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曜王朝,永安三年的春天,京城皇宫深处曾因一位公主的降生掀起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钦天监观星,言此女降世时紫微星黯淡,伴有天狗食月之兆,恐为祸国殃民的灾星。彼时皇帝正为边境战事焦头烂额,听闻此言,心中本就对这意外到来的女儿存了芥蒂,再加上几位觊觎后位的妃嫔在旁煽风点火,一道密令便将尚在襁褓中的嫡公主赵昭华,送到了京郊几十里外的桃花村,交由一户姓陈的老实人家抚养,对外只宣称公主夭折。
陈家夫妇膝下无子,得了这粉雕玉琢的女娃,虽不知其真实身份,却也真心疼惜。因女娃粉嘟嘟的,性子又带着点软糯,便顺口叫了她"糯糯"。
时光荏苒,三年过去,糯糯长成了个扎着双丫髻、眼睛像黑葡萄似的小不点。只是这小不点,半点没有寻常女童的娇怯,反倒成了桃花村里无人不知的"混世魔王"。
这日午后,村东头的李大娘家传出一阵鸡飞狗跳的声响。只见一个小小的身影灵活地穿梭在鸡群里,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窝头。
"糯糯!你又来偷我家鸡蛋!"李大娘叉着腰站在院门口,中气十足地喊道,脸上却没多少真生气的样子。这孩子虽调皮,却从不真正惹人厌,况且每次"偷"了鸡蛋,第二天自家鸡窝里总会多出来两个更圆润的蛋,像是变戏法似的。
糯糯停下脚步,转过身,把手里的窝头往嘴里塞了塞,含糊不清地说:"李大娘,不是偷,是鸡妈妈让我拿的。"她说着,小手往身后一背,那里鼓鼓囊囊的,显然藏着"战利品"。
就在这时,一只芦花鸡扑腾着翅膀朝糯糯飞来,像是要夺回自己的蛋。糯糯不慌不忙,小小的身子往旁边一侧,顺手一推,那芦花鸡竟被她推得往后退了好几步,扑在地上扑腾了半天没起来。
李大娘看得直咋舌,这孩子的力气,真是邪门得很。寻常三岁孩童别说推鸡了,走路都还摇摇晃晃,可糯糯倒好,上次张屠户家的大黄狗追着她咬,被她一把薅住尾巴甩出去老远,从那以后,村里的狗见了她都得绕着走。
糯糯揣着鸡蛋,笑嘻嘻地冲李大娘做了个鬼脸,转身就跑。跑到村头的老槐树下,几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正聚在那里玩泥巴。
"糯糯,你又去哪玩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问道,他是村长的孙子小石头。
糯糯把鸡蛋往怀里一揣,拍了拍小手:"去李大娘家借了个鸡蛋,晚上让陈妈妈给咱们煮蛋吃。"她说着,坐在地上,也加入了玩泥巴的队伍。
玩着玩着,小石头从兜里摸出一个生锈的铜钱,炫耀似的给大家看:"看,这是我爹给我的,说能换糖吃。"
其他孩子都羡慕地围了过去,糯糯也好奇地凑上前。就在她的手靠近那枚铜钱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铜钱像是长了脚似的,"嗖"地一下从小石头手里飞了出来,精准地落进了糯糯的衣兜里。
小石头愣住了,眨巴眨巴眼睛:"我的钱呢?"
糯糯也觉得奇怪,伸手往兜里一摸,摸出了那枚铜钱。"在我这呢。"她把铜钱递还给小石头。
可刚递过去,铜钱又"嗖"地一下飞回了她的兜里。这样反复了好几次,小石头急得快哭了:"糯糯,你是不是会魔法啊?"
糯糯也挠了挠头,她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从她记事起,只要是带孔的铜钱,靠近她的时候总爱往她兜里钻,就像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它们一样。陈妈妈说她这是有福气,能招钱,可村里的大人有时见了,眼神却怪怪的。
"别管它了,咱们玩过家家吧。"糯糯把铜钱往小石头手里一塞,紧紧按住他的手,这才没让铜钱再飞回来。
孩子们很快又投入到游戏中,糯糯被推举为"大王",指挥着小石头他们用泥巴盖宫殿。她小手一挥,一块比她脑袋还大的泥巴就被轻松搬了起来,看得其他孩子目瞪口呆,越发觉得他们的糯糯"大王"厉害。
傍晚时分,糯糯揣着兜里不知何时又多出来的几枚铜钱,蹦蹦跳跳地回了家。陈妈妈正在灶台前忙活,见她回来,笑着说:"糯糯回来啦,快洗手,今天给你做了红薯粥。"
糯糯跑到陈妈妈身边,把兜里的铜钱掏出来,递给陈妈妈:"妈妈,钱。"
陈妈妈叹了口气,接过铜钱,放进一个小布包里。这孩子总能带回些钱来,问她哪来的,就说是捡的。她也知道不是捡的,可问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先替她收着。
吃过晚饭,糯糯躺在床上,睁着大眼睛看着屋顶。她总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除了力气大、能招钱,她还能感觉到自己身体里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像是一个小小的房间,她想让什么东西进去,那东西就会凭空消失,再想让它出来,它又会出现在手里。上次陈妈妈的缝衣针掉了,她就是偷偷把针放进那个"小房间",第二天再"找"出来还给陈妈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