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骂我穿衣土,我告她索赔100万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舆论的逆转,显然让李娜和她背后的“高人”始料未及。

她删掉了微博上所有和我有关的动态,设置了评论权限,开始装死。

但我知道,以她的性格,绝不会善罢甘休。

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预示着更猛烈的反扑。

果然,没过两天,一篇名为《我来说说“国潮大师”陈阳背后的真相》的爆料文章,开始在各大论坛和公众号上疯传。

文章的作者自称是李娜的“闺蜜”,以一种痛心疾首的语气,讲述了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

文章里,我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说我出身贫寒,自卑又虚荣。大学时靠着李娜的接济才读完书。毕业后眼高手低,不愿去找正经工作,整天鼓捣那些“破布”,还美其名曰“搞艺术”。

“我们娜娜省吃俭用,把自己的工资大部分都拿去给他买那些死贵死贵的所谓‘老布料’,自己连瓶贵点的精华都舍不得买。结果呢?他拿着娜娜的血汗钱做的衣服,卖不出去一件,还好意思说是娜娜不懂欣赏?”

文章写得声情并茂,细节满满。比如,我曾经为了买一块清代的缂丝残片,花光了李娜准备交房租的钱,害得她差点被房东赶出去。再比如,我为了所谓“寻找灵感”,一声不吭跑到山里住了一个月,留下李娜一个人面对催债的电话。

这些事情,如果剥离了前因后果,单独拎出来看,确实能把我塑造成一个自私自利、吸血女友的渣男形象。

但事实是,那块s丝残片是李娜主动提出要买给我的生日礼物,她说“你的梦想,我来守护”。而我去山里那次,是因为我外婆病危,我回去照顾她老人家最后一程。

可这些解释,在作者那支生花妙笔下,都显得苍白无力。

文章最狠毒的部分,是关于我的作品。

“说什么原创设计?简直笑死人了!他那些所谓的作品,不就是把老祖宗的东西东拼西凑一下吗?这叫设计?这叫裁缝!我们娜娜劝他去报个正经的服装设计班,学学现代的剪裁和理念,他还说娜娜是‘数典忘祖’,被‘西方审美’洗脑了。这种迂腐守旧,还带着道德绑架的人,有多可怕,姐妹们懂吗?”

最后,文章还附上了几张照片。一张是李娜眼圈红肿、憔ें悴不堪的**;另一张,则是我和一个女孩在我的工作室里相谈甚欢的照片。

那个女孩,是张薇律师。

照片的角度拍得极其刁钻,看起来就像是我亲密地搂着她的肩膀。

文章的结尾,充满了煽动性:

“这样一个一边花着女友的钱,一边pua女友,还一边勾搭女律师的‘大师’,居然有脸反咬一口,状告我们善良的娜娜‘审美歧is’?这世界还有没有天理了?请大家擦亮眼睛,不要被这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蒙骗了!”

这篇文章,像一把淬了剧毒的匕首,精准地刺向我的要害。

它把我塑造成一个道德败坏、吃软饭、还出轨的渣男,彻底摧毁了我刚刚建立起来的“宝藏设计师”人设。

刚刚转向的舆论,瞬间再次反转。

“**!惊天大反转!原来是个世纪大渣男啊!”

“yue了,花着女朋友的钱还嫌女朋友没品位?什么垃圾!”

“我就说事情没那么简单吧,这男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个女律师也不是什么好鸟吧?接这种案子,还跟当事人勾勾搭搭?”

我的微博评论区再次沦陷,这次的骂声比上一次更加恶毒和不堪入目。甚至有人扒出了我工作室的地址,扬言要来泼油漆。

更让我心寒的是,一些之前表示支持我的网友,也开始动摇,纷纷删除评论,取消关注。

我看着那篇文章,手脚冰凉。

我知道这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这个人很懂舆论,很懂如何挑动大众情绪。他精准地抓住了“凤凰男”“吸血鬼”“出轨”这些最容易引爆舆论的标签,把我死死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李娜的新欢,那个油头粉面的王总。

我给张薇打电话,她的声音也带着一丝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