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掌家:我把恶婆婆哄成亲妈

开灯 护眼     字体:

全文阅读>>

第3章

当沈夏和顾宴辞踏入大厅时,里面已经乌泱泱坐满了人。

沈夏迅速用目光扫过全场。

靖安侯顾远山坐在主位,年近五十,体格魁梧,面容依稀可见年轻时候的俊朗,但眉眼间带着一丝被酒色浸染的疲惫。

坐在他旁边的是侯夫人柳氏,穿着绛紫色金通袖袄,梳着高髻,头戴珠翠,富贵逼人。只是那双微微上挑的凤眼里,没有丝毫温度。

另一旁,则是周姨娘,再往下,两侧便是二房,和三房的老爷和夫人。以及各房的小辈。

沈夏先是跟着顾宴辞行礼问安。

轮到敬茶时,她接过丫鬟手中的茶盏,稳稳托起,不让茶水晃出来半分。

“儿媳沈氏,给父亲,母亲请安,父亲、母亲请用茶!”

她声音柔婉,清晰,不卑不亢。

顾远山“嗯”了一声,接过茶,随意的抿了一口,放回托盘,说了句“往后要谨守妇道”之类的话。

轮到柳氏。

她目光先是在沈夏头顶停留了片刻,才伸出保养得宜的手,接过了茶盏。

但她没有立马喝,而是刮了刮茶里的浮沫。动作缓慢,像是带着审视。

整个大厅都瞬间安静下来。

“起来吧。”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吩咐沈夏起身,声音自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压。

“既入了侯府,便是侯府的人,往后你一言一行,都关乎侯府颜面,需得恪守家规,安分守己,是你的本分。”

“是,儿媳谨记母亲教诲。”

沈夏温顺应答,姿态无可挑剔。

柳氏这才象征性的抿了口茶,然后示意侍女拿出一个漆木匣子,递到沈夏面前。

“这簪子你收着,往后需时时谨记侯府的规矩。”

“谢母亲。”沈夏双手接过,再次福身行礼,态度温顺恭敬,半点也看不出对昨晚罚跪的怨怼。

接下来,便轮到了给二房夫妇敬茶。

沈夏依礼奉上茶盏:“二叔、二婶,请用茶。”

二房老爷接过,只淡淡点了点头,没说什么,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轮到二夫人赵氏,则是另一番光景。

她今日穿了一身光鲜亮丽的宝蓝色杭绸褙子,头上也是珠翠环绕,与柳氏的沉稳贵气截然不同。

她先是慢条斯理的接过茶盏,却不急着喝,一双精明的眼睛在沈夏和柳氏之间打了个转,嘴角扯出一个怜悯的笑容来。

“哎哟,快起来快起来,真是个好孩子,模样标致,规矩也好。”

她抬手虚扶了一下沈夏,而后转向柳氏,感叹道:

“大嫂啊,不是我做弟妹的多嘴,这沈家姑娘的家底儿,咱们心里都清楚,当初您说要找个家世清白,性子温顺,好拿捏的。我们还以为您是瞧中了沈家姑娘的品性,现在看来,倒是我们想的简单了。”

赵氏啧了两声,摇着头:“这新妇刚进门,您转头就给她立这么大一个下马威......这知道的,说您是治家严谨。不知道的,还当您是后悔挑了个‘上不得台面’的儿媳,心里不痛快,变着法的找补,非要摆足婆婆的谱呢!”

“连洞房花烛都给搅合了,知道的是您立规矩,不知道的,还以为您这当娘的,是见不得自己儿子跟媳妇好呢!”

这话可谓是恶毒至极,不仅点名柳氏当初选人不看人品看家底,更是指出柳氏的行为是出于‘后悔’和嫉妒。甚至将一场立规矩上升到了心理扭曲。

柳氏立马就坐不住了,当即怒而拍桌。

“放肆!”

“赵氏,谁给你的胆子在这里搬弄是非,污蔑主母!我如何治家,如何教导儿媳,还轮不到你一个隔房的来指手画脚!”

柳氏胸口剧烈起伏,被赵氏那番诛心之言气得眼前发黑。

她给沈夏立规矩是出于家族考量,到了她们嘴里,竟如此的不堪!

赵氏像是被她这副暴怒的模样给‘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拍了拍胸口。

她强行挤出一抹假笑:“大嫂怎么火气还是这么大,我只是随口说说,毕竟......您这么折腾新妇,难免不让人多想啊!”

“你......”柳氏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姐姐息怒!”周姨娘也像是被吓了一跳,弱弱的往靖安侯身边靠了靠,柔声道;

“二夫人也是一时情急,说话失了分寸......她、她只是心疼少夫人年纪小,又刚离家,难免多怜惜些。”

“姐姐您是一家主母,理应心胸宽广,何必与自己的弟妹如此计较,平白气坏了身子......”

这话看似在劝和,实则句句都在火上浇油,最后那句‘和自己的弟妹计较’和‘心胸宽广’则暗示柳氏心胸狭窄,斤斤计较。

“够了!”

顾远山果然被激怒,脸上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他厌恶的瞪了柳氏一眼,眼里没有半分夫妻情谊。

“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二弟妹和周氏哪句话说错了?啊?!”

他是武将,声音本就洪亮。

这一嗓子吼出来,仿佛屋檐上的风铃都跟着震了震!

沈夏心里一紧,有些担忧的看向柳氏。

“这婚事本就是你点头同意的,如今人娶进来了,你又这般折腾!立规矩?我看你就是诚心不想让这个家安生,非要把后宅搅得乌烟瘴气,让全京城都看我靖安侯府的笑话你才满意?”

他压根不给柳氏任何解释的机会,直接将所有的过错都扣在柳氏头上。

“当着晚辈的面拍桌子瞪眼,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我看最该立规矩的人,是你!”

这话可是相当的不给面子了,直接将发妻,主母的面子当众摁在地上踩。

沈夏震惊不已!

她下意识的转头看着顾宴辞。却见他只是面无表情的站在身旁,眼神落在空虚处,仿佛眼前这场闹剧跟他毫无关系。

俊朗的脸上只有习以为常的冷漠,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厌烦。

他甚至都没有帮自己的母亲说一句话。

果真是......冷心冷肺!

沈夏用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观察下来,就对这一屋子的人,和侯府的大致情况做了总结。

婆母柳氏,空有主母之名,实则处境艰难,性格强势却无城府,极易被激怒继而落入他人圈套。

公爹靖安侯,昏聩,偏心,好面子,对内宅之事毫无耐心,明显偏袒妾室。是这个府里最大的‘变数’。他的喜好和态度能轻易打破平衡。

但只要能投其所好或拿住把柄,他也最容易利用。

二夫人赵氏,笑面虎,心思歹毒,擅长挑拨离间,唯恐天下不乱,是搅浑水,趁乱牟利的好手。她的目标是**柳氏犯错,好争夺掌家权。

至于姨娘周氏,则是最高明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姿态出现,看似柔弱不能自理,实则最懂如何利用男人的怜惜和主母的刚直,杀人于无形。

至于她的夫君顾宴辞,则是一个精明的局外人,对后宅争斗极为厌恶,选择冷眼旁观。

指望他维护自己或者调节家庭矛盾,短期内绝无可能。

得出结论后,沈夏权衡一番。

电光火石间,她心中已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