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巷里的彩礼账
作者:合欢殿主
主角:李娟张明张建军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09-22 17:41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冒险小说《槐树巷里的彩礼账》,以李娟张明张建军为主角的故事。作者合欢殿主精心构思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情节,让读者充分体验到了冒险的乐趣和紧张刺激。这本书绝对是冒险迷们的不二之选。这钱不用你还,就当我帮你个忙。”张建军接过钱,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周志强是真心想帮他,可一万块钱,还是不够。从周志强家……

章节预览

1槐树底下的愁云六月的槐城,老城区的槐树巷被蝉鸣泡得发稠。

巷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枝桠斜斜地探进张建军家的院墙,细碎的槐花瓣落在他家窗台上,

像撒了把碎银子。可张建军看着那些花瓣,只觉得心里堵得慌。再过三个月,

儿子张明就要跟李娟订婚,女方家开口要二十八万八的彩礼,

还得在市区买套不小于一百二十平的房子。“爸,我跟李娟又吵了一架。

”张明垂着头走进屋,T恤后背洇出一大片汗渍。他刚从工地回来,手上还沾着水泥灰,

指甲缝里的黑泥嵌得很深,“她妈说,这彩礼一分都不能少,不然就不让她跟我见面。

”张建军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攥着个旧烟袋锅,烟丝装了半天也没点着。

他是槐城机床厂的退休工人,每个月三千二的退休金,老伴王秀兰在巷口开了个小卖部,

一天挣个几十块钱。家里就这一套老房子,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单位房,六十多平,

墙皮都开始剥落。为了张明的婚事,老两口把这些年攒的十五万都拿了出来,

可离二十八万八还差一大截,更别说买房了。“她妈就没松口的余地?

”王秀兰端着碗凉白开出来,眼圈红红的。她早上去小卖部进货,听见隔壁李婶说,

李娟她妈跟人炫耀,说自家闺女长得好,就得找个能拿得出彩礼的,不然对不起这张脸。

张明接过水碗,咕咚咕咚灌了大半碗,抹了把嘴说:“李娟也为难,她偷偷跟我说,

她妈说了,这彩礼是给她弟弟攒的,她弟弟明年也要结婚,女方家也得要彩礼。

”张建军猛地把烟袋锅往桌子上一磕,烟丝撒了一地:“这叫什么事儿!嫁闺女还是卖闺女?

拿闺女的彩礼给儿子娶媳妇,这规矩是谁定的?”王秀兰赶紧拉了拉他的胳膊:“你小声点,

让邻居听见了不好。”她叹了口气,“老祖宗是说过门当户对,可咱们家这条件,

跟李家确实差着点。李娟她爸开了个装修公司,家里早就在市区买了两套房了。

”张建军没说话,站起身走到窗边。老槐树上的蝉还在叫,可他觉得那声音比刀子还锋利,

割得他心里生疼。他想起自己结婚的时候,那会儿还是八十年代,

他给了王秀兰家两百块彩礼,买了辆自行车,就算把婚结了。那会儿的日子苦,可心里甜,

哪像现在,结婚跟闯难关似的。晚上,张建军翻来覆去睡不着。王秀兰也醒着,

黑暗里传来她轻轻的叹息声。“要不,咱们跟亲戚们借借?”王秀兰试探着说,

“你大哥家条件好,还有**妹,他们应该能帮衬点。”张建军沉默了半天,

才说:“大哥家儿子去年刚买了车,手里不一定有闲钱。妹妹家闺女要上大学,

学费生活费也不少。再说,借了钱,以后怎么还?张明一个月才挣六千多,

还了房贷再还借款,日子怎么过?”王秀兰不说话了,黑暗里只剩下两人沉重的呼吸声。

第二天一早,张建军没去公园遛弯,而是去了巷口的老茶馆。茶馆里都是些退休的老人,

平时最爱聊些家长里短的事。他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杯茉莉花茶,

耳朵却竖着听旁边人的聊天。“听说了吗?前院老刘家儿子,彩礼给了三十六万,

还买了套一百四十平的房子,这才把婚订了。”“现在的彩礼是越来越高了,

我们家孙子才五岁,我都开始攒钱了,不然以后娶不上媳妇。”“老祖宗说的门当户对,

真是没错。你看那些有钱人,彩礼几百万眼睛都不眨,没钱的,攒一辈子都不一定够。

”张建军听着这些话,心里更沉了。他端起茶杯,一口一口地喝着,茶是甜的,

可他喝出了苦味。这时,茶馆老板走了过来,他跟张建军是老熟人了,知道他家的情况。

“建军,别愁了。”老板拍了拍他的肩膀,“彩礼这事儿,也不是不能商量。

你跟李家好好说说,张明跟李娟感情好,说不定能通融。

”张建军苦笑了一下:“李娟她妈那脾气,说一不二,哪那么好商量。

”“那也不能坐以待毙啊。”老板叹了口气,“我听说,现在有些地方都在提倡零彩礼,

咱们槐城也有不少人响应。你不妨跟李娟她妈说说这个,说不定能有点用。

”张建军心里一动,可转念一想,李娟她妈要是能听进去这个,

也不会开口要二十八万八的彩礼了。从茶馆回来,张建军路过李娟家的小区。

他看见李娟她妈提着个名牌包从小区里出来,身边跟着个年轻女孩,应该是李娟。

李娟也看见了他,想跟他打招呼,却被她妈拉了一下,快步走了过去,连个眼神都没给他。

张建军站在原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喘不过气来。他想,难道就因为没钱,

儿子的婚事就要黄了吗?老祖宗定下的门当户对,就真的这么重要吗?

2碰壁的借钱路接下来的几天,张建军和王秀兰开始四处借钱。

他们先去找了张建军的大哥张建国。张建国是做建材生意的,家里条件不错,

在市区买了套复式楼。敲开张建国家门的时候,张建国正在客厅里看电视,

他媳妇刘梅在厨房做饭。“大哥,嫂子。”张建军有些局促地坐在沙发上,

王秀兰站在他旁边,手里还提着一袋刚从自家小卖部拿的水果。张建国关掉电视,

看着他们:“你们俩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张建军搓了搓手,

半天才开口:“大哥,是这么回事,张明要跟李娟订婚了,女方家要二十八万八的彩礼,

还得买房。我们手里的钱不够,想跟你借点。”刘梅从厨房走出来,擦了擦手:“建军啊,

不是嫂子不帮你,你也知道,去年我家儿子买了辆车,花了二十多万,手里真没多少闲钱了。

再说,现在生意也不好做,建材市场竞争大,我们还得留着钱周转呢。

”张建国也跟着说:“是啊,弟弟。我知道你难,可我这边也有难处。这样吧,

我给你拿两万,你先应应急,多了我也拿不出来了。”张建军看着大哥,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大哥说的是实话,可两万块钱,对于二十八万八的彩礼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但他还是接过了钱,说了声谢谢。从大哥家出来,王秀兰叹了口气:“唉,还是没借到多少。

”“别灰心,咱们再去问问我妹妹。”张建军说。张建军的妹妹张建华嫁到了邻市,

老公是个中学老师,家里条件还算稳定。他们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才到张建华家。

张建华听说他们的来意后,面露难色:“哥,我家闺女今年要上大学,

学费住宿费就得一万多,每个月还得给她生活费。我跟我老公的工资也不高,

手里就攒了三万块钱,本来是想给闺女买电脑的。”她顿了顿,又说:“这样吧,

我给你们拿一万五,剩下的一万五,我还得给闺女留着。你们别嫌少,

这已经是我们能拿出来的全部了。”张建军接过钱,眼眶有些发红:“妹妹,谢谢你。

等我们有钱了,一定尽快还你。”张建华摆摆手:“一家人,说什么还不还的。

你们也别太着急,彩礼的事,再跟李家好好商量商量,说不定能少点。”从妹妹家出来,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两人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的灯火,都没说话。这几天,

他们跑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总共才借到了五万块钱,加上自己家的十五万,也才二十万,

离二十八万八还差八万八。回到家,张明已经回来了。他看见父母疲惫的样子,

就知道借钱不顺利。“爸,妈,没借到多少吧?”张明的声音有些沙哑。王秀兰点点头,

把借到的钱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总共借了五万,加上咱们家的十五万,才二十万,

还差八万八。”张明沉默了半天,突然说:“爸,妈,要不这婚我不订了吧。

”张建军猛地抬起头,瞪着他:“你说什么胡话!你跟李娟处了三年,感情那么好,

怎么能说不订就不订了?”“可是,咱们家拿不出彩礼,也买不起房,就算订了婚,

以后也过不好日子。”张明的眼睛红了,“李娟她妈天天给她施压,她也很为难。

我不想让她夹在中间难受,也不想让你们这么辛苦。”王秀兰走过去,

拉着张明的手:“儿子,别这么说。妈跟你爸再想想办法,总会有办法的。

你跟李娟的感情不能就这么算了。”张建军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老槐树。

他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跟王秀兰处对象,那会儿家里也穷,可王秀兰的父母没要多少彩礼,

还跟他们说,只要两个人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现在怎么就变了呢?“对了,

”王秀兰突然说,“我听说,你爸厂里有个老同事,前几年拆迁,分了两套房子,

手里还有不少钱。要不,咱们去跟他说说,看看能不能借点?”张建军想了想,

那个老同事叫周志强,跟他关系还不错。前几年厂里拆迁,周志强确实分了两套房子,

还拿了不少拆迁款。“行,明天我去问问他。”张建军说。第二天,张建军买了些礼品,

去了周志强家。周志强家住在新小区,房子宽敞明亮,装修得也很好。“建军,稀客啊。

”周志强热情地招待他,“快坐,喝茶。”张建军坐下后,寒暄了几句,就说明了来意。

周志强听后,沉默了半天,才说:“建军,不是我不帮你。你也知道,我儿子明年要结婚,

我得给他准备彩礼和房子。我手里的钱,都留着给我儿子用呢。

”张建军的心沉了下去:“我知道,我也是没办法了才来找你。

”周志强叹了口气:“我理解你的难处。这样吧,我给你拿一万块钱,你别嫌少。

这钱不用你还,就当我帮你个忙。”张建军接过钱,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周志强是真心想帮他,可一万块钱,还是不够。从周志强家出来,

张建军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太阳**辣地照在他身上,可他却觉得浑身发冷。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难道真的要眼睁睁看着儿子的婚事黄了吗?他走到一个十字路口,

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突然觉得很迷茫。他想起老祖宗说的门当户对,难道没钱,

就不配拥有幸福的婚姻吗?3转机与希望就在张建军一筹莫展的时候,事情突然有了转机。

这天,王秀兰在小卖部看店,一个经常来买东西的老顾客李婶跟她聊天。

李婶知道她家的情况,就跟她说:“秀兰啊,我听说李娟她奶奶是个明事理的人,

不像她妈那么看重钱。你要不找李娟她奶奶说说,说不定能管用。

”王秀兰眼前一亮:“真的吗?李娟她奶奶在哪儿住啊?”“就在咱们巷尾的老房子里,

李娟她妈嫌老房子破,不愿意跟她住,就把她一个人留在那儿了。”李婶说,

“你买点东西去看看她,跟她好好说说张明和李娟的感情,说不定她能帮你劝劝李娟她妈。

”王秀兰赶紧给张建军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张建军听后,也觉得这是个机会。

当天下午,王秀兰买了些水果和营养品,去了巷尾李娟奶奶家。李娟奶奶家的房子很旧,

墙皮都脱落了,院子里种了些蔬菜。“奶奶,您好。”王秀兰敲了敲门。李娟奶奶打开门,

看见王秀兰,有些惊讶:“你是?”“我是张明的妈妈,王秀兰。”王秀兰笑着说,

“我来看看您。”李娟奶奶把她让进屋里,屋里的家具很旧,但收拾得很干净。“坐吧,

姑娘。”李娟奶奶给她倒了杯开水。王秀兰坐下后,跟李娟奶奶聊了起来。

她先是聊了些家常,然后慢慢提到了张明和李娟的婚事。“奶奶,张明和李娟处了三年,

感情特别好。张明这孩子,踏实肯干,对李娟也好。就是我们家条件不好,

拿不出那么多彩礼,也买不起房。李娟她妈不同意,我这心里也着急。”王秀兰说着,

眼圈就红了。李娟奶奶叹了口气:“我知道这事。我那儿媳妇,就知道钱。娟娟跟我说过,

她喜欢张明,想跟他结婚。可她妈不同意,天天给她施压。”“奶奶,

您能不能帮我们劝劝李娟她妈?”王秀兰恳求道,“只要他们能结婚,

以后我们一定会好好待李娟,张明也会努力挣钱,让李娟过上好日子的。

”李娟奶奶点了点头:“我知道张明是个好孩子。这样吧,晚上我给我儿媳妇打电话,

跟她好好说说。彩礼这事儿,不能太过分,孩子们过得好才是最重要的。”王秀兰听后,

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谢谢奶奶,谢谢您。”晚上,李娟奶奶给李娟她妈打了电话。

电话里,李娟奶奶把王秀兰说的话跟她说了一遍,还劝她:“彩礼差不多就行了,

别太为难孩子们。张明是个好孩子,娟娟跟他在一起会幸福的。你要是把他们逼急了,

娟娟要是跟你闹,你怎么办?”李娟她妈沉默了半天,才说:“妈,我也是为了娟娟好。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