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的梅雨季总是黏腻而漫长,好不容易熬到项目阶段性汇报结束,沈曦几乎是带着一丝逃离的意味,踏上了前往杭城的高铁。
为期三天的行业峰会,密集的议程和应酬让她那颗习惯了高速运转的大脑也有些疲惫。飞机落地,杭城用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迎接了她。不同于申城的摩登与压迫,杭城的空气里似乎都飘散着桂花与茶叶混合的、慵懒湿润的气息。
会议安排在第二天,沈曦提前一天抵达,给自己预留了半日的喘息。处理完几封紧急邮件,窗外的雨恰好停了,夕阳挣扎着从云层缝隙中透出金边,将湿漉漉的城市染上暖意。她套了件质地柔软的米白色针织衫,搭配简单的牛仔裤和平底鞋,拒绝了合作方安排的晚餐,独自一人走向酒店附近的西湖。
工作近六年,从初入职场战战兢兢的小透明,到如今在外企独当一面的人事总监,沈曦早已习惯了用冷静甚至略带疏离的外壳武装自己。Moon这个名字,在公司的邮件和会议上,代表着高效、专业,以及偶尔不近人情的犀利。只有在这种完全属于自己的片刻闲暇里,那个内心深处渴望一点点柔软与温情的沈曦,才会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
夕阳下的西湖,水光潋滟,远山如黛。雨后的空气清新沁人,带着泥土和植物的芬芳。游客比白日稀少了许多,三三两两,步履悠闲。沈曦沿着湖岸慢行,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和被晚霞浸染的天空,连日来的紧绷神经渐渐松弛下来。
她喜欢这种掌控自己节奏的感觉,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28岁,在这个同龄人大多被家庭、孩子牵绊的年纪,她依然享受着单身的自由与清净。当然,也会有偶尔袭来的孤独感,尤其是在加班到深夜,回到那套父母早早为她置办好的、装修精致却稍显冷清的房子时。但她从不认为需要为排解孤独而匆忙投入一段关系。她足够独立,经济和精神皆是。对感情,她抱着宁缺毋滥的清醒,或者说,是一种近乎苛刻的审慎。毕竟,见多了职场和生活中分分合合的戏码,她对所谓“爱情”的持久性,实在难以抱有过于乐观的期待。
正漫无边际地想着,一道黑白色的影子如同闪电般,嗖地窜到她的脚边,带来一阵微凉的的风。
沈曦下意识地停住脚步,低头看去。
那是一只极其帅气的边境牧羊犬,经典的黑白配色,毛发油亮顺滑,体型流畅优美。它嘴里叼着一个黄色的飞盘,一双充满智慧的棕色眼睛正炯炯有神地望着她,尾巴欢快地摇动着,带着一种纯粹的、不设防的友好。
沈曦的心瞬间被击中了。
她从小就喜欢狗,尤其是边牧这种以高智商和灵性著称的犬种。童年时也曾缠着父母想养一只,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工作后,繁忙的节奏和频繁的出差更让她彻底熄了这份心思。只能偶尔在网络上云吸狗,或者在路上遇到时,投去羡慕的目光。
此刻,这样一只漂亮的边牧突然出现在眼前,她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
她蹲下身,试探性地伸出手,声音是自己都未察觉的轻柔:“你好呀,小家伙。”
边牧似乎听懂了她的善意,向前凑了凑,湿漉漉的鼻子轻轻嗅了嗅她的手指,然后温顺地把头低了一下,仿佛在邀请她的抚摸。
沈曦笑了起来,指尖陷入它丰厚柔软的颈毛里,轻轻抓挠。边牧舒服地眯起眼睛,喉咙里发出享受的呼噜声,那只黄色的飞盘还牢牢地叼在嘴里。
“十一!十一!别乱跑!”
一个清朗悦耳,带着点急促的男声由远及近。
沈曦抬起头。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双修长的腿,包裹在简单的深色牛仔裤里。往上,是一件宽松的白色棉质T恤,布料看起来柔软舒适,更衬得对方肩宽腰窄。夕阳的余晖恰好勾勒在他身上,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
他的跑动带起微风,额前几缕黑色的碎发随之晃动。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五官干净立体,眉眼尤其出色,睫毛长而密,鼻梁高挺,嘴唇的弧度很好看。看起来非常年轻,充满了少年人特有的、未经世事的清爽与朝气。
他跑到近前,看到沈曦正在抚摸他的狗,明显松了口气,脸上绽开一个带着歉意的笑容。那笑容极具感染力,像清晨穿透薄雾的阳光,明亮而不刺眼。
“不好意思,吓到你了吧?它一玩起来就有点疯。”他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带着阳光般的质感,清亮又温暖。
“没有,它很乖。”沈曦站起身,拍了拍手,目光还流连在边牧身上,“是边牧吧?真漂亮。”
“对,边境牧羊犬。”男孩弯下腰,拍了拍名叫“十一”的边牧的脑袋,语气里带着亲昵的责备,“又乱跟漂亮姐姐搭讪,嗯?”
这话听起来有点微妙的调侃,但由他说出来,却并不让人觉得轻浮,反而有种自然的亲切感。
沈曦微微挑眉,对于“漂亮姐姐”这个称呼不置可否。她早已习惯了各种注视和评价,无论是基于她的职位还是外貌。她更感兴趣的是这只狗。
“它叫十一?很有意思的名字。”
“是啊,”男孩直起身,笑容更灿烂了些,“因为买他那天正好是国庆节,就叫十一了。”
沈曦莞尔:“很好记。”
十一似乎知道在讨论它,兴奋地围着两人转了两圈,然后把叼了半天的飞盘放到男孩脚边,用鼻子往前拱了拱,充满期待地看着他。
“还想玩?你体力可真够好的。”男孩无奈地捡起飞盘,对沈曦解释道,“遛了快一小时了,它还不累。”
“边牧的精力是出了名的旺盛。”沈曦表示理解,目光追随着十一活泼的身影,“我一直很想养一只,但工作太忙,怕没时间陪它,反而委屈了它。”
“确实,这家伙特别黏人,需要很多陪伴和运动。”男孩赞同地点点头,随手将飞盘掷向远处空旷的草坪。十一如同离弦之箭,嗖地冲了出去,动作迅猛而优雅,精准地凌空接住了飞盘,又旋风般跑了回来。
这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沈曦忍不住轻声赞叹:“真厉害。”
“也就这点本事了。”男孩语气带着点自家孩子被夸奖的小小骄傲,但嘴上还是谦虚着。他接过十一再次叼回的飞盘,却没有立刻扔出去,而是看向沈曦,“你喜欢狗的话,可以多跟它玩会儿,它好像也很喜欢你。”
这话正中沈曦下怀。她重新蹲下,专心致志地撸狗。从头顶到脊背,再到那毛茸茸的大尾巴,十一极其配合,甚至主动躺倒,露出柔软的肚皮,发出愉悦的哼哼声。
男孩就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他没有再扔飞盘,只是偶尔低声唤一句“十一,乖”,或者回应几句沈曦关于边牧饲养的问题。
交谈中,沈曦得知十一现在一岁零三个月,正是最活泼好动的年纪。男孩对养狗似乎很有心得,说起十一的饮食习惯、训练趣事、偶尔的小脾气,都头头是道。
夕阳渐渐沉入湖面,天空的色彩从暖金过渡到静谧的蓝紫。湖边的路灯次第亮起,在渐深的暮色中晕开一团团温暖的光晕。
沈曦看着眼前这一人一狗和谐的画面,心里某个角落变得异常柔软。这个年轻的男孩,给人的感觉和他养的狗一样,干净、阳光,充满活力,似乎能驱散一切阴霾。她下意识地将他归类为在校大学生,大概是杭城哪所大学的学生,趁着没课出来遛狗。毕竟他的模样气质,实在太过符合校园里那种备受追捧的学长形象。
“它真的太可爱了。”沈曦最后揉了揉十一的下巴,站起身,语气带着一丝不舍。
“是啊,虽然有时候很皮,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可爱的。”男孩笑着附和。
看着十一依赖地蹭着男孩的裤腿,一个念头忽然冒了出来。沈曦几乎没有犹豫,从随身的小包里拿出手机,但递出去的动作却在中途顿住。她抬眼看向男孩,唇角弯起一个恰到好处的弧度:“能麻烦你,用你的手机帮我跟十一拍几张合影吗?我的手机……好像快没电了。”
这个理由并不算十分高明,甚至有些刻意。她的手机电量明明还有大半。但此刻,她想留下点纪念,不只是和这只可爱的边牧,或许……也隐隐想和这个阳光清爽的男孩,产生一点微弱的、后续可能存在的联系。
男孩显然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她会提出这个要求,而且还是用他的手机拍。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从裤袋里掏出自己的手机,爽快地点点头:“好啊。”
他没有多问,比如“你不怕我把你照片乱传”之类的话,这种坦荡反而让沈曦那点细微的刻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沈曦重新蹲到十一身边,手臂环住它的脖子,脸颊轻轻贴着它毛茸茸的脑袋。十一非常配合,对着镜头吐着舌头,样子憨态可掬。
“看这里。”男孩举着手机,调整着角度。
他的拍照技术似乎不错,至少态度很认真。他变换了几个位置,横屏、竖屏都拍了几张,期间还低声引导着十一:“十一,看镜头,对,好乖。”
他的声音透过暮色传来,低沉了些许,带着专注的魅力。
拍了好几张,他才停下:“你看看行不行?不行我们再拍。”
沈曦走过去,就着他递过来的手机屏幕查看。照片拍得确实很好,构图、光线都把握得不错。画面中的她,笑容轻松自然,眉眼间是平日工作中罕见的柔和,身边的十一更是精灵可爱。夕阳的暖光为整个画面镀上了一层温馨的滤镜。
“拍得很好,谢谢。”沈曦由衷地说,将手机递还给他。
“不客气。”男孩接过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操作了几下,“那……我微信发给你?”
一切水到渠成。
“好。”沈曦拿出自己那部“电量告急”的手机,点开微信二维码。
“我扫你。”男孩利落地操作完,发送了好友申请。
沈曦看到屏幕上跳出的验证信息:SY。头像是眼前这只黑白边牧,大概是十一更小一些的时候,圆滚滚的一团,更加可爱。
她点击通过,备注名直接打了“宋屿?”,然后抬头看他,带着询问。
“宋屿。岛屿的屿。”他适时补充,笑容在渐浓的夜色里依旧清晰。
“沈曦。晨曦的曦。”她也报上自己的名字。
他的微信名就是简单的“SY”,和她猜测的一样。而她的微信名就是英文名“Moon”,头像是某次出差途中,在飞机舷窗拍到的,一轮悬浮在云海之上的孤清月亮。
“十一,跟姐姐说再见啦。”宋屿弯腰捡起飞盘,拍了拍十一的头。
十一“汪”地叫了一声,像是在道别。
“再见,十一。”沈曦再次摸了摸它的头,然后对宋屿点头示意,“谢谢你的照片,也谢谢十一。”
“不客气,路上小心。”宋屿站在原地,朝她挥了挥手。
沈曦转身,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走出十几米,她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一眼。
暮色四合,路灯昏黄的光线下,那一人一狗的身影还未远去。宋屿正蹲在地上,低头给十一系着牵引绳,侧脸轮廓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柔和。十一安静地坐在他脚边,仰头看着他。
那画面,像一幅定格的电影镜头,充满了安宁与陪伴的美好。
沈曦收回目光,心底泛起一丝极淡的、连自己都未曾清晰捕捉的涟漪。她加快脚步,融入夜色之中。
回到下榻的酒店,洗去一身薄汗和疲惫,沈曦裹着浴袍坐在沙发上,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处理工作信息。等忙完一段落,才想起西湖边的插曲。
点开微信,果然看到了来自“SY”的消息。不是文字,是几张图片。正是傍晚时分他帮她拍的那些合影。
她点开大图,一张张仔细看过。照片里的自己,确实比平时端着职业笑容的样子要生动许多。十一的存在,更是增添了照片的活力。
她选了一张自己笑得最自然、十一也最配合的照片,长按保存。然后回到聊天界面,手指在屏幕上停顿片刻,没有打字,而是从收藏的表情包里,找了一个最常用、也最不会出错的——一只憨厚可掬的萨摩耶,做着“谢谢”的作揖动作。
发送。
对方没有立刻回复。
沈曦也并不在意。本就是一次偶然的邂逅,礼貌性的回应已足够。她退出聊天界面,准备刷刷朋友圈就休息。
指尖滑动屏幕,不可避免地看到了“SY”的朋友圈封面。依旧是十一的照片。她顺手点了进去。
他的朋友圈和她预想的差不多,干净,简单,甚至有些单调。
内容不多,几乎每一条都与十一有关。
“拆家新纪录。”配图是散落一地的抽纸,和一只躲在角落、眼神无辜的十一。
“疫苗日,装可怜。”配图是十一趴在宠物医院的台子上,耳朵耷拉着。
“生日快乐,一岁啦!”配图是戴着生日帽的十一,面前摆着一个狗狗蛋糕。
“今天很乖。”配图是十一嘴里叼着空的飞盘,坐在夕阳下的草坪上。
……
配文都极其简洁,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两个表情符号。就像他的微信名和头像一样,直白,不加修饰。
沈曦饶有兴致地翻看着,通过这些零碎的片段,脑海中那个阳光爱狗的大男孩形象渐渐变得更加具体和丰满。这确实是一个生活简单、重心似乎都在宠物身上的年轻人。和她所处的那个充斥着KPI、办公室政治、商业互吹的世界,截然不同。
这种简单,对她而言,有种陌生而遥远的吸引力。
退出朋友圈,聊天界面依旧停留在那个萨摩耶表情包上,“SY”没有再发来任何消息。
沈曦放下手机,走到窗边,拉开窗帘。杭城的夜空,因为雨后的澄净,能看到几颗稀疏的星子。月亮被薄云遮挡,透出朦胧的光晕。
她想起自己那个名为“Moon”的微信ID,和那个孤月头像。曾几何时,她也曾觉得月亮清冷而孤独,适合用来标榜自己的独立和不易靠近。
但今晚,看着这片陌生的夜空,她忽然觉得,月亮或许也并不总是孤独的。它只是安静地悬挂在那里,映照着人间的万家灯火,也包括西湖边那盏为归家的狗狗和主人点亮的路灯。
第二天是紧凑的会议。沈曦迅速切换回干练的“Moon”模式,西装革履,妆容精致,在会场中游刃有余地与人交谈、交换名片、探讨行业趋势。白天的杭城展现出它作为现代化都市的一面,与昨夜西湖边的静谧诗意判若两城。
忙碌间隙,她偶尔会想起那只叫十一的边牧,和那个叫宋屿的男孩。但也只是想想,像湖面被风吹过泛起的一丝涟漪,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她并未期待这次邂逅会有什么后续。人生中这样的萍水相逢太多,大多止步于通讯录里一个永远不会再亮起的头像。
会议结束的当晚,她婉拒了最后的晚宴邀请,独自在酒店餐厅用了简餐,便回到房间整理行李,准备第二天一早返回申城。
直到她躺上床,准备入睡前,再次点开微信。那个名为“SY”的对话框,依旧安静地躺在列表里,没有任何新消息。那个萨摩耶表情包,是她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
她顺手点开他的朋友圈,最新动态还是几天前那条关于十一的“今天很乖”。
没有缘由地,她轻轻笑了一下。然后退出微信,关掉了床头灯。
黑暗中,她闭上眼睛。
杭城之行,除了工作,还意外收获了几张与一只漂亮边牧的合影,以及一个看起来像大学生的、养狗的年轻男孩的微信。
不算坏。
至于后续?
她从不去预设这种小概率事件。
顺其自然,是她在感情上一贯的,或者说,是保护自己最常用的态度。
夜色深沉,窗外城市的霓虹透过窗帘缝隙,在天花板上投下变幻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