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追凶:催眠大师的梦幻悬案

开灯 护眼     字体:

巴黎蒙马特高地的午后,细雨刚歇,空气中裹着潮湿的玫瑰香气。玫瑰咖啡馆的木质门被推开时,风铃叮当作响,李天一裹紧黑色大衣,目光快速扫过室内——暖黄的灯光漫过皮质沙发,钢琴师指尖流淌着《玫瑰人生》的旋律,角落里,一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女人正朝他挥手,指尖夹着一朵娇艳的红玫瑰,胸前银色的“梦”字胸针在灯光下闪着冷光。

是莉莉,“春梦”操控者。

李天一放缓脚步走过去,将装着研究笔记的黑色文件夹放在桌角,没碰莉莉推过来的咖啡杯:“我爸妈在哪?”

莉莉笑了,眼尾上挑的弧度带着刻意的妩媚,指尖在咖啡杯沿划圈:“李教授别急啊,先尝尝这杯‘初恋’,是我特意为你调的——你看,这拉花像不像你和陈**在麻省校园里的那棵橡树?”

李天一的视线落在咖啡拉花上,心跳莫名漏了一拍——那拉花竟真的复刻了他和陈雅桐常去的橡树,甚至连树下长椅的纹路都分毫不差。下一秒,眼前的景象突然晃了晃,莉莉的身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陈雅桐的笑脸,她穿着白色连衣裙,手里拿着一束向日葵:“天一,你怎么才来?我们不是说好去蒙马特看日落吗?”

是幻觉。

李天一立刻攥紧口袋里的录音笔,指尖摸到冰凉的开关——里面录着他和陈雅桐约定的“唤醒词”,是他们第一次在麻省图书馆表白时的对话:“雅桐,你看这本《犯罪心理学导论》,第127页的案例和你分析的一样。”“才不一样呢,我觉得反向催眠的关键在于锚点……”

录音笔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戳破了幻觉。眼前的陈雅桐幻影晃了晃,化作一缕白烟消散,莉莉的脸重新出现,笑容里多了几分惊讶:“你居然能破我的‘春梦’?看来传闻没错,你对陈**的执念,比我想的还深。”

“不是执念,是信任。”李天一抬手,将提前握在掌心的防催眠喷雾对准莉莉,“你用情欲幻觉离间我们,却忘了——真正的情感,从来不是幻觉能动摇的。”

薄荷醇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莉莉脸色骤变,捂着鼻子想站起来逃跑,李天一早已绕到她身后,手肘顶住她的腰:“说!造梦师把我妈藏在哪?‘梦之核心’到底是什么地方?”

莉莉挣扎着,眼神却突然变得涣散,嘴角溢出白沫——是远程灭口,和之前柏林的“噩梦”使者一样,她的体内被植入了自杀装置。李天一立刻松开手,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体:“别装死!告诉我笔记第37页的线索是什么!”

莉莉的呼吸越来越弱,手指死死抓住李天一的袖口,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第37页……是‘重复梦’的……据点……造梦师说……你最怕的不是父母出事……是……学术丑闻……”

话音未落,莉莉的头歪向一边,彻底没了呼吸。咖啡馆外传来警笛声——是陈雅桐提前联系的巴黎警方,可还是晚了一步。李天一蹲下身,在莉莉的口袋里翻找,只找到一张揉皱的纸条,上面写着一组柏林的坐标,旁边画着一个循环的箭头符号——是“重复梦”的标记。

他拿起黑色文件夹,翻开研究笔记第37页——那一页果然画着柏林废弃工厂的地图,还标注着“重复梦守卫:老周,擅长用过往阴影制造记忆循环”。李天一的指尖划过“学术丑闻”四个字,心脏猛地一缩——七年前,他刚发表“反向催眠”论文时,曾被同行诬陷抄袭,虽最后靠原始数据洗清冤屈,却成了他心里最不愿触碰的阴影。

造梦师果然调查得很清楚。

警方很快封锁了咖啡馆,李天一配合录完口供,走出大门时,手机收到陈雅桐的视频通话。屏幕里,陈雅桐的眼圈通红:“天一,你没事吧?我看到新闻说有人在咖啡馆出事了……”

“我没事,是‘春梦’操控者,已经被灭口了。”李天一尽量让语气平静,“她给了我柏林的线索,我现在要去那里,找‘重复梦’的守卫。”

“我跟你一起去!”陈雅桐立刻说,“柏林我有认识的心理学教授,能帮我们查老周的背景。”

李天一犹豫了一下——他不想让陈雅桐涉险,可现在线索紧迫,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助力。而且,有陈雅桐在,他才能更清醒地分辨现实与幻觉。

“好,你订最早的机票,我们柏林见。”李天一看着屏幕里的陈雅桐,“记住,不管看到什么奇怪的景象,都别信,等我用唤醒词叫你。”

“我知道。”陈雅桐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查到‘梦之核心’可能在香港,和太平山废弃天文台有关,你去柏林的时候,我再深入查一下。”

挂了电话,李天一抬头看向蒙马特高地的日落——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却照不进他心里的阴霾。他握紧研究笔记,转身走向机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尽快找到“重复梦”守卫,救出父母,阻止造梦师的计划。

而他没注意到,咖啡馆对面的屋顶上,一个穿黑色大衣的人正举着望远镜,将他的一举一动拍下来,发给一个标注“造梦师”的账号:“序列1,目标已前往柏林,‘重复梦’计划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