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时空入饿殍间,平天下终掌帝权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2.1盐湖边的新法子

往城西走了约莫两刻钟,眼前突然铺开一片白茫茫的盐滩,风刮过的时候,带着股冲鼻子的咸涩味,呛得人忍不住皱眉头。林越停下脚步,心里暗暗吃惊——这盐湖比他在县志上看到的描述大了足足两倍,滩上还留着些没挖干净的粗盐块,泛着灰扑扑的颜色。

“县令大人怎么往这儿来了?”几个守着盐湖的老人从旁边的草棚里钻出来,为首的张老汉拄着根枣木拐杖,脸上满是疑惑。这几个老人都是村里的老户,守了盐湖半辈子,从来没见县令亲自过来。

林越蹲下身,用手指捏起一撮粗盐,颗粒糙得硌手,还混着不少泥沙,放在鼻尖闻了闻,除了咸味,还有股淡淡的苦涩味。“张老丈,咱们平时就是这么直接晒盐?”他指着滩上的盐坑问。

张老汉叹了口气,往地上啐了口唾沫:“不然还能咋弄?把盐滩底下的卤水引到坑里,晒上个十天半月,结了晶就挖出来。可这盐又苦又咸,运到楚州城,一斤还换不来半升粟米,有时候遇上黑心的商人,给的价更低。”

林越点了点头,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转头对身后跟着的青壮喊:“大家听着,先在滩上挖十条长沟,宽得能容两个人并排走,深到没过脚踝就行。再去附近的坡上搂些细沙,多找些干草木灰来,越快越好!”

说着,他捡起块尖石头,在盐滩边的空地上画了个简易的沟形,又在里面分了两层:“沟底先铺一层细沙,铺厚点,再往上铺一层草木灰,都用木板压实了,别留空隙。”

一群青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摸不着头脑——这都什么时候了,县令不琢磨着对付黑石部,反倒在这儿折腾盐滩?可既然是县令的吩咐,也没人敢多问,扛着锄头、提着篮子就忙开了。

孙猛守在林越身边,看着他蹲在地上画图纸的样子,心里的疑惑更重了,忍不住问:“大人,您弄这些沟和沙子,到底是要干啥?难不成还能把这苦盐变成甜的?”

林越抬头冲他笑了笑,没直接回答,只是指了指远处的盐滩:“等弄完你就知道了,保准比变甜还管用。”

2.2雪白细盐惊众人

连着忙了两天,十条盐沟总算弄好了。第三天一早,林越带着人把盐湖里的卤水引到沟里,让卤水慢慢往下渗。到了傍晚的时候,他让人把沟里的细沙和草木灰小心地挖出来,再把渗到沟底的盐水收集到陶罐里,倒进新挖的晒盐坑。

“这能出啥不一样的盐?”孙猛守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晒盐坑,心里还是犯嘀咕。不光是他,村里的不少人都听说县令在盐滩搞新法子,也都跑过来看热闹,滩边围了足足几十号人。

等到第二天中午,太阳把晒盐坑里的水差不多晒干了,林越走过去,蹲下身用手轻轻一刮,一层雪白的盐粒粘在手上,像撒了把细雪。他捏起一点放进嘴里,咸度刚好,没有半分以往的苦涩味,比他在现代吃的精盐还要纯粹。

“我的娘咧!这是盐?”孙猛凑过来一看,眼睛瞬间瞪圆了,伸手捏了一撮,入手细腻得像面粉,放在阳光下一看,还泛着淡淡的光泽,“这咋跟咱们平时晒的盐差这么多?白得跟雪花似的!”

周围的人也都涌了过来,你一把我一把地传看,嘴里不停惊叹。张老汉颤巍巍地捏起一点,放进嘴里尝了尝,激动得声音都发颤:“不苦!一点都不苦!这盐要是运到楚州,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林越看着众人兴奋的样子,心里松了口气:“用这个法子制盐,不仅味道好,产量也能比以前多三倍。咱们把这盐运到楚州去,不信换不来粮食和布匹。”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当天就传遍了云溪县。不少村民都跑到盐湖边来看新鲜,看着那雪白的细盐,原本因为黑石部劫掠而低落的情绪,总算好了些——有了这好盐,日子好像就有了盼头。林越趁热打铁,从村里挑了二十个结实的汉子,组成了盐队,让孙猛带着,把第一批晒好的细盐往楚州运。

2.3盐利换来的生机

孙猛走了半个月,这天一早,村口突然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林越正在县衙里翻看流民登记册,听到动静赶紧跑了出去,远远就看见孙猛骑着马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两辆装满东西的马车,车辕上还挂着块红布。

“大人!成了!咱们的盐卖成了!”孙猛没等马车停稳,就从马上跳下来,跑得满脸通红,手里还攥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

林越走过去,掀开马车的布帘,里面装满了粟米,还有几十匹蓝布、白布,都是些实打实的东西。“楚州的商人怎么说?”他问道。

“楚州城最大的粮商王掌柜,一看见咱们的盐就眼直了,”孙猛咽了口唾沫,兴奋地说,“他说咱们这盐比楚州本地的盐好上十倍,一斤愿意给两升粟米!这次拉去的盐,换了满满两车粟米,还有这些布。王掌柜还说,只要咱们能稳定供货,他愿意长期跟咱们合作,每次还能先付一半定金!”

两升粟米一斤盐!周围的村民听到这话,都忍不住欢呼起来。以前一斤粗盐最多换六勺粟米,现在翻了三倍还多,这可是云溪县从来没有过的好生意!

有了盐利,林越总算能放开手脚做事了。他先让人把一部分粟米分给村里的贫困户,尤其是西坡村被黑石部抢了牛羊的几户人家,每家都多给了两斗。接着,他又在县城门口贴了告示,招募流民开垦荒地,给流民分种子、分农具,还管饭。

没几天,就有几十户流民来报名。林越从里面挑了五十个精壮的汉子,组成了一支小队,让孙猛带着训练,专门负责盐湖的安全和盐队的护送。他还想起之前在书上看到的曲辕犁和水车,凭着记忆画了图纸,找县里的铁匠李师傅打造。

等第一架水车在村口的河边装好,李师傅摇着曲柄,水流顺着木槽“哗啦啦”地流进田里时,村民们都围在旁边,看得眼睛发直。以前浇地全靠挑水,累得半死还浇不透,现在有了这水车,省了不少力气。连之前对林越的新政心存疑虑的几个老人,也走到林越跟前,拱手道:“县令大人真是有本事,咱们云溪有救了!”

林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也踏实了些——有了盐,有了粮食,有了愿意跟着他干的人,这云溪县,总算有了点活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