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里的直播间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第一章出租屋的微光与失业的寒潮六月的南城像个巨大的蒸笼,

午后的阳光透过出租屋的防盗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格子影。

林小满坐在吱呀作响的木椅上,手里攥着刚打印出来的离职证明,

纸张边缘被她捏得发皱——这是她来南城的第三份工作,做了不到半年的行政文员,

公司因为资金链断裂突然裁员,她成了名单上的一员。“小满,

你看我今天直播又涨了五十个粉!”合租室友陈瑶端着一碗冰粉走进来,手机架在桌上,

屏幕里是她对着镜头试穿新到的连衣裙,“你要是没事,也来试试直播呗?

现在好多素人都靠这个赚钱呢。”林小满抬起头,看着陈瑶兴奋的样子,

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她来南城两年,换了三份工作,工资没攒下多少,

房租却要每月按时交。房东早上刚发消息,说下个月房租要涨五百,要是交不上,

就得搬出去。“我……我不会啊。”林小满小声说。她性格内向,连跟陌生人说话都会紧张,

更别说对着镜头跟成千上万的人互动了。“这有啥难的!”陈瑶把冰粉递到她手里,

“你会做饭啊!你做的那些小镇家常菜,看着就香,肯定有人喜欢。就播你做饭,

分享点你老家的故事,真实就行!”林小满看着碗里晶莹的冰粉,

上面撒着她老家带来的桂花糖,突然想起妈妈。妈妈在小镇的菜市场开了家小饭馆,

她从小就跟着妈妈在厨房打转,炒青菜、炖腊肉、做手工面,都是她的拿手活。

要是真能靠做饭直播赚钱,说不定就能凑上房租,不用搬出去了。“那……我试试?

”林小满咬了咬唇,心里燃起一丝希望。当天晚上,林小满在陈瑶的帮助下,

下载了直播平台,注册了账号,名字叫“小满的厨房”。她没有买专业的设备,

就用手机支架架着自己的旧手机,背景是出租屋狭小的厨房,

墙上还贴着她去年贴的小镇风景海报。八点整,林小满按下了“开始直播”的按钮。

屏幕亮起的瞬间,她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手都在发抖。她看着屏幕上的观众数——0,

心里有点失落,却还是硬着头皮,拿起洗好的青菜,对着镜头小声说:“大家好,我是小满,

今天……今天给大家做一道我老家的炒青菜。”她没敢看镜头,眼睛一直盯着手里的青菜,

一边洗菜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我老家在江南的一个小镇,夏天的时候,青菜特别新鲜,

妈妈总说,炒青菜要大火快炒,才能保住水分……”直播了半个小时,观众数还是个位数,

只有两个游客路过,留下了“加油”的评论,然后就离开了。林小满炒好青菜,

看着屏幕上寥寥无几的互动,心里有点发酸。她把青菜盛到盘子里,

对着镜头笑了笑:“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啦,谢谢大家……”关掉直播后,

林小满坐在厨房的地上,看着那盘炒青菜,眼泪差点掉下来。她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做这个?

连做饭这么简单的事,都没人愿意看。“小满,别灰心!”陈瑶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

“我刚开始直播的时候,播了一个月才有第一个固定粉丝呢!你今天至少有人评论了,

比我当初强多了!”林小满抬起头,看着陈瑶鼓励的眼神,点了点头:“嗯,我再试试。

”接下来的一周,林小满每天晚上八点准时开播。她还是播做饭,今天炖腊肉,

明天做手工面,后天包馄饨,每一道菜都是她老家的味道。她慢慢敢看镜头了,

虽然说话还是有点紧张,但会跟偶尔进来的观众分享做菜的小技巧,

讲妈妈在小镇饭馆的趣事。观众数还是很少,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二十多个人,

大部分都是路过的游客,停留几分钟就走。但林小满没有放弃,她把每一次直播都当成练习,

甚至会在直播结束后,反复看回放,找出自己说话不自然的地方,下次改进。第七天晚上,

林小满直播做她老家的特色小吃——桂花糖糕。她一边揉面团,一边跟观众说:“我小时候,

每到中秋节,妈妈就会做这个糖糕,分给邻居家的小朋友。那时候没有冰箱,

妈妈就把糖糕放在竹篮里,吊在井里,吃的时候拿出来,凉丝丝的,

带着桂花的香味……”就在这时,屏幕上突然弹出一条评论:“主播的糖糕看起来好香,

能说说具体的做法吗?我也想给我女儿做。”林小满愣了一下,赶紧点头:“好呀!

首先要准备糯米粉、粘米粉、桂花糖……”她详细地讲解着做法,眼睛里有了光。评论区里,

那个观众一直在跟她互动,

问她“糯米粉和粘米粉的比例是多少”“桂花糖是买的还是自己做的”。直播结束的时候,

那个观众给她刷了一个“小灯牌”,还关注了她的账号。

林小满看着粉丝列表里新增的那个名字——“老周的厨房”,心里暖暖的,第一次觉得,

直播这件事,好像真的有希望。她不知道,这个叫“老周的厨房”的粉丝,

会成为她直播路上最重要的支持者,也不知道,一场关于美食和温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早上,林小满打开直播平台,看到“老周的厨房”给她发了一条私信:“主播你好,

昨天跟着你做的桂花糖糕,我女儿很喜欢,谢谢你的分享。”林小满赶紧回复:“不客气,

能帮到你我很开心!”一来二去,林小满和“老周的厨房”成了熟悉的朋友。

老周每天都会来看她直播,有时候会跟她聊做菜的技巧,有时候会听她讲小镇的故事,

还会帮她跟其他观众互动,带动直播间的气氛。在老周的带动下,

林小满的直播间慢慢有了固定的观众,虽然只有十几个,但每天都会准时来打卡。

他们中有像老周一样喜欢做饭的家庭主妇,有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还有想念家乡味道的游子。

林小满的直播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做饭,她还会在周末直播逛菜市场,

跟观众分享怎么挑新鲜的蔬菜、怎么砍价,偶尔还会拿出妈妈寄来的小镇特产,

跟大家分享味道。房租到期的前一天,林小满算了算这半个月的直播收入——虽然不多,

只有八百多块,但加上她之前攒的钱,刚好够交涨了价的房租。她看着手机里的余额,

眼泪差点掉下来。原来,只要坚持下去,真的会有希望。那天晚上直播的时候,

林小满特意做了一桌子菜,对着镜头说:“今天跟大家说个好消息,我凑上房租了,

不用搬出去了!谢谢大家这半个月的支持,特别是老周,要是没有你们,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屏幕上,老周的评论很快弹了出来:“恭喜小满!继续加油,我们会一直支持你!

”其他观众也纷纷发来“恭喜”“加油”的评论,还有人给她刷了小礼物。

林小满看着屏幕上的评论,心里满是温暖。她突然明白,直播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更是为了传递温暖——她用家乡的味道,温暖了那些在外打拼的人,而那些人的支持,

也温暖了她在南城的日子。直播结束后,林小满收到了一条陌生的私信,

来自一个叫“顾琛”的账号:“你好,我是‘星芒’MCN机构的运营,

觉得你的直播很有潜力,想跟你聊聊合作的事,方便加个微信吗?”林小满愣了一下,

MCN机构?她以前听陈瑶说过,很多主播都会签MCN机构,机构会提供资源和帮助,

但也会抽成。她不知道该不该答应,毕竟她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怕被骗。她想了想,

给老周发了条私信,问他的意见。老周很快回复:“小满,你可以先了解一下,

看看他们的合作条件,要是觉得合适再签。不过要注意保护自己,别轻易签不平等的合同。

”林小满点点头,回复了顾琛:“可以,我加你微信。”她不知道,这个叫顾琛的运营,

会给她的直播生涯带来巨大的改变,也会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窗外的月光透过防盗窗,

照在林小满的脸上,她看着手机里顾琛的微信好友请求,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她知道,

她的直播之路,才刚刚迈出第一步,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她已经准备好了,

带着家乡的味道,带着观众的支持,继续走下去。

第二章MCN的橄榄枝与初遇的试探林小满加了顾琛的微信后,犹豫了两天,

才敢跟他说话。她怕对方是骗子,也怕自己跟不上MCN机构的节奏,毕竟她现在的直播,

更像是跟朋友聊天,轻松又随意。“你好,我是林小满。”她终于鼓起勇气,发了一条消息。

顾琛很快回复:“你好,我是顾琛。方便语音聊吗?文字说不清楚,

我想跟你聊聊你的直播定位和未来的规划。”林小满愣了一下,语音聊?她有点紧张,

怕自己说话不流畅。但转念一想,既然想了解,就不能一直躲着,于是回复:“可以,

我现在方便。”电话很快打了过来,顾琛的声音低沉又温和,

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小满你好,首先谢谢你愿意跟我沟通。我看了你的直播回放,

你的优势很明显——真实、有烟火气,特别是你分享的小镇故事和家常菜,

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林小满握着手机,耳朵有点发烫:“谢谢……我就是随便播播,

没想到会被你注意到。”“你的‘随便播播’,其实就是最大的亮点。”顾琛笑了笑,

“现在很多主播都追求精致的布景、专业的话术,但观众其实更需要真实的内容。

你的直播就像邻居家的女孩在做饭,很亲切,没有距离感。”顾琛的话,

说到了林小满的心坎里。她一直担心自己不够专业,怕自己的直播太“土”,

没想到这反而成了优势。“那……你们机构想怎么合作呢?”林小满小声问,

这是她最关心的问题。“我们不会改变你的直播风格,反而会放大你的优势。

”顾琛的语气很认真,“比如帮你优化直播布景,不用太精致,保持烟火气就好,

但可以更整洁、更有特色;帮你策划直播内容,比如‘小镇美食系列’‘节气食谱’,

让内容更有连贯性;还会给你推荐流量,让更多人看到你的直播。”他顿了顿,

继续说:“至于分成,我们采用阶梯制,你直播收入越高,分成比例越高,

前期还会给你提供保底工资,保证你的基本生活,让你没有后顾之忧。”林小满听得很认真,

心里渐渐动了心。保底工资可以解决她的房租压力,流量推荐能让更多人看到她的直播,

而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会改变她的风格,让她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我需要考虑一下,可以吗?”她还是有点犹豫,毕竟这是她第一次接触MCN机构,

怕有坑。“当然可以,你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问我。”顾琛的语气很耐心,

“我给你发一份合作方案,你慢慢看,想清楚了再回复我。”挂了电话,

林小满收到了顾琛发来的合作方案。方案写得很详细,

包括合作内容、分成比例、保底工资、权利义务,没有模糊不清的条款,

也没有不合理的要求。她反复看了好几遍,又给老周发了消息,把方案的内容大概说了一下,

问他的意见。老周很快回复:“这个方案看起来很正规,保底工资能保证你的生活,

分成比例也合理,而且不改变你的风格,很适合你。小满,这是个好机会,你可以试试。

”得到老周的肯定,林小满终于下定了决心。她给顾琛发消息:“顾老师,我想好了,

我愿意跟你们合作。”顾琛回复:“太好了!我们明天可以见面签合同,

顺便带你去看看我们的办公地点,认识一下团队的人。”第二天,林小满按照顾琛发的地址,

找到了“星芒”MCN机构的办公地点。那是一栋写字楼的十五层,办公室很宽敞,

有很多年轻人在忙碌,有的在写策划案,有的在跟主播沟通,气氛很活跃。顾琛在门口等她,

穿着一件浅灰色的衬衫,袖口挽到小臂,看起来很干练,却没有一点架子。“小满,这边请。

”他笑着说,把她带到会议室。会议室里,顾琛给她详细讲解了合同的每一条条款,

解答了她所有的疑问。林小满签完字,心里松了一口气,感觉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这是我们团队的运营小夏,以后她会负责跟你对接日常的直播策划。

”顾琛介绍了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小夏很有经验,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她。

”“小满姐你好!我超喜欢你的直播,你做的腊肉看起来太香了!”小夏很热情,

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林小满笑了笑,心里的紧张感消失了不少。签完合同后,

顾琛带林小满参观了办公室,还特意带她去了一个小房间:“这是我们的备用直播间,

里面有基本的设备,你要是不想在出租屋播,或者需要拍短视频,都可以来这里。

”小房间里有专业的灯光、摄像头、麦克风,还有一个小小的厨房布景,

跟她出租屋的厨房很像,却更整洁、更有氛围。林小满看着这个小房间,

心里满是感激——顾琛真的很用心,考虑到了她的需求。“谢谢你,顾老师。

”林小满真诚地说。“不用客气,我们是合作伙伴,你的成功也是我们的成功。

”顾琛笑了笑,“对了,今晚的直播,小夏会帮你调整一下设备参数,优化一下画面,

你不用紧张,就像平时一样播就好。”晚上八点,林小满准时开播。

小夏提前帮她调整了手机的参数,画面比以前清晰了很多,灯光也更柔和,

把她做的菜拍得格外有食欲。直播刚开始,就有很多新观众进来,弹幕比以前多了不少。

“哇,主播的画面变清晰了!”“这道菜看起来好香,是什么呀?”“主播好温柔,

说话好好听!”林小满有点紧张,幸好老周和其他老粉一直在弹幕里帮她互动,

小夏也在后台给她发消息,提醒她注意节奏,跟观众多互动。慢慢的,林小满放松下来,

像平时一样跟观众分享做菜的技巧,讲小镇的故事。她发现,新观众很喜欢她的分享,

很多人都在问她家乡的事,还有人说要去她的小镇旅游。直播结束的时候,

观众数达到了两百多,是以前的十倍,还涨了五十多个粉丝。林小满看着屏幕上的数据,

心里满是开心——这是她直播以来最好的成绩,也是她跟“星芒”合作的好开始。

她刚关掉直播,顾琛的消息就发了过来:“今天直播很成功,数据比以前好很多。继续加油,

我们一起把‘小满的厨房’做得更好。”林小满回复:“谢谢顾老师,也谢谢小夏的帮助。

”“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顾琛回复,“对了,明天我们团队有个聚餐,

你也一起来吧?认识一下大家,以后工作也方便沟通。”林小满犹豫了一下,

她不太喜欢热闹的场合,但想到以后要跟团队合作,还是答应了:“好,我去。

”第二天的聚餐在一家家常菜馆,很符合林小满的口味。团队的人都很热情,

跟她聊直播的事,问她家乡的美食,没有一点陌生感。顾琛坐在她旁边,偶尔会帮她夹菜,

跟她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比如她喜欢的食材、妈妈做的拿手菜。林小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