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具有看点的一本爽文《被开除后,我能看见谎言》,类属于短篇言情题材,主人公是韩东赵明凯,小说原创作者叫做壹芝笔,故事内容梗概:下班时,王姐神秘兮兮地叫住我:"周五部门聚餐,赵主管请客。"她压低声音,"别点太贵的菜,他最后都会让下属AA。"头顶数字……
章节预览
1
显示器右下角的数字跳到00:47时,我的眼睛已经酸涩得像是被砂纸磨过。星辰科技市场部的办公区只剩下我的键盘敲击声和中央空调的嗡鸣。
"苏一,帮我整理明天会议资料,我男朋友生日必须早走!"
"一姐,这个报表帮我核对下数据呗,你最细心了!"
五颜六色的便利贴爬满我的显示器边框,像一群饥饿的蝗虫啃食着我的时间。我伸手撕下那张粉色的——陈丽留下的,字迹潦草得像是急诊医生的处方。作为市场部资历最浅的员工,我的办公桌就像个便民服务站,谁都能往上面贴张便签条。
我揉了揉太阳穴,点开陈丽留下的文件夹。里面的资料乱得像被台风扫过的垃圾场,产品参数和市场分析混在一起,客户名单和竞品对比搅成一团。我花了三个小时才勉强理出个形状,期间接了四个同事的电话,都是问我他们明天要用的材料准备好没有。
当我终于打开演示文件时,手指突然僵在键盘上。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数据明显是去年的,而根据我上周整理的季度报告,实际数字已经跌了近15%。这个错误要是出现在明天的重要客户会议上,市场部所有人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陈丽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我小声嘀咕着,赶紧调出最新的市场调研报告开始修正。电脑右下角的时间跳到02:18,我的眼皮重得像灌了铅,但手指还在机械地敲击键盘。
凌晨三点零七分,我终于把修正后的文件发到会议组邮箱,给陈丽留了言:"演示文件第17页的市场占有率数据有误,已根据最新报告修正,请查收附件。"
关电脑时,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妈妈发来的微信:"一一,周六王阿姨介绍的那个海归博士,你记得空出时间啊。"屏幕上方还堆着三条未读消息,不用点开就知道都是相亲安排。
走出公司大楼时,我仰头看见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保安老张冲我点点头:"苏**,又加班啊?"我挤出一个疲惫的微笑,心想明天——不,今天早上的会议,陈丽肯定会把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
第二天早晨,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公司。镜子里我的黑眼圈重得像被人打了两拳,只好多扑了层粉底。推开会议室门时,我看见陈丽和林总站得很近,两人看到我后立刻分开了些距离。
"苏一!"陈丽的声音像指甲刮过黑板,"谁允许你擅自修改我的演示文件?"
我愣住了:"我昨晚给你留言了,数据有问题..."
"那是我调整过的预测数据!"陈丽的脸涨得通红,她今天穿了件低领衬衫,脖子上有块可疑的红痕,"你一个刚入职一年的新人,懂什么市场预测?"
林总冷冷地扫了我一眼,他今天喷了太多古龙水,熏得我鼻子发痒:"陈丽跟我说了,你最近总喜欢自作主张。市场部不需要这种不守规矩的员工。"
我嗓子干得发疼:"林总,那些数据真的有问题,我这里有原始报告可以证明..."
"够了!"林总厉声打断我,"客户马上就要到了,没时间听你狡辩。陈丽,你赶紧检查一下文件。苏一,你现在就去人事部办离职手续。"
会议室的玻璃门外,已经聚集了几个探头探脑的同事。我张了张嘴,却看见陈丽嘴角那抹得意的微笑,突然明白了什么。上周我偶然发现的那笔异常市场费用,收款方是陈丽表哥开的空壳公司。当时我还傻乎乎地提醒她可能被人利用了。
"......我明白了。"我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人事部,后背挺得笔直。走廊上,几个平时让我帮忙做PPT的同事迅速低下头假装没看见我。
人事部的离职手续办得出奇地快,快得让我怀疑这一切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我收拾办公桌时,隔壁工位的张芸偷偷塞给我一张名片:"我朋友公司正在招人。"她小声说,"陈丽上周五加班时,我看见她从林总办公室出来,衬衫扣子系错了两颗..."
两小时后,我抱着一个纸箱站在公司大楼门口。箱子里装着我为数不多的私人物品——一个印着猫咪图案的马克杯,两张和大学室友的合影,几本写满工作笔记的笔记本。人事部的小王连离职证明都提前准备好了,看来我的"突然离职"一点也不突然。
天空开始下雨,起初只是零星的雨点,很快就变成了倾盆暴雨。我没带伞,只能站在公交站台躲雨。手机不断震动,是同事们发来的消息,有同情的,有打探内幕的,还有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表示要请我吃饭。
我一条都没回。雨水打湿了我的衬衫和裙子,纸箱一角已经开始软化。一辆黑色奔驰飞驰而过,溅起的泥水泼了我一身。我认出那是林总的车,副驾驶上坐着陈丽。我闭上眼睛,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和绝望。
当我再次睁开眼时,世界似乎有些不同了。每个路过的人头顶都漂浮着一个半透明的数字,有些是淡淡的"1"或"2",有些则是刺目的"78"甚至"95"。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在打电话,头顶的数字随着他的话语不断跳动。
"亲爱的,我今晚真的得加班......"数字从"12"跳到了"45"。
"那个项目很急,老板亲自盯着呢......"数字飙升到"83"。
我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额头。看向公交站对面商店的玻璃橱窗,确认自己头顶并没有任何数字。一个撑着红伞的老太太走过,她头顶显示着"3",嘴里嘟囔着:"这天气真讨厌......"
雨还在下,但我的嘴角突然扬起一个弧度。纸箱里被雨水浸湿的笔记本上,记录着我在星辰科技工作一年来经手的所有项目和资料。我抱紧了箱子,走向马路对面的一家咖啡店。
无论这个奇怪的能力是什么,我决定先弄明白它的规则。因为直觉告诉我,这可能是命运给我的一份特殊礼物——在我最需要的时候。
我坐在咖啡店的角落,盯着对面西装男头顶的数字从"67"降到"12"。他已经对着电话说了三遍"我爱你",每次数字都会飙升,然后随着一句"当然没喝酒"又降下来。
"您的拿铁。"服务生放下杯子时,我条件反射地看向他头顶——什么都没有,和我一样。
"谢谢。"我抿了口咖啡,苦得让我皱眉,"请问现在是几点?"
"凌晨四点十八分。"他看了眼手表,头顶依然空白。
我心跳加速:"你们店里的钟表是不是快了?"
"没有啊。"他指向墙上的挂钟,数字纹丝不动,"我们刚和网络时间校准过。"
我强压住兴奋,又试了几次。无论我问什么问题,他头顶始终没有出现数字。这个发现让我手指发颤——也许不是每个人头顶都有数字,或者,只有说谎时才会显示?
回到家,我直奔卫生间,对着镜子练习:"我叫苏一。"——头顶没有变化。
"我今年24岁。"——一个淡淡的"2"浮现出来,我实际25岁。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紫色。"——数字跳到了"5",其实我喜欢蓝色。
我像个疯子一样在镜子前自言自语了两个小时,终于摸清规律:数字越大,谎言程度越深。说无关痛痒的小谎时数字在1-3之间,而重大谎言会让数字飙升到80以上。
窗外天色渐亮,我却毫无睡意。手机震动起来,是张芸:「苏一,我知道你为什么被开除了。方便见面吗?」
一小时后,张芸坐在我的沙发上,手里捧着热茶。她头顶的数字始终在"3"以下,除了说到"我一点都不生气"时跳到了"15"。
"上周五我加班到十点,"她压低声音,"看见陈丽从林总办公室出来,衬衫扣子系错了两颗。"她掏出手机,"我拍了这个。"
照片上,陈丽正匆忙地整理衣领,背景确实是林总办公室门口。更关键的是,她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封面上印着"市场费用审批"。
"还有更绝的,"张芸凑近,"财务部的小刘告诉我,上季度那笔二十万的市场活动费,收款方是陈丽表哥的公司。"她顿了顿,"而活动根本没办。"
我猛地坐直:"就是我发现异常的那笔!"
"对,你当时还傻乎乎地提醒陈丽可能被人骗了。"张芸翻了个白眼,"结果人家转头就和林总联手把你踢出局。"
她离开前给了我一个拥抱:"你的能力比我强多了,不该当便利贴女孩。"她头顶的数字在说这句话时始终为零。
接下来三天,我像着魔一样测试自己的能力。菜市场里,摊贩说"这虾绝对是今早刚捞的"时头顶显示"89";地铁上,声称"我只是关心你"的男友头顶挂着"78";连电视里的politicians发言时,数字都高得惊人。
第四天,我收到新锐科技的面试通知。这家跨国企业正在组建新团队,职位刚好匹配我的经验。我盯着邮件看了半天,突然笑出声——也许这个能力不是诅咒,而是礼物?
面试当天,我特意选了最职业的藏青色套装。等候区坐了七八个应聘者,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香水味和紧张气息。
"我在上家公司带过十年团队,"一个油头粉面的男人正对旁边女孩吹嘘,"CEO都听我的建议。"他头顶的数字疯狂跳动,从"30"一路飙升到"95"。
"真的吗?"我忍不住插话,"星辰科技市场部成立才八年,您是怎么在那里有十年管理经验的?"
男人的脸瞬间涨红:"我、我之前在分公司..."
"星辰从来只有北京一个总部。"我微笑道,看着他头顶数字跳到"99"。
面试室的门突然打开,一个穿深灰西装的男人倚在门框上:"苏一女士?请进。"他胸牌上写着"韩东",头顶的数字始终稳定在"1"到"3"之间。
面试过程出乎意料。韩东没问我为什么离开上家公司,而是让我分析一个市场案例。当我指出他们现有推广策略的三个漏洞时,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最后一个问题,"他合上文件夹,"如果你发现同事在重要数据上作假,会怎么做?"
我直视他的眼睛:"先收集证据,然后按公司流程举报。"韩东头顶的数字在我说这句话时降到了零。
面试结束时,他递给我名片:"下周一见。"嘴角勾起微妙的弧度,"提醒你,新锐的水比星辰深得多。"他顿了顿,头顶突然冒出个"2","不过会看水的人,总不容易淹死。"
我走出大楼时,阳光正好。路过的行人头顶飘着各式数字,但我已不再恐慌。这个能力或许会让我看到更多谎言,但也意味着——我再也不会被蒙在鼓里当傻瓜了。
手机震动,是陌生号码:「苏**,我是韩东。建议你查查智创科技的背景,他们下周要来谈合作。」我皱眉,这算什么?测试?还是警告?
回到家,我打开电脑搜索智创科技。三小时后,我在一堆财报和新闻中发现端倪——他们去年有笔两千万的融资根本没到账,但官网还挂着融资成功的通稿。
我盯着屏幕,突然明白韩东的用意。这既是橄榄枝,也是考题。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整理分析报告。无论新锐科技的水有多深,至少现在,我有了一双能看清水下暗流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