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你奈我何
作者:红肆
主角:恩英傅西辞
类别:短篇
状态:连载中
更新:2025-10-16 12:35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短篇言情小说《重生之你奈我何 》是一本全面完结的佳作,恩英傅西辞是文里出场的关键人物,“红肆”大大脑洞大开,创作的故事情节十分好看:恩英看小老太那锐利的眼神和不紧不慢给自己摇扇子的动作,就知道她上心了,怕火候不够,又说:“阿婆,什么是……

章节预览

自从这天起,小老太就注意观察自家小儿媳平时和娘家的接触,她娘家就在村上,两家人隔得并不远,喻柔时不时的出去串门子也常往娘家走,这时候大家日子不算难过,也没有不让女儿常回娘家的道理,何况同村呢。

小老太就发现,喻柔**都提买菜的篮子出去,篮子里次次放着东西,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今天三五个鸡蛋,明天几个新的写字本儿或是铅笔,反正针头线脑的,就没有空手的。

因着家里不缺,小老太之前也没注意,这猛一发现,心里气得不轻,这都什么毛病啊,喻家也不是那穷得活不下去的,哪家过日子天天靠人接济,不过小老太也没吭声,她想看看这小儿媳是怎么回事。

这天她看着小儿媳还是往常那个点儿准备出门,她叫住人:“今天别买菜了,昨天隔壁送了一篮子西红柿,炒个西红柿炒蛋吧,孩子爱吃,昨天还剩了两根丝瓜,再切上一盘子腊肠,尽够吃了”

喻柔也没说什么,转身就往楼上去收拾昨天孩子换下来的衣服,洗衣服去了。

但这天半下午,孩子大舅喻大找上门来了,小老太特意没在店里,喻柔在前面看。店,小老太在2楼,眼看着人从外面往家里进,才下楼,站在楼梯旁听动静……

“你婆婆呢?”

“哥,你咋来了?找我婆婆有事啊?她楼上午睡呢”

“我找她干嘛?你早上咋没去市场呢?昨天不是给你说了你嫂子怀孕犯口,家里天天红糖鸡蛋,咱家那两个鸡,天气热了,也不爱下蛋。我看你前天上街买了一篮子鸡蛋,你给分上半篮子,家里有红糖吗?再拿上两斤红糖。”

“没有红糖,你早上不都去市场了,你咋不去买?”

喻柔也不傻,听他跟他哥说话的语气也不像,是主动往娘家倒贴的

“我这不想着你买那么多,天气热也放不住,放坏了多可惜”

“上次你说家里没鸡蛋,我还给你拿了,咋嫂子怀孕净吃我家鸡蛋了?”

“嘿,果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可真是没良心,想想咱爹以前对你可最好,我们兄弟几个可都没读书,谁家就供女儿读书啊,你知道你读个高中花家里多少钱吗?”

听到这喻柔不说话了,她爸都50好几了,得了他这么个幺女,稀罕的跟什么似的,几个哥哥也确实都没读书,最多的也就是个小学毕业,可家里一直供她读到了高中,在农村这是极为少见的,其实这也是小老太看上喻柔的原因。

喻老大看喻柔不说话了,又问“你今儿没去买菜,你家吃啥?”

喻柔还当她哥闲话呢,又老老实实回“丝瓜腊肠”

没成想,他哥略带嫌弃的道“丝瓜就不要了,给我切上两根儿腊肠”

想到老爹喻柔忍下了,没回嘴,喻柔她爹早几年死了,留个老娘跟着大哥家过日子,嫂子是个面甜心苦的,她为了老娘日子好过,也没法跟大哥大嫂计较。

其实呢,喻柔和几个哥哥年纪差距大,并不知道这几兄弟根本就没有一个成器的,哪是家里不让读书,一个是那时候条件是真跟不上,更重要的是,这几个没一个是读书的料**垫底,喻家老大偷奸耍滑的,下面两个弟弟更是从小偷鸡摸狗的,只是这几年村上条件都还可以,加之前些年各种严打给吓着了,这才收敛了,村上也没人讲究当年的事,只想着那时候日子穷,半大小子不懂事。

却不知道这头,喻老大提着半篮子鸡蛋,回家就推开老娘房门,喜滋滋的“妈,鸡蛋我提回来了,晚点跟你和翠红一人煮上两个,她还怀着孕呢,我吃一个,咱家俩小子一人一个”

喻大娘骂儿子“照你这么吃,一顿就糟蹋完了,我怀你的时候也没吃上两个鸡蛋”

“我小妹就是个脑子不够数的,买个鸡蛋也不知道挑个头大的,鸡蛋个头小的很,不过我估摸着有二十多个,够吃一星期呢”

喻大娘惊讶“那么多,没被人看见吧,**子那个老婆婆可不是好相与的”

“没呢我去的时候,说是在楼上睡午觉呢,还是楼房好,咱家啥时候也能搬出去盖楼房啊?”语气里酸溜溜的

“都怪你那死老爹,脑袋发了昏了要供女儿读书,不然咱家早攒下钱了。”喻大娘恨声

又招呼儿子,“别煮白水蛋了,拿四个出来,我给蒸上一大盆水蒸蛋,咱一家人分着吃”

喻老大说他妈“我说您老省着干嘛?小妹家也不缺这三瓜两枣的,吃别人家的,你还心疼上了”

喻大娘心里一想,对啊,又不是自家鸡下的蛋,而且自家几只鸡自己伺候的好,每天都能下几个蛋,改口道“那你去地里摘两根黄瓜,咱再炒个瓜炒鸡蛋”

“那算了,也别炒鸡蛋了,这么热的天,我可不想下地,我刚还提回来两根腊肠,晚上吃那个吧”说完喻老大回屋躺着去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小老太听完墙角转身就看到自家小孙女坐在楼梯上托腮眼睛闪闪的盯着自己,小老太莫名有点心虚加不好意思,可惜她并不能理解她家孙女眼里饱含的期待与鼓励。

好几天过去了,恩英天天门都不出,就在家里等着看小老太有什么动作,按理说这几天老爹不在家,正是婆媳大战的绝佳时机啊,怎么说呢,恩英着实没想到,小老太这么干脆,没有所谓的勾心斗角,更没爆发什么鸡飞狗跳的婆媳大战。可谓是快刀斩乱麻,一力降十会。

这批货多,怕路上有什么幺蛾子,孔老三跟着出了趟远门刚回来,还没来得及喝盏茶,一家四口就被小老太叫到一起听宣,作为家庭最高领导人,小老太说,她家孙子要小升初了,让小儿媳回家安心带娃,另外,为了给她家孙子孔恩祥小朋友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她要搬家,搬去西城。

小老太是怎么看上西城这地方的,她口头上给的原因非常的简单粗暴,因为新修的县**在西城,那所一百多年没挪窝的沱江县第一中学也在西城,其他学校的老师那都是些半罐水,只有那里的老师是有真才实学的,别说市里,就是往省城比,那也是叫得上名的,恩英着实是很佩服老太太这时候居然就有了学区房的概念。

不得不说,很合理,喻柔也不是什么女强人、事业狂的人设,她干活单纯因为老公叫干什么干什么,而且婆婆说得很有道理,一通孟母三迁的故事讲下来,她妈喻柔女士觉得对啊,什么最重要,儿子最重要,比起暴发户的老婆,状元的妈这个身份显然更加让她向往,总之,被婆婆洗脑了一堆望子成龙的育儿经之后,喻柔觉得自己以前简直是不务正业,下定决心要专心“鸡娃”。

唯一的阻力居然是孝子喻老三,因为他觉得坪下街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可舍弃,他的家业都在这儿。哪怕他老娘私下里已经好生跟他说了喻家老大干的那些膈应人的事,他也觉得远不至于到搬家的地步,他对自家媳妇儿那几个兄弟比他老娘以为的要了解的多,可他知道媳妇儿的性子,一向体谅她难做,也懒得计较,不过是占点小便宜,只当不知道罢了。再说了,老娘说搬到西城去,西城那是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自家这虽是城郊,但东城这发展势头迟早得把这里划进去。

对老三的鼠目寸光小老太很是看不上,她说以前的官府衙门就在西城,解放前大户人家选宅子都是请了风水先生看的,打那时候起西城就是个出了名的宝地,那文昌庙香火多鼎盛啊,那是文曲星照着的地盘儿。

孔恩英小朋友简直要被她阿婆的智慧惊呆了,沱江县被沱江划开,分东城和西城,东城是最早发展起来的老城区,目前沱江县客运站和百货商场都在东城,2000年之前东城一直被视为沱江县的主城区,但随着之后房地产的兴盛,东城因为地势局限、建筑密集、老城区改造困难等原因逐渐没落,2000年之后,拥有更多土地和丰富历史遗迹的西城逐渐开始发展成为繁华的开发新区。

但小老太内心却想的是一个朴素的道理:没有千年防贼的,住在眼跟前儿,和喻家人离得太近了实在是不好,干脆搬远一点,这时候可没有便利的交通,这一东一西的距离腿儿着能走上一整天,谁没事找那么远,还能在一个菜市场上堵人?

小老太是一言九鼎的,可1980年之后沿海地带才有了第一批商品房的试点,商品房的市场化还远在1990年之后,眼下这时候咱这边远小县城里,除了自建房都是单位的福利房,这也是坪上村的人为什么修房子都在这一条街面上,因为坪下街的土地都属于是大队上,因此各家分的宅基地都在一片儿。

隔天单独叫了小儿媳妇小老太迅速地收缴了财务大权,要说算账这事,喻柔还真算不过小老太,小老太可是老算盘了,解放前孔家多少铺子的账要过小老太的手啊,嫁进来的时候不过十几岁,跟着婆婆扒着算盘学管家,因为聪颖很得婆婆喜欢,这才冠了夫姓,冠了夫姓的小老太是上了族谱的,后来能干的公爹去得早,丈夫是个不善经营的,身子骨不好,个性也养得天真,很快家中败落,没有优渥得生活和上好的药材,日子难挨丈夫早早去了,婆婆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口气喘不上来紧跟着也去了,也幸亏败落了,解放后划成份才算是贫农。

日子过不下去,小老太找上组织,哭诉一个寡妇带几个孩子不容易,给安排在了供销社继续扒算盘,因此小老太接过小儿子的账本一翻,心里是咯噔一下开始打起鼓来,好几夜都睡不好,恩英夜里看着小老太在床上烙煎饼,很是安心的睡了过去。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