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雨,遇君时

开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雨落长安,错入盛唐林微在西安博物馆的唐代陶俑展柜前驻足时,

窗外突然下起瓢泼大雨。她伸手去接玻璃上滑落的雨珠,

指尖刚触到展柜里那枚刻着缠枝莲纹的银簪,整个人就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拽进黑暗。再睁眼,

潮湿的青石板路硌着掌心,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胡饼!刚出炉的胡饼!

”“胭脂水粉,姑娘瞧瞧?”她惊坐起来,身上的现代卫衣变成了月白色的襦裙,

头发被挽成简单的双环髻,发间恰好插着那枚银簪。“姑娘,你没事吧?

”一个温润的男声在头顶响起。林微抬头,撞进一双含笑的桃花眼。男子身着青色圆领袍,

腰束玉带,手里握着一把油纸伞,伞沿恰好挡住了落在她身上的雨丝。

“我……”林微脑子发懵,只能胡乱点头,“我没事,多谢公子。

”男子将伞递给她:“雨还大,姑娘拿着遮雨吧。在下沈辞,就住在前面的平康坊,

若姑娘无处可去,可先到舍下避雨。”林微看着眼前陌生的长安城街景,

咬咬牙接过伞:“多谢沈公子,我叫林微。”跟着沈辞穿过熙攘的人群,

林微才算真正看清盛唐的模样——朱红的楼阁鳞次栉比,街上的行人穿着各式胡服、汉服,

还有西域商人牵着骆驼走过,驼铃叮当作响。她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穿越到了唐朝,

而眼前的沈辞,看衣着气度,绝非普通百姓。到了沈府,丫鬟给林微端来热茶。

沈辞坐在对面,温和地问:“林姑娘像是外乡人?不知家住何方,为何会晕倒在街头?

”林微攥紧手里的银簪,编了个借口:“我家在江南,来长安寻亲,可刚到就丢了盘缠,

还迷了路,一时心急才晕倒的。”沈辞没有多问,只笑着说:“既然如此,

姑娘便先在沈府住下,等寻到亲人再做打算。府里还有空房,我让丫鬟带你去收拾。

”林微松了口气,连忙道谢。她不知道,这把油纸伞,这场长安雨,

早已悄悄系住了她和沈辞的缘分。第二章书院论诗,暗生情愫在沈府住下后,

林微渐渐适应了唐朝的生活。沈辞是长安城有名的才子,在城南开了一家书院,

平日里除了教学生读书,就是和文人雅士吟诗作对。这天,沈辞邀林微去书院散心。

书院里种满了海棠,风吹过,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一层粉色的雪。学生们正在读书,

朗朗的书声伴着花香,让林微想起现代的大学校园。“林姑娘也懂诗?

”沈辞看着林微对着墙上的题诗出神,好奇地问。林微点头:“略懂一些,

以前在老家读过些唐诗。”她想起自己背过的李白、杜甫的诗,心里突然有了个主意。

恰逢几位文人来书院拜访,沈辞邀他们在海棠树下饮酒论诗。有人提议以“雨”为题作诗,

众人纷纷提笔,唯独林微站在一旁,没有动笔。“林姑娘怎么不写?”其中一位文人笑着问,

语气里带着几分轻视——在他们看来,女子识几个字已属难得,论诗作词根本轮不到女子。

林微端起酒杯,浅饮一口,笑着说:“我不善写诗,却记得几句关于雨的诗,

想念给各位听听。”她清了清嗓子,缓缓念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话音刚落,满座皆惊。沈辞眼中闪过惊喜,连忙追问:“这诗意境绝佳,

不知是哪位前辈的佳作?”林微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说:“是我老家一位无名前辈所作,

我只是记下来了。”她不敢说是杜甫的诗,怕露了破绽。众人却不管这些,

纷纷称赞诗句绝妙。沈辞看着林微,眼神里多了几分欣赏——这个女子,不仅容貌清秀,

竟还藏着这样的才华。从那以后,沈辞常找林微聊天,有时聊长安城的趣事,

有时聊诗词歌赋。林微也渐渐对沈辞放下心防,会跟他讲江南的风光,

讲一些现代的小故事(当然,都换成了唐朝能理解的说法)。相处越久,

林微越发现沈辞的好——他温和、善良,对下人没有架子,还常常接济穷苦百姓。而沈辞,

也被林微的聪慧、活泼吸引,她的想法总是和长安城里的女子不同,像一束光,

照亮了他平淡的生活。这天晚上,沈辞送林微回房,在门口犹豫了很久,

终于开口:“林姑娘,我……”话还没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管家匆匆跑来:“公子,不好了!官府来人了,说要查外乡来的女子,

说是怀疑有细作混入长安!”林微心里一紧,下意识地攥紧了沈辞的衣袖。沈辞握住她的手,

轻声说:“别怕,有我在。”第三章银簪为证,情定终身官府的人很快就到了沈府,

为首的官差态度傲慢,指着林微问:“你就是从江南来的林微?可有户籍文书?

”林微心里发慌——她哪有什么户籍文书?沈辞上前一步,挡在林微身前:“官差大哥,

林姑娘是我的远房表妹,因家乡遭了水灾,来长安投奔我,户籍文书在路上丢了,

我正准备帮她补办。”官差挑眉:“远房表妹?可有证据?”沈辞一时语塞,

林微却突然想起发间的银簪。她取下银簪,递给官差:“这是我家传的银簪,

上面刻着我林家的族徽,官差大哥可以查验。”官差接过银簪,仔细看了看,

又递给身边的随从。随从看了一眼,对官差低声说了几句。官差脸色缓和了些,

对沈辞说:“既然是沈公子的表妹,那便罢了。但补办户籍文书的事,沈公子可要抓紧。

”送走官差,林微才松了口气,腿一软,差点摔倒。沈辞连忙扶住她:“你没事吧?

刚才吓死我了。”“谢谢你,沈辞。”林微抬头看着他,眼里满是感激,“若不是你,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海棠花的香气萦绕在鼻尖。

沈辞看着林微泛红的眼眶,心跳突然加速,他鼓起勇气,轻声说:“林微,

其实我早就想告诉你,我……我喜欢你。我不想你只是我的远房表妹,我想让你做我的妻子。

”林微愣住了,脸颊瞬间红透。她看着沈辞认真的眼神,

想起这段时间他对自己的照顾和温柔,心里的情愫再也藏不住。她轻轻点头:“我愿意。

”沈辞大喜,一把抱住林微,在她耳边说:“太好了!我这就去跟母亲说,

尽快给你一个盛大的婚礼。”没过多久,沈府就张灯结彩,筹备起了婚礼。林微站在铜镜前,

看着丫鬟为自己梳妆,发间依旧插着那枚银簪——这枚带她穿越时空的银簪,

如今成了她和沈辞的定情信物。婚礼当天,长安城的百姓都来围观。沈辞骑着高头大马,

亲自去接林微。林微坐在花轿里,掀起轿帘一角,看着街上热闹的景象,

看着沈辞挺拔的背影,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自己或许再也回不到现代了,但那又如何?

在这里,有她爱的人,有温暖的家,有她想要的生活。婚后的日子,平淡而幸福。

沈辞依旧在书院教书,林微则在府里打理家事,偶尔也会去书院帮沈辞批改学生的作业。

她还把现代的一些小技巧教给府里的丫鬟——比如用肥皂洗衣服,用蜂蜜做点心,

让沈府的生活多了几分趣味。这天,林微和沈辞坐在海棠树下喝茶。沈辞握着她的手,

笑着说:“你知道吗?现在长安城的人都在说,我沈辞娶了个仙女,不仅漂亮,

还懂很多新奇的东西。”林微笑着捶了他一下:“哪有什么仙女,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

刚好遇到了你。”沈辞把她拥入怀中,轻声说:“对我来说,你就是最好的。

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有什么秘密,我都会永远陪着你。”林微靠在沈辞的怀里,

听着他有力的心跳,看着头顶飘落的海棠花瓣,心里充满了安宁。她想起那场长安雨,

想起那把油纸伞,想起初遇时沈辞温柔的眼神——原来穿越时空的意义,

就是为了在最好的时光,遇见最好的你。雨又开始下了,沈辞拿起油纸伞,遮住两人。

林微挽着他的胳膊,慢慢走回房里。伞外是长安的烟火,伞内是两人的温情,

这跨越时空的爱恋,在盛唐的雨水中,开出了最美的花。第四章故物惊梦,

心有涟漪婚后次年春日,长安举办曲江宴,沈辞作为文人代表受邀,便带着林微同去。

曲江池边杨柳依依,仕女们的罗裙如云霞般铺开,酒肆里传来胡姬的琵琶声,

热闹得让林微想起现代的节日盛会。沈辞正与几位友人论诗,林微便独自到池边赏景。

忽听不远处传来一阵惊叹,她循声望去,见一群人围着一个摊位,摊位上摆着各式古董玉器。

好奇心驱使下,她也走了过去,目光却在触及一枚玉佩时骤然凝固——那玉佩上的纹路,

竟与她现代家中祖传的玉佩一模一样,连边角那道细微的裂痕都分毫不差。“姑娘好眼光!

”摊主见她驻足,连忙介绍,“这是西域来的古玉,据说能通鬼神、忆前尘呢!

”林微指尖微颤,伸手想去触碰,

突然闪过零碎的画面:博物馆里的银簪、现代父母的笑脸、穿越时的白光……心口一阵发紧,

她猛地收回手,后退半步,险些撞到身后的人。“小心。”熟悉的声音传来,

沈辞及时扶住她的腰,察觉她脸色苍白,担忧地问,“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林微摇摇头,强压下翻涌的情绪,指了指那枚玉佩:“没什么,就是觉得那玉佩有些特别。

”沈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随即对摊主说:“这玉佩我买了。”付了钱,他将玉佩递给林微,

“若是喜欢,便拿着玩吧。”林微握着冰凉的玉佩,指尖传来的触感让她心神不宁。她知道,

这枚玉佩或许和银簪一样,藏着穿越的秘密。可一想到沈辞的温柔、府中的温情,

她又犹豫了——若是真有回去的机会,她该走还是留?当晚,林微抱着玉佩躺在床上,

辗转难眠。迷迷糊糊间,她仿佛又回到了现代的博物馆,母亲正拿着那枚祖传玉佩,

笑着对她说:“微微,这玉佩要好好收着,是咱们林家的念想。”“娘!”林微猛地惊醒,

额头上满是冷汗。身旁的沈辞被她惊醒,连忙坐起来,轻抚她的背:“做噩梦了?

”林微扑进他怀里,声音带着哭腔:“沈辞,我好想家……可我也舍不得你。

”她第一次对沈辞说起现代的零星片段——有高楼大厦、能飞的铁鸟,有疼爱她的父母。

沈辞没有追问,只是紧紧抱着她,轻声说:“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是否想回去,

我都会陪着你。若你想找回家的路,我帮你;若你想留下,我便守着你,守着咱们的家。

”他的话像定心丸,让林微渐渐平静下来。她知道,无论未来如何,有沈辞在身边,

她就有面对一切的勇气。第五章玉佩显秘,执手相守几日后,林微在整理沈府旧物时,

发现了一个紫檀木盒子。打开一看,里面竟放着一本泛黄的古籍,

扉页上写着“西域奇闻录”。她随手翻开,目光却在看到一段文字时停住——“缠枝莲银簪,

伴古玉而生,遇雨水则引时空之隙,持此二者,可往返异世。”林微心头一震,

连忙找出那枚银簪和玉佩。银簪上的缠枝莲纹与玉佩的纹路拼在一起,

竟恰好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图案。她想起穿越那天的暴雨,想起曲江池边的玉佩,

突然明白:银簪是开启时空的钥匙,而玉佩,或许就是稳定时空通道的媒介。

她拿着古籍和两件信物,匆匆去找沈辞。彼时沈辞正在书院讲课,见她神色慌张,

便暂停课程,带她到后院的海棠树下。“沈辞,你看这个!”林微将古籍和信物递给他,

“这上面说,银簪和玉佩能打开时空通道,我或许……能回去。”沈辞接过古籍,

仔细看完那段文字,沉默了许久。林微看着他紧绷的下颌,

心里既期待又忐忑:“你……你想让我走吗?”沈辞抬起头,眼里满是不舍,

却还是温柔地说:“若是这是你的心愿,我便帮你。只是……我怕你走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林微鼻子一酸,握住他的手:“我也不知道。可我想试试,至少要让我父母知道我还活着。

若是能回来,我一定回到你身边;若是不能……你也要好好生活。”接下来的日子,

两人开始按照古籍上的记载,寻找开启时空通道的条件——需在暴雨之夜,于长安最高处,

以银簪为引,玉佩为媒,借雷电之力打开通道。很快,长安就迎来了一场暴雨。

沈辞牵着林微的手,登上了长安城的城楼。狂风卷着雨水打在脸上,远处的惊雷不断炸响。

林微将银簪和玉佩握在手中,按照古籍上的方法,将两件信物举过头顶。

银簪和玉佩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光柱,直指天空。“沈辞!

”林微看着身边的人,眼泪忍不住落下,“等我!”沈辞紧紧抱住她,

在她额头印下一个吻:“我等你,无论多久,我都等你。”林微松开他的手,转身走进光柱。

光芒越来越亮,吞噬了她的身影。沈辞站在雨中,望着空荡荡的城楼,

手里还残留着她的温度。不知过了多久,雨停了,天边泛起鱼肚白。

沈辞握着林微留下的银簪,轻声说:“我会等你,一直等你。”他不知道的是,

在现代的博物馆里,林微突然从展柜前醒来,手里还握着那枚银簪。她看着熟悉的展厅,

看着身边的父母,眼泪瞬间涌出:“爹!娘!”“微微,你怎么了?怎么哭了?

”母亲担忧地抱住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林微摇摇头,哽咽着说:“我没事,

就是想你们了。”她低头看着手中的银簪,又想起了长安城的沈辞,

想起了他说的“我等你”。接下来的日子,林微开始疯狂地查阅资料,寻找回到唐朝的方法。

她知道,古籍上的记载不会错,只要找到那枚玉佩,找到同样的暴雨之夜,她一定能回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林微在一个古董拍卖会上,找到了那枚与唐朝一模一样的玉佩。

她毫不犹豫地拍下玉佩,等待着暴雨的到来。又是一个暴雨夜,林微站在博物馆的屋顶,

手里握着银簪和玉佩。熟悉的光芒再次亮起,她深吸一口气,走进光柱。再次睁眼时,

她看到了熟悉的城楼,看到了那个穿着青色圆领袍的身影。“沈辞!”林微奔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