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她力拔山兮气盖兮
作者:窗外的雪1002
主角:宋持盈赵明远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09-19 16:17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表姑娘她力拔山兮气盖兮小说剧情读起来真实有逻辑,人物形象很立体,非常耳目一新。小说精彩节选只是请教一二,谈不上比试。"她尽量保持声音平稳。老将军哼了一声:"文人家的丫头,……

章节预览

文人家的女儿宋持盈因父母和离,随母亲回到将军府生活。

面对崇尚武力的外祖家和三位少年将军表哥的轻视,她格格不入却倔强不屈。一次意外,

她展现出惊人的神力,从此在文武交织的挑战中成长。当边关告急,

她以智勇双全的姿态踏上战场,揭开母亲尘封的往事,

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力拔山兮,不让须眉。

第一章初入将军府春日的阳光透过马车窗帘的缝隙洒进来,

在宋持盈的手背上投下一道金色的光斑。她轻轻摩挲着那道光线,感受着指尖传来的温度,

心中却是一片冰凉。"盈儿,快到了。"母亲赵氏的声音从对面传来,

带着几分疲惫和期待交织的复杂情绪。宋持盈抬起头,透过掀开的车帘,

已经能看到远处那座气势恢宏的府邸——镇北将军府,母亲出生长大的地方,

也是她们母女二人今后要寄居的家。"娘,外祖父会喜欢我吗?"宋持盈小声问道,

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角。她今年十四岁,

却已经经历了父母和离、离开生活了十年的京城、跟随母亲回到这陌生的北境边城。

赵氏伸手抚过女儿的发髻,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傻孩子,你是我的女儿,

你外祖父怎会不喜欢你?只是..."她顿了顿,"将军府不比咱们在京城时的宅院,

规矩多,人也杂,你要多留心。"马车缓缓停在将军府大门前。宋持盈深吸一口气,

跟着母亲下了车。眼前的府邸比她想象中还要宏伟,高大的朱红色大门上钉着碗口大的铜钉,

两侧立着两尊威风凛凛的石狮子,门楣上"镇北将军府"五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回来了!"一个年约五旬的老管家快步迎上来,眼中含泪,

"老爷一早就吩咐备好了院子,就等您和表**呢。"赵氏点点头,

拉着宋持盈的手走进大门。穿过几重院落,

宋持盈只觉得眼花缭乱——这里的一切都与她熟悉的文人宅邸截然不同。

没有精巧的假山流水,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练武场;没有雅致的亭台楼阁,

只有方正厚重的建筑;空气中飘着的不是熏香,而是铁器与皮革混合的气息。

"这就是你外祖父,"赵氏在一座大厅前停下,低声对女儿说,"记住,要叫'大将军'。

"大厅内,一位须发皆白却腰背挺直如松的老者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电。

宋持盈感到一阵无形的压力,她按照母亲的教导,

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大礼:"宋持盈拜见大将军。

"老将军赵镇北上下打量着这个从未谋面的外孙女,

目光在她纤细的身形和文弱的气质上停留片刻,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起来吧。

听说你在京城时读了不少书?""回大将军,略读过《女诫》《列女传》和一些诗词歌赋。

"宋持盈恭敬地回答。"哼,尽是些无用的东西。"老将军冷哼一声,"在将军府,

这些可派不上用场。"宋持盈感到一阵委屈涌上心头,却强忍着没有表现出来。

她自幼随父亲读书习字,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腹中诗书,如今却被贬得一文不值。"父亲,

"赵氏连忙打圆场,"盈儿初来乍到,还需要时间适应。"老将军摆摆手:"罢了,

先去安顿吧。晚上家宴,见见你几个表哥。"离开大厅后,

宋持盈终于忍不住小声问道:"娘,大将军是不是不喜欢我?

"赵氏叹了口气:"你外祖父一生戎马,最看重武艺胆识。你...确实不太像将军府的人。

"她看着女儿失落的表情,又安慰道:"不过别担心,慢慢来。

"她们被安排在一处名为"静心苑"的独立院落,虽然简朴却干净整洁。宋持盈站在院中,

望着远处练武场上隐约可见的人影,心中五味杂陈。"**,这是您的房间。

"一个圆脸丫鬟推开门,笑嘻嘻地说,"奴婢叫青杏,以后就伺候您了。"宋持盈点点头,

走进房间。与京城的闺房不同,这里没有精致的梳妆台和绣架,

只有一张硬板床、一个书案和几个朴实的木柜。

唯一让她感到亲切的是书案上摆放的几本书籍。"这是?""是大少爷吩咐准备的,

"青杏解释道,"说表**是读书人,应该喜欢这些。"宋持盈心中一暖,翻开书页,

发现都是些兵法典籍和史书,与她平日所读大相径庭,却也有趣。她正想细看,

却听青杏又道:"对了,三位少爷听说表**来了,都说要见见您呢。""现在吗?

"宋持盈有些紧张。"大少爷说晚宴前先来打个招呼。"青杏话音刚落,

院外就传来一阵脚步声和少年们爽朗的笑谈。宋持盈慌忙整理了一下衣裙,刚站起身,

三个高大的身影已经走进了院子。第二章三位表哥为首的青年约莫十八九岁,剑眉星目,

气宇轩昂,一看便知是三人中的领袖。他身后跟着两个年纪相仿的少年,一个面容严肃,

一个则带着玩世不恭的笑容。"这位就是表妹吧?"为首的少年拱手行礼,"我是赵明远,

这是二弟明德,三弟明理。"宋持盈规规矩矩地回礼:"持盈见过三位表哥。

"赵明德——那个面容严肃的少年上下打量着她,

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听说表妹在京城是有名的才女?可惜将军府不兴这个。""二哥,

"带着笑容的赵明理插话道,"别吓着表妹。读书有什么不好?兵法不也是书吗?

"赵明远摆摆手制止了两个弟弟,对宋持盈温和地说:"表妹初来乍到,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将军府规矩多,慢慢适应就是。"宋持盈感激地点点头,

却听赵明德冷哼一声:"大哥就是太宽容。将军府的姑娘哪个不是弓马娴熟?我看这位表妹,

怕是连剑都拿不稳吧?"一股热血涌上宋持盈的脸颊。她自幼性子倔强,最受不了被人小瞧。

虽然她确实不会武艺,但也不愿就此认输。"二表哥怎知我拿不稳剑?"她抬起头,

直视赵明德的眼睛,"或许我只是没有机会学而已。"赵明德一愣,随即大笑:"有意思!

那明日练武场见,让我看看表妹的'天赋'如何?"赵明远皱眉:"二弟,别胡闹。

""大哥,表妹自己说的,可不是我逼她。"赵明德挑衅地看着宋持盈,"怎么,不敢了?

"宋持盈咬咬牙:"明日就明日。"赵明理惊讶地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赵明远则无奈地摇摇头,叮嘱了几句便带着两个弟弟离开了。等人走远,

宋持盈才泄了气般坐回椅子上,心中懊悔不已。她哪里会什么武艺?明日岂不是要出大丑?

"**,您不该答应二少爷的。"青杏担忧地说,"二少爷出了名的严厉,

连府里的侍卫都怕他。"宋持盈叹了口气:"现在反悔更会被看不起。

"她望向窗外的练武场,握紧了拳头,"大不了就是丢一次脸。"当晚的家宴上,

宋持盈见到了将军府的其他成员——严肃的大舅父赵毅,温柔的二舅母李氏,

以及几位姨娘和表姐妹。所有人都对她这个"文人家里来的表姑娘"投以好奇或审视的目光。

"听说持盈答应明日和明德比试?"大舅父突然开口,声音洪亮。餐桌上一片寂静。

宋持盈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连老将军也抬起了头。"回大舅父,

只是请教一二,谈不上比试。"她尽量保持声音平稳。老将军哼了一声:"文人家的丫头,

也敢接我赵家儿的挑战?有胆量!"不知是褒是贬的评价让宋持盈更加忐忑。

她偷偷看向三位表哥,赵明德一脸胜券在握的表情,赵明远微微摇头似是不赞同,

而赵明理则冲她眨了眨眼,像是在传递某种鼓励。回到静心苑,宋持盈辗转难眠。

窗外月光如水,她索性起身,悄悄来到院子里。

远处练武场的方向隐约传来兵器相击的声音——这么晚了,谁还在练武?好奇心驱使下,

宋持盈披上外衣,循声而去。月光下的练武场上,一个身影正在练习枪法,长枪如龙,

在月色中划出一道道银光。那人察觉到有人靠近,猛然收势转身。"表妹?

"赵明理惊讶地看着她,"这么晚了还不睡?""三表哥才是,这么晚还在练武。

"宋持盈有些不好意思。赵明理将长枪插回兵器架,擦了擦额头的汗:"习惯了。睡不着?

在为明天担心?"宋持盈低下头,默认了。"二哥性子直,但不是坏人。"赵明理安慰道,

"明日我帮你周旋,不会太难堪的。""谢谢三表哥。"宋持盈感激地说,

突然注意到兵器架旁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石锁,"这些是做什么用的?""练力气的。

"赵明理拿起一个中等大小的石锁,轻松地举了几下,"从小的开始练,慢慢增加重量。

"宋持盈好奇地走近,指着一个最小的石锁:"我能试试吗?

"赵明理笑了:"那个也有二十斤,你..."他的话戛然而止,

因为宋持盈已经单手将石锁举了起来,而且看起来毫不费力。"这个...好像不太重?

"宋持盈疑惑地说,又伸手去拿那个中等的。"等等,

那个有五十斤..."赵明理的警告再次被打断,宋持盈已经双手举起了中等石锁,

甚至还试着单手举了举,虽然有些吃力,但确实举起来了。月光下,

赵明理的表情从惊讶变成了难以置信。

他快步走到最大的石锁前——那是个足有八十斤重的大家伙,

府里能单手举起它的不超过五人。"试试这个。"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宋持盈深吸一口气,

双手握住石锁的把手,用力一提——石锁离地而起,被她稳稳地举到了胸前!

"天哪..."赵明理喃喃道,"表妹,你知道你刚才做了什么吗?"宋持盈放下石锁,

困惑地摇摇头:"很重吗?我觉得还好..."赵明理突然大笑起来,

笑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明天有好戏看了!二哥这次可要栽跟头了!

"第三章力拔山兮次日清晨,

宋持盈在青杏的帮助下换上了一身简洁的练功服——这是赵明理连夜送来的。

她紧张地摩挲着粗糙的布料,回想着昨晚的发现。自己竟然有那么大的力气?

这简直不可思议。"**,该去练武场了。"青杏担忧地说,"三位少爷已经在那儿等着了。

"宋持盈点点头,跟着丫鬟来到练武场。远远地就看到场边围了不少人——不仅有三位表哥,

还有几位侍卫和丫鬟,甚至连老将军都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观战。"来了来了!"有人喊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宋持盈身上。她强自镇定地走到场中央,向老将军和大舅父行礼。

"听说你要和明德比试?"老将军眯着眼睛问,"比什么?"宋持盈看向赵明德,

后者一脸倨傲:"表妹选吧,射箭、剑法还是枪术?随你挑。"场边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显然没人认为这个文弱的小姑娘有任何胜算。宋持盈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练武场,

最后停在那排石锁上。昨晚赵明理惊讶的表情浮现在脑海,她突然有了主意。"比力气如何?

"她平静地说。笑声戛然而止。赵明德怀疑自己听错了:"什么?""比举石锁,

"宋持盈指向那排石锁,"看谁举得重。"场边一片哗然。赵明德脸色变了变:"表妹,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我从不开玩笑。"宋持盈直视着他的眼睛。

老将军突然拍掌大笑:"好!有胆色!就比这个!"赵明远皱眉看向三弟,

发现赵明理正憋着笑,眼中闪烁着恶作剧的光芒,顿时明白了什么,无奈地摇摇头。

比试开始。赵明德首先上场,轻松举起了六十斤的石锁,赢得一片喝彩。

他挑衅地看向宋持盈:"表妹,该你了。"宋持盈走到石锁前,

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七十斤的那个。在场所有人的注视下,她双手握住把手,

一提——石锁稳稳地被举过头顶!"这不可能!"赵明德脱口而出。场边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老将军猛地站起身,眼中精光闪烁。宋持盈放下石锁,

转向赵明德:"二表哥,该你了。"赵明德脸色铁青,走到八十斤的石锁前。他深吸一口气,

用力一提——石锁离地,却没能举过头顶,勉强坚持了几秒就不得不放下。"表妹请。

"他咬牙道,显然不相信宋持盈能做到。宋持盈走到那个八十斤的石锁前,

在所有人屏息注视下,她弯下腰,双手握住——"等等!"赵明理突然喊道,"表妹,

试试那个一百斤的!"场边再次哗然。一百斤的石锁整个将军府能举起的也不过三四人,

且都是成年壮汉。宋持盈犹豫了一下,走到那个最大的石锁前。

这个确实比昨晚举的那个还要大一圈。她深吸一口气,弯腰握住把手,

全身用力——石锁离地而起,被一点点举到胸前,然后,在所有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

举过了头顶!"天神啊..."有人喃喃道。老将军大步走到场中,亲自检查了石锁的真假,

确认无误后,仰天大笑:"好!好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才是我赵家的血脉!

"赵明德的脸色由青转红,最后竟也露出几分佩服:"表妹...我认输。

"宋持盈放下石锁,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赵明理眼疾手快地扶住她:"第一次用全力,

难免不适。休息一下就好。"老将军满意地拍拍宋持盈的肩膀:"从今天起,

你每天来练武场两个时辰!明理,你负责教她基础功夫。"就这样,

宋持盈在将军府的地位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人人轻视的"文弱表妹",

变成了"神力表**"。而她和三位表哥的关系,也由此开始了新的篇章。

第四章文武之道接下来的日子里,宋持盈开始了严格的训练。每天清晨,

赵明理都会准时出现在静心苑外,带她去练武场练习基本功。"手腕要这样发力,

"赵明理耐心地纠正她的姿势,"力量大是优势,但技巧同样重要。

"宋持盈认真地模仿着他的动作,虽然经常笨手笨脚,但进步神速。

她的力量让所有教习都惊叹不已,短短半月就能拉开府中最硬的弓,舞动最重的兵器。

"表妹,休息一下吧。"一天的训练结束后,赵明理递给她一条汗巾,

"你的进步已经让二哥都佩服了。"宋持盈擦着额头的汗水,

看向不远处正在指导侍卫的赵明德。自从那次比试后,二表哥对她的态度明显改善了许多,

虽然依旧严厉,但不再有轻视。"三表哥,为什么你对我这么好?"宋持盈突然问道,

"大表哥温和但疏远,二表哥起初看不起我,只有你..."赵明理笑了笑,

在她身边坐下:"因为我看到了他们没看到的东西。""什么?""你自己。

"赵明理望向远处的夕阳,"大哥是未来的家主,

他看待所有人都带着责任的眼光;二哥崇尚武力,自然轻视文人。

而我..."他转头看向宋持盈,"我看到的是一个不甘被定义的人,就像我一样。""你?

"宋持盈惊讶地问,"你是将军府的三少爷,武艺高强,有什么不甘的?

"赵明理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因为我喜欢读书啊。在将军府,

这可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宋持盈恍然大悟。难怪初见时赵明理会为她说话,

难怪他房里藏着那么多书籍,难怪他对她的文学才能如此欣赏。

"那...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宋持盈提议道,"你教我武艺,我教你诗文。

"赵明理眼睛一亮:"一言为定!"就这样,两人达成了秘密协议。每天训练结束后,

他们会找个僻静处,一个讲解诗词歌赋,一个传授兵法战策。

宋持盈发现赵明理其实天资聪颖,

只是长期被压抑了文学兴趣;而赵明理则惊叹于表妹对兵法的独到见解,

她总能从文人角度提出意想不到的策略。一天傍晚,

他们正在后花园的亭子里讨论《孙子兵法》,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原来你们在这儿。

"赵明远的声音传来,"父亲找你们半天了。"两人慌忙站起,

宋持盈下意识地把手中的书藏到身后。赵明远注意到这个小动作,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大表哥...我们..."宋持盈紧张地开口。"在读书?"赵明远平静地问。

赵明理挡在宋持盈前面:"大哥,是我让表妹...""《孙子兵法》?"赵明远突然问道,

目光落在石桌上露出的书角上。两人一愣,赵明理迟疑地点点头。

赵明远的表情突然放松下来:"父亲说持盈的进步神速,想亲自看看。

没想到你们在研究兵法,这是好事。"他顿了顿,"不过下次别躲躲藏藏的,

将军府的子弟读兵书天经地义。"等赵明远走远,两人才长舒一口气。"吓死我了,

"宋持盈拍拍胸口,"还以为要被训斥了。"赵明理笑道:"大哥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开明。

不过..."他收起笑容,"我们的诗文课还是得继续保密。"宋持盈点点头,

突然想到什么:"对了,大表哥为什么总是那么...疏离?

"赵明理叹了口气:"因为他是继承人啊。从小就被教导要稳重自持,

不能像我和二哥那样随心所欲。其实他很关心你,你训练用的护具都是他亲自挑选的。

"宋持盈心中一动,对那位严肃的大表哥有了新的认识。几天后,将军府接到紧急军报,

北境有异动,老将军和大舅父连夜赶往边关。临行前,老将军特意把宋持盈叫到跟前。

"持盈,你的天赋异禀,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老将军难得温和地说,"我不在时,

不可懈怠训练。"宋持盈郑重地点头:"谨遵大将军教诲。"老将军离开后,

府中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赵明德被临时委以府中防卫重任,

整日忙于巡查;赵明远则接手了军务文书工作,常常忙到深夜;只有赵明理相对清闲,

继续指导宋持盈的训练。"三弟,你过来一下。"一天训练中途,赵明远把弟弟叫到一旁,

低声说了些什么。赵明理回来后,脸色有些凝重。"怎么了?"宋持盈关切地问。

"边境情况不太好,"赵明理压低声音,"大哥收到父亲密信,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