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利刃”的现代化特种作战小队连人带装备穿越到1950年长津湖战场。
队长林皓启动无人机侦察,发现我军一个连即将陷入美军陆战一师的包围圈。
他正要下令狙击手端掉美军指挥部,系统突然弹出警告:【检测到历史修正力,
强行改变关键节点将导致不可预测后果】与此同时,
电台传来雪地里潜伏的志愿军战士微弱询问:“同志,
你们......是毛主席派来的援兵吗?”冷。刺骨的冷,仿佛连血液都要冻结。
林皓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基地熟悉的金属天花板,而是灰暗、低垂的天空,
以及漫天飘落的、带着硝烟味的冰冷雪花。“报告位置!所有人,报告情况!
”林皓一个翻滚,半蹲在地,手中的突击步枪瞬间指向可疑方位,动作流畅得如同本能。
触手所及,是冰冷的积雪和冻硬的土地。“队长!这里是扳手,我和装备车在一起,见鬼,
我们好像在一个山沟里!”通讯器里传来技术专家扳手有些气急败坏的声音。“鹰眼就位,
制高点,视野内……全是山和雪,发现老旧建筑残骸,非我方任何已知战区。
”狙击手鹰眼的声音永远冷静。“医疗兵蒲公英在线,安全。”“突击手铁砧在线,
周围安全。”队员们迅速回应,显示出一流的军事素养,但声音里的惊疑却无法完全掩盖。
林皓的心沉了下去。他快速检查了自身装备,全副现代化单兵装备完好,
但战术平板上的GPS信号一片空白,时间显示更是乱码。他抬头四望,
周围是典型的北国寒冬景象,山峦起伏,白雪皑皑,远处有被炮火摧毁的村庄遗迹,
风格古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属于他那个时代的肃杀与苍凉。“利刃小队,向**拢,
保持警戒。扳手,尝试分析环境信号,寻找任何可识别的标识。”林皓下达命令,声音沉稳,
强行压住内心的惊涛骇浪。就在这时,一阵奇怪的嗡鸣声从空中传来,由远及近。
“无人机信号!”扳手在频道里惊呼,“不是我们的!型号……无法识别!老掉牙了!
”林皓抬头,看见一个粗笨的、螺旋桨暴露在外的飞机模型正歪歪扭扭地从低空掠过,
机身甚至能看到木制骨架和蒙皮的痕迹。这玩意儿,只在军事博物馆的影像资料里见过。
一个荒谬而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炸开。“扳手!放我们的‘蜂鸟’出去!最高空,
最大范围侦察!”林皓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一架小巧如飞鸟的黑色无人机悄无声息地升空,迅速消失在云层中。很快,
战术平板上传回了高清实时画面。山川、雪原、公路、河流……以及,
蜿蜒如长蛇般的行军队伍。画面放大,清晰度惊人。
一方是穿着土黄色棉军装、装备简陋、在齐膝深雪中艰难跋涉的队伍,许多人脚上缠着布,
头上顶着用枯草树枝伪装的帽子。另一方,是沿着公路行进的机械化部队,
坦克、卡车、吉普,士兵穿着厚重的防寒服,装备精良。
尤其是当平板上的图像智能识别系统,将双方部队的旗帜、装备型号标注出来时,
林皓和围拢过来的队员们,呼吸几乎停止了。
陆战队第一师标志、M26潘兴坦克、M1加兰德步枪……】【地理位置匹配:长津湖地区。
】【时间推测:公元1950年11月末至12月初。】1950年。长津湖。志愿军。
美军陆战一师。他们穿越了时空,来到了这场被称为“冰血铸就”的、极其惨烈的战役之中。
“我的老天爷……”扳手喃喃道,脸色煞白。鹰眼的声音依旧冰冷,但语速加快:“队长,
无人机显示,东南方向约五公里处,一支约连级规模的志愿军部队,正沿山谷推进。
而在他们前方两公里及侧翼,美军已设下口袋形伏击圈。志愿军先头侦察兵似乎未能察觉。
预计二十分钟后接触。”平板画面上,代表志愿军的绿色小点,
正毫无防备地走向代表美军的红色包围圈。一旦进入,后果不堪设想。那将是一场屠杀。
林皓的眼神瞬间锐利如刀。身为共和国最顶尖的特种部队指挥官,
保护同胞、打击敌人是刻入骨髓的天职,无论这个“同胞”是哪个时代的中国军人。“铁砧,
带上反器材步枪,前出至3号狙击点,听我命令,优先敲掉美军指挥车和重火力点。鹰眼,
提供战场监视和精准狙杀支援。蒲公英,建立临时救护点。扳手,电子干扰准备,
瘫痪敌方通讯。行动!”“明白!”队员们齐声应道,杀气瞬间腾起。
时空穿越的迷茫被眼前清晰的战斗任务驱散。然而,就在林皓的“动”字即将出口的刹那,
他佩戴的个人战术终端,那个与无人机数据链和单兵系统一体化的腕带式屏幕,
突然毫无征兆地爆出一片刺眼的红色!【警告!检测到高强度历史修正力场!】【警告!
目标事件:长津湖战役新兴里东南山谷伏击战,为历史关键节点!
】【强行介入并显著改变该节点结果,将引发不可预测之时空悖论后果!警告!
】【系统干预等级:强制限制(初级)。重复,强制限制!】冰冷的机械文字,
像一把重锤砸在林皓的心口。历史修正力?时空悖论?“队长?怎么回事?
”铁砧已经扛起了沉重的狙击步枪,注意到林皓的异常。林皓死死盯着腕带屏幕上的警告,
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一边是陷入绝境的先辈,一边是无法预知的、可能更可怕的后果。
这个选择,沉重得让他几乎窒息。就在这死寂的刹那,
小队携带的、一直开着扫描模式的军用电台公共频道里,突然传来一阵强烈的静电干扰噪音,
紧接着,一个极其微弱、带着剧烈颤抖和浓重口音的年轻声音,断断续续地传了出来,
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呼……呼……地……地指……同志……能听到吗?
我们看到……天上有个……怪鸟(指无人机)……你们……是毛主席……派来的……援兵吗?
”声音的来源,根据电台信号定位,正是那片死亡山谷边缘的一处雪堆之下。那一刻,
利刃小队所有成员,包括一向冷静的鹰眼,都感觉浑身的血液猛地冲上了头顶,又瞬间冻结。
林皓猛地抬头,望向信号传来的方向,他的眼睛瞬间布满血丝。他对着话筒,
声音因为极致的复杂情绪而变得沙哑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打破了沉默:“利刃小队全体注意——”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队员的脸,
看到的是同样燃烧着火焰的眼神。“任务变更。
首要目标:在不显著改变历史节点结果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降低我志愿军部队伤亡,
保障该连队有生力量撤离!”“鹰眼,重新规划狙击方案,
只打掉对我威胁最大的敌方重机**和迫击炮组,制造混乱,延缓敌军合围速度。”“扳手,
对敌方通讯实施精确局部干扰,制造误判,但保留其基本指挥链路。”“铁砧,
前出至山谷侧翼,听我命令,用烟雾弹掩护志愿军撤退路线。”“蒲公英,
准备远程医疗指导,他们一定有冻伤!”“回答他们!”林皓深吸一口气,对着电台话筒,
用尽可能清晰、沉稳的声音说道:“是的,同志们。坚持住!我们是……来自未来的战友。
听我指挥,我们带你们回家。”“重复!我们是来自未来的战友!听到请回答!
报告你们的位置和情况!”林皓紧握着话筒,声音沉稳有力,
试图给那个微弱的声音注入力量。频道里静默了几秒,只有电流的沙沙声,
仿佛刚才那个声音只是一个幻觉。林皓的心揪紧了。就在他准备再次呼叫时,
那个带着浓重口音、却明显多了几分生气和难以置信的声音再次响起,
虽然依旧断断续续:“听……听到了!老天爷……真的……是援兵!未来?”声音顿了顿,
似乎被这个概念冲击得有些混乱,但求生的本能让他迅速回到现实,
……我们连……在新兴里东南面这条无名山谷……伤亡很大……冻伤很多……被鬼子……不,
美国鬼子黏上了!他们的包围圈快合拢了!连长他……牺牲了……现在王副连长指挥,
还剩……大概六十多个能动的……”小东北的声音带着哭腔和压抑的悲痛,
但汇报情况却异常清晰,显示出一名优秀通讯兵的素养。“收到,小东北同志!坚持住!
我们已经看到你们和敌人。听清楚:我们是‘利刃’小队,现在接管战场指挥。
立刻向你们的王副连长报告,停止向山谷内突击,原地寻找隐蔽,准备向西北方向,
也就是你们侧后方的高地梯次撤退!我们会为你们打开通道并提供掩护!重复,停止前进,
向西北高地撤退!”林皓语速极快,命令清晰。“停……停止前进?向西北撤?
可是……”小东北显然有些迟疑,这和他们接到的任务可能完全相反。“没有可是!
这是命令!美军在你们正前方和两侧山脊至少布置了一个营的兵力,
还有重机枪和迫击炮阵地!硬冲就是送死!相信我们!”林皓的语气不容置疑,
“告诉我们你的具体隐蔽位置,我们会设法接应你!
”“我……我在山谷东侧边缘的一个雪坑里,旁边有块大黑石头……我电台天线……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