众人一听,顿时明白了过来。沈玉柔带来的药材根本不管用,

还是沈家嫡**的义诊点实在。大家纷纷涌向义诊点,没人再理会沈玉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