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我先扶你脑子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我看着他们,沉默了几秒钟。

然后,我开口了。

“王老师,孙涛同学,李静同学。”

我一个一个点名。

“我很同情各位的遭遇。但是,我们今天评选的,是‘国家奖学金’,不是‘国家助学金’,更不是‘感动校园年度人物’。”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变了。

我继续说:“奖学金,奖励的是‘学’。核心标准,应该是学习成绩和学术能力。家庭困难,可以申请助学金,可以去勤工俭学,但不应该成为获得奖学金的决定性因素。”

孙涛皱着眉反驳我:“乔苓,你这话就不对了。我们家庭困难,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我们更应该被奖励!”

“付出更多努力,然后呢?”我反问他,“你的成绩,超过我了吗?”

孙涛的脸一下子涨红了。他的成绩排在年级第五。

我又看向李静。

“你每天只吃一个馒头,我很佩服你的毅力。但是,这种节俭,是你个人的选择。这和你是否有资格拿到这笔用来奖励‘学习优秀’的钱,是两码事。”

“你……你怎么这么冷血!”李静气得声音发抖。

“我不是冷血,我只是在讲规则。”我的语气依旧平静,“评选规则写得很清楚,成绩占70%。我的成绩是第一,这70%的分,我拿满了。综合测评那30%,包括了社会实践、竞赛获奖、学生工作。这几项,我的履历也摆在这里。请问,按照规则,我哪一点不符合?”

我把我的获奖证书复印件和实践证明,往前推了推。

“如果,我们今天不按规则办事,而是开一个‘比惨大会’,谁惨谁有理,谁穷谁光荣。那我们评的就不是奖学金了,我们是在践踏规则,是在侮辱‘学习’这两个字。”

我看着辅导员王老师。

“王老师,您说对吗?”

王老师的脸色很难看。

她大概没想到,我这个她眼中最应该“卖惨”的人,会第一个站出来,把这个“卖惨”的舞台给掀了。

她干咳了两声。

“乔苓同学,话不能这么说。学校也是希望资源能向更需要的同学倾斜嘛……”

“资源倾斜,有助学金和困难补助。奖学金,就该是奖学金的样子。”我寸步不让,“如果学校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是不是所有的评选,都不用看能力,只用看谁家更穷,谁的故事更动人?”

“今天为了奖学金可以比惨,那明天保研、评优,是不是也可以比惨?那我们还努力学习干什么?大家都回家研究怎么能让自己过得更惨,不是更快吗?”

我的话,像一把刀,把那层温情脉脉的遮羞布,彻底划开了。

孙涛和李静都低下了头,不敢再看我。

他们知道,我说的是对的。

只是没人敢第一个说出来。

王老师的表情,从尴尬,变成了严肃。

她沉默了很久,最后拿起我的材料,看了看,又看了看其他人的。

“好了,你们先回去吧。这件事,我会再跟学院领导反映的。”

我们走出办公室。

孙涛和李静都离我远远的,好像我是什么洪水猛兽。

我不在乎。

两天后,结果公示了。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乔苓。

公示栏下面,很多人围着看。

我听到有人在小声议论。

“果然是她,成绩第一,不给不行啊。”

“听说她在办公室把辅导员和其他候选人都给说懵了,太猛了。”

“我觉得她说得对,奖学金就该看成绩,不然乱套了。”

我从人群中走过,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

还是那个“逻辑至上”发来的消息。

“恭喜。听说你舌战群儒,掀了比惨大会的桌子。干得漂亮。”

后面附了一个“鼓掌”的表情。

我回了他四个字:

“基本操作。”

收起手机,我走向银行。

我得去查查,那八千块钱,到账了没有。

这笔钱,来得堂堂正正,干干净净。

花起来,心里也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