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吃绝户,重生后我让渣府陪葬

开灯 护眼     字体:

王嬷嬷被沈静姝那冰冷的眼神看的心头一悸,笑容僵在脸上。

这丫头,也不像夫人说的那般怯弱?

难道夫人看走了眼吗?

那眼神,竟让她这见惯后宅阴私的老仆都有些发毛。

不过王嬷嬷倒是迅速调整了表情,努力挤出了眼泪。

她拍着大腿撕心裂肺的哭嚎:“哎呦!我的**啊!你这说的什么话?国公爷和夫人是您的嫡亲舅舅舅母,血脉相连啊!”

看着王嬷嬷的样子,沈静姝只觉得心烦。

她满脸的泪水,哪里是真切的伤心,她明明看见刚才王嬷嬷用手使劲掐自己大腿的手。

为了哄骗她,还真的是下得去手。

想必她的大腿必是青紫一片。

沈静姝看了王嬷嬷一眼,并不搭理她。

王嬷嬷抬眼看沈静姝并没有要搀扶她的意思,低头眼睛在一转,又侧耳听了听门外的动静。

“沈大人这一走,您孤苦伶仃的一个女儿家,留在江南这伤心地,无依无靠,可怎么活?”

张嬷嬷看着宁国公府的王嬷嬷,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婆子怎的竟说**的伤心处。

怎的**就不能活了?

老爷给**留下的私产就够**安然度过一生,怎么到这婆子嘴里就变了味?

张嬷嬷宛了眼跪在床边的王婆子。

“国公府才是**您的根,您的依靠啊!如果您不去国公府,九泉之下的姑奶奶和沈老爷可如何安心?”

王嬷嬷此刻,刻意的拔高声调,让灵堂外的人都能听到。

沈静姝任由王嬷嬷表演,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看来这是试图用“孝道”和“亲情”来让她妥协了。

他们惯会用这些‘东西’绑架人的。

王嬷嬷知道自己这样说,沈静姝肯定是会妥协的,这些世家大族,总是重‘孝道’和‘亲情’的。

沈静姝如果今天驳了她,在这江南定会名声扫地。

这件差事,她办的如此漂亮,回去定会有大笔的赏钱。

想到此处,王嬷嬷的哀嚎声更大了。

冷冷的声音清晰地穿透王嬷嬷的哭嚎:“嬷嬷此言差矣。”

王嬷嬷震惊的抬头,带着为数不多的眼泪诧异的看着坐在榻上的沈静姝。

“父亲为朝廷尽忠,殉职于任上,乃是尽人臣本分。”

说着沈静姝捂着心口咳嗽了几声。

张嬷嬷立马端着茶盏走到榻边。

王嬷嬷见状往后跪了跪,给张嬷嬷让出了位置。

温润的茶水里泡了红枣,划过喉咙的时候,带着些甘甜。

“陛下英明,定会体恤忠良之后。”

沈静姝刻意停顿,目光扫过王嬷嬷瞬间变色的脸。

“至于依靠?父亲生前清正廉明,为陛下打理江南盐政,兢兢业业。”

“陛下曾亲口赞父亲是‘国之肱骨,朕之钱囊’。”

“父亲虽去,陛下隆恩犹在。”

“我虽失去至亲,但也知忠君爱国,不敢忘父亲教诲。守孝尽哀,静待圣意裁处,方是本分。”

“圣意”二字,压得王嬷嬷喘不上气。

她看着榻上的少女,脸上带着稚嫩,虽有病色,但那冰冷的眼眸,好似不是这个年纪该有的。

表**先前也借住在府上,可那时她是客客气气,待人是极为宽厚的。

难道失去父亲给她的打击太大?

可她终究是一介孤女,如果不去宁国公府,也会被沈家宗亲啃食殆尽。

只有宁国公府才是她唯一的归宿,夫人吩咐无论如何也要把她带去京城。

她如今搬出陛下,是想吓唬她不成?

王嬷嬷脸色白了白,努力挤出一抹笑容,说道:

“**说的是,陛下自然是仁厚的。可这山高路远,陛下日理万机,哪能事事顾得上?”

“国公府是您的至亲,接您回去照顾,也是替陛下分忧,全了骨肉亲情啊!”

王嬷嬷不死心,继续用‘亲情’周旋,她不信沈静姝能舍得了。

沈静姝唇角勾起一丝冷冷的弧度;“替陛下分忧?嬷嬷的意思是说,宁国公府,能替陛下做主?”

“安置忠臣遗孤!”

这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是这话却让王嬷嬷吓得魂飞魄散。

噗通一声跪趴在地上:“**明鉴,老奴绝无此意!老奴···老奴只是···”

“只是什么?”张嬷嬷大声的质问道。

“老奴只是心疼**···”王嬷嬷跪趴在地上声音如蚊虫叮咛。

王嬷嬷身后一个年轻力壮的家丁,见王嬷嬷这样,仗着是国公府的人,又看沈静姝只是个病弱孤女,竟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不耐烦和威胁:

“表**,嬷嬷也是为您好!这江南湿冷,您身子骨弱,在待下去怕是又要病倒!还是速速收拾,随我们回京!国公爷和夫人等着呢!”

说着就搀扶起王嬷嬷,吩咐身后的家丁婆子要去“扶”沈静姝。

张嬷嬷和几个仆人立刻紧张的挡在沈静姝榻前。

气氛有些剑拔弩张。

她今天算是看明白了,这国公府就是非要把**接去,如今**身上背着万贯家财,就连去世的夫人娘家也在觊觎了。

老爷临走前,交代他们一定要等到皇上圣旨,看来老爷已经知道在他走后,**必会被欺辱。

沈家宗亲、国公府、各个世家都在虎视眈眈。

老爷刚去世沈家宗亲就要求分家产,世家大族,不顾老爷新丧,竟有人上门提亲,如今**外祖家?

······

张嬷嬷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腾而上。

灵堂外传来一声:“圣—旨—到—!”

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张嬷嬷才稍稍的松了口气。

很快一位身着内侍总管服饰,面容严肃的中年太监,在一队御前侍卫的簇拥下走进灵堂。

一众人都跪在灵前,沈静姝在张嬷嬷的搀扶下跪在最前面。

李公公目光扫过跪在地上发抖的王嬷嬷和那个面露惊惶的家丁,最后落在面色苍白却眼神清亮的沈静姝身上。

李公公展开圣旨,声音洪亮: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南盐运政使沈淮安,忠勤体国,鞠躬尽瘁,不行殁于王事。朕心甚恸!念其功勋卓著,特追赠太子太保,谥“忠肃”。其女沈静姝,秉性柔嘉,孝义可风。怜其孤弱,特恩准入京,安置于···待朕亲询。钦此!”

“安置···待朕亲询!”这短短几个字,分量重于千钧!

明确表示沈静姝的归属,由皇帝亲自决定!

宁国公府想把人直接接走,门都没有!

在场的沈家宗亲,名门望族,一个个都面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