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仲裁者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第二天,星图科技的气氛透着一种诡异的平静。就像暴风雨过后,空气清新却满地狼藉,人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水洼,假装一切如常。

“星图茶馆”在经历了前一晚的**后,陷入了某种集体性的失语。关于赵小漫的讨论戛然而止,仿佛那个掀起轩然**的谣言从未存在过。只有零星几个帖子在讨论那个突然出现又神秘消失的“Arbiter”,猜测他(或她)的身份,是管理层空降的监察员,还是某个深藏不露的技术大神?但讨论也仅限于猜测,很快被新的拼单信息和部门琐事淹没。

顾云深依旧坐在他的角落,处理着枯燥的人事档案。他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将员工的入职、调动、离职信息分门别类,输入系统。外界的变化似乎与他无关。只有当他无意间扫到赵小漫的工位时,眼神才会微微停顿。

赵小漫来上班了。她看起来异常平静,甚至比平时更沉默,厚厚的黑框眼镜遮住了大半张脸,让人看不清情绪。她像往常一样接水、处理工作,只是动作间透着一股易碎的小心,仿佛生怕惊动什么。偶尔有同事投去探究的目光,她也只是飞快地低下头。

顾云深知道,这种平静是脆弱的。网络暴力的伤害往往后劲十足,如同内伤,表面无恙,内里可能已寸寸断裂。他能做的,只是在系统里,将她的转正流程悄无声息地推进到下一环节,没有设置任何障碍。

下午,内部通讯软件弹出一条消息,来自林珂。

“顾老师,培训数据的问题初步排查清楚了,确实是环境配置的兼容性问题。谢谢。另外,关于优化方案,有几个细节想当面再沟通一下,方便吗?”

顾云深看着屏幕上的字句,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回了简单的两个字:“方便。”

几分钟后,林珂出现在他工位旁。这次她没有带平板,只是拉过椅子坐下,开门见山:“我重新检查了培训平台的日志,发现卡住的人大多是在安装特定依赖包时权限校验失败。问题比预想的要具体。”

顾云深点点头,拿起笔,在便签上写:“需要HR协调IT做批量权限调整?”

“不全是。”林珂的目光扫过他干净得过分的桌面,最后落在他握着笔的手上,“权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培训材料本身也有优化空间。第三章的指导文档写得不够清晰,对非专业背景的人不友好。”

她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完全是一副讨论工作的专业姿态。“我在想,是否可以由我们技术部出一份更傻瓜式的图文指南,但需要HR从用户角度帮忙审核,看看是否真的能看懂。”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顾云深再次点头,表示同意。

“那就这么说定了。”林珂站起身,动作干脆。然而,在她转身之前,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用一种近乎随意的口吻补充道:“对了,昨晚技术部内部群也在传‘星图茶馆’的事,那个‘Arbiter’的分析确实精彩,直击要害。不知道是哪位高人。”

她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评论天气,目光却像最精密的传感器,不着痕迹地捕捉着顾云深脸上最细微的变化。

顾云深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但面部肌肉控制得极好,没有任何异样。他只是抬起眼,迎上林珂的目光,眼神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茫然,仿佛在说:Arbiter?那是什么?与我何干?

他甚至连笔都没有动一下。沉默,是他最好的防御,也是他最自然的伪装。

林珂与他对视了两秒,忽然极浅地笑了一下,那笑容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看来顾老师不怎么看匿名群。挺好,清净。”她没再继续这个话题,点了点头,“指南初稿好了我发你。”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顾云深缓缓放下笔,掌心有细微的湿意。林珂的试探,几乎不加掩饰。她昨晚真的只是“刚好”路过吗?她提及“Arbiter”是单纯的闲聊,还是某种警告或确认?

这个女人的敏锐度,远超他的预期。她像一枚闯入他精心构筑的平静领域的变量,带着不可预测的轨迹。

就在这时,他的内部邮箱提示收到新邮件。是行政部门发的例行通知,关于下周公司消防演习的安排。但在邮件列表下方,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发信人是“张总”,也就是谣言中提及的那位高管。邮件是发给几个项目组长的,内容是关于即将启动的一个新项目“初光”的初步构想会,要求各组长准备提案。这原本与HR部门的顾云深无关。

但邮件的末尾,有一句看似随意的话:“另外,实习生赵小漫在‘星海’项目中的数据处理方案很有想法,此次‘初光’项目,可让其适当参与,多加磨练。”

顾云深的目光在这行字上停留了片刻。

这封邮件,是张总对谣言最直接的回应——不是激烈的辩解,而是用最实际的工作安排,表达了对赵小漫能力的认可和信任。这是一种更高级、更有效的辟谣方式。

看来,公司里清醒的人,并不止他一个。而“Arbiter”的那篇分析,或许在某些关键人物那里,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顾云深关掉了邮件窗口。赵小漫的危机,似乎暂时过去了。但他知道,真正的风波,或许才刚刚开始。林珂的试探,像第一块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后面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无人知晓。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屏幕上的报表,数字和图表冰冷而有序。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数据海洋之下,暗流已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