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瓶未满时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第1章泪晶初凝傍晚时分,天际线吞没了最后一抹橘色,校园里的路灯次第亮起,

像一串串朦胧的珍珠。林晚站在教学楼后的梧桐树下,

背在身后的手紧紧攥着一封淡蓝色的信笺,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擂鼓般的声音,咚咚咚,撞击着耳膜。不远处,

那个清瘦挺拔的身影正不疾不徐地走来。顾夜。光是这个名字,

就足以在她心底掀起一场海啸。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却像是自带追光,

周遭的暮色都为他柔化了几分。“顾夜学长!”林晚鼓足勇气,

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顾夜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她身上,礼貌而疏离,

像初秋的薄雾。“林晚同学?有事吗?”他的声音很好听,如同玉石轻叩,却没什么温度。

就是现在。林晚几乎是屏着呼吸,将那份承载了她无数个日夜心事的信笺递了过去,

头埋得低低的,不敢看他的眼睛。“这个……给你。”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她能感觉到顾夜的视线在她和信笺之间短暂停留,然后,他伸出手,

用修长干净的手指接了过去。“谢谢。”他淡淡地说,语气平静无波,

甚至没有多看一眼信的内容,便自然地将其夹进了臂弯的书本里。“还有事吗?

”他见她依旧站在原地,便多问了一句。“……没,没有了。

”林晚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顾夜微微颔首,算是告别,然后便从她身边擦肩而过,

带起一阵微小的风,裹挟着淡淡的洗衣液清香,和她内心骤然坍塌的轰鸣。他没有拒绝,

也没有接受。他只是……无视了。像处理一件无关紧要的日常事务,

像拂去衣襟上的一粒微尘。那种彻底的、漫不经心的忽略,比直接的拒绝更让人难堪。

林晚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图书馆的。此刻正是晚餐时间,图书馆里人迹罕至,空旷而安静。

她几乎是逃也似的躲进了最里面、灯光最昏暗的一排书架后,背靠着冰冷的墙壁,

缓缓滑坐到地上。强撑的勇气瞬间瓦解,委屈和难堪如同潮水般灭顶而来。眼眶又热又涨,

她死死咬住嘴唇,不想让自己哭出声。然而,眼泪终究是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顺着脸颊滚落。一滴,两滴。她下意识地摊开掌心,接住那温热的液体。奇怪的是,

预想中濡湿的触感并未传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凉的、带着些许硬度的奇特感觉。

她泪眼朦胧地望去,呼吸猛地一窒。掌心里,哪里还有什么泪水的痕迹?取而代之的,

是几颗细小的、不规则的多面体晶体,在从书架缝隙透出的微弱灯光下,

折射出幽蓝色的、星星点点的光芒。它们像是最微小的宝石,又像是被瞬间冻结的悲伤,

静静地躺在她的掌心,带着一种不真实的、诡异的美。与此同时,

在相隔几个书架的古典文献修复区。陆清明坐在长桌旁,

桌面上摊开放着一本残破的线装古籍,旁边是镊子、毛刷、糨糊盘等一系列修复工具。

他正专注地用一把小号软毛刷,轻轻拂去书页边缘的灰尘。忽然,他动作一顿。

像是感应到了某种极其细微的、频率特殊的振动,他缓缓抬起头。鼻梁上的银丝边眼镜镜片,

反射着台灯温暖的光晕,让人看不清他眼底的情绪。他的目光仿佛没有焦点,

又仿佛穿透了层层叠叠的书架壁垒,精准地“看”向了某个特定的方向。他微微偏头,

似乎在仔细“聆听”着什么。几秒后,他放下手中的软毛刷,动作轻缓地站起身,

没有发出一点声音。高大的身影在书架投下的长长阴影中穿行,

如同一个游弋在知识海洋中的静谧幽灵。他绕过一排排整齐的书架,

最终停在了林晚所在的那个角落附近。他没有靠近,只是站在阴影与光亮的交界处,

沉默地注视着那个蜷缩在角落里、肩膀微微颤抖的女孩。他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

然后下移,最终定格在她微微摊开的、闪烁着微弱蓝光的掌心。

陆清明的眼神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在原地静立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他终于迈开脚步,

走了过去。他的步子很轻,落在光洁的地板上,几近无声。

他在林晚刚才停留的位置前蹲下身。女孩已经离开,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悲伤的水汽。

他伸出右手,食指的指尖非常轻微地在地面上扫过。然后,他像是确认了什么,

从衬衫口袋里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表面覆盖着类肤质柔软涂料的黑色密封盒。

“咔哒”一声轻响,盒盖开启。借着远处投来的微弱光线,

可以看到盒内铺着柔软的黑色海绵,

海绵上竟然已经零星放置着几颗同样细小、但颜色和形态略有差异的晶体。

陆清明用特制的、顶端带有柔软硅胶套的镊子,

极其小心地将地上那几颗最新的、闪烁着幽蓝星芒的泪晶一一拾起,

放入了盒中属于它们的位置。他合上盒盖,将其妥善地收回口袋。整个动作流畅而精准,

带着一种近乎仪式的庄重感。做完这一切,他才抬起头,

目光投向图书馆入口的方向——那是林晚刚刚离去的地方。镜片后,

那双总是显得过分平静的眼眸里,第一次浮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的神色。他低声自语,

声音轻得如同梦呓。“样本编号:007。情绪类别:深度挫伤。纯度……很高。

”第二章林晚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柔和地笼罩着她。摊开的数学练习册上,

密密麻麻的公式像是爬行的蚂蚁,一个也进不了她的脑子。顾夜学长……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封石沉大海的信,和那天他平静无波的眼神,像循环播放的电影片段,

在她脑海里反复上演。难堪、失落,还有一丝不甘,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的心脏,越收越紧。

她烦躁地合上练习册,决定去图书馆清静一下,也许换个环境能让她停止这无用的内耗。

晚上的图书馆依旧安静,只有书页翻动和偶尔的咳嗽声。

她习惯性地走向那个熟悉的、靠窗的角落位置,却在抬眼时,呼吸一滞。

那个位置已经有人了。顾夜独自坐在那里,侧脸在灯光下勾勒出清俊的线条。

他面前摊开着几本厚重的参考书,神情专注,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林晚的心跳瞬间失控。她下意识地想转身逃走,脚步却像被钉在了原地。就在这时,

仿佛感应到她的注视,顾夜忽然抬起了头。他的目光越过几排书架,

精准地捕捉到了她有些慌乱的身影。更让林晚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

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只是礼貌地点头示意,然后移开视线。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足足三秒,

然后,他微微蹙了一下眉,抬起手,轻轻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鬼使神差地,林晚没有逃开。

她深吸一口气,抱着自己的书,低着头,快步走到离他隔了两个座位的位置坐下。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在发烫,心脏快要跳出胸腔。她摊开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所有的感官似乎都放大了一百倍,专注地接收着来自斜后方的任何一点动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林晚沉浸在一种混杂着紧张、羞怯和一丝隐秘期待的复杂情绪里。

她忍不住偷偷用余光瞥向顾夜。他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之前那种全神贯注的状态消失了,

他翻书的动作变得缓慢,手指偶尔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视线也会时不时地飘向窗外,

或者……不着痕迹地扫过她所在的区域。这细微的变化,像一颗投入林晚心湖的石子,

漾开了层层涟漪。一个大胆的、让她自己都心跳加速的念头冒了出来:难道,

他真的能感觉到我的情绪?那天不是巧合?为了验证这个荒谬的想法,

她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她努力回想那天告白被无视的难过,

那种心脏被攥紧的酸楚感再次弥漫开来。她甚至刻意让眼眶微微发热。

几乎是在她情绪涌起的瞬间,斜后方的顾夜明显地停顿了一下。他放下笔,

身体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做了一个几不可闻的深呼吸,再次抬手揉了揉眉心。然后,

他转过头,目光明确地看向她,开口问道:“林晚同学,你不舒服吗?脸色好像有点不好。

”他的声音依旧平淡,但那份主动的关切,对林晚而言,不啻于天籁。“没……没有!

”林晚慌忙摇头,心脏却因为这句询问而雀跃起来。先前所有的阴霾仿佛一扫而空。

她低下头,掩饰住嘴角忍不住上扬的弧度,内心被一种巨大的、不真实的幸福感填满。

她甚至偷偷在桌下比了个胜利的手势。原来,真的是特别的。她和他之间,

真的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神奇的联系。而在图书馆另一端的古籍修复室里,

陆清明正通过敞开的门缝,沉默地“观察”着这一切。他看不到林晚脸上细微的表情,

但他能清晰地“读”到那股情绪能量的流动——从最初的失落低频振荡,

到试探性的小心翼翼,再到刚才那一刻,

骤然爆发出的、混合着巨大喜悦和验证成功的强烈波峰。同时,

他也“读”到了来自顾夜方向的、一丝极其细微却贪婪的“汲取”感。陆清明低下头,

看着摊开的工作日志。在关于“样本007”的记录下方,他拿起笔,

添上了一行新的字迹:“观测到目标‘顾’出现明确反馈行为。疑似建立单向情绪联结。

‘林’陷入自我验证的愉悦陷阱,沉溺度……加深。”他笔尖顿了顿,在“加深”二字上,

留下了一个浓重的墨点。第三章自那晚图书馆的“验证”之后,

林晚和顾夜之间仿佛真的建立起一种微妙的联结。顾夜开始偶尔会主动找她,

有时是问她一道题,有时是随口聊起最近的天气。每一次接触,都让林晚心跳加速,

感觉自己离那个耀眼的世界又近了一步。周五放学后,

顾夜罕见地邀请她一起去新开的咖啡馆自习。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

空气里弥漫着咖啡豆的醇香。顾夜就坐在她对面,低头刷着习题,侧脸完美得像一幅画。

这几乎是林晚幻想过无数次的场景。可她握着笔,却感觉指尖有些发凉。

为了维持这样“独处”的氛围,她几乎调动了全身的情绪。她需要在他看过来时,

露出恰到好处的、带着些许崇拜的微笑;需要在他分享观点时,

及时给出感兴趣的反饋;甚至需要在他微微蹙眉时,立刻在心底酝酿出足够的担忧和关切,

因为她隐约感觉到,这种“情绪波动”似乎能让他更舒适,停留得更久。就像现在,

顾夜放下手机,轻轻叹了口气,眉宇间笼着一层淡淡的倦意。“学生会的杂事太多了,

有点累。”林晚立刻放下笔,心底那根名为“关心”的弦被用力拨动。

她让自己的声音充满柔软的担忧:“学长要注意休息呀,事情是做不完的。

”几乎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她清楚地看到,顾夜眉间那细微的褶皱舒展了些许,

他端起咖啡杯,嘴角似乎勾起了一个极淡的、满足的弧度。“嗯,还好。

”一股微弱的、难以言喻的疲惫感,像细小的电流,窜过林晚的四肢百骸。

但她立刻将这种感觉压了下去,心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需要的甜蜜。看,他是需要我的。

我的情绪,能抚慰他的疲惫。这“甜蜜”的代价,在顾夜离开后变得清晰起来。

他接了个电话,匆匆先走了。刚才还充盈着“约会”氛围的角落,瞬间只剩下林晚一个人,

和两杯已经冷掉的咖啡。巨大的空虚感如同潮水般涌上,比她独自一人时更甚。

刚才为了维持状态而强行调动的所有情绪,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干瘪下去,

留下一种精神上的透支感。她站起身,想去洗手间洗把脸清醒一下。

咖啡馆的洗手间装修得很有格调,墙面是光滑的深色瓷砖。她走到洗手台前,下意识地抬头,

望向镜中的自己。镜子里的人,有着和她一样的眉眼,一样的校服。但那双眼睛里,

却没有想象中的幸福光彩,反而盛着一种连她自己都感到陌生的空洞。脸色也有些苍白,

像是能量被过度消耗后的倦怠。她努力想扯出一个笑容,

镜中的影像却只是僵硬地动了动嘴角,比哭还难看。这个人……是谁?

为了那片刻的、如同海市蜃楼般的靠近,她似乎交出了太多真实的自己。

那些被刻意制造出来的喜悦、担忧、崇拜,像一层厚厚的粉底,糊在脸上,

让她原本的面目变得模糊不清。心底有一个微小的声音在质疑:用情绪换来的关注,

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她拧开水龙头,用冰冷的水用力拍打脸颊,

试图驱散那种令人不安的虚幻感。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和眼泪的感觉如此相似。

她忽然想起那天在图书馆角落,掌心凝结出的蓝色泪晶。那一刻纯粹的悲伤,

似乎比此刻这精心维持的“甜蜜”,要真实得多。她看着镜中那个眼神迷茫的女孩,

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浮现:如果有一天,她无法再提供这些“情绪价值”了,

顾夜看向她的目光,是否也会像那天接过情书时一样,变得平静而疏离?

第四章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像是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

空气里漂浮着陈旧纸张、糨糊和淡淡墨香混合的独特气味,

静谧得能听见灰尘在光线中舞蹈的声音。陆清明坐在宽大的实木工作台前,

台灯投下温暖而集中的光束。他刚刚完成一页宋代经卷的加固工作,

用镊子夹起比指甲还小的补纸,动作精准得像在进行一场微观手术。

当他将最后一点糨糊用细针点涂均匀时,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缓缓放下手中的工具,

摘下了那双用于精细操作的棉质白手套。他没有起身,只是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

闭上了眼睛。在他独特的感知里,这个世界是另一种面貌。那些无形的情绪,

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会荡开一圈圈只有他能捕捉到的“涟漪”。而此刻,

一股熟悉的、带着幽蓝微光的低频波动,正如同断续的琴弦,从图书馆的某个固定角落传来。

挫伤、迷茫、自我怀疑……还有一丝极力掩饰的疲惫。是林晚。

她似乎又坐在了那个靠窗的位置,而那股属于顾夜的、带着吸力的空洞感,

也隐约萦绕在附近。陆清明睁开眼,目光平静无波。他拉开工作台下方一个带锁的抽屉,

取出那个巴掌大小的黑色密封盒。“咔哒。”盒盖开启,在台灯光下,

内部的景象足以让任何外人瞠目结舌。黑色的柔软海绵被精细地划分出十几个小格,

每一格里都安静地躺着一颗或几颗微小的晶体。它们并非一模一样。

有的呈现出深海般的幽蓝色,棱角尖锐,像是冻结的浪花——那是编号001至006,

属于“深度挫伤”系列的样本。有的颜色稍浅,带着朦胧的灰调,

形状也更破碎一些——那是被归类为“困惑与不安”的批次。而最新的一格,

属于编号007。里面除了几颗之前收集的、标准的幽蓝色晶体外,

还多了两三颗形态略显不同的。它们依旧泛着蓝光,但边缘似乎更圆润了些,

内部包裹着些许难以察觉的、絮状的白。陆清明没有立刻处理新的“收获”。

他先是拿起一个镶嵌着超薄镜片的便携式观察器,对准那些早已入库的样本,进行例行检查,

确保它们性状稳定,没有出现“挥发”或“污染”的迹象。然后,

他才用那特制的硅胶头镊子,极其轻柔地将今天感应到的新生泪晶,

从无形的能量场中“引导”并“捕获”,放置在一个暂存的白金小碟里。

他换了一个倍数更高的镜片,俯身仔细观察。他的眼神专注而严谨,

不像是在看寄托情感的造物,更像一位科学家在分析未知的物质结构。“编号007,

次级样本03,”他低声自语,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几乎听不见,“主色调:蓝。

饱和度较初始样本下降约15%。

内部出现白色絮状包裹体……”他拿起一支极细的绘图铅笔,

在一本厚重的、皮质封面的观察日志上快速记录。

日志的页面上早已画满了各种晶体形态的素描,

旁边标注着日期、推测的情绪诱因以及能量强度的评级。记录完毕,他放下笔,

目光再次落回那几颗新生的泪晶上。他的指尖在白金小碟的边缘轻轻敲击了两下,

似乎在思考。“白色包裹体,”他沉吟着,“初步推断成分:自我审视带来的困惑,

以及……能量透支后的虚乏。”他小心地将这几颗新样本放入007号格内,

与之前的存放在一起。完成这一切后,他并没有立刻合上盒子,而是静静地注视着整个收藏。

那些晶莹的、蕴含着少女丰富情感的微小造物,在灯光下闪烁着各自不同的微光,

像一盒被珍藏起来的、破碎的星辰。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那总是平静无波的脸上,

极快地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那并非好奇,也并非纯粹的学术探究兴趣。

那更像是一种……混合了了然与一丝未明担忧的凝重。

他“看”着那代表林晚的、持续波动的能量信号,

又“感知”着那个不断靠近她、如同深海漩涡般汲取能量的空洞信号源。观测日志上,

关于“顾夜”的那一页,依旧是一片空白,只有一个他标注的问号。陆清明伸出手指,

轻轻拂过密封盒冰凉的表面。这个沉默的观测者,到底在等待着什么?

而他这份远超常理的、近乎偏执的收集行为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第五章周六的校园比平日空旷许多,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林荫道上。

林晚抱着一摞刚借的参考书,心思却全然不在书上。这几天,她刻意减少了和顾夜的接触,

那种被掏空的疲惫感稍有缓解,但心底那份关于“特殊联结”的疑虑,

却像藤蔓一样悄然滋长。她正低头走着,差点与迎面而来的人撞个满怀。抬头一看,

竟是顾夜。他似乎是刚运动完,额发微湿,气息稍促,手里拿着一个深蓝色的硬壳笔记本。

“林晚?”顾夜看到她,脚步一顿,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意外,“正好,

能帮我把这个笔记本先带**室吗?我忘了点东西,得回体育馆一趟。

”他晃了晃手中的本子,语气自然得不容拒绝。“哦,好的,学长。

”林晚下意识地接过那个笔记本,沉甸甸的。顾夜道了声谢,便转身跑开了。

林晚抱着书和笔记本,继续往教学楼走。指尖触碰着笔记本冰凉的硬壳,

一种莫名的好奇感在她心头蠕动。这不像顾夜平时用的课堂笔记,封面上没有任何标签,

透着一种私密的气息。鬼使神差地,她没有直接**室,

而是拐进了楼梯间下方一个无人的角落。阳光从高窗斜射进来,形成一道道光柱,

灰尘在其中翻滚。她背靠着冰冷的墙壁,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心脏怦怦直跳。她低头看着手中那个深蓝色的本子,仿佛它能解答她心中所有的不安。

指尖微微颤抖着,她翻开了第一页。没有预想中的日记或随笔,映入眼帘的,

是极其工整、甚至堪称精美的图表。横轴标注着日期,纵轴则是一个没有具体单位,

但标度清晰的数值。一条清晰的折线在坐标轴上起伏,

旁边用极细的笔标注着简短的事件:【10.12,图书馆偶遇,

能量波动+0.3】【10.15,收到信笺,初始峰值+2.1,

后续衰减平缓】【10.18,咖啡馆自习,情绪输出稳定,持续时长1.5h,

平均效能+1.8】林晚的呼吸骤然停止,血液仿佛在瞬间凝固。

她难以置信地快速向后翻动。一页,又一页。全是图表和记录。她的每一次“偶遇”,

每一次“交谈”,甚至她细微的情绪变化,都被量化成了冷冰冰的数据。

那些她曾以为是心灵感应的瞬间,那些她精心维持的“情绪价值”,

在这里都变成了名为“能量汲取峰值”、“输出稳定性评估”的分析条目。

她看到他记录着她情绪波动的频率和强度,评估着哪种“互动模式”的“收益”最高。

她看到他甚至在分析她“泪晶”出现的潜在规律,旁边打着一个刺眼的问号。没有温情,

没有心动,只有冷静到极致的观察、利用和……汲取。她感觉自己像被剥光了衣服,

扔在冰天雪地里。所有的甜蜜、所有的自我攻略、所有关于“特殊”的幻想,在这一刻,

被这本笔记砸得粉碎。原来,她不是他故事里的女主角,甚至连女配角都算不上。

她只是一个……优质的“能量源”。一个被观测、被分析、被最大化利用的……实验对象。

巨大的荒谬感和被羞辱的刺痛感席卷了她。她死死攥着那本笔记,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发抖,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愤怒和清醒。就在这时,

楼梯上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轻快而富有节奏。是顾夜回来了。

脚步声在楼梯间入口处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她的方位,然后,朝着她所在的这个角落,

不疾不徐地走了过来。林晚猛地抬起头,泪水因为极致的愤怒和醒悟而在眼眶中积聚、凝结。

但她死死咬住下唇,硬生生没有让它们掉落。她将那双盈满水光、却燃烧着火焰的眼睛,

投向脚步声传来的方向,手中紧紧攥着那本如同判决书般的深蓝色笔记。

第六章脚步声在空旷的楼梯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踩在林晚紧绷的神经上。

顾夜的身影出现在角落入口,逆着光,轮廓有些模糊。“原来你在这里。

”他的语气听起来和往常一样自然,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温和,

“笔记本……”他的话音戛然而止。

目光落在林晚死死攥在手里的、那本摊开的深蓝色笔记上,

以及她那双盈满水光却燃烧着冰冷火焰的眼睛。空气仿佛凝固了。之前那层温情脉脉的伪装,

在这一刻被彻底撕碎,露出底下冰冷坚硬的现实。顾夜脸上的从容像退潮般迅速消失,

但并没有出现林晚预想中的慌乱或愧疚。他只是微微蹙了下眉,

那神情更像是一种被打扰的不悦,一种精心维护的实验数据被意外污染的懊恼。“你看了。

”他陈述道,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既没有愤怒,也没有辩解。林晚举着笔记本,

手指因用力而颤抖,声音却异样地稳定,带着一种淬炼过的冰冷:“这是什么,顾夜学长?

能量汲取峰值?输出稳定性?我在你眼里,到底算什么?一个会走路的情绪电池吗?

”她紧紧盯着他的眼睛,试图从那片她曾以为藏着星辰大海的深邃里,找到一丝一毫的动摇。

顾夜沉默地与她对视着,那双好看的眼睛里,此刻只有一片坦然的、近乎残忍的平静。

过了几秒,他忽然轻轻笑了一下,那笑声很轻,却像冰锥一样刺入林晚的心脏。“看来是的。

”他往前走了一步,靠近了些,目光落在笔记本的图表上,

语气甚至带上了一点探讨式的认真,“你的情绪能量很特别,林晚。非常纯粹,浓度很高,

而且……似乎有实体化的倾向。这很有趣,不是吗?”他抬起眼,再次看向她,

眼神里带着一种纯粹的好奇,仿佛在观察一个奇特的标本。

“我只是在记录和研究这种特殊性。至于电池……这个比喻不算贴切,

但如果你觉得容易理解,也可以这么说。”他承认了。如此坦然,如此理直气壮。

林晚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倒流,一种灭顶的荒谬感让她几乎站立不稳。所有的愤怒、质问,

在他这种纯粹学术性的、非人的态度面前,都显得如此可笑和无力。

她看着他近在咫尺的、依旧俊美的脸,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她从未真正认识过这个人。

她爱慕的,只是一个披着完美外衣的、内核空空如也的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