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吹过白茉莉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1潮湿的初遇南方的梅雨季总带着化不开的黏腻,

林微拖着行李箱站在“望海巷”牌坊下时,裤脚已经被细雨打湿了一角。

青石板路缝隙里钻出的青苔沾着水珠,像无数双细碎的眼睛,

目送她走进巷尾那栋爬满绿萝的两层小楼。“微微,这是陈屿,你哥哥。

”母亲苏婉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指了指沙发上低头翻书的少年。林微顺着看去,

少年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指尖捏着一本泛黄的《海子诗选》,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侧脸切出明暗交错的线条,像幅没干透的油画。陈屿抬头时,

林微正好撞上他的目光。那是双很沉的眼睛,像望海巷口常年不化的积雨云,没什么温度,

却带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穿透力。他没说话,只是轻轻合上书,

书脊上“陈屿”两个字的钢笔字迹力透纸背——那是属于这个空间的第一个标记,

清晰地划开了“他们”和“我”的边界。当晚,林微在二楼小房间整理行李时,

发现窗台摆着一盆白茉莉。花苞裹着嫩绿的花萼,在潮湿的空气里微微舒展。她正疑惑,

门外传来轻叩声,陈屿的声音隔着门板飘进来,比白天柔和些:“雨季容易潮,

茉莉能吸湿气。”林微走到门边,没开门,只隔着缝隙往外看。陈屿背着光站在走廊,

手里拿着个喷壶,指尖还沾着几点水珠。“谢谢。”她小声说,听见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渐渐远了。月光透过窗棂落在白茉莉上,花苞似乎又鼓了些,像藏着个即将破土的秘密。

2图书馆的秘密开学后,林微发现陈屿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周六下午去市图书馆。

她第一次跟着去时,是因为找不到高二的物理参考书,苏婉让她跟着陈屿“顺便”借几本。

市图书馆的老空调总发出嗡嗡的声响,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斑。

陈屿熟门熟路地走到三楼社科区,指尖在书架上划过,很快抽出一本《西方哲学史》。

林微跟在他身后,踮着脚在理科区找参考书,指尖刚碰到书脊,就听见身后传来低低的笑声。

“找这本?”陈屿不知何时站到她身边,手里拿着她要找的物理书,指尖还夹着一张便签。

“第三章的公式推导有简化方法,我写在上面了。”他把书和便签递过来,林微接过时,

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指腹,两人都顿了一下,又迅速移开。那天下午,

他们坐在靠窗的位置看书。林微翻物理书时,总忍不住瞥向陈屿。他看书时很专注,

眉头会微微蹙起,遇到重点段落,会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在笔记本上写得飞快。

阳光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细碎的阴影,林微忽然觉得,这样的陈屿,

比望海巷的雨天要温暖些。离开图书馆时,天已经黑了。陈屿推着自行车走在前面,

林微跟在后面。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有时会重叠在一起,像被风吹皱的纸。

“下周还来吗?”陈屿忽然回头问,语气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林微点点头,

看见他嘴角似乎勾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平时的样子。3白茉莉开了九月的第一个周末,

林微起床时,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她走到窗台,发现白茉莉开了。五片洁白的花瓣舒展着,

中心的花蕊带着鹅黄色的微光,在晨光里像个小小的太阳。“开得正好。

”陈屿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手里拿着喷壶。林微回头,看见他穿着校服,背着书包,

头发还带着刚洗过的湿气。“今天要去学校补课?”她问,

注意到他书包侧面挂着一个旧旧的帆布包,上面印着“海边书店”的字样。“嗯,

顺便去书店还书。”陈屿走到窗台边,拿起喷壶给茉莉浇水,动作很轻,

像在照顾一个易碎的宝贝。“你要是没事,也可以一起去。”他抬头看了林微一眼,

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林微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那天上午,

他们一起去了学校,陈屿补课时,林微就在教室外面的走廊看书。下课铃响时,

陈屿从教室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苹果,递给林微:“刚在食堂买的,挺甜。

”下午去书店时,林微发现陈屿熟门熟路地走到柜台前,和老板打招呼。“这是我妹妹,

林微。”他介绍道,语气自然,林微心里忽然泛起一阵暖意。老板笑着递给他们两杯柠檬水,

“陈屿每次来都帮我整理书架,这杯算我的。”离开书店时,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

陈屿推着自行车,林微走在旁边,手里拿着刚买的书。“下周茉莉可能会谢,”陈屿忽然说,

“不过没关系,明年还会开。”林微点点头,看着夕阳下陈屿的侧脸,觉得这个秋天,

好像没那么冷了。4意外的争吵十月的一个周末,苏婉要去外地出差,

家里只剩下林微和陈屿。那天晚上,林微在厨房做饭,不小心把酱油瓶打翻了,

酱油洒了一地。她慌慌张张地去拿抹布,却不小心撞到了走进来的陈屿。“怎么这么不小心?

”陈屿的声音带着一丝责备,弯腰帮她收拾。林微本来就有些烦躁,听到他的话,

心里更不舒服了:“我又不是故意的,你至于这么说我吗?”陈屿愣了一下,

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林微:“我只是提醒你,下次小心点。”“提醒?

你明明就是在指责我!”林微的声音提高了些,眼眶有些发红。她想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时,

母亲从来不会这么说她,心里忽然觉得很委屈。陈屿看着她发红的眼眶,张了张嘴,

却没说出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拿起抹布,默默地把地上的酱油擦干净。

林微站在旁边,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些后悔,却又不好意思道歉。那天晚上,

他们没有说话,各自回了房间。林微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像压着一块石头。

她想起白天陈屿帮她整理书架、给她买苹果的样子,觉得自己刚才太过分了。第二天早上,

林微起床时,发现厨房的餐桌上放着一碗粥和一个煎蛋。旁边还有一张便签,

上面是陈屿的字迹:“粥是温的,快吃吧。昨天的事,对不起。”林微拿起便签,

心里忽然泛起一阵酸涩。她走到陈屿的房间门口,犹豫了一会儿,轻轻敲了敲门:“哥哥,

对不起,昨天是我不好。”门开了,陈屿站在门口,眼里带着一丝笑意:“没事,

我也有不对。快吃吧,粥要凉了。”林微点点头,走进厨房,拿起勺子喝了一口粥,

觉得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他们之间的那道小裂缝,好像在这一刻,愈合了。

5海边的约定十一月的周末,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微风和煦。陈屿提议去海边,

林微立刻答应了。他们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终于来到了海边。海边的风很大,

吹得林微的头发乱飘。陈屿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递给林微:“穿上吧,海边风大,

别着凉了。”林微接过外套,披在身上,闻到外套上淡淡的肥皂味,心里很舒服。

他们沿着海岸线慢慢走,脚下的沙子软软的,像棉花一样。海浪一次次拍打着沙滩,

留下一串串白色的泡沫。“我小时候经常来这里,”陈屿忽然说,“我爸妈还在的时候,

每到周末就会带我来。”林微看着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后来他们走了,

我就很少来了。”陈屿的声音有些低沉,眼神里带着一丝怀念。林微知道,他说的“走了”,

是指他的父母去世了。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陈屿的肩膀,想给他一些安慰。陈屿转过头,

看着林微,眼里带着一丝笑意:“没关系,都过去了。现在有你和阿姨,挺好的。

”林微点点头,心里忽然觉得很感动。她知道,陈屿已经把她和母亲当成了家人。那天下午,

他们在海边坐了很久,聊了很多。从喜欢的书到未来的梦想,从过去的经历到现在的生活。

林微发现,她和陈屿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喜欢安静,都喜欢看书,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离开海边时,夕阳把天空染成了红色。陈屿看着林微,认真地说:“微微,我们约定吧,

以后每年的今天,都来这里。”林微点点头,眼里带着笑意:“好,我们约定。

”6寒冬里的温暖十二月的南方,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冷,

但湿冷的空气还是让人觉得不舒服。林微感冒了,发烧到39度,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

陈屿放学回家,看到林微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心里很着急。他摸了摸林微的额头,

发现很烫,立刻去厨房烧开水,然后拿出退烧药,喂林微吃下去。“你好好休息,

我去给你熬粥。”陈屿说完,就走进了厨房。林微躺在床上,听着厨房传来的声音,

心里很温暖。她想起以前自己感冒时,母亲总是守在她身边,现在母亲不在家,

陈屿却像母亲一样照顾她。不一会儿,陈屿端着一碗粥走进来,小心翼翼地喂林微喝。

粥熬得很烂,带着淡淡的米香,林微喝了几口,觉得舒服多了。“谢谢你,哥哥。

”她小声说,眼里带着一丝感激。“傻丫头,跟我客气什么。”陈屿笑了笑,

把碗放在床头柜上,然后坐在床边,给林微盖好被子。“你好好睡一觉,明天就会好的。

”他摸了摸林微的头,语气很温柔。那天晚上,陈屿一直守在林微的床边,

每隔一段时间就摸一摸她的额头,看看烧有没有退。林微在半梦半醒之间,

感觉到陈屿的手很温暖,像冬日里的阳光,驱散了她身上的寒冷。第二天早上,林微醒来时,

发现烧已经退了。她睁开眼睛,看到陈屿趴在床边睡着了,手里还拿着一本物理书。

林微看着他的睡颜,心里忽然泛起一阵酸涩。她知道,陈屿为了照顾她,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她轻轻拿起一条毯子,盖在陈屿的身上。陈屿醒了,看到林微醒了,

眼里带着一丝惊喜:“你醒了?感觉怎么样?”“好多了,谢谢你。”林微笑着说,

心里觉得很幸福。她知道,在这个寒冬里,有一个人在默默地关心她、照顾她,这就足够了。

7白茉莉的约定第二年的春天,望海巷的白茉莉又开了。林微站在窗台边,

看着洁白的花瓣在春风里轻轻摇曳,心里想起了去年和陈屿的约定。“在看什么呢?

”陈屿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手里拿着一个新的花盆。“看茉莉啊,你看,开得真好。

”林微笑着说,回头看着陈屿。“我买了个新花盆,我们把茉莉移到新花盆里吧,

这样它能长得更好。”陈屿说,眼里带着一丝期待。林微点点头,

和陈屿一起小心翼翼地把茉莉从旧花盆里移出来,栽进新花盆里。陈屿拿着喷壶,

给茉莉浇上水,动作很轻,像在照顾一个易碎的宝贝。“以后,我们一起照顾它吧。

”他看着林微,认真地说。“好啊。”林微笑着说,心里觉得很温暖。她知道,这盆白茉莉,

已经成了她和陈屿之间的一个约定,一个关于陪伴、关于温暖、关于未来的约定。那天下午,

他们坐在窗台边,看着白茉莉,聊了很多。从春天的花开到夏天的蝉鸣,

从秋天的落叶到冬天的飘雪,从现在的生活到未来的梦想。林微发现,她和陈屿之间的感情,

已经从最初的陌生、疏离,变成了现在的熟悉、亲密。她知道,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却有着比血缘更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是爱情,也不是亲情,

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独特的感情。它像望海巷的白茉莉一样,在岁月的时光里,

默默地绽放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8毕业季的抉择六月的夏天,总是充满了离别和不舍。

林微和陈屿都到了毕业季,林微要参加高考,陈屿要面临大学的选择。高考前的日子,

紧张而忙碌。林微每天都在题海里奋战,陈屿总是会在她学习累了的时候,给她递一杯牛奶,

或者给她讲一道她不会的题目。“别太累了,注意休息。”他总是这样说,

眼里带着一丝心疼。高考那天,陈屿陪着林微去考场。他站在考场外面,看着林微走进考场,

心里默默为她加油。考试结束后,林微走出考场,看到陈屿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瓶水。

“考得怎么样?”他问,眼里带着一丝期待。“还好,应该能考上我想去的大学。

”林微笑着说,心里很轻松。高考结束后,就是填报志愿的日子。林微想去北京的一所大学,

学她喜欢的中文系。陈屿则收到了上海一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学他喜欢的物理学。

“你要去上海吗?”林微问,心里有些失落。她知道,上海和北京距离很远,

如果陈屿去了上海,他们以后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陈屿看着林微,沉默了一会儿,

然后说:“我还在考虑。”林微知道,陈屿其实很想去上海那所大学,

那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你去吧,别因为我放弃你的梦想。”她说,眼里带着一丝坚强。

陈屿看着林微,心里很感动。他知道,林微很懂事,不想给他添麻烦。“那我们约定,

不管以后在哪里,都要经常联系,每年的冬天,都要一起回望海巷看白茉莉。”他说,

眼里带着一丝认真。林微点点头,眼里带着笑意:“好,我们约定。”毕业季的离别,

虽然有些伤感,但林微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她和陈屿之间的约定,

会像望海巷的白茉莉一样,在岁月的时光里,默默地延续着。9远方的思念九月,

林微去了北京,陈屿去了上海。他们开始了各自的大学生活,虽然距离很远,

但他们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断过。林微在大学里,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但她还是会经常想起陈屿,想起他们在望海巷一起度过的日子,

想起他们一起在图书馆看书、一起在海边散步、一起照顾白茉莉的时光。每天晚上,

他们都会视频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林微会跟陈屿说她在大学里的趣事,

陈屿会跟林微说他在实验室里的发现。“北京的冬天很冷,你要注意保暖。

”陈屿总是这样说,眼里带着一丝关心。“上海的冬天也很冷,你也要注意保暖。

”林微也会这样说,心里很温暖。冬天的时候,北京下了第一场雪。林微站在雪地里,

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心里想起了望海巷的冬天,想起了陈屿。

她给陈屿发了一张雪景的照片,很快就收到了陈屿的回复:“北京的雪真美,

我这边也快下雪了。等放假了,我们一起回望海巷看白茉莉吧。”林微看着手机屏幕,

心里很感动。她知道,不管他们距离多远,他们之间的约定,从来没有改变过。放假的时候,

林微和陈屿都回了望海巷。他们一起去看了白茉莉,虽然冬天的白茉莉没有开花,

但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给它浇水、施肥。“明年春天,它一定会开得更好。”陈屿说,

眼里带着一丝期待。林微点点头,眼里带着笑意:“嗯,一定会的。”这个冬天,

望海巷的天气很冷,但林微的心里却很温暖。因为她知道,不管她走多远,

总有一个人在远方想念着她,总有一个地方在等她回来。

10时光里的白茉莉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林微和陈屿都毕业了。

林微在北京找到了一份编辑的工作,陈屿在上海找到了一份科研的工作。

他们虽然还是在不同的城市,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厚。每年的冬天,

他们都会一起回望海巷看白茉莉。白茉莉在他们的照顾下,长得越来越茂盛,

每年春天都会开出洁白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有一年冬天,他们回望海巷的时候,

苏婉笑着说:“你们两个啊,就像这白茉莉一样,不管走多远,总能回到这里。

”林微和陈屿相视一笑,心里都明白,望海巷的白茉莉,已经成了他们之间感情的见证,

成了他们心里最温暖的牵挂。后来,林微和陈屿都在自己的城市站稳了脚跟,

他们也像普通人一样,恋爱、结婚、生子。但他们之间的约定,从来没有改变过。

每年的冬天,他们都会带着各自的家人回望海巷,一起给白茉莉浇水、施肥,

一起坐在窗台边,聊起过去的时光。林微的女儿第一次看到白茉莉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