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小说《风知道所有秘密》,近期点击率非常高,讲述主角林晓陈默的爱情故事,是作者“小小金麦穗”大大所著,主要讲述的是:陈默帮她拎起一个箱子:“走吧,我带你去经管宿舍区。”一路上,陈默介绍着校园,林晓安静地听着。到宿舍楼下时,陈默说:“对了……
章节预览
1重逢的咒语林晓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黄浦江的夜色。窗外灯火璀璨,游船划过江面,
留下粼粼波光。二十六层的办公室安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的轻微嗡鸣。
明天她就要以美方投资总监的身份,与迅科科技洽谈B轮融资合作。而迅科的创始人,
是陈默。十七年过去了,这个名字依然能让她心跳漏拍。她端起桌上的黑咖啡,抿了一口。
苦味在舌尖蔓延,却远不及那些年暗恋的苦涩。手机震动,
是助理发来的最终版尽职调查报告。林晓滑动屏幕,目光落在创始人简介那一页。
证件照上的陈默褪去了少年的青涩,轮廓更加分明,只是眼睛里还藏着那份她熟悉的专注。
“陈默,”她轻声念出这个名字,仿佛一个尘封已久的咒语。2005年,
南城一中的篮球场边,林晓第无数次躲在人群后面,目光追随着场上的陈默。
十六岁的她体重160斤,穿着最大码的校服,
怀里抱着三本厚厚的习题集和一瓶矿泉水——给同桌带的,她这样告诉自己,
好像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又来篮球场看陈默比赛的尴尬。“林晓!你又躲在这里看陈默啊?
”班上的女生笑着戳穿她,声音大得足以让半个操场的人听见。一阵哄笑中,
林晓感觉自己的脸烧得厉害。她低下头,恨不能把自己塞进校服里消失。胖的好处之一,
大概是脂肪能把羞耻感包裹得更严实些,不至于立刻炸裂开来。“别、别乱说,
我是来给王萌送水的。”她结结巴巴地辩解,声音小得自己都听不见。
场上的陈默刚刚投进一个三分球,掀起又一阵欢呼。汗水在他阳光下闪闪发光,
随着起跳的动作划出完美的弧线。他永远不会注意到人群后的她,
林晓想就像太阳不会注意到亿万光年外的一粒尘埃。那天放学后,林晓绕到高三年级公告栏,
红榜最上方贴着陈默的名字和照片,下面写着“保送清华大学”。而她,
刚刚在高二月考中跌出年级前五十。“看什么呢?”好友王萌拍拍她的肩,“哦,
陈默学长啊,听说他保送清华了。真是人生赢家,长得帅,学习好,篮球打得还好。
跟我们不是一类人啦。”不是一类人。这句话像针一样扎进林晓心里。
她突然想起数学老师昨天刚讲过的概率问题——她和陈默相遇的概率,
她变得配得上他的概率,大概比随机变量取到某个特定值的概率还要小。但概率小不等于零,
不是吗?那天晚上,林晓在日记本上写下:“清华大学。从南城到北京,1468公里。
如果我能变得更优秀,这段距离会不会缩短一点?”她开始疯狂学习。每天五点起床背单词,
课间追着老师问问题,晚上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刷题。同时,她尝试减肥,
偷偷省下早餐钱买减肥茶,喝到腹泻不止被送医急诊。“你这样会没命的!
”母亲在病床前哭道,“胖点怎么了?健康最重要啊!”林晓望着医院天花板,
眼泪无声滑落。她只是想要一个被看见的机会,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
转机出现在高二暑假。学校组织清北夏令营,名额有限,年级前十才能参加。
林晓考了第十一名。她鼓起这辈子最大的勇气,敲开了年级主任办公室的门。“老师,
我、我知道我是第十一名,但是能不能...”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几乎听不见。“林晓啊,
名额是定好的,没办法。”年级主任头也不抬。“我可以自费!只要让我参加,
我保证不会给学校丢脸!”这句话几乎是她喊出来的。年级主任终于抬起头,
惊讶地看着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胖女孩。最终,她获得了机会。在北京,清华园里,
她居然真的遇到了陈默。他作为志愿者回校参加夏令营活动。“同学,你东西掉了。
”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林晓转身,看见陈默捡起她掉落的学生证。那一刻,
她感觉自己心脏停止了跳动。“南城一中的?学妹啊。”陈默笑了笑,把学生证递还给她,
“叫什么名字?”“林、林晓。”她几乎窒息。“林晓学妹,加油哦!
”陈默说着礼貌的鼓励,然后就被其他同学叫走了。整个过程不到三十秒,
却足以让林晓铭记一辈子。那是陈默第一次对她说话,第一次叫她的名字。
虽然很可能转身就忘了,但对林晓而言,那是照亮她整个青春的高光时刻。从北京回来后,
林晓把“清华大学”四个字刻在了书桌上。她删掉了手机里所有游戏和小说,
换成了背单词软件和计时器。她不再尝试极端的减肥方法,而是开始学习科学饮食和运动。
每一天,当困意袭来时,她就想起陈默那句“加油”;每一次,当美食诱惑时,
她就想象自己变瘦后站在陈默身边的模样;每一回,当想要放弃时,
她就看看书桌上那四个字。高三那年,林晓的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三,体重下降了三十斤。
虽然还是微胖,但已经能看到隐约的轮廓变化。高考结束那天,她站在镜子前,
第一次觉得自己或许没有那么糟糕。录取结果公布,林晓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录取。
而陈默,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最后,我想说的是,
”陈默在台上目光扫过全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不要因为暂时的黯淡而放弃发光。”林晓坐在台下,觉得这句话是对她一个人说的。
大学报到那天,林晓拖着两个大箱子,在清华园里艰难地寻找宿舍楼。“需要帮忙吗?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陈默就站在她面前,比高中时更加挺拔,穿着志愿者的T恤,
笑容依旧灿烂。“陈默学长...”林晓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你认识我?
”陈默有些惊讶,然后恍然大悟,“哦,你是南城一中的学妹吧?叫什么来着?”“林晓。
”她低下头,心里既高兴又失落。高兴他还记得一点点,失落他只记得一点点。
陈默帮她拎起一个箱子:“走吧,我带你去经管宿舍区。”一路上,陈默介绍着校园,
林晓安静地听着。到宿舍楼下时,陈默说:“对了,下周系里有个新生交流会,你来吗?
”那是邀请吗?林晓不敢确定,只是机械地点点头。“那到时候见。”陈默笑了笑,
挥手告别。2暗恋的苦涩那天晚上,林晓在日记中写道:“1468公里缩短为了0,
但我们的距离依然遥远。”大学生活远比高中复杂。在这里,林晓不再是尖子生,
而是众多优秀学生中普通的一个。她加入了陈默所在的金融协会,却总在讨论中沉默不语。
不是因为没想法,而是怕说错话,怕被嘲笑。与此同时,她的减肥事业进入了平台期。
体重下降到130斤后就不再变化,无论她怎么节食运动。她开始研究各种减肥理论,
记录每一口食物的热量,每天跑步十公里。大二上学期,金融协会组织了一次案例大赛。
林晓和陈默分到了同一组。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却也是最大的挑战。讨论中,
陈默的观点主导了整个小组。林晓有不同想法,却不敢提出。直到比赛前夜,
她终于鼓起勇气给陈默发了邮件,阐述了自己的分析。第二天比赛前,陈默找到她:“林晓,
你的想法很棒,为什么不在讨论时说呢?”结果,小组采用了她的方案,获得了第二名。
庆功宴上,陈默特意坐在她旁边:“你其实很厉害啊,就是太不爱说话了。”那天晚上,
回宿舍的路上,陈默突然问:“林晓,我总觉得你有点眼熟,我们高中时见过吗?
”何止见过,我看了你整整三年。林晓心里想着,嘴上却说:“可能在学校里遇到过吧。
”大三那年,林晓的体重降到120斤,五官变得清晰立体。她开始学习化妆打扮,
买了隐形眼镜,换了发型。偶尔有男生向她示好,她却总是下意识地拒绝。
她加入了陈默所在的创业团队,作为数据分析员。那些熬夜做项目的日子里,
他们常常一起在实验室通宵。陈默开始依赖她的分析,欣赏她的冷静和敏锐。“林晓,
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某天凌晨,陈默一边泡咖啡一边问。“我想出国读研。
”她说出了酝酿已久的计划,“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工程项目。
”陈默吹了声口哨:“厉害啊,那是个顶级项目。”“学长呢?”“我?我想创业。
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空间很大,我想做一个智能投顾平台。
”那是林晓第一次听说陈默的创业梦想。她多想说“那我留下来帮你”,
但知道这不是陈默需要的。他需要的是一个更强大、更专业的林晓。大四毕业,
林晓以专业第一的成绩申请到了哥大的offer。离校前一天,陈默单独请她吃饭。
“敬我们最靠谱的数据分析师。”陈默举杯,“到了纽约,别忘了我们啊。
”林晓望着对面的陈默,多么想告诉他这些年的暗恋。但最终,
她只是说:“学长创业要加油,说不定以后我们会合作呢。”“那就说定了。”陈默笑道,
“等你学成归来,我的公司应该也小有规模了,到时候请你来当首席财务官。
”那是句玩笑话,林晓却当真了。纽约的生活比想象中艰难。
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学业压力,让林晓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
她唯一的慰藉是偶尔在陈默的朋友圈下点赞评论,保持微弱的联系。哥大的学习节奏很快,
林晓却如鱼得水。她发现自己特别喜欢金融工程中的数学模型,
那些确定性的公式和概率分布比人心容易揣摩得多。两年后,她以优异成绩毕业,
顺利进入华尔街一家投行。投行生活忙碌而充实,林晓的体重维持在健康的110斤。
她学会了穿高跟鞋和职业装,能够从容地在交易室发号施令。身边不乏追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