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峦那边的歌声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教学工作开展得比预想中困难。孩子们基础参差不齐,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才六岁,全都挤在同一间教室里。课本是五年前捐赠的旧书,有些已经缺页少码。更让李阳无措的是,许多孩子上课时总心不在焉,眼神飘向窗外远方的山峦。

第三天下午,李阳正在讲解古诗词,坐在最后排的阿木突然站起来往外跑。

“你去哪儿?”李阳又惊又气。

阿木头也不回:“羊跑了,我得追!”

教室里顿时乱成一团,孩子们哄笑起来。李阳站在讲台上,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下课后,他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盯着墙上斑驳的痕迹发呆。

“李老师?”林小禾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听说今天课上不太顺利?”

李阳苦笑:“我觉得自己挺失败的,连课都上不好。”

林小禾走进来,递给他一个烤红薯,“村里孩子都这样,不是不爱学,是心里装着事。阿木家就靠那几只羊过日子,羊要是丢了,他爹能把他打半死。”

“可是教育很重要啊,不学习,一辈子走不出这大山。”李阳有些激动。

林小禾沉默片刻,轻声问:“走出大山就一定好吗?”

李阳一时语塞。林小禾继续说:“孩子们不是不想学,是需要知道学了有什么用。你教的东西很好,但得让他们觉得和自己有关系。”

这话点醒了李阳。当晚,他重新备课到深夜,决定改变教学方法。

第二天数学课上,李阳不再单纯讲数字,而是问:“如果你去卖山货,一斤蕨菜三块钱,五斤多少钱?多出来的钱能给妹妹买新头绳吗?”

语文课上,他不再枯燥地解析古文,而是讲起大山外的世界,讲海洋、讲沙漠、讲城市,然后告诉孩子们,所有这些都能在书里读到。

渐渐地,孩子们的眼睛亮起来了。李阳还发现林小禾经常在课后帮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补习,她虽然没上过多少学,却聪明伶俐,一点就通。

一天傍晚,李阳看见林小禾独自坐在山坡上,面前摆着几张纸,正专注地画着什么。他悄悄走近,发现她在画山间的野花,笔触生动,竟有几分专业水准。

“你画得真好!”李阳忍不住赞叹。

林小禾吓了一跳,慌忙把画纸藏到身后,脸上泛起红晕:“随便画画,让李老师见笑了。”

“真的很好,你有天赋。”李阳真诚地说,“想过系统学习美术吗?”

林小禾摇摇头,眼神黯淡下来:“山里人,学这些做什么。能认几个字,算清楚账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