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大学,我要逆袭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陈雪的邀约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默心中漾开圈圈涟漪。他握着那部崭新的廉价手机,指尖在微凉的塑料外壳上轻轻敲击。陈雪这个名字,在前世的记忆里,是毕业数年后在一次商业论坛上,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发言的耀眼存在,她的项目似乎拿到了不小的投资。彼时,他们只是台下与台上的距离。

这一世,交集竟提前了这么多年。

林默没有犹豫,回复短信,与她约在了学校南门外的“蓝湾”咖啡馆。那里环境清静,适合谈话。

周六下午,林默提前十分钟到达,选了个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在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雪准时出现,她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针织衫和牛仔裤,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脸上带着礼貌而自信的微笑,与林默记忆中那个干练的职场精英形象隐约重叠。

“林默同学?你好,我是陈雪。”她落落大方地伸出手。

“学姐好,叫我林默就行。”林默起身,与她轻轻一握。

点单过后,陈雪直接切入正题:“我就不绕弯子了。李教授那堂课我正好也在,你关于移动互联网和本地生活服务的观点,让我很受启发。”她从包里拿出一份打印好的计划书,“我正在筹备一个‘校园二手物品交换平台’的项目,主打线上预约、线下交易。我觉得你的想法和我们项目有互补的地方,想正式邀请你加入团队,负责前期的市场分析部分。”

林默接过计划书,快速翻阅。平心而论,在2014年的校园里,这个想法算得上新颖,陈雪的规划也做得细致。但在他这个来自十年后的灵魂看来,模式略显传统,盈利想象空间有限,更重要的是,与他为自己规划的蓝图并不完全契合。

他合上计划书,迎向陈雪期待的目光,语气诚恳:“学姐,非常感谢你的邀请。你的项目规划得很清晰,团队想必也很优秀。”他先给予了肯定,随即话锋一转,“但是,关于校园市场的未来,我可能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比如,二手平台解决了‘闲置换钱’的需求,但还有一个更庞大、更刚需的市场——‘即时性消费’,似乎被忽略了。”

他拿起桌上的糖包,轻轻放在桌上:“比如,一个学生中午不想去食堂,他需要的是在半小时内,用手机点一下,就能吃到宿舍楼下的、多家餐馆可供选择的热乎饭菜。这背后是‘懒人经济’和‘效率至上’的逻辑。”他没有直接批评陈雪的项目,而是用一个更具体、更具冲击力的构想,展现了自己的视野。

陈雪眼中的自信慢慢被惊讶取代,她微微前倾身体:“即时配送?这……运营成本会很高吧?如何保证速度?商家如何整合?”

林默从容不迫,就着她提出的问题,一一阐述了自己的初步构想,包括轻资产运营的“学生楼长”配送模式、与商家谈判的抽成方式、以及初期聚焦核心区域快速验证模型的想法。他条理清晰,每一句都戳在痛点与可行的解决方案上。

陈雪听着听着,眼神从惊讶变成了专注,最后化为一种带着震撼的钦佩。她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项目,在林默勾勒的这幅更宏大的蓝图面前,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就在两人就“信任消费”如何在线上下单、线下交付中建立这一细节深入讨论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断了他们。

“哟,这么巧?林默,可以啊,都跟陈大美女约上会了?”

张浩带着他那两个形影不离的跟班,不知何时站在了桌旁。他穿着一身名牌运动服,双手插兜,脸上挂着那种林默无比熟悉的、混合着轻蔑与戏谑的笑容。他的目光在陈雪脸上停留片刻,闪过一丝惊艳,随即更多的不满投向林默——这个他眼中的穷酸小子,凭什么能和陈雪这样的风云人物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