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套房的落地窗外,是江城璀璨的夜景。
林晚却无心欣赏。
她将自己扔进柔软的沙发里,脑子里乱成一团麻。
周成的反应,李琴的激烈态度,都证实了“红河孤儿院”是个禁忌。
一个巨大的,被刻意掩埋的秘密。
她拿出手机,打开浏览器,指尖颤抖地输入了那五个字。
——红河孤儿院。
搜索结果并不多。
大部分都是关于西郊土地规划的政策新闻。
林晚耐着性子,一页一页地往下翻。
终于,在搜索结果的第五页,她看到一个不起眼的论坛链接。
标题是——【有人还记得二十年前,红河孤存院那场大火吗?】
她的心脏猛地一跳。
大火?
她点了进去。
帖子的发布时间是五年前,回帖寥寥无几。
楼主用很简短的文字,回忆了那场发生在二十年前冬夜的大火。
【那晚的雪下得特别大,火光把半边天都映红了。听说烧得很严重,整个孤儿院都成了废墟。】
【消防车的声音响了一整夜。】
【第二天报纸上只说是意外失火,电线老化。】
【但我们住在附近的老人都知道,没那么简单。】
下面有几个回帖。
【楼主别瞎说,官方都定性了。】
【是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我好像也听我奶奶说过,当时好像有孩子失踪了,真的假的?】
【楼上别造谣!没有失踪!官方通报一个都没有少!】
失踪的孩子……
林晚的呼吸一窒。
她返回搜索页面,更换了关键词。
【红河孤儿院火灾失踪】
这一次,她搜到了一条被尘封的旧闻。
来自二十年前一家早已停刊的本地小报的电子存档。
标题触目惊心。
《红河孤儿院深夜突发大火,一名男童下落不明》。
林晚的手指几乎要将手机屏幕按碎。
她点开新闻。
报道写得很简略,说大火发生后,经过清点,发现一名叫做“陈阳”的七岁男童失踪了。
警方在后续的搜寻中,没有找到任何踪迹。
最终,这名男童被定性为在火灾中失踪,生死不明。
新闻的配图,是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抿着嘴,眼神里带着一丝倔强和警惕。
陈阳。
林晚反复默念着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和周成有什么关系?
和那只童鞋又有什么关系?
她忽然想起了周成手臂上的那道疤。
他说,是骑自行车摔的。
可那道疤痕,细长而深刻,边缘还有些不规则的卷曲。
根本不像摔伤。
更像……
被某种滚烫的东西,烙下的痕迹。
一个可怕的念头,不受控制地从心底冒了出来。
难道周成……
不。
不可能。
林晚甩了甩头,试图把这个荒谬的想法赶出脑海。
周成是周家的独子,从小锦衣玉食,怎么可能和孤儿院,和大火,和失踪的男童扯上关系?
一定是她想多了。
一定是那个恶作劇的快递,让她变得疑神疑鬼。
她关掉手机,起身走向浴室,想用热水让自己冷静下来。
可当她脱下外套,准备挂进衣柜时,一件东西从口袋里滑了出来,掉在地上。
是那只脏兮兮的儿童鞋。
她鬼使神差地弯腰,捡了起来。
鞋子很小,大概只有七八岁孩子才能穿下。
鞋底磨损得很厉害,尤其是左脚掌心的位置。
林晚将鞋子翻过来,借着灯光,仔细查看鞋子内部。
在鞋舌的内侧,她发现了一行用针线歪歪扭扭绣上去的字。
因为年代久远,线头已经褪色发黑,几乎和鞋子的颜色融为一体。
林晚眯着眼,辨认了许久。
终于,她看清了那个字。
是一个“阳”。
阳光的阳。
也是陈阳的阳。
轰的一声。
林晚的脑子炸开了。
巧合?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多巧合?
孤儿院,大火,失踪的男童陈阳,绣着“阳”字的左脚童鞋,左撇子周成,手臂上诡异的伤疤……
所有的线索,像一根根看不见的线,将周成和二十年前的那场悬案,紧紧地缠绕在了一起。
她一直以为自己足够了解周成。
他们相恋三年,他的温柔,他的体贴,他的上进,她都看在眼里。
她以为他就是自己的良人,是托付一生的依靠。
可现在,她发现自己可能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他。
他身上,藏着一个她完全不知道的过去。
一个黑暗的,可能沾着血与火的过去。
林晚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从脚底瞬间窜遍全身。
明天,她就要嫁给这个男人了。
嫁给一个,她完全不了解,甚至可能是一个顶着别人身份活了二十年的人。
她该怎么办?
取消婚礼?
可是,她有证据吗?
仅凭一个匿名快递和一些网络上的陈年旧闻,谁会相信她?
所有人都会觉得她是婚前恐惧,是无理取闹。
包括她的父母。
他们为了这场婚礼,付出了太多,也期待了太久。
林(晚瘫坐在地毯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窗外的夜色,浓稠如墨。
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她平静的世界里,悄然酝酿。
她不知道,当风暴来临的那一刻,她会被卷向何方。
是粉身碎骨,还是……绝处逢生?
手机屏幕,突然亮了一下。
是一条短信。
来自一个陌生的号码。
短信内容很短,只有一句话。
“别相信他说的每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