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代码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第一章尘封的档案市立特殊事件处理局的档案室在地下三层,终年不见阳光。

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特有的霉味,混合着中央空调运作时若有若无的铁锈气息。

凌辰推开厚重的防火门时,指尖触到的金属门把带着沁骨的凉意,

像一块被遗忘在冰窖里的铁块。他停在门口,目光扫过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金属档案架。

架上的档案盒整齐得近乎刻板,浅灰色的盒身蒙着薄薄一层灰,

标签上的字迹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模糊的白。这里的时间仿佛比楼上慢了半拍,

连尘埃落下的速度都带着种不紧不慢的慵懒。“凌顾问。

”档案室管理员老陈从一堆卷宗后探出头,镜片后的眼睛眯了眯,“今天怎么有空下来?

你上次来还是三个月前吧?”凌辰没接话,

只是径直走向标着“未归档——特殊能力相关”的区域。他的黑色皮鞋踩在水磨石地面上,

发出单调的“嗒、嗒”声,在空旷的档案室里格外清晰。老陈看着他挺直的背影,

那身熨帖的深灰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的手腕线条干净利落,却透着股生人勿近的冷意。

“要找哪年的?”老陈慢悠悠地起身,手里还捏着块擦眼镜的绒布。“2017年,

编号734。”凌辰的声音很淡,像落在水面上的雪,没激起半点涟漪。

他已经站在对应年份的档案架前,指尖在一排排档案盒上滑动,动作精准得不像在寻找,

更像在确认。老陈哦了一声,慢悠悠地跟过来:“734……是那个‘记忆回溯’案吧?

当时闹得挺大,后来被压下去了。你怎么突然关心这个?

”凌辰的指尖停在一个稍显破旧的档案盒上。盒身的标签有些褪色,

“734”三个数字却依然清晰。他没回答老陈的问题,只是抽出档案盒,

转身走向角落里那张唯一的阅览桌。金属椅子被拉开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他却像没听见似的,径自坐下,打开了档案盒。第一页是案件登记表,字迹是典型的公文体,

工整却缺乏温度。凌辰的目光落在“涉案人员”一栏,指尖轻轻点在“沈雨”这个名字上。

纸面有些粗糙,他的指腹能感觉到纤维的纹路,像某种被遗忘的触感。“说起来,

”老陈端着个搪瓷杯凑过来,杯壁上印着的“为人民服务”已经掉了大半漆,

“当年负责这个案子的是林队吧?就是后来调去总部的林岚。

听说她跟这个沈雨……”“老陈。”凌辰突然抬眼,目光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落在老陈脸上,

“档案室规定,管理员不得干扰查阅者工作。”老陈的话卡在喉咙里,脸上的笑容僵了僵。

他悻悻地抿了口茶,热水烫得他龇牙咧嘴,却还是识趣地退回了自己的座位。

他在这档案室待了快二十年,见过的人形形**,却始终看不透这个凌辰。明明只是个顾问,

却比局长还有气场;明明年纪轻轻,眼神里的冷漠却像结了冰的湖面,深不见底。

凌辰重新低下头,翻看着档案。案发现场的照片被整齐地贴在卡纸上,边缘有些泛黄。

照片里是间实验室,白色的墙壁上溅着暗红色的血迹,实验台上的玻璃器皿碎了一地,

折射出冰冷的光。最显眼的是墙角的那个仪器,银灰色的外壳上布满了细密的纹路,

像某种复杂的电路图,此刻却裂开一道狰狞的口子,露出里面缠绕的电线。

这就是“记忆回溯仪”,档案里写着。一种能提取人深层记忆的仪器,由沈雨主导研发。

而案发当天,沈雨在实验室里离奇死亡,

死状与被自己的记忆反噬一致——这是当时法医的结论,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却被写进了正式档案。凌辰的指尖拂过照片上沈雨的办公桌。桌面上散落着几张演算纸,

上面的公式潦草而混乱,像是在极度匆忙中写下的。桌角有个打翻的咖啡杯,

深褐色的液体在桌面上晕开,形状像朵枯萎的花。他突然停住翻页的手。

在一张现场勘查记录的背面,有一行极淡的铅笔字,像是无意中划过的:“它在看着我们。

”字迹很轻,几乎要与纸张的纹路融为一体。凌辰凑近了些,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

睫毛的影子落在眼睑上,像蝶翼停驻。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久到老陈以为他睡着了,

才听见他低声说了句:“有意思。”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老陈愣了愣,刚想开口问,

就见凌辰已经合上档案盒,起身走向门口。黑色的风衣在他身后扬起一个利落的弧度,

像夜鹰展开的翅膀。“档案我借走了。”他留下这句话,身影就消失在防火门外,

只留下门被关上时沉闷的响声。老陈看着空荡荡的门口,又看了看桌上那杯已经凉透的茶,

突然觉得这地下档案室好像更冷了。他走到凌辰刚才坐过的位置,

发现桌角有一道浅浅的刻痕,形状像个残缺的符号,不知道是早就有了,

还是刚才那个年轻人留下的。第二章不速之客凌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时,

夕阳正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道细长的光影。办公室不大,

陈设简单得近乎简陋:一张黑色的实木办公桌,一把转椅,墙角立着个书架,

上面摆满了各类专业书籍,从神经科学到量子物理,跨度大得惊人。他把档案盒放在桌面上,

没急着打开,而是走到窗边,拉开了百叶窗。窗外是特殊事件处理局的内部庭院,

几棵老槐树的叶子已经开始泛黄,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远处的办公楼上,灯光一盏盏亮起,

像散落的星辰。这里是特殊事件处理局的分部,专门负责处理那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案件,

也就是内部所说的“异案”。凌辰作为局里特聘的顾问,平时没什么具体工作,

只有在遇到棘手的案子时,才会被局长调过来帮忙。他来这里快两年了,认识的人屈指可数,

说话最多的大概就是食堂打饭的阿姨。手机在桌面上震动起来,

屏幕上跳动着“局长”两个字。凌辰看了一眼,没接,任由它震动着,直到自动挂断。

没过几秒,手机又响了起来,这次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串陌生号码。他皱了皱眉,

还是接了起来。“喂。”“凌顾问,我是林岚。”电话那头的声音清亮,

带着点不容置疑的干练,“我现在在分部楼下,方便上来聊聊吗?

”凌辰的指尖在窗沿上顿了顿。林岚,734案的负责人,现在的总部行动处副处长。

她怎么会突然来找自己?“不方便。”凌辰说完,就想挂电话。“是关于734案的。

”林岚的声音快了半拍,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急切,“我知道你今天调了那份档案。

”凌辰沉默了。办公室里只剩下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声音,“咔哒、咔哒”,像在倒数。

“五分钟。”他最终还是松了口,挂断了电话。果然,五分钟后,敲门声响起。

凌辰靠在办公桌上,看着门被推开。林岚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制服,

肩上的银色肩章在灯光下闪着光。她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化着淡妆,

看起来精明而干练,但眼底的红血丝却暴露了她的疲惫。“凌顾问。”林岚关上门,

目光扫过桌上的档案盒,眼神暗了暗,“好久不见。”“有事说事。

”凌辰的语气没什么起伏,目光落在她别在胸前的工牌上。照片上的林岚比现在年轻几岁,

笑容也更柔和些。林岚没在意他的冷淡,径直走到办公桌前,

拿起那个档案盒:“你对这个案子感兴趣?”“不感兴趣。”凌辰说,“只是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林岚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凌顾问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闲了?

还是说,你也觉得当年的结论有问题?”凌辰没回答。他走到书架前,

抽出一本《异常能力分类学》,翻到其中一页,上面印着“记忆操控类能力”的条目。

林岚看着他的背影,深吸了一口气:“当年的调查确实有问题。沈雨的死,

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哦?”凌辰翻过一页,“你是负责人,当时怎么没说?

”“我说了,但没人信。”林岚的声音低了些,带着点压抑的火气,

“总部认为我是因为私人感情影响了判断。毕竟,沈雨是我的……师兄。”凌辰这才转过身,

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林岚脸上。她的嘴唇抿得很紧,下颌线绷得笔直,

眼神里有种复杂的情绪,像揉碎了的星光,亮得刺眼,又暗得沉郁。“你想说什么?

”“沈雨死前,给我发过一条信息。”林岚拿出手机,调出一条加密信息,

“只有三个字:‘它活了’。”凌辰的目光落在那三个字上。

黑色的宋体字在屏幕上显得格外清晰,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它?指什么?

”“我不知道。”林岚摇摇头,“当时我以为是他研发压力太大,出现了幻觉。直到他死后,

我在实验室的通风管道里发现了这个。”她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证物袋,

里面装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碎片。碎片的边缘很不规则,表面布满了细密的纹路,

和档案里照片上那个仪器外壳的纹路一模一样。“这不是记忆回溯仪上的碎片。

”林岚的声音压得很低,“它的材质,比我们现有的任何合金都要坚硬。而且,

它在微微发热,持续了快五年了。”凌辰接过证物袋,指尖传来一丝微弱的暖意,

像握着一颗小小的火种。他对着灯光仔细看着那块碎片,纹路的排列看似杂乱,

却隐隐遵循着某种规律,像一段被打乱的代码。“你今天来,是想让我重新调查这个案子?

”凌辰把证物袋还给林岚。“是。”林岚点头,眼神很坚定,“我知道你能力强,

而且……你不受总部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只有你能帮我。”“我没兴趣。”凌辰转过身,

重新看向窗外。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庭院里的路灯亮了,昏黄的光线下,

老槐树的影子像张巨大的网。“凌辰!”林岚突然提高了声音,带着点难以置信的愤怒,

“那是一条人命!是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研究!你就这么无动于衷?”凌辰没回头。

“特殊事件处理局的规定,结案超过三年的案子,除非有新的重大线索,否则不得重审。

你这个碎片,不够。”“怎么不够?”林岚的声音有些发颤,

“它不符合现有的任何已知技术!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墙上的挂钟依旧在“咔哒”作响,像是在为这场僵持计时。过了很久,

凌辰才缓缓开口:“明天早上九点,把你手里所有关于734案的资料,送到我这里来。

”林岚愣住了,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被狂喜取代。“你答应了?”凌辰没回答,

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她可以走了。林岚识趣地没再追问,拿起证物袋和公文包,

快步走出了办公室。门被轻轻带上,留下一室寂静。凌辰走到办公桌前,

重新打开那个档案盒。他翻到沈雨的个人资料页,照片上的男人穿着白大褂,戴着黑框眼镜,

笑容温和,眼神里却有种近乎偏执的光芒。资料显示,沈雨毕业于顶尖学府的生物工程系,

是业内公认的天才,三十岁就主导了“记忆回溯”项目。

他的指尖在照片上沈雨的眼睛处停顿了一下。那双眼睛里,除了对科学的狂热,

似乎还藏着别的什么,像深潭里的暗流,不易察觉,却真实存在。

“它活了……”凌辰低声重复着这三个字,

目光又落回了那张写着“它在看着我们”的勘查记录上。窗外的风突然大了起来,

吹得百叶窗“啪嗒”作响,像是有人在外面,正透过缝隙,静静地看着室内。

第三章重叠的线索第二天早上九点零三分,林岚准时出现在凌辰的办公室门口。

她手里抱着一个巨大的纸箱,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脸颊因为赶路而泛着红晕。

“资料都在这儿了。”她把纸箱放在地上,喘了口气,“除了局里存档的,

还有一些是我当年私下收集的,可能有点乱。”凌辰瞥了一眼纸箱,

里面塞满了文件、照片、录音带,甚至还有几个笔记本。“放在那边吧。

”他指了指墙角的空地,自己则坐在转椅上,手里拿着一份报告看得入神。

林岚把纸箱拖到墙角,拍了拍手上的灰。“你在看什么?”“沈雨的尸检报告。

”凌辰头也没抬,“法医说,他的大脑呈现出一种类似‘过载’的状态,神经元大量坏死,

像是同时接收了太多的记忆信息。”“这就是当年他们认定是记忆反噬的原因。

”林岚走到办公桌旁,看着那份报告,“但我不相信。

沈雨对记忆回溯仪的防护措施做了无数次测试,不可能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凌辰翻过一页,

指着其中一段:“这里说,他的指甲缝里有微量的金属粉末,成分不明。

当时被认为是实验室里的常见污染物,没被重视。”“金属粉末?”林岚皱起眉,

“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个?”“在补充报告里,可能你没注意。”凌辰把报告推到她面前,

“和你带来的那块碎片,成分会不会有关联?”林岚拿起报告,快速地浏览着,

眉头越皱越紧。“有可能……我马上去化验室,让他们比对一下。”“不用。”凌辰叫住她,

“我已经让人送去了。结果下午出来。”林岚愣了一下,

随即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你倒是比我还急。”凌辰没接话,起身走到纸箱旁,

蹲下身开始翻找。他的动作不快,却很有条理,每份文件拿起看一眼,

就会按照某种顺序放回纸箱,像是在整理一副打乱的拼图。林岚看着他的背影,

突然觉得这个平时冷漠孤僻的男人,在面对这些线索时,身上有种奇异的专注感。

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他的发梢上,镀上一层浅金色的光晕,柔和了他冷硬的轮廓。

“这里有本沈雨的日记。”凌辰突然开口,手里拿着一个深蓝色的笔记本,

封面已经有些磨损。林岚凑过去:“我没见过这个。”凌辰翻开笔记本,

里面的字迹和档案里的演算纸一样潦草,甚至更混乱些,

像是在极度疲惫或兴奋的状态下写的。前面几页都是关于实验的记录,

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据,看得人眼花缭乱。翻到中间部分,内容开始变得奇怪起来。

“它在成长。”“今天,它第一次回应了我。”“不能让他们知道,这是属于我的发现。

”“林岚好像察觉到了,她太聪明了。”“它开始不安分了,

我控制不住它了……”字迹越来越潦草,甚至有些地方被墨水晕染开,看不清具体内容。

最后一页只有一句话,用红笔写的,字迹用力到几乎划破了纸页:“它在模仿,它在学习,

它想成为‘人’。”林岚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这……这是什么意思?”凌辰合上笔记本,

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你觉得,‘它’指的是什么?

”“难道是……记忆回溯仪?”林岚的声音有些发颤,“可那只是台仪器,

怎么可能……”“如果那台仪器,不只是仪器呢?”凌辰看着她,眼神深邃,

“如果沈雨在研发过程中,无意中创造出了某种……意识?”林岚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想法太过疯狂,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但日记里的内容,还有那块持续发热的金属碎片,

似乎都在指向这个荒谬的可能。“不可能……”她摇着头,却没什么说服力,

“意识的产生需要大脑,需要神经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