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澜大学,打造学习圣地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林辰盯着手机屏幕上突然弹出的弹窗,手指悬在“确认激活”按钮上方,迟迟没有按下。屏幕上的文字像某种荒诞的网络小说设定——“系统激活,开启新手大礼包,奖励500亿教学资金、占地一亿亩的龙澜大学,教学资质齐全,设备顶尖”,换做平时,他只会随手划掉,可此刻弹窗右下角跳动的“教育局备案编号:JL20240508001”,却让他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他点开手机里的教育局官方查询页面,输入编号后,页面跳转出的“龙澜大学”备案信息清晰得不容置疑:学校地址位于江城市东郊,占地6666.67平方公里(折合一亿亩),办学层次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学科门类标注为“覆盖教育部公布的全部学科门类”,甚至连学校法人一栏都已经填好了他的名字——林辰。

“这不是恶作剧?”林辰捏了捏眉心,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他今年刚满26岁,前几天刚从一家教育咨询公司辞职,正对着简历发愁找工作,怎么会突然天降一座大学?可手机银行随后收到的短信提示,又将他拉回了现实——“您尾号8765的账户入账50000000000.00元,备注:龙澜大学教学资金”。

看着短信里一连串的零,林辰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弹窗上的“确认激活”按钮。下一秒,手机屏幕闪过一道柔和的白光,一个机械的电子音在他脑海中响起:“系统激活成功,新手大礼包已发放,龙澜大学已移交宿主管理,当前任务:72小时内完成首批教师招聘,确保开学前具备基础教学能力。”

“还真有系统?”林辰愣了几秒,随即抓起外套冲出家门,打车直奔江城市东郊。出租车驶离市区后,沿途的景象逐渐从高楼大厦变成了开阔的绿地,大约四十分钟后,司机指着前方一片被白色围栏围起的区域,语气里满是惊讶:“小伙子,你说的龙澜大学就是这儿?前几天路过还只有一片荒地,怎么现在都建起楼了?”

林辰顺着司机手指的方向看去,视线里的景象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白色围栏内,五栋一模一样的教学楼整齐排列,每栋楼都有十层,外墙是浅灰色的大理石,搭配着大面积的落地玻璃,阳光下泛着简洁而大气的光泽。教学楼之间的广场上,已经铺设好了草坪和石板路,几盏造型现代的路灯矗立在路边,远处还能看到几栋红色屋顶的建筑,隐约能分辨出是餐厅和宿舍楼的轮廓。

付了车费,林辰走到围栏入口,门口的智能识别设备立刻亮起绿灯,电子屏上显示出“欢迎校长林辰进入校园”的字样。推开门走进校园,脚下的石板路干净得没有一丝灰尘,空气中弥漫着新装修后淡淡的木材清香,却没有刺鼻的甲醛味——显然用的都是最环保的材料。

他先走向最近的一栋教学楼,楼门口的电子屏上标注着“大一教学楼”,推门进入后,宽敞的大厅里摆放着几张浅色的休息沙发,旁边的智能导航屏上清晰地标注着各楼层的教室分布:一层到十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门口都贴着“50人标准教室”的标识。

林辰随机走进三楼的一间教室,里面的景象再次刷新了他对“顶尖设备”的认知。教室前方没有传统的黑板,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占据整面墙的4K互动屏幕,屏幕下方的讲台上放着一台超薄笔记本电脑,旁边的设备柜里整齐地摆放着投影仪、实物展台和无线麦克风。教室两侧的墙壁上安装着新风系统,天花板上的LED灯可以根据光线自动调节亮度,每张课桌上都配有充电接口和小型显示屏,学生可以通过显示屏与讲台的互动屏幕连接,实时提交作业或参与课堂提问。

“这配置,比国内顶尖的985大学还强吧?”林辰忍不住感叹,他掏出手机对着教室拍了几张照片,又快步走向教学楼的地下楼层——系统提到的实验室和量子计算机,应该就在这里。

地下一层到三层是实验室区域,每层都按照学科分类划分出不同的实验室。地下一层是基础学科实验室,物理实验室里摆放着高精度的光谱仪、示波器,化学实验室的通风橱和试剂柜都是进口品牌,生物实验室里的培养箱和显微镜看起来就价值不菲;地下二层是工科实验室,机械工程实验室里有3D打印机、数控机床,电子信息实验室里的服务器阵列闪烁着指示灯,土木工程实验室里的材料力学测试设备庞大而精密;地下三层则是尖端学科实验室,门口的门禁需要指纹和虹膜双重验证,林辰刷了自己的指纹后,门缓缓打开,里面的景象让他瞬间失语——正中央的平台上,一台造型科幻的量子计算机静静运行,旁边的显示屏上显示着“量子比特数:1024”,而实验室的另一侧,一个大型的超算中心占据了半个楼层,无数的服务器机柜排列整齐,指示灯像星星一样闪烁。

“这哪是大学实验室,简直是国家级科研中心啊!”林辰伸手摸了摸量子计算机的外壳,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确信这不是模型。他又走到超算中心旁边的控制室,里面的操作台比他之前在教育咨询公司见到的服务器控制台复杂十倍,屏幕上显示的算力数据让他根本看不懂,只能隐约感觉到这台超算的强大。

离开大一教学楼,林辰按照导航屏的指示,走向不远处的图书馆。图书馆是一栋独立的建筑,外观像一本打开的书,建筑面积目测有上万平方米。走进图书馆,一层的大厅里摆放着自助借还机和智能检索屏,天花板上的吊灯造型别致,柔和的光线洒在书架上,让人感觉格外安静。

图书馆的标识显示,这里“覆盖大一到大五全学科”,林辰沿着楼梯走到二楼,发现每层都按照学科门类划分了区域:二楼是人文社科类,三楼是自然科学类,四楼是工程技术类,五楼是医学类,六楼是艺术体育类,甚至还有专门的古籍文献区和外文文献区。每个区域的书架上都摆满了书籍,从最新的学术专著到经典的教材,从中文书籍到外文原版书,种类齐全得让人惊叹。更让他惊喜的是,图书馆里还设有电子阅览室,里面的电脑都是最新款的高性能机型,并且接入了全球各大数据库,学生可以免费查阅文献资料。

“连图书馆都这么顶尖,系统也太慷慨了吧?”林辰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量子力学导论》,翻开后发现是最新的修订版,纸质光滑,印刷清晰。他又走到医学类区域,看到书架上不仅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书籍,还有最新的医学研究报告和手术视频教程,甚至有几本珍贵的医学古籍,旁边还配有电子扫描版,方便学生查阅。

从图书馆出来,林辰又去了餐厅和宿舍楼。五栋餐厅分别对应五栋教学楼,每栋餐厅都有三层,一层是快餐区,提供各种家常菜和套餐;二层是特色餐区,有各地的风味小吃和西餐;三层是包间区,适合师生聚餐或举办小型活动。餐厅里的厨具都是商用级别的顶尖设备,冷藏柜、烤箱、消毒柜一应俱全,操作间里还安装了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食品卫生情况。

宿舍楼的条件更是超出了林辰的预期。五栋男寝和五栋女寝分别位于教学楼的两侧,每栋宿舍楼有十五层,每层有20间宿舍,每间宿舍住4人,配备独立的卫生间、阳台和衣柜,宿舍里的床是上床下桌的设计,桌子上配有书架和台灯,阳台上安装了洗衣机和烘干机。更贴心的是,宿舍楼里还设有自习室、健身房和活动室,自习室里有空调和WiFi,健身房里有跑步机、哑铃等器材,活动室里有乒乓球桌和台球桌,环境完全不输高档公寓。

“环境这么好,学生来了肯定不想走。”林辰站在宿舍楼的阳台上,看着远处的校园景色,心里不禁有些激动。可就在这时,脑海中的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当前问题:龙澜大学暂无教师,需尽快完成招聘,否则将影响开学进度。”

林辰这才猛然想起,系统只给了设备和场地,却没有配备任何老师。他掏出手机,点开系统界面,里面有一个“教师招聘”的模块,显示“可招聘教师类型:覆盖全部学科,需宿主制定招聘标准并发布招聘信息”。

“500亿资金虽然多,但招聘顶尖教师肯定要花不少钱,而且怎么吸引他们来一所刚成立的大学?”林辰皱起眉头,他走到大一教学楼的大厅里,坐在休息沙发上,开始思考招聘方案。

首先,学科覆盖全部门类,意味着需要招聘的教师数量极大。按照常规大学的师生比1:15计算,如果每个年级招收12个班,每个班50人,五个年级就有3000名学生,至少需要200名教师,再加上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导师,总人数可能要超过500人。

其次,教师的质量是关键。龙澜大学的设备已经是顶尖水平,如果教师水平跟不上,再好的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所以招聘标准必须严格,至少要求博士学历,有相关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对于紧缺学科的教师,甚至可以放宽年龄限制,提供更高的待遇。

然后是招聘渠道。传统的校园招聘和网络招聘可能不够高效,或许可以联系国内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邀请知名教授来校任教,或者通过学术会议、专业论坛发布招聘信息,吸引行业内的顶尖人才。

最后是待遇问题。要吸引顶尖教师,薪资待遇必须有竞争力,除了基本工资,还可以提供科研启动资金、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等福利,甚至可以为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提供股权奖励,让他们成为学校的股东,增强归属感。

林辰越想越清晰,他打开手机里的文档,开始制定详细的招聘方案。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校园里的路灯全部亮起,柔和的灯光照亮了教学楼和宿舍楼,远处的超算中心依旧闪烁着指示灯,像一座守护知识的灯塔。

“虽然任务艰巨,但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就一定要把龙澜大学办成世界顶尖的学府。”林辰站起身,看着眼前的校园,眼神里充满了坚定。他掏出手机,拨通了第一个电话——他大学时的导师,一位在教育学领域颇有声望的教授,希望能邀请导师来校担任教务处长,帮助他一起搭建教学体系。

电话接通后,林辰深吸一口气,语气里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张老师,您好,我是林辰,有件事想跟您说,我现在有一所自己的大学,想邀请您来帮忙......”

电话那头传来张教授惊讶的声音,林辰知道,他的龙澜大学之路,从这一刻才真正开始。而72小时的倒计时,已经在悄然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