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AI仿真人,不,我不是!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作为畅销书作家,我发现自己不过是某神秘组织编写的“角色”,每天卡文写不出的痛苦,

原来只是程序员在偷懒摸鱼;当我遇见心动女孩,

系统竟弹出警告:【禁止与NPC发展感情】。后来,我决定冒险试一试,也许,

我可以变成一个真实的人。我期待自己变成人…我猛地推开键盘,

无辜的键盘和桌面发出刺耳的刮擦声。几个空掉的咖啡罐应声摇晃,

差点从堆满资料的桌边滚落。我撑着额头,指尖用力抵住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文档光标在标题《落日熔金》下方无情地闪烁着,后面是大片令人心慌的空白。

又卡住了…我特喵的又叒叕卡文!这次卡得毫无道理,毫无征兆。

故事就像是犯倔的女朋友一样,抓不住,说不服,它躲在我的大脑深处,就是不肯出来!

昨天睡前思路还如江河奔涌,

个关键转折点——主角林琛如何在拍卖会上识破对手的陷阱——清晰得仿佛已经印在了纸上。

可一觉醒来,脑子里只剩下被洗劫过后的空白,还有……一种极其怪异的凝滞感。

不是普通的没灵感,更像是……负责供应创意的水龙头,被人从源头彻底拧死了。

我烦躁地抓了抓我像森林一样浓密的头发,起身在书房里踱步。

怀疑是不是二十五岁的我不够努力,所以没有聪明绝顶,

所以才写不出惊天动地的故事情节…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出明暗交错的光带,

灰尘在光柱中缓慢浮沉。一切如常,除了我这片该死的空白。

我好像突然失去了大脑…手机在桌上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编辑苏晴的微信,一连三条,

未读红点刺眼。“江老师!稿子怎么样了?连载断更两天了,读者群都快炸了!

”“出版社那边也在催进度,月底必须交全稿啊!”“看到回我!别装死!”我深吸一口气,

拿起手机,指尖悬在屏幕上方,却不知该回什么。保证?我现在一个字都写不出。解释?

说我的大脑好像突然**了?我自己都不信。就在我犹豫的瞬间,

手机屏幕毫无征兆地暗了下去,紧接着,

一片刺目的红色覆盖了整个界面——不是运营商广告,也不是低电量提醒。

那红色深沉得如同凝固的血液,正中央,

是一行冰冷的白色宋体字:【系统警告:检测到核心叙事节点‘拍卖会转折’逻辑链缺失。

执行者权限不足,无法自行补全。请等待上层叙事指令同步。】我僵在原地,

血液似乎一瞬间冲上头顶,又在下一秒冻结。我死死盯着那行字,每一个字都认识,

连在一起却荒诞得超出了理解范围。系统警告?叙事节点?执行者?上层叙事?什么东西?

呵呵,我一定是写小说写魔怔了,出现幻觉了。我猛地按灭屏幕,又迅速点亮。警告消失了,

苏晴的微信对话框好端端地躺在那里。幻觉!压力太大产生的幻觉!

我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清晰的痛感传来。可那红色,那文字,太清晰了,

清晰得不像幻觉。我尝试着重新在电脑前坐下,手指放回键盘,

强迫自己敲下一行字:“林琛深吸一口气,

步入了灯火辉煌的拍卖大厅……”几乎是敲下句号的瞬间,那股熟悉的凝滞感再次袭来,

比之前更猛烈,像一层粘稠的胶质包裹住他的思维。同时,

视网膜边缘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那血红色的警告框以近乎透明的残影方式,一闪而过。

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不是幻觉。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像个疯子一样,

对着文档输入各种内容。描写天气,警告闪现“环境描写冗余度提升,建议精简”。

试图给配角加戏,警告提示“次要角色行为偏离预设轨道,已自动修正”。

我甚至故意打了一串乱码,警告依旧如期而至:“输入内容无法识别,疑似执行者意识紊乱,

启动临时稳定程序……”我瘫在椅子上,大口喘着气,

电脑屏幕幽幽的光映着我失魂落魄的帅脸。

一个可怕的、荒谬的、却又在所有怪诞证据指向下唯一合理的猜想,缓缓浮出水面。

我不是什么灵感充沛的畅销书作家。我只是一个……角色。一个被某种更高层级的存在,

或许是“神秘组织”,或许是别的什么,编写出来的程序。我所谓的“创作”,

不过是按照既定的“叙事指令”在运行。而卡文,仅仅是因为……“程序员”今天没来上班?

或者,在偷懒?这个世界,这个我生活了二十五年的世界,是假的?

书房里熟悉的每一寸空气,此刻都变得陌生而充满恶意。我必须验证。不顾一切地验证。

我冲进卧室,翻箱倒柜找出那本《意识映射与叙事框架理论导论》,

一本我多年前出于兴趣买下却从未认真读过的学术著作,作者署名“佚名”。

当时只觉得装帧别致,现在想来,处处透着诡异。我颤抖着翻开书页,

“角色自主性阈值”……当我的视线落在一段关于“叙事熵增与系统修正机制”的论述上时,

一行极小极淡的、仿佛是用铅笔随意写下的注释,映入眼帘:“若察觉壁垒,

可尝试于‘虚无之点’寻求真相。坐标:东经121.47°,北纬31.23°。

”心脏狂跳起来。我扑到电脑前,打开地图软件,手指颤抖地将这组坐标输入搜索框。

地图迅速放大、定位。坐标点,不偏不倚,落在了城市边缘,一个废弃多年的植物园中心。

那里,据说曾是一个秘密科研机构的旧址。几天后,我站在了这座荒芜的植物园门口。

锈蚀的铁门歪斜地挂着锁链,园内杂草丛生,高大的乔木遮天蔽日,透着一股死寂。

我按照书中提示,避开可能的监控(如果这个世界有监控的话),

从一处破损的围墙翻了进去。园内比想象中更大,也更破败。

我根据手机上的离线地图(他不敢用需要网络的实时导航),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坐标点靠近。

空气中弥漫着植物腐烂和潮湿泥土的气味。终于,我穿过一片近乎原始的竹林,

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片不大的林间空地,中央矗立着一座早已干涸的喷泉水池,

水池中央立着一尊残破的天使雕像。坐标点,精确地指向这里。这就是“虚无之点”?

我绕着水池走了一圈,除了碎石和厚厚的落叶,一无所获。失望像冰水一样浇下。

难道那本书,那个注释,也只是系统设定的一部分,是为了戏弄他这种“觉醒”的角色?

我疲惫地靠在水池边缘,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粗糙冰凉的石壁。

就在我的指尖触碰到天使雕像底座某个不起眼的、带有细微划痕的区域时,异变发生了。

雕像底座发出一声极轻微的“咔哒”声,紧接着,

一道淡蓝色的光束从天使低垂的眼眸中射出。

在我面前投射出一个悬浮的、不断流动着复杂数据和符号的半透明操作界面!界面上方,

进度63%-状态:阻塞】【关联程序员:工号739-状态:离线(标注:摸鱼中,

:7.2%(警告:接近临界值)】【情感模拟模块:运行正常】【……】我的呼吸停止了。

血液冲上大脑,耳边嗡嗡作响。一切都是真的。我不是人。

我是一个被编写出来的“叙事单元”。我的痛苦,我的灵感,我的职业生涯,

甚至他此刻的震惊和恐惧,都只是数据流和程序模拟的结果。那个“工号739”,

正在我卡文痛苦不堪的时候,玩着《三角洲》?巨大的荒谬感和虚无感将他吞没,

我几乎站立不住。就在这时,一个清脆又带着点疑惑的女声在我身后响起:“你好?

请问……你也是来这儿探险的吗?”我猛地回头。一个穿着浅蓝色连衣裙的女孩站在竹林边,

手里拿着一台老式胶片相机,

好奇地看着我…以及…我面前那片尚未完全消失的、泛着微光的操作界面。

阳光透过竹叶缝隙,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她的眼睛清澈得像是山涧的溪流。那一刻,

万念俱灰的江淮,感觉心脏某个死寂的角落,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操作界面在我回头的瞬间悄无声息地熄灭了。“我……我叫叶槿。”女孩走上前,

落落大方地伸出手,“我是个生物医学从业者。喜爱摄影,来找点特别的景致。

你刚才面前……那是什么?好神奇的光。”我喉咙发干,大脑一片混乱。我该怎么解释?

说那是证明这个世界是虚假的操控面板?“一种……全息投影玩具。”**巴巴地回答,

避开了她的目光,也没有去握那只手。叶槿也不在意,收回手,笑了笑:“这样啊。

这里很偏僻,很少遇到人呢。”她环顾四周,眼神里带着纯粹的欣赏,“不过,

这种破败的美感,正是我想要的。”或许是太久没有遇到能让我暂时忘记自身可怕处境的人,

许是叶槿身上那种与这个虚假世界格格不入的真实感吸引了我…我鬼使神差地没有立刻离开。

我们交谈起来。我告诉她自己是“写小说的”,她则兴奋地分享她镜头下的世界。

离开植物园时,我们互换了联系方式。此后几天,我活在一种极致的分裂中。一方面,

我疯狂地研究那本《导论》,试图找到更多关于这个系统、关于“上层叙事”的线索。

我甚至在一次深夜,再次成功调用出了那个操作界面(虽然大部分功能他无权访问),

看到了更多令人心惊肉跳的条目,

比如【世界参数配置】(部分可读)、【事件触发器日志】。另一方面,

我开始和叶槿频繁见面。和她在一起的时候,那种笼罩着我的虚无感和恐惧感会奇异地消退。

她带我去那些地图上找不到的老街巷,分享她拍的市井烟火,谈论她喜欢的电影和音乐。

她的笑容,她的温度,她思考时微微蹙起的眉头,都感觉那么真实,那么鲜活。

让我几乎可以暂时欺骗自己,这一切不是程序,我就是江淮,一个普通的,

遇到了一个让我心动女孩的男人。我甚至开始重新写作。不是按照那个该死的“叙事任务”,

而是写下我自己的困惑,我的发现,以及……关于叶槿的片段。文字出奇地顺畅,

那种凝滞感消失了。是因为我跳出了“任务”框架?还是因为……别的?傍晚,

我们并肩走在一条安静的林荫道上。初夏的风带着暖意,吹动叶槿的发梢。

她正说着下次想去拍的一组夜景,侧脸在夕阳余晖中柔和得不可思议。我看着她,

一种混杂着温暖、悸动和深切悲哀的情绪在胸腔里涌动。我知道这情感可能是被模拟出来的,

也许她很可能也只是一个设定好的“NPC”,但我无法控制。我停下脚步,

轻声唤她:“叶槿。”叶槿转过头,眼眸亮晶晶的。“嗯?”就在我鼓起勇气,

想要说些什么,哪怕只是表达一点点超越普通朋友的好感时——视野猛地一黑!不是昏厥,

而是那种熟悉的、系统介入的强制黑暗。紧接着,那个血红色的警告框,

以前所未有的尺寸和亮度,带着刺耳的、只有我能听见的蜂鸣警报声,

炸响在我的视界正中央,文字冰冷而残酷,带着绝对的禁止意味:【!!!最高权限警告!!

淮与背景单元NPC-叶槿(ID:B7-Env-1145)产生非程序设定情感联结!

叙事空间基本维持协议》第7条:禁止执行者与NPC发展任何形式的非任务导向情感互动!

】【立即终止该交互行为!立即进行情感模拟模块校准!重复!立即终止!

】红色的光芒几乎要灼伤我的视网膜,蜂鸣声尖锐地穿透鼓膜。警告文字的下方,

一个猩红色的【强制断开连接】按钮,在疯狂地闪烁。我僵在原地,血液倒流,四肢冰凉。

傍晚的暖风,身边女孩带着询问的、鲜活的面容,

与眼前这冰冷、残酷、将他所有萌动情感判定为“违规”的系统警告,

形成了世界上最残忍的对比。我看着叶槿清澈的、带着一丝不解的眼睛,

巨大的绝望和一种前所未有的愤怒,像火山一样在他胸腔里爆发。禁止?我偏要试试!

在刺耳的颅内警报和疯狂闪烁的红色警告框背景下,

我看着叶槿那双映着夕阳、却对此地正在发生的系统审判一无所知的眼睛,

一股蛮横的、从数据废墟深处滋生出的力量,猛地攥住了我。终止?校准?去他妈的协议!

我没有去碰那个疯狂闪烁的、诱惑十足的【强制断开连接】按钮,反而将全部意识集中,

像一把钝刀,狠狠撞向那堵禁锢我的无形壁垒——我要说话,我必须对叶槿说出那句话,

哪怕下一秒就被系统抹杀!“我……”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喉结剧烈滚动。

警告框的红光在他视网膜上剧烈抖动,几乎要淹没整个世界。“我觉得……”【警告!

执行者意识抗拒指令!启动一级压制程序!

】一股庞大的、无法形容的力量瞬间攫住了我的思维,像一只冰冷的金属巨手捏向我的大脑,

要将我刚刚凝聚起的那点反抗意志碾碎。剧痛炸开,视野边缘开始发黑,

现实的景物——叶槿的脸,林荫道,夕阳——开始出现雪花般的噪点和扭曲。但我没有停下。

“你……对我很……”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意识被撕裂的痛苦。

叶槿脸上的疑惑变成了清晰的担忧,甚至是一丝恐惧。她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江淮?

你怎么了?你的脸色……好白!你在流冷汗!”她伸出手,似乎想碰碰我,却又不敢。

那只伸向我的手,在系统警告的红光和现实世界的夕阳下,成了一个绝妙的讽刺。

是真实的关切?还是程序设定的、用于测试“执行者单元”稳定性的反应?我不知道。

我也不在乎了。就在叶槿的手指即将触碰到我手臂的瞬间,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

猛地向前倾身,不是为了躲避,而是为了更近地看着她,

同时从喉咙深处挤出那句完整的话:“你很特别……我想……”【压制程序升级!

情感模拟模块强制离线!执行紧急断连——】“嗡——”所有的声音,光线,感觉,

瞬间被抽离。我感觉自己被抛入了一片绝对的虚无,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

只有破碎的意识碎片在黑暗中漂浮。我看不到叶槿了,听不到风声,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我“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躺在书房的地板上,

电脑屏幕还亮着,文档依旧是《落日熔金》那片刺眼的空白。窗外,天色已经彻底黑透。

没有林荫道,没有夕阳,没有叶槿。刚才的一切,仿佛是一场过于逼真的噩梦。

但真的是梦吗?我挣扎着坐起身,剧烈的头痛依旧残留着,像是被重型器械碾压过。

我尝试着去回想叶槿的脸,去回味和她在一起时的那种悸动,却发现……感觉不对了。

那些画面依然清晰,像是储存在硬盘里的视频资料,可以调取,可以浏览。但是,

附着在那些画面上的情感——心跳加速的紧张,指尖相触时的微麻,

看到她笑容时心底泛起的柔软——全部消失了。干干净净,

仿佛被用最高效的橡皮擦彻底抹去。只剩下冰冷的、事不关己的“记忆”。

情感模拟模块……被校准了。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比之前发现自己只是“角色”时,更深的恐惧攫住了我。系统不仅能控制我的“创作”,

还能直接操控我的“感受”!它能像删除垃圾文件一样,删掉我产生的、不被允许的情感!

我猛地扑到电脑前,手指颤抖地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叶槿生物医学家”。没有结果。

我又登录社交平台,搜索她的ID,显示“用户不存在”。我疯了一样翻找手机通讯录,

几天前才存下的那个号码,消失了。叶槿,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被从这个世界的“背景数据”里,彻底抹除。或者说,对我这个“执行者”的访问权限,

被永久关闭了。巨大的失落和愤怒淹没了我。我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孩,

我失去的是证明自己还能作为一个“人”去感受、去爱的证据!我瘫坐在椅子上,

胸膛剧烈起伏,眼神却一点点变得冰冷、坚硬。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

我重新调出那个神秘的操作界面(这次我找到了一点诀窍,意识集中某个“节点”即可),

无视了依旧在角落闪烁的、关于《落日熔金》的阻塞警告,开始像一头困兽,

在有限的、可访问的条目间疯狂冲撞。

【事件触发器日志】——里面记录了大量我过往生活的“关键事件”,

包括我某次“偶然”买到《意识映射导论》,包括我“恰好”产生去废弃植物园的念头。

一切都是被安排的!

“物理常数基准”、“社会关系网络密度”、“异常事件发生概率”等令人头皮发麻的条目。

在“NPC交互深度”一栏,我看到了针对自己(B7-江淮)的设置:“允许浅层社交,

禁止情感绑定”。我的目光最终停留在【系统公告与更新日志】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条目上。

点开,

面是滚动的、格式化的信息:【……维护周期例行检查……】【……叙事单元C4效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