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的盥馈礼,比昨日的大婚还热闹。
太夫人的寿安院内,她独坐出神。孙妈妈捧茶,她接在手里,半晌没出声。
“……您脸色不太好。”孙妈妈有点担忧,“那玉团糕有何不对?”
太夫人沉吟。
她突然说:“暖玉,昭阳郡主是哪一年死的?”
孙妈妈心口一跳。
她不是很愿意提此事,也知太夫人害怕提,就支吾着说:“得有二十年了吧。”
“十八年。”太夫人纠正她。
孙妈妈忐忑看向她:“您这是怎么了?”
“万一她没死,程家是否偷偷藏起了她?”太夫人说,“她当年腹中是否怀有胎儿?”
孙妈妈脸色刷白:“您想多了。她死透了。”
“新妇的闺名是一个‘昭’字,她今年十七岁。”太夫人说。
孙妈妈愕然,差点碰翻了太夫人手里的茶盏。
“一个闺名着实太过于牵强了。”孙妈妈道,“您别多想了,怎突然想起如此晦气的往事?”
太夫人轻轻舒了口气:“算了。”
她放下茶盏,对孙妈妈说她累了要歇下,让她退下去。
外头传来说话声。
孙妈妈侧耳一听,对太夫人说:“穆姑娘来了。”
太夫人有些疲倦:“叫她回去吧。”
孙妈妈应是。
在太夫人身后垫了个引枕,服侍她半躺下,孙妈妈走出了里卧。
“孙妈妈,我要见祖母。”穆姜急切说。
“太夫人有些困顿,已经歇下了。穆姑娘,您轻声些。”孙妈妈道。
“可……”
孙妈妈摆摆手。
穆姜不敢造次,只得离开了寿安院。
她被太夫人那句“冢妇”惊到了,还是不敢置信。
程氏不过是摆设。
是皇后娘娘巴结陈国公府,而不是周家讨好她,根本没必要把皇后赐婚的程氏放在眼里。
穆姜昨夜没怎么睡。听闻周元慎出去了,她才高兴几分;今早又听说没有盥馈礼,她心情极好。
从晴空万里到乌云密布,不过短短两个时辰。
程氏生得姿容绝俗,莫名其妙笼络住了二夫人——其实也可以理解,二夫人是个没脑子的,蠢笨又单纯,拉拢她很容易。
可为何太夫人也要抬举程氏?
是捧杀?
不管怎样,下人们的口风都变了,穆姜很不甘心。
她将来要接手国公府的。她背后依靠的是皇帝和太夫人,谁也没资格越过她。
国公夫人只是名义上的,实权会掌握在她这个如夫人手里,这也是太夫人暗示她的。
“姑娘,咱们回房吧?”她的贴身丫鬟问。
“我要去京畿营找三哥。”穆姜说,“府里的事情有点失控,三哥还不知道。”
她转身去马车房挑选马了,丫鬟根本拦不住她。
她比这府上大部分的主子都活得自在,下人们无人敢不敬她。
长房婆媳俩悄无声息。
她们身边的管事妈妈、一等大丫鬟,却有些不安。
“承明堂是国公府的正院。只要太夫人一日不叫我搬出去,咱们一日就是国公真正的女主人。”大夫人对心腹众人说。
她安抚她们,叫她们别慌。
二夫人根本没资格住承明堂,她压根儿没有操持中馈的能耐;新进门的少夫人,更无这本事。
权力更迭是要流血死人的,太夫人绝不会纵容二房抢夺。
只要太夫人不死,长房永远都是国公府的主子。
心腹众人退下去,大夫人沉思。
“母亲,您也别担忧。”大少夫人桓清棠敏锐察觉到了婆母的情绪,柔声劝慰。
“不,我只是在想,太夫人那句‘冢妇’到底是何意?你我才是国公府的冢妇。”
桓清棠笑了笑:“场面话。”
“万一程氏有了子嗣……”
“不会。太夫人比咱们更怕程氏有子嗣。她有了自己的孩子,穆姜如何自处?太夫人要扶持穆姜的。”桓清棠说。
“得想个法子,叫程氏永无子嗣。她这个‘国公夫人’不会死,又永无嫡子,承明堂才永远是咱们的。”大夫人说。
承明堂,当然不是指这个院子,而是这个院子附带的身份地位、爵产。
陈国公府的爵产,光田地就二十多万亩,京城高爵世家中头一份,谁也没有周家富贵、显赫。
大夫人虽然守寡,可因为她持家,她可照常出去应酬,走到哪里旁人都是恭维、巴结。
这些,都是“承明堂”给她的。
“母亲,这还不简单么?想让一个女人不能生育的办法很多。”桓清棠道。
又道,“不过,暂时不必轻举妄动,国公爷与穆姜情浓,他自然会先让穆姜生下长子,才会与程氏同房。咱们只需先等着。”
还说,“有人比咱们急。”
大夫人微微颔首。
她看向桓清棠,说,“当年……”
“我跟三弟可没任何关系。他对我无情意,我与他也不熟,都是外头误会了。”桓清棠道。
大夫人:“我不是这个意思。你总得过继一个儿子的。与其过继,还不如自己生一个。”
桓清棠神色不变,与大夫人对视几眼,收敛笑容,叹气:“母亲,您令儿媳为难了。”
“生存跟前,别管什么清誉。”大夫人说,“嗣子哪有自己肚子里出来的贴心?只要‘承明堂’在咱们手里,不用担心任何流言蜚语。”
桓清棠低垂了眼睫。
“母亲,这是您第二次说这话了。”她低声说。
大夫人:“我是为你前途打算。”
“您怕我斗不过穆姜?”桓清棠问。
太夫人的心偏向长房;二夫人是个爆炭,拿捏她很容易;国公夫人程氏只是个摆设,她永不可能在周家得到地位与权势。
唯一能与长房争的,便是穆姜。
而穆姜,开朗活泼,又有脑子,还与周元慎私情深厚,背靠两座大山,很棘手。
“不能轻敌。”大夫人道。
桓清棠:“先叫程氏与穆姜对上,试探程氏深浅。”
“她?”
“母亲别瞧不起她。”桓清棠道。
“倒也没有瞧不起。她‘生不逢时’,这个时候嫁到国公府,哪有她立足之地?”大夫人说。
桓清棠沉吟。
她倒是想看看。
不为旁的,吴郡世家的程家名声响亮,比她娘家桓氏更有声望,她对程家姑娘有点好奇。
也许程昭会令她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