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娘子,五月种田她忙忙忙!

开灯 护眼     字体:

顾青荷其实是活了两世的人了,上一世她是一位美食主播,因为从古籍翻到了一道美食,她想要复制出来。

于是便飞到京市去找一位历史专家,只是没想到中途飞机会坠毁,一点预兆都没有。

而她也死在了那场空难中,等到她再次清醒便已经是一位十六岁的农家女了。

那时天下未定,到处都还在打仗,战火纷飞。跟大梁士卒敌对周王军队,因为不想大梁士卒过河,于是便决堤了天险大河。

原主顾青荷的家就在大河下游,这一次决堤直接水淹她家,她的父母不得不带着一家人逃难,顾青荷醒来时就已经在逃难的路上了。

原本逃难是很艰难的,一家人死伤过半才正常,但不得不说顾家运气好。

逃难两个月后,他们一大家子来到一个空无人烟的村子。那个村子里原本的百姓估计也是因为战争逃走荒废了的。

顾青荷他们一家人在村子里收割了不少村民们逃走时,还未收割完的粮食。

就此安稳度过了大半年!直到粮食要吃完了之后,才继续逃荒的。

但这一次逃荒也没逃多久,大梁的军士便攻入了京城,新朝就这样成立了。

新朝成立后,像顾青荷他们家这样的逃荒流民,也被重新上了户籍划分了土地,妥善安置了起来。

又因为人口锐减的缘故,朝廷为了人口的增长,于是便把未婚的,丧夫的单身女子组织起来,跟未婚的男子相亲。

顾青荷就是在朝廷组织的相亲宴上跟宋书宴认识的,宋书宴很满意顾青荷的五官相貌,娇娇弱弱的跟一朵漂亮的小花似的。

而顾青荷也满意宋书宴家里人口少,田地多,上面还没有婆婆。

再加上朝廷给的赏赐,她嫁过去不至于过苦日子,家里的大小事上她也能说的上话。

毕竟没有婆婆就少很多麻烦,公公跟儿媳之间又需要避嫌,所以很多事情他不会管,剩下的就是她跟丈夫之间的相处。

在古代她就这条件,嫁谁不是嫁?

能找到宋家这样的人家,就已经是不错的选择了,只要她努力过日子,宋书宴没有背叛她。想来她往后的日子再差也不至于有多差。

成婚后,顾青荷的娘家顾家便把家安置在了金秋村,有宋书宴这个本地女婿罩着,以及宋父这位村长在,他们家也能受到照顾。

金秋村如今有三十七户人家,其中两成是返乡的本地人,另外八成都是外来人。

由于宋家父子都是大梁军卒出身,还认识一些字,在村里的田地也属于最多的那一个。

因此官府的文书下乡登记造册时,就指定宋父为本村村长,负责调解村里的矛盾以及组织村民缴纳赋税等等。

不过由于新朝刚立,而村里的土地又要重新开垦,因此头三年分得土地的百姓是全免赋税的,甚至是连人丁税也是全免的。

三年后,一亩地要收两斗粮食的赋税,外加一年一百文的人丁税,两斗粮食大概是二十四斤,但官府一般都会多收几斤。

也就是收三十斤左右的样子,一来是运输粮食路上的损耗,二来是官府之间的惯例了,算下来也是总产量的一点五成左右。

金秋村这边的气候温暖,一年两收,因此,一亩地夏收跟秋收各交十五斤粮食就足够了。

宋家父子因为是立有功勋的军士,因此他们家的所有田地是能够免十年赋税的,这也是朝廷对于他们的一种赏赐。

十年内免赋税。

也就是说这十年里,不管宋家父子种多少庄稼收获多少粮食都是他们自己的。

也是因此,这两父子对于种地十分的积极,恨不得马上就能把一百六十亩给种上。

宋书宴自从跟顾青荷成婚后,就没休息过一天,每天不是在开荒挖砍树挖树根,就是在烧野草野树,平整土地,种玉米。

因为家里没有牛这个大牲口,因此宋家新开垦的土地主要以旱地为主。

旱地在春天能种的农作物虽然多,但是不挑地产量还高的农作物也就只有玉米了。

玉米的播种时间长,剑南东道,益州府这边从农历三月一直能播种到六月底。

非常适合宋家这种边开荒边种地的人家,既不会耽搁开荒,也不会被春耕所影响,玉米更是能从夏天一直收到秋。

如今宋家父子已经开垦完了十亩地,并且都种上了玉米,开垦速度不快,五天三亩的速度,期间顾青荷也帮了不少忙。

虽然砍树、挖树根、锄地、挑水灌溉这些力气活她做不来,但像是播种、捡树根、烧野草这些轻松活她还是能干的。

自从嫁到宋家后,宋家父子都没有让她下地干农活,但她也不愿意把这两父子当牛使唤,万一累出病了怎么办?

所以对于宋家父子今年的开荒计划,顾青荷一上来就给他们否定了一半。

宋家父子目前名下有一百六十亩田地,其中水田六十亩,旱地一百亩。

原本父子两人的计划是先开五十亩旱地,然后再开六十亩水田,夏季时还想种一季晚稻,但开荒水田实在是太累了。

还需要耕地犁地,夏收跟夏播又是连在一起的,秋收完了之后还要播种冬小麦。

这么多活连在一起怕是能累死这对父子。毕竟他们两个再能干也只有两个人。

顾青荷的意思是只开五十亩旱地种玉米,等玉米全部收割完后,在细翻一遍种小麦。

另外五十亩地,先把里面的杂树砍了。野草拿火烧一遍,树根有时间就挖一点,没时间就不挖,然后在那块地上种点南瓜跟豆子。

这两样农作物也不挑地,长势好长势坏都没关系,等秋收的时候有多少算多少。

反正不管是南瓜种子还是豆种都十分便宜,几十文钱的种子就足够种满五十亩地了。

等到秋收后冬小麦种下去了,再把这块地烧一遍,挖一挖树根,在撒上便宜的油菜种子,明年说不准还能收不少油菜籽。

这样种田既没有那么赶时间,也没有那么劳累,一百六十亩地虽然看着多,但都错开了时间耕种,自然也就不忙了。

等到明年开春后,再来收拾水田也不迟,毕竟地里种了冬小麦跟油菜,春天也就没事可做了,要等到五月底夏收才会开始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