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沈砚之和白璃便在这破庙中暂时安顿下来。白璃似乎对长安城周边的情况颇为熟悉,有时会出去替人抄写书信、代写状纸,或者做些零碎的杂活,勉强维持生计。他话不多,性子冷淡,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看书或外出,与沈砚之的交流也仅限于必要的几句。
沈砚之则一心扑在学业上。他天资聪颖,又肯下苦功,每日天不亮便起床读书,直到深夜才歇息。白璃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勤奋,也从不打扰他。
然而,两人虽交流不多,却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白璃虽然冷淡,却并非冷漠无情。他会默默地将沈砚之用过的灯火添满,会在沈砚之读书到深夜时,轻轻为他披上一件外衣,会在清晨留下一些简单的食物。
沈砚之心中感激,却不知如何回报。他尝试过与白璃探讨学问,白璃偶尔会指点一二,言语间透着惊人的博学,常常让沈砚之惊叹不已。但他更多的时候,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有许多心事。
这晚,恰逢月圆之夜。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空中,清冷的月光如同流水般倾泻而下,透过破庙屋顶的孔洞和窗棂,在地上、墙上投下诡异而美丽的光斑。
沈砚之温习完功课,感到有些疲惫,便走到院子里,想透透气。夜色如水,万籁俱寂,只有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响。他仰头望着那轮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忽然,一阵若有若无的琴声传入耳中。那琴声清越悠扬,如泣如诉,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怨和空灵,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又仿佛近在咫尺。沈砚之心神一震,这琴声绝非凡人所奏,带着一种奇特的感染力,直击心灵深处。
他循着琴声走去,发现声音似乎来自大殿的方向。大殿内一片漆黑,只有从屋顶破洞漏下的月光,朦朦胧胧地照亮一小片区域。
沈砚之犹豫了一下,还是迈步走了进去。琴声在大殿中央回荡,清晰可闻。他借着月光,看到大殿中央的蒲团上,坐着一个人影。
那人背对着他,穿着一身素雅的青衣,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般披散在肩头。月光洒在她(他?)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清冷的光华。那抚琴的姿态,优雅而专注,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韵律感。
沈砚之屏住呼吸,不敢打扰。他从未听过如此动人的琴声,那旋律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思念、孤独和淡淡的忧伤,让他沉醉其中,忘却了周遭的一切。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抚琴的人缓缓站起身,转过身来。
月光下,沈砚之看清了她的脸。
那是一张清丽绝伦的脸庞。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琼鼻樱唇,肤光胜雪。她的眼睛黑白分明,宛如两颗最纯净的黑宝石,此刻正静静地看着沈砚之,眼神清澈,带着一丝好奇,一丝惊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
她与白璃长得……很像。不,简直可以说一模一样!只是气质截然不同。白璃是清冷孤傲,带着距离感;而眼前这个人,却美得令人心悸,气质空灵,带着一种非人的、不似凡俗的灵动和脆弱。
“你……你是……”沈砚之惊讶地开口,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有些干涩。
女子微微一笑,笑容如同月光下的昙花,转瞬即逝,却美得惊心动魄。“公子深夜至此,可是被琴声惊扰了?”
“不……没有。”沈砚之连忙摇头,“我只是……听到琴声,觉得……很是动听。敢问姑娘,此曲何名?”
女子轻轻摇了摇头,月光在她长长的睫毛上跳跃:“并无名字,只是随性所弹罢了。公子若是喜欢,明日再来听便是。”
“敢问姑娘芳名?为何会在此处?”沈砚之忍不住问道。他心中充满了疑惑,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子,与白璃的关系,她在破庙做什么?
女子似乎没想到他会问这么多,微微一怔,随即轻声道:“我叫……青璃。至于为何在此……只是路过,见此地清净,便逗留片刻。”
青璃……这个名字,如同她的人一样,清冷而美丽。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是白璃的声音:“沈兄?这么晚了,你还没睡吗?”
沈砚之心中一惊,回头望去,只见白璃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大殿门口,手里拿着一盏灯笼,灯光映照在他略显惊讶的脸上。
而青璃在看到白璃的瞬间,脸色似乎微微变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白兄。”沈砚之应了一声,心中却充满了疑问。这个叫青璃的女子和白璃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他们会出现在这里?而且,白璃似乎并不知道青璃的存在?
“我见沈兄不在房中,便出来寻他。”白璃的目光扫过殿内的青璃,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但语气依旧平淡,“夜深露重,公子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
“是,多谢白兄提醒。”沈砚之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青璃,“青璃姑娘,告辞。”
青璃微微颔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沈砚之转身离开。
沈砚之跟着白璃走出大殿,重新回到西厢房。他忍不住问道:“白兄,刚才那位青璃姑娘是……”
白璃打断了他,将灯笼放在桌上,淡淡道:“沈兄不必多问。此地不宜久留,你还是早些休息吧。”说完,他便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
沈砚之站在原地,心中疑云密布。白璃的反应太过奇怪,而那个青璃姑娘,更是如同迷雾一般。她是谁?她和白璃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这一切,都像这破庙的夜一样,充满了未知和神秘。
然而,尽管心中充满疑问,沈砚之却无法忘记青璃那双清澈美丽的眼睛,和那空灵哀怨的琴声。那一夜,他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青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