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次,不要赘婿要小叔

开灯 护眼     字体:

苏清婉站在别墅二楼的落地窗前,指尖划过冰凉的玻璃。窗外是精心打理的花园,四月的蔷薇开得正盛,粉白花瓣被风卷着落在草坪上,像极了她此刻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

今天是她和陈浩结婚满三个月的日子。

苏家是本地有名的实业家族,父母早年忙于海外拓展业务,将她留在国内由管家照顾。去年父亲突发心梗,虽抢救回来却需长期静养,便提出让她招赘——一来是苏家需要男丁稳住公司局面,二来也是想让她身边有个照应。苏清婉对商业没什么兴趣,这些年独自生活,心里最缺的其实是份踏实的陪伴,便应了下来。

介绍陈浩的是白莉莉,她从小到大最好的闺蜜。白莉莉家境普通,毕业后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却总愿意花时间陪苏清婉逛街、聊天,听她吐槽父母缺席的童年。“清婉,陈浩真的特别好,”当时白莉莉拉着她的手,眼睛亮闪闪的,“我表哥的同学,长得帅又上进,现在在一家建筑公司做项目助理,就是家里条件一般,但人踏实啊!关键是他对你特别上心,上次你说喜欢城南那家的杏仁糕,他第二天就早起去排队了。”

苏清婉不是没犹豫过。她见过的追求者里,比陈浩家境好、能力强的不在少数,但白莉莉的话戳中了她——她想要的从不是门当户对的联姻,而是一个能记住她喜好、愿意花心思对她好的人。更何况,陈浩第一次见面时的表现堪称完美:穿着合身的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干净的手腕,说话时语速平缓,眼神专注,谈起工作时认真,聊到生活时又带着恰到好处的幽默。

“我知道苏家条件好,”第一次单独约会时,陈浩坐在她对面,手指轻轻握着咖啡杯,语气坦诚,“我家境普通,可能给不了你同龄人那样的物质,但我会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你身上。如果我们结婚,我会入赘,以后孩子也姓苏,我只想好好照顾你。”

这番话彻底打消了苏清婉的顾虑。三个月前,他们在苏家别墅办了小型婚礼,没有邀请太多宾客,只有几个亲近的朋友和公司的核心高管。婚礼当天,白莉莉作为伴娘忙前忙后,眼眶红红的拉着她说“清婉你终于幸福了”,陈浩则在一旁温柔地帮她整理头纱,指尖碰到她耳垂时,她甚至觉得心跳漏了一拍。

可结婚后的生活,却渐渐透出一丝说不出的怪异。

陈浩确实像他承诺的那样“体贴”。每天早上会提前做好早餐,搭配好她当天要穿的衣服;她随口提一句公司同事的手链好看,第二天桌上就会多一个同款(只是换成了更精致的品牌);晚上她看书时,他会坐在旁边处理工作,偶尔递一杯温牛奶,从不多打扰。

但这份体贴里,始终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膜。

他们分房睡——陈浩说“刚结婚,怕你不习惯,等你彻底适应了再说”;每次她想主动靠近,比如挽着他的胳膊散步,他总会借口“手出汗了”轻轻挣开;甚至有几次她半夜醒来看见他不在房间,下楼发现他在客厅打电话,看到她时会立刻挂掉,解释是“公司急事,怕吵醒你”。

最让她在意的是“夫妻之实”的问题。新婚夜,陈浩说她太累了,给她倒了杯温水让她先睡;之后几次,要么说“你最近生理期刚过,身体弱”,要么说“我今天加班太累,不想委屈你”。苏清婉不是没有过疑虑,可每次她刚想开口,白莉莉就会打电话来“打圆场”。

“清婉,你别多想啊,”白莉莉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惯有的爽朗,“陈浩就是太尊重你了!现在多少男人结婚前甜言蜜语,婚后就变样,他这样克制,说明是真的把你当宝贝疼。再说了,你们刚结婚,慢慢来嘛,等他觉得你完全信任他了,自然就好了。”

白莉莉的话像颗定心丸,让苏清婉一次次压下心底的不安。她甚至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了?毕竟陈浩从未做过出格的事,对她的照顾也无微不至,或许真的是自己太心急了。

直到半个月前的那次意外,彻底打破了她的自我安慰。

那天她提前从公司回来,想给陈浩一个惊喜——她学会了做他爱吃的红烧肉。推开别墅大门时,客厅里没有开灯,只有二楼书房的灯亮着,还隐约传来说话声。她放轻脚步走上楼梯,刚到书房门口,就看见门缝里透出的画面:白莉莉坐在陈浩的大腿上,手里拿着一条她上周刚买的真丝丝巾,正笑着往陈浩脖子上系,而陈浩的手,正揽在白莉莉的腰上。

“你轻点,别被清婉发现了。”陈浩的声音带着笑意,和平时对她说话的温和完全不同,多了几分慵懒的亲昵。

“怕什么,”白莉莉的声音娇滴滴的,“她现在对你信任得很,我说什么她都信。再说了,你不是说她今晚要和客户吃饭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苏清婉的心脏像被一只手攥紧,疼得她几乎喘不过气。她下意识地后退一步,高跟鞋碰到楼梯扶手,发出“咔嗒”一声轻响。

书房的灯瞬间暗了下来,紧接着门被拉开,陈浩和白莉莉一前一后走出来,脸上的亲昵早已消失,换成了恰到好处的惊讶。

“清婉?你怎么回来了?”陈浩快步走下来,伸手想扶她,“不是说客户那边要谈很久吗?”

苏清婉的目光落在白莉莉身上,她正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脸上带着一丝慌乱。“莉莉,你怎么在这儿?”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我……我就是过来送点文件,”白莉莉立刻抬起头,脸上挤出笑容,“上次你说想看看我公司做的策划案,我整理好了就送过来了。刚在书房和陈浩聊了两句,怕打扰你休息,就没开灯。”

“对,”陈浩接过话头,伸手帮她理了理额前的碎发,动作自然得仿佛刚才的画面是她的错觉,“莉莉说你最近压力大,想帮你找点轻松的项目做做。我们刚聊完,正准备下楼呢。”

苏清婉看着两人一唱一和,心里的疑虑像潮水般涌上来,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一句苍白的“哦,这样啊”。她不知道该怎么追问——万一真的是自己误会了呢?万一白莉莉真的只是来送文件呢?她害怕失去这两个她最信任的人,只能选择沉默。

那天的红烧肉最终凉在了餐桌上。陈浩说“公司临时有急事要处理”,匆匆离开了家;白莉莉也找借口走了,留下苏清婉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看着桌上的菜,第一次觉得这个家那么冷。

从那以后,苏清婉开始不自觉地留意陈浩和白莉莉的一举一动。她发现陈浩的手机总是设着复杂的密码,每次接电话都会刻意避开她;白莉莉来家里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都带着不同的“理由”——送水果、送文件、甚至只是“过来看看你”;更让她心惊的是,有一次她在陈浩的西装口袋里发现了一张餐厅的消费小票,日期是他们结婚纪念日那天,可那天陈浩说“公司团建,不能陪你”,而小票上的双人套餐,明显不是他一个人吃的。

她拿着小票问陈浩时,他的解释是“和同事一起加班,顺便吃了顿饭”,语气坦荡,眼神却有些闪躲。苏清婉没有再追问,只是把小票悄悄收了起来,心底的不安像藤蔓一样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