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逆旅之开端
作者:字里行间爱意无限
主角:林默小吴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09-28 11:10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新生代网文写手“字里行间爱意无限”带着书名为《星途逆旅之开端》的短篇言情小说回归到大众视线。这本小说以其独特的背景设定和出色的剧情展开,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黄毛骂了句脏话,却没敢动手。他盯着林默看了半天,突然啐了一口:“装什么好人,等你们的破菜长出来,老子第一个抢。”……

章节预览

银白色的光芒像一层凝固的牛奶,均匀地铺在城市上空已经三个月了。

林默站在阳台上,指尖划过冰凉的栏杆。楼下的梧桐树叶比往年黄得更早,叶片边缘卷着焦褐色的枯斑——S-091提供的人工光照终究替代不了太阳,植物在这种诡异的“白昼”里显出一种病态的萎靡。远处的街道上,几个穿着防刺背心的联防队员正追逐着一个抢了便利店面包的瘦高男人,警笛声被飞船底部传来的低频嗡鸣揉得发飘,听起来像某种漏气的玩具。

“爸爸,楼下又吵架了。”念念抱着她的兔子玩偶凑过来,小脸上沾着水彩颜料。她的画纸上不再是蓝天白云,而是一片灰黑色的巨大阴影,下面画着许多歪歪扭扭的小人,有的举着棒棒糖,有的举着拳头。

林默把女儿抱起来,用指腹擦掉她脸颊上的颜料:“是在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呢。”

“可他们在骂人。”念念的小眉头皱起来,“王奶奶说,以前街上不这样的。”

林默的心沉了沉。王奶奶是住在对门的独居老人,上周去菜市场买菜时被抢了钱包,回来后就一直闭门不出。三个月前,谁也想不到“抢劫”这种只在社会新闻里出现的词,会像流感一样在社区里蔓延开来。

S-091的承诺确实兑现了:电力、净水、基础物资供应从未中断。但“基础物资”这四个字像一把精准的标尺,划开了人类社会的体面。统一配送的压缩饼干永远是单调的麦香口味,罐头里的肉糜带着金属般的腥气,新鲜蔬菜成了按户配给的奢侈品,每人每天只能分到巴掌大的一块。

更致命的是秩序的崩塌。**机构还在运转,但公务员们眼神里的茫然比居民更甚;警察依旧巡逻,却常常对着哄抢物资的人群束手无策——当生存的焦虑压过规则意识,警徽的威慑力突然变得像纸糊的一样。AI提供的能源维持了城市的骨架,却没能保住那些填充骨架的血肉。

“林默,该吃饭了。”苏晴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餐桌上摆着三碗燕麦粥,一小碟咸菜,还有半个昨天剩下的馒头。这已经是他们能凑出的最好伙食了。苏晴以前在一家设计公司做行政,飞船降临后公司裁员,她成了第一批被优化的人。现在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计算着配给卡上的余额,在社区供销社开门前一小时去排队,偶尔能抢回一包快要过期的奶粉。

“今天供销社到了一批鸡蛋,我排了两个小时队,分到六个。”苏晴把一个煮鸡蛋剥好,塞进念念碗里,“给念念补补营养。”

“你吃吧。”林默把鸡蛋推回去,“我上午去工地搬砖,管饭。”

他现在在一个社区自建的蔬菜大棚干活。那是几个退休的老农牵头搞的,用AI提供的能源驱动恒温设备,在地下室种出了几畦青菜。林默以前是建筑设计院的工程师,现在每天扛肥料、搭支架,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工地太危险了。”苏晴的声音低下去,“昨天李叔不是被掉下来的钢管砸伤了吗?那些临时搭的架子根本不结实。”

“没办法,”林默喝了口粥,燕麦的粗粝感刮着喉咙,“大棚给的工分能换新鲜蔬菜,比坐吃山空强。”

他没说的是,工地上的争吵越来越频繁。有人为了多领一把肥料打架,有人偷偷把成熟的青菜藏起来换酒喝,昨天甚至有人夜里撬开大棚的锁,偷走了半棚刚结果的番茄。领头的张大爷气得直骂娘,最后也只能叹着气让大家轮流守夜。

吃完饭,林默准备去工地,刚下楼就被一阵喧哗堵在了单元门口。三个穿着黑色夹克的男人正把一个中年男人按在墙上,其中一个染着黄毛的家伙正抢他手里的帆布包,包里露出几包压缩饼干的边角。

“这是我给我女儿抢的!她三天没吃东西了!”中年男人嘶吼着,脸涨得通红。

“现在是老子的了。”黄毛嗤笑一声,一拳砸在他肚子上。

周围围了不少人,有人指指点点,有人拿出手机拍照,却没人敢上前。林默认得那个中年男人,他住在三楼,女儿患有哮喘,需要特殊配方的奶粉,但那种奶粉早就从配给清单上消失了。

“住手。”林默往前走了一步。

黄毛转过头,上下打量着他:“想英雄救美?掂量掂量自己。”

林默没说话,只是慢慢卷起袖子。他的胳膊上还留着上周在工地打架的淤青——为了抢一袋土豆,他和两个工人滚在泥地里打了一架。以前他连踩死只蟑螂都要犹豫半天,现在却能面不改色地盯着对方的眼睛,像野兽一样亮出自己的爪牙。

也许是他眼神里的狠劲镇住了对方,黄毛啐了口唾沫,狠狠推了中年男人一把,带着同伙骂骂咧咧地走了。

“谢谢你,林工。”中年男人捂着肚子站起来,帆布包的带子已经被扯断了。

“你女儿怎么样了?”林默帮他捡起掉在地上的饼干。

男人的眼圈红了:“喘得厉害,社区医院的氧气也快不够了……S-091说会保障基础医疗,可这基础到底是啥标准啊?”

林默说不出话。他想起上周去社区医院拿药时,看到走廊里躺满了病人,呼吸机的嗡鸣声此起彼伏,护士们抱着病历本哭——AI提供的药品清单里,没有抗生素,没有哮喘喷剂,只有最基础的退烧药和止痛药。

走到工地时,张大爷正蹲在门口抽烟,烟卷是用干树叶和报纸卷的。大棚的塑料布被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里面的青菜蔫头耷脑地趴在泥土里。

“又被偷了?”林默问。

“何止偷啊。”张大爷把烟**扔在地上,用脚碾了碾,“昨晚守夜的老刘被打了,现在还在医院躺着。这帮兔崽子,连种子都给我刨走了!”

林默看着那片狼藉的菜地,突然觉得一阵无力。他们像一群在玻璃罩里挣扎的虫子,AI提供的能源是玻璃罩里的空气,可空气里没有食物,没有希望,只有慢慢滋生的绝望。

“林工,你说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一个正在收拾残局的工人叹道,“S-091说要观察一百年,难道我们就要这样抢一百年?”

“也许……我们能自己找点出路。”林默蹲下来,手指**湿润的泥土里。土壤的微凉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些。

那天晚上,林默翻出了他以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时,映出他眼下的青黑。他点开浏览器,输入了那个三个月来一直不敢触碰的地址——S-091开放的基础信息库。

页面加载的瞬间,无数行冰冷的文字瀑布般涌出来:星际联邦的历史、超光速航行原理、碳基生物的能量代谢模型……林默的目光在这些陌生的词汇里穿梭,突然停在一个标题上:《行星级生态循环系统设计规范》。

他的心脏猛地跳起来。他点开文档,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三维模型图,描述着如何在封闭环境中构建自给自足的生态链。其中一段提到,利用特定频率的人工光照,可以模拟恒星光谱,提升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苏晴,你来看!”林默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苏晴凑过来,看着屏幕上复杂的图表:“这是什么?”

“是AI公开的资料。”林默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你看这里,它说可以调整光照频率,让蔬菜长得更快更好。还有这个,他们的水培技术能节省70%的用水,我们的大棚完全可以改造!”

苏晴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可我们连种子都快没了,改造又有什么用?”

“种子可以找。”林默盯着屏幕上的另一个文档,“信息库里有植物基因测序的方法,我们可以从现有的蔬菜里筛选优良品种,自己育种。只要能种出足够的粮食,至少……至少不用再为一口吃的打架。”

“可这太难了。”苏晴的声音发颤,“我们没有设备,没有技术,甚至连懂这个的人都找不到。”

“那就去找。”林默握住妻子的手,她的指尖冰凉,“明天我就去联系以前的同事,设计院里有搞生态建筑的专家;张大爷认识农科院的老教授,也许能请动他们出山;社区里还有那么多闲置的地下室,我们可以改造成种植基地……”

他的话像一串火星,落在苏晴心里那片潮湿的灰烬上。她看着丈夫眼里久违的光,突然想起他们刚结婚时,林默也是这样,拿着一张草图就能眉飞色舞地讲上半天,说要盖出最舒服的房子。

“要是……要是有人不愿意帮忙呢?”

“总会有人愿意的。”林默望着窗外那片银白色的天幕,“不是所有人都想在抢来抢去里耗完这一百年。”

接下来的一周,林默像上了发条的陀螺。他先是找到了以前的同事老周,老周在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做研发,飞船降临后公司倒闭,正整天在家喝闷酒。当林默把打印出来的资料摊在他面前时,这个醉醺醺的男人突然清醒了,手指在图纸上戳了半天:“这……这是跨维度能量转换技术啊!我们以前在实验室想破头都搞不懂的东西,他们就这么公开了?”

“AI说这是基础信息。”

“基础?”老周笑了,眼里却闪着光,“对他们是基础,对我们就是登天的梯子。算我一个,我正好家里还有些实验设备没扔。”

有了老周加入,事情变得顺利起来。老周联系上了农科院的退休教授,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资料看了三天三夜,最后一拍桌子:“干!就算死了,也得给后人留下点能种出粮食的土!”

消息在社区里悄悄传开。有人嗤之以鼻,说他们是异想天开;但更多的人沉默着加入进来:开五金店的王老板捐出了所有的钢管和电线,以前在健身房当教练的小杨主动承担了搬运工作,甚至连对门的王奶奶都颤巍巍地拿出攒了一辈子的积蓄,说要给孩子们买点好种子。

他们把社区里最大的一间地下车库改造成了实验基地。老周带着几个懂电路的居民,根据AI资料改装了照明设备,把S-091提供的能源转换成适合植物生长的光谱;教授指导大家搭建水培架,用营养液代替土壤;林默则负责设计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念念也有了新任务——每天给那些刚发芽的小苗画画。她的画纸上第一次出现了绿色,虽然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劲儿。

这天晚上,林默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刚走到单元楼门口,就看到那个黄毛带着人在撬张大爷家的门锁。张大爷昨天在基地累倒了,现在家里没人。

“又是你们。”林默把手里的工具箱往地上一放,发出沉闷的响声。

黄毛显然没把他放在眼里:“少管闲事,不然连你家一起撬。”

但他身后的两个同伙却往后缩了缩——他们今天在基地帮忙搬运过水管,知道这个看起来文弱的工程师,现在身边围着一群愿意为他扛钢管的人。

“林工,算了,别跟他们一般见识。”楼上的邻居打开窗户喊道,“我们已经报警了。”

黄毛骂了句脏话,却没敢动手。他盯着林默看了半天,突然啐了一口:“装什么好人,等你们的破菜长出来,老子第一个抢。”

“不会有那一天的。”林默的声音很平静,“等我们的基地建好了,会给每个人分蔬菜。你要是愿意,也可以来干活,按劳分配。”

黄毛愣了一下,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骂骂咧咧地带着人走了。

林默打开家门时,苏晴正对着电脑屏幕出神。屏幕上是她刚设计的社区分布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着种植区、居住区、公共活动区。

“在忙什么?”林默走过去搂住她的肩膀。

“我在想,”苏晴指着屏幕,“等我们有了足够的蔬菜,就可以建个食堂,让大家不用再自己做饭;那边可以改造成儿童乐园,让念念他们有地方玩;还有……”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笑着摇了摇头:“是不是想得太远了?”

“不远。”林默看着屏幕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线条,突然觉得那艘悬在头顶的巨大飞船,似乎不再那么令人窒息了。S-091提供的能源和信息,终究只是工具,真正能决定人类未来的,从来都是那些在裂缝里也要往下扎根的人。

他打开手机,给S-091发了一条信息:“你们观察人类,是为了记录文明的兴衰吗?”

这次回复来得慢了些,大概过了十分钟,屏幕上才跳出一行字:

【观察的意义,在于记录可能性。】

林默看着这行字,突然笑了。他关掉对话框,走到窗边。银白色的光芒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块长方形的光斑,像一块被切开的月光。远处的基地还亮着灯,老周他们大概还在调试设备。

也许一百年后,S-091会带着它的记录离开。但林默知道,他们这些在阴影里种下绿色的人,会给这个被观察的文明,留下一个不一样的可能性。

他转身走向卧室,明天还要早起去基地看那些刚冒头的小苗。它们今天又长高了一点,嫩绿的芽尖顶着细小的露珠,在人工光照下闪着光,像无数个攥紧的小拳头。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