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顶尖策展人苏瑾一,意外穿成了1975年东北林家沟知青点的悲情女配。原主痴恋男主,为他掏空积蓄和口粮,最终却落得声名狼藉、冻毙雪夜的下场。
手握离婚证穿来的苏瑾一:……恋爱脑?不存在的。姐的心里只有事业和远方。
正当她以为开局只有一手烂牌时,脑中“叮”的一声——【全球文化艺术共享图书馆】为您服务!
于是,当其他知青还在为工分和回城名额争得头破血流时,苏瑾一已经利用系统知识,画墙画、编故事、做设计,悄然改变命运。
她顺手拉起的小团体,更成了年代文里最耀眼的存在:
被家暴逼至黑化的未来女枭雄,成了她肝胆相照的合伙人;
因成分问题抬不起头的资本家**,成了引领审美的时尚风向标;
被愚昧村民视为“灾星”的赤脚医生之女,成了妙手回春的传奇医者……
她们相互扶持,在灰暗的岁月里,硬生生杀出一条康庄大道,活成了彼此最坚实的光。
只是,那位总在她身边默默守护、背景成谜的退伍兵哥哥,看她的眼神为何越来越不对劲?
他递上一枚素戒,声音低沉:“苏瑾一同志,我申请,与你建立一辈子的革命友谊。”
作品标签:#年代文#系统#穿越#群像#女性成长#逆袭#治愈#HE
冰冷的,刺骨的寒意,像是无数根细针,扎进骨髓里。
苏瑾一最后的意识,是拍卖行里那幅失手打碎的抽象画,以及同事们惊骇的目光。再睁眼,便是这无边的黑暗,和足以将灵魂冻结的冷。
不,这不是她的身体,不是她的记忆。
脑海里翻涌着属于另一个“苏瑾一”的短暂一生——十八岁,响应号召来到东北林家沟插队。爱上了书中世界的气运之子、男主林凡,傻乎乎地把所有津贴、口粮,甚至父母寄来的珍贵毛衣都给了他,只为他一句虚情假意的“将来带你回城”。
结果呢?林凡和村支书的女儿越走越近,原主不甘心去闹,却被反咬一口,扣上“作风不正”、“纠缠男同志”的帽子。在这个名声大过天的年代,她彻底完了。在一个同样寒冷的雪夜,被赶出知青点,冻死在这荒郊野岭。
意识模糊间,苏瑾一感到一阵荒谬。她,业内顶尖策展人,刚用一纸离婚证告别了渣男前夫,正准备在事业上大展宏图,怎么就穿进了这本她睡前翻过的年代文里,成了这个和她同名同姓的悲情女配?
冻毙雪夜……这就是她的结局?
不甘心!
强烈的求生欲让她拼命想动一动手指,哪怕只是蜷缩一下身体。可这具身体已经冻得僵硬,意识也在逐渐剥离。
就在她即将彻底沉沦黑暗的那一刻,一道清晰的、毫无感情的电子音在脑海深处响起:
【检测到宿主强烈求生意志与文化艺术领域高契合度灵魂……绑定中……】
【全球文化艺术共享图书馆,正式为您服务。】
嗡——
苏瑾一只觉眼前骤然一亮,并非真实的光线,而是一个无比清晰、浩瀚无边的虚拟空间在她意识中展开。无数本书籍、画册、影像资料如同星辰般悬浮,分类明确,从古埃及壁画到现代波普艺术,从莎士比亚戏剧到后世网络小说,无所不包。
【本图书馆收录古往今来、各时空、各文明已记录的全部文化艺术知识。宿主可通过意识直接检索、阅读、学习。注:本系统为知识共享型,不提供实物兑换。】
知识!竟然是知识!
苏瑾一的心脏在冰冷的胸腔里,猛地迸发出一股热流。在这个知识匮乏、精神贫瘠的年代,这简直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
她立刻用意念检索——“极端寒冷环境下的自救”。
瞬间,几十本相关的生存手册、医学指南、甚至还有北极探险队的纪实文学虚影浮现,核心知识要点化作暖流,融入她的记忆。
“保持清醒,不能睡……”
“缓慢活动末梢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寻找或挖掘雪窝,利用积雪隔温……”
求生的知识带来了力量,她开始用尽全身力气,按照指引,极其缓慢地活动脚趾和手指。每动一下,都伴随着针扎般的刺痛,但这痛感却让她欣喜——神经还没坏死!
她观察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个被风雪半掩的土坎。她咬着牙,一点一点,像条受伤的虫子般挪动过去,用手扒开积雪,艰难地为自己构筑了一个简陋的避风所。
蜷缩在小小的雪窝里,身体的颤抖渐渐平复,体温在缓慢回升。她活下来了。
劫后余生的庆幸过后,是冷静的盘算。
原主的处境极其糟糕。名声坏了,在知青点被孤立,物资匮乏,最重要的是,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和同情。直接回去,恐怕境况比之前好不了多少。
她需要一件“武器”,一件能立刻打破僵局,让她重新获得立足之地的武器。
目光再次投向脑海中的图书馆。她想到了知青点那面光秃秃的、对着村口的主墙。这个时代,什么最能直击人心,且政治正确?
有了!
她飞速检索“革命主题宣传画”、“工农兵形象构图”、“具有时代特色的墙画设计”……
当第一缕天光撕裂黑暗,风雪渐歇时,苏瑾一拖着疲惫但已恢复暖意的身体,走出了雪窝。她的眼神不再是原主的怯懦与哀怨,而是属于顶尖策展人苏瑾一的沉静与锐利。
她没有直接回知青点,而是拐去了大队部,找到了正在烤火、准备安排今天扫雪任务的老支书。
“支书,我有个想法。”她开口,声音因寒冷和缺水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
老支书抬起眼皮,看到是她,眉头下意识皱起,带着明显的不耐烦:“苏知青?你没事了?没事就赶紧回去,今天任务重得很。”
旁边几个早到的村干部和民兵,也投来或鄙夷或看热闹的目光。
苏瑾一仿佛没看见这些视线,径直走到墙边,指着那张有些褪色的旧地图,语气平和却清晰:“支书,我是想说,我们知青点对着村口的那面墙,空着也是空着。眼看就要到‘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宣传月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利用起来,画一幅大型宣传画?既能展现我们林家沟社员和知青们的精神风貌,也能响应上级号召,成为我们村一个崭新的宣传阵地。”
老支书准备点烟的手顿住了。
几个村干部也面面相觑。这年头,精神文化建设可是顶重要的事,搞得好是能上面露脸的政绩。可这苏瑾一……她能行吗?别画虎不成反类犬,闹了笑话。
“你?”老支书狐疑地打量她,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不信任,“你会画?”
苏瑾一微微一笑,没有丝毫怯场。她早有准备。来之前,她已在系统图书馆里,临摹记忆了数十幅这个时代最经典、最不会出错的宣传画构图和元素。
她拿起桌上的一根炭笔,就在老支书铺着旧报纸的桌面上,寥寥数笔,一个戴着羊皮帽、肩扛钢钎、目光炯炯望向远方的矿工形象轮廓便跃然纸上。线条流畅,动态精准,充满了力量感。
虽是草稿,但那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感染力,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剩下炭笔划过报纸的沙沙声。
老支书原本浑浊的眼睛里,骤然迸发出一抹精光。他不懂艺术,但他懂政治,懂宣传。这画,有那股子“劲儿”!比公社宣传栏里那些呆板的印刷品,不知强了多少倍!
苏瑾一停下笔,抬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老支书,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支书,请您给我一个机会。我需要一些颜料和画笔,我保证,三天之内,让那面墙,成为林家沟最亮眼的风景。”
老支书看着桌上那幅充满力量的草稿,又看看眼前这个仿佛脱胎换骨的女知青,沉吟了片刻,猛地一拍大腿:
“好!苏知青,我就信你这一回!需要什么,你列个单子,我让会计去公社想办法!”
苏瑾一心中一定,知道这第一步,她走对了。
当她拿着老支书特批的条子,在全知青点复杂难言的目光中,坦然走向那面空白的墙壁时,她知道,属于“苏瑾一”的全新人生,正式开始了。
而她未曾留意,在围观的人群末尾,一个身形挺拔、眉宇间带着一丝战场硝烟痕迹的沉默男人,看着她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极淡的、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欣赏与探究。
他是宋致远,一个因伤退伍、暂时在此落脚,背景成谜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