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盘店浮沉录
作者:韦宝
主角:林晓梅王莉小周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09-28 11:21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作者“韦宝”精心编写完成的短篇言情故事,《果盘店浮沉录》是这本书的名字,这部新作品最近火爆上线了,故事情节生动感人,主人公:林晓梅王莉小周,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非常精彩,小说简介:”林晓梅摆手的动作快得有些僵硬:“不用了张姐,我手糙,用不惯这么贵的。”话刚说完,……

章节预览

夜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沉沉压在“星光果盘店”的玻璃门上。

林晓梅把最后一盒切好的草莓摆进冷藏柜时,指尖不小心蹭到了柜壁的冰碴,

她下意识地缩了手,才发现自己连冬天该换的加绒手套都还没买。

手机在围裙口袋里震了三下,是房东发来的催租消息,末尾跟着个红色的感叹号,

像根针似的扎得她眼慌。“晓梅,还没走啊?”收银台后的张姐探出头,

手里捏着个刚拆封的护手霜,乳白色的膏体在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

“我儿子昨天从国外寄回来的,说是能防裂,你要不要试试?

”林晓梅摆手的动作快得有些僵硬:“不用了张姐,我手糙,用不惯这么贵的。”话刚说完,

她就看见张姐手腕上多了条细巧的金手链,链尾缀着的小铃铛一晃,

细碎的光就落在了收银台的账本上——那账本里记着张姐这个月的提成,

光是老客户订的“帝王果盘”就有七单,每单抽成就够林晓梅交半个月房租。

她攥了攥围裙角,想起自己这个月的业绩:除了零散的散客买过几盒十几块的基础果盘,

连个订大份果盘的客户都没有。前几天她试着给之前常来的李哥发消息,

问要不要订份芒果拼盘,对方只回了句“最近手头紧,算了”,之后就再也没理过她。

“你说现在这日子,怎么就这么难呢?”林晓梅忍不住叹气,“前几年多好啊,

晚上店里忙得脚不沾地,客户点果盘都不看价格,有时候还会多给小费。

我那时候一个月能攒下两千多,现在倒好,连房租都得跟我妈要。”张姐拧上护手霜的盖子,

眼神扫过店里靠窗的位置——那里曾是王莉的固定站位,现在却空着。“前几年是大环境好,

客户上班轻松,口袋里有余钱,自然愿意多花点。你还记得王莉不?以前她跟你一样,

就守着个位置等客户上门,每个月业绩跟你差不多。可现在呢?

人家上个月光私单就赚了三万多,听说还在隔壁小区租了个两居室。

”林晓梅愣了愣:“王莉?她不是跟我一起进的店吗?怎么现在这么厉害?”“厉害?

那是人家会动脑子。”张姐压低了声音,“你以为现在还能靠‘不懒’就能赚钱?

前阵子大环境不好,好多客户都不来店里了,王莉就天天给老客户发消息,

问人家最近忙不忙,要不要送份果盘过去。有次李总说自己女儿想吃车厘子,

王莉愣是跑了三家水果店,挑了最新鲜的送过去,没收一分钱。后来李总不仅自己常订果盘,

还介绍了好几个朋友来,你说这业绩能不涨吗?

”林晓梅想起自己之前的做法——客户来了就递菜单,客户走了就收拾桌子,

从没想过要跟客户多聊几句,更别说主动送东西了。她总觉得“维护客户”是件丢人的事,

像是在讨好别人,可现在听张姐这么一说,才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正说着,

玻璃门被推开,一阵冷风裹着香水味飘了进来。王莉穿着件米白色的羽绒服,

肩上挎着个崭新的皮质包,手里还提着个保温袋。“张姐,晓梅,我刚给陈哥送果盘回来,

他让我给你们带了两杯热奶茶。”她把奶茶放在收银台上,笑容里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

“晓梅,你最近怎么样?我看你这个月业绩不太好,要不要我跟你说说怎么跟客户打交道?

”林晓梅看着王莉身上的衣服——那羽绒服她在商场见过,标价要四千多,

是她三个月的工资。再看看自己身上洗得发皱的棉袄,突然觉得脸上发烫。

“我……我可能学不会你那套。”她小声说,“我嘴笨,不知道跟客户说什么。

”“嘴笨没关系,关键是要用心。”王莉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你还记得之前常来的赵叔吗?

他有高血压,不能吃太甜的水果,你每次给他推荐果盘的时候,

多提一句‘这个猕猴桃是低糖的,适合您’,他心里肯定高兴。还有,客户生日的时候,

哪怕送个小份的水果切盒,人家也会觉得你惦记着他。前几年大环境好,客户不在乎这些,

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手里的钱都紧,只有让他觉得你真诚,他才愿意在你这花钱。

”林晓梅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甲缝里还沾着下午切水果时留下的果汁渍。

她想起昨天跟妈妈打电话时,妈妈说“实在不行就回家,妈养得起你”,

当时她还嘴硬说“再撑撑就好了”,可现在才发现,

“撑着”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她不是不努力,是努力的方向错了。“我之前也跟你一样,

觉得只要把水果切好就行。”王莉的声音软了些,“后来有次店里业绩不好,老板说要裁人,

我才慌了。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连这份工作都没了,我怎么在这个城市活下去?

所以我开始学着记客户的喜好,学着跟他们聊天,慢慢才发现,维护客户不是讨好,

是让他们觉得你靠谱。你看我现在,好多客户都跟我成了朋友,他们不仅自己订果盘,

还会介绍别人来,这就是良性循环啊。”张姐在一旁点头:“可不是嘛。现在这行情,

就像退潮的海,谁没穿裤子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些混日子的,以前还能靠大环境蒙混过关,

现在潮水退了,没本事的自然就露馅了。你看隔壁店的小李,上个月房租都交不起,

最后还是回老家了。”林晓梅拿起那杯热奶茶,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

她看着王莉身上的光泽——不是衣服和包堆出来的,是那种有底气、有方向的从容。

再想想自己,这几个月越来越憔悴,衣服越穿越旧,心态也越来越差,

客户自然不愿意跟她打交道,这就是恶性循环。“我……我想试试。”林晓梅抬起头,

眼神里有了点光,“王莉,你能教我怎么记客户的喜好吗?还有,怎么跟他们聊天才不尴尬?

”王莉笑了,从包里拿出个小本子:“我早就给你准备好了。你看,

这上面记着咱们店里老客户的情况,谁喜欢吃什么水果,谁有忌口,谁最近有什么事,

都写得清清楚楚。你先从记这个开始,明天我带你跟我一起去送果盘,你看着我怎么做,

慢慢就会了。”玻璃门外的路灯亮了,暖黄的光透过玻璃照进来,

落在林晓梅手里的小本子上。她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陈哥:喜欢吃榴莲,女儿上小学,

每周五要订果盘接女儿放学”,字迹工整又认真。

她突然想起老板之前说过的话:“职场就像逆水行舟,你不往前走,就只能被淘汰。

”以前她不懂,现在才明白,大环境不好不是借口,能力不够才是致命的。

那些越来越富的人,不是运气好,是他们在潮水退去之前,

就已经穿好了“裤子”;而那些越来越穷的人,就像她自己,总以为潮水会一直涨着,

直到被浪拍在沙滩上,才知道自己一直光着脚。奶茶的香味在空气里散开,林晓梅喝了一口,

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整个胸腔。她看着王莉和张姐,

突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挣扎——果盘店的浮沉,其实就是职场的缩影,

有人在退潮时学会了游泳,有人却还在原地等着潮水再涨起来。而她,终于决定要站起来,

学着自己游了。夜色渐深,“星光果盘店”的灯还亮着,像是黑夜里的一点微光。

林晓梅把小本子放进围裙口袋,开始收拾店里的桌子,动作比之前快了些,也认真了些。

她知道,从明天开始,她的日子会不一样了——不是因为大环境会变好,

而是因为她终于明白,想要不被潮水淘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

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比往常多了几分暖意。林晓梅提前半小时到了“星光果盘店”,

手里攥着王莉给的那个小本子,

指尖反复摩挲着“陈哥:每周五订果盘接女儿放学”那行字——今天就是周五,

她在心里默念了三遍,生怕自己记混。店里还没开门,王莉已经在整理冷藏柜了,

她今天穿了件浅粉色的针织衫,衬得气色格外好。“来得挺早啊。”王莉回头笑了笑,

手里拿着个新鲜的牛油果,“知道你今天要跟我去送果盘,我特意挑了些好水果,

等会儿咱们做份‘彩虹拼盘’给陈哥的女儿带去,小孩子都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

”林晓梅赶紧走过去帮忙,笨拙地拿起水果刀,却在切橙子时不小心划破了手。“哎呀,

你慢点。”王莉立刻放下手里的活,从抽屉里翻出创可贴,“切水果的时候,手指要蜷起来,

别对着刀刃。前几年我刚学的时候,手也被划得全是口子,后来练多了就好了。

”看着王莉熟练地给她包扎伤口,

林晓梅心里有点发涩——以前她总觉得王莉现在的好日子是“走了运”,

可直到亲眼看见她手上淡淡的疤痕,才知道那些光鲜背后藏着多少看不见的努力。

等做好“彩虹拼盘”,已经快到约定的送单时间了。王莉提着保温袋,林晓梅跟在后面,

心里既紧张又期待。陈哥的公司在市中心的写字楼里,电梯里人很多,

王莉还在跟她小声叮嘱:“等会儿见到陈哥,先跟他问声好,然后把给小朋友的果盘递过去,

不用多说别的,真诚就行。”出了电梯,陈哥已经在公司门口等了。他看到王莉,

笑着迎上来:“小王,辛苦你跑一趟。”“应该的陈哥。”王莉把保温袋递过去,

顺势指了指林晓梅,“这是我们店里的晓梅,今天跟我一起来学习学习。对了,

知道小朋友喜欢吃彩色的水果,特意做了份‘彩虹拼盘’,您等会儿给她带去。

”林晓梅赶紧跟着点头:“陈哥好,您女儿要是觉得果盘好吃,下次可以跟我说,

我也能给您做。”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怕自己说得太急,显得不自然。

可陈哥却笑了,拍了拍她的肩膀:“小姑娘挺实在。行,下次我订果盘,就找你试试。

”走在回店的路上,林晓梅还没从刚才的喜悦里缓过来:“王莉,

陈哥真的愿意下次找我订果盘啊?”“当然了。”王莉笑着说,

“你刚才说‘我也能给您做’的时候,特别真诚,客户就吃这一套。以前我也怕跟客户说话,

总觉得自己嘴笨,后来发现,与其想着‘怎么说才好听’,

不如想着‘怎么让客户觉得舒服’。你不用刻意讨好,只要让他知道你用心了,就够了。

”回到店里,刚坐下没多久,林晓梅的手机就响了——是之前一直没理她的李哥。

她紧张得手心冒汗,接起电话时声音都有点抖:“李哥,您找我有事吗?”“晓梅啊,

”电话那头的李哥语气比之前温和多了,“我昨天跟我老婆说起你,

她说之前在你这儿买过果盘,觉得你切得挺干净的。今天我妈生日,想订份大份的果盘,

你看能不能给我送过来?”林晓梅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能!当然能!李哥,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