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谍影:读心者的死局
作者:炎热的夏季2025
主角:林墨书顾怀安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10-30 10:32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民国谍影:读心者的死局》这本书炎热的夏季2025写的非常好,林墨书顾怀安等每个人物故事都交代得非常清楚,内容也很精彩,非常值得看阅。《民国谍影:读心者的死局》简介:这是一场用他人性命做赌注的测试,而她不得不成为这场测试的执行者。下午两点,按照计划,林墨书在茶水间"偶遇"了正在谈话的顾……

章节预览

第一章:死局剧痛。林墨书在尖锐的头痛中恢复意识,后脑仿佛被铁棍狠狠击打过,

每一次心跳都加剧着颅内的抽痛。她艰难地睁开双眼,视野里一片模糊。

记忆停留在最后一刻——国家安全局档案室,泛黄的二战间谍卷宗在指尖翻动,

代号“渔夫”的悬案即将被她破解。然后呢?一阵刺骨的寒意让她打了个哆嗦。

她发现自己坐在一张硬木椅子上,双手被反绑在身后。

空气中弥漫着霉味、铁锈和血腥气混合的怪味,令人作呕。她的视线逐渐清晰。

昏暗的灯光下,这是一个不足十平米的房间,墙壁上布满深色污渍,

地上散落着钳子、皮鞭、铁链等刑具。一块深色地毯铺在中央,上面浸染着早已干涸的血迹。

审讯室。作为犯罪心理侧写师,她太熟悉这种环境了——尽管她通常站在观察席上,

而非受审椅中。“醒了?”一个冰冷的声音从角落传来。林墨书猛地抬头,

看见一个穿着深色中山装的男人从阴影处走出。他约莫三十五六岁,面容冷峻,

一双眼睛黑得像深冬的夜空,看不到底,也透不进光。他的站姿笔挺如松,

每一步都带着掌控一切的压迫感。“你是谁?这是什么地方?”林墨书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

但声带因缺水而沙哑。男人没有回答,而是绕着她慢慢走了一圈,

目光如实质般扫过她的全身,像是在评估一件物品的价值与威胁。“林墨书,二十五岁,

新加坡归侨,三天前抵达重庆,应聘中央大学心理学讲师职位。”男人停在她面前,

声音没有任何起伏,“说说吧,日本人派你回来干什么?”林墨书心头一震。新加坡归侨?

心理学讲师?“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是国家安全局的犯罪心理侧写师,

我在分析一份历史档案——”“国安局?”男人挑眉,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

“这个编得倒是新鲜。那你告诉我,你的国安局证件在哪里?为什么在你随身行李中,

我们找到的是这个?”他将一本护照扔到她面前。林墨书低头看去,上面确实是她的照片,

但名字是“林墨书”,国籍是“中华民国”,签发地是“新加坡总领事馆”。她愣住了。

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来。这不是恶作剧。她看向男人的衣着——传统的中山装,布料厚实,

剪裁考究,但明显不是现代款式。房间里的电灯是那种老式的黄铜灯座,灯泡发出昏黄的光。

空气中的气味,那种没有经过过滤的煤油和血腥混合的气味,真实得令人窒息。

一个荒诞而可怕的念头在她脑海中形成。“现在是什么年份?”她声音微颤地问道。

男人眯起眼睛,似乎对她的问题感到意外,但还是回答了:“民国二十九年。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林墨书感到一阵眩晕。她穿越了?而且是在军统的审讯室里?

“我再问最后一次,”男人的声音降低了温度,“你是谁?为谁工作?”林墨书张了张嘴,

却发不出声音。她能说什么?说自己是来自八十五年的犯罪心理侧写师?谁会相信?

“不说话?”男人点了点头,向门口招了招手,“那就换个方式让你开口。

”两个壮汉应声而入,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根浸水的皮鞭。恐惧扼住了林墨书的喉咙。

她知道这个时代的审讯手段,知道落在军统手里意味着什么。“等等!”她喊道,

“我可以证明我的价值!我是心理学专家,我可以帮助你们做侧写,

分析罪犯和心理——”鞭子破空而来,抽在她的肩膀上。**辣的疼痛让她尖叫出声。

“我不需要心理学家,”男人冷冰冰地说,“我需要的是答案。”第二鞭接踵而至,

抽在她的背上。布料撕裂,皮肤开裂。林墨书咬紧牙关,汗水从额头滑落,

混着泪水模糊了视线。她必须想办法,必须活下去。就在这时,一阵剧痛穿透了她的头颅,

比鞭打还要强烈十倍。她眼前一黑,几乎晕厥,随后,

一些奇怪的声音和画面开始涌入她的脑海。

『这女人嘴真硬...不知道能撑多久...』『顾队长今天心情不好,

上次行动损失了三个兄弟...』『日本人最近活动频繁,

上面压力很大...』这些声音不是来自外界,而是直接出现在她脑海里。

林墨书惊恐地意识到,她正在读取审讯者的思想!又一鞭落下,

伴随着审讯官心中的念头:『上次那个共党撑了十七鞭就招了,看她能撑到第几鞭。

』“停下!”林墨书嘶声道,“你们抓错人了!我不是日本间谍!”男人抬手示意暂停,

走到她面前,俯下身:“那就告诉我,你是谁。”林墨书的大脑飞速运转。她必须说点什么,

证明自己的价值。她集中精神,试图从那混乱的心声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然后她捕捉到了审讯官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画面——一个嘴角有刀疤的男人,

正在翻阅一本密码本。“你们在找一个代号‘渔夫’的间谍,”她喘着气说,

声音因疼痛而颤抖,“他是个左撇子,嘴角有一道刀疤,有长期吸鼻烟的习惯。

他...他就在你们内部。”审讯室内的空气瞬间凝固。审讯官的脸色变了,

握着鞭子的手微微发抖。而那个一直冷静自持的男人——顾队长,第一次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你怎么知道‘渔夫’?”顾队长的声音依然平稳,但眼神锐利如刀,“这个代号是绝密。

”林墨书知道自己赌对了。她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我还知道,

他正在策划一次针对军统高层的行动,目标是...戴局长。

”这句话是她从顾队长脑海中捕捉到的碎片拼凑而成的猜测,

但当她看到对方骤然收缩的瞳孔时,知道自己猜对了。顾队长死死地盯着她,

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翻涌着她读不懂的情绪。审讯室里一片死寂,只有油灯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良久,他向前迈了一步,阴影完全笼罩了她。“你是谁?”他第三次问出这个问题,

但这次语气完全不同——不再是审问,而是探究。林墨书深吸一口气,

知道自己刚刚越过了一道生死线,但前方依然是万丈深渊。“我是能帮你找到‘渔夫’的人,

”她说,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但前提是,你得让我活下去。”顾队长没有说话,

只是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审视着她,仿佛在重新评估她的价值与威胁。林墨书迎着他的目光,

心中明白,这场危险的游戏才刚刚开始。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她唯一能依靠的,

只有这突如其来的读心术,和她来自未来的专业知识。而她面前这个男人,

既是她的救命稻草,也可能是将她推向深渊的最终力量。“我叫顾怀安,”他终于开口,

声音低沉,“记住这个名字。因为从现在开始,你的生死,由我决定。

”林墨书感到一阵眩晕,读心能力的过度使用与身体的剧痛一同袭来。在陷入黑暗的前一刻,

她捕捉到了顾怀安内心深处一丝转瞬即逝的念头——那不是怀疑,

而是某种更深邃、更复杂的……期待。她用尽最后力气抓住这缕灵感,

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找到‘渔夫’的钥匙……在八十五年后的档案里……”话音未落,

她已意识涣散。但顾怀安眼中骤然的紧缩,让她知道,这颗超越时代的种子,

已在他心中种下。第二章:刀锋上的评估林墨书在一阵颠簸中恢复意识。

身下是硬木板的触感,伴随着车轮碾过石子的声响。

她花了片刻才意识到自己正躺在一辆行驶的马车里。肩膀和后背的鞭伤**辣地疼,

每一次颠簸都带来新的刺痛。“醒了?”熟悉的声音从对面传来。林墨书猛地睁眼,

看见顾怀安坐在对面的长椅上,一身深色中山装整齐得没有一丝褶皱。他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平静得仿佛他们并非刚从审讯室离开。她挣扎着想坐起来,却发现双手仍被缚在身后。

“不必着急。”顾怀安的声音听不出情绪,“我们还有一段路。”林墨书靠在车厢壁上,

艰难地调整呼吸。马车内的空间狭小而封闭,只有从帘子缝隙透进来的几缕光线,

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你要带我去哪里?”她问道,声音因干渴而嘶哑。

顾怀安没有立即回答。他从身旁拿起一个水囊,拧开盖子,递到她唇边。“喝。

”简单的命令,不容拒绝。林墨书犹豫一瞬,最终还是低下头,小口啜饮着清凉的水。

甘甜的液体滑过喉咙,缓解了火烧般的干渴,也让她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谢谢。

”她轻声说。顾怀安收回水囊,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你刚才说,你来自八十三年后。

”不是疑问,而是陈述。林墨书心头一紧。她记得自己昏迷前说的话,

那是她在意识模糊时的冒险一搏。“如果我说是,你会相信吗?”顾怀安的嘴角微微牵动,

那算不上是一个笑容:“我相信证据。”马车转过一个弯,车身倾斜,

林墨书不由自主地向一侧倒去。顾怀安伸手扶住了她的肩膀,动作迅速而有力。

他的手指恰好按在她的鞭伤上,剧痛让她倒抽一口冷气。“抱歉。”他松开手,

语气里听不出歉意。林墨书咬紧下唇,重新坐稳。她试图读取他的心思,

却发现自己的读心能力像是被什么东西屏蔽了,只能感受到一片模糊的杂音。

这种无力感让她更加不安。“你的能力,”顾怀安突然开口,仿佛看穿了她的尝试,

“能读到我在想什么吗?”林墨书警惕地看着他,摇了摇头。“有趣。

”他轻轻叩击着座椅的扶手,“看来你无法读取所有人的思想。”她沉默不语,

意识到这个男人正在测试她,就像测试一件新奇的武器。马车终于停了下来。

顾怀安掀开车帘,先一步跳下马车,然后转身向她伸出手。“能自己走吗?”林墨书点点头,

避开了他的手,艰难地挪到车边。当她跳下马车时,腿一软,险些跪倒在地。

一只有力的手臂及时扶住了她的腰。“不必勉强。”顾怀安的声音近在耳边。她抬起头,

看见一栋灰色的三层小楼矗立在眼前,门口有持枪的士兵站岗。

门匾上写着“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几个大字。军统总部。林墨书的心沉了下去。

她知道自己正踏入龙潭虎穴。顾怀安带着她穿过庭院,皮鞋踏在青石板上的声音清晰而冰冷。

沿途持枪的士兵像忽然被唤醒的雕塑,纷纷向他绷直身体敬礼,

而那些探究、猜疑甚至轻蔑的目光,

则无一例外地钉在她这个双手被缚、衣衫染血的陌生女人身上。他们进入小楼,

沿着走廊来到一扇厚重的木门前。顾怀安推开门,示意她进去。这是一个简洁的办公室,

只有一张书桌、两把椅子和一个档案柜。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文具和一盏台灯,

墙上挂着一幅民国地图。“坐。”顾怀安指了指其中一把椅子,然后绕到书桌后坐下。

林墨书依言坐下,双手仍被绑在身后,姿势有些狼狈。顾怀安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

推到桌子的另一端。“看看这个。

”林墨书犹豫了一下:“我的手......”顾怀安似乎这才想起她的处境。

他起身走到她身后,解开了绳索。突如其来的自由让林墨书有些不适应。

她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腕,然后拿起那份文件。这是一份行动报告,

记录了三个月前一次失败的抓捕行动。目标是一名日方间谍,但在行动前一天,

对方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你怎么看?”顾怀安问道。林墨书快速浏览着报告。

作为犯罪心理侧写师,

知情者有限、目标消失得过于及时、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有内鬼。

”她轻声说。顾怀安的眼神锐利起来:“继续说。”林墨书放下文件,

组织着语言:“行动失败的原因不外乎两种:要么是计划本身有漏洞,要么是情报泄露。

从报告来看,计划周密,准备充分,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后者。”她停顿了一下,

观察着顾怀安的反应。他面无表情,示意她继续。“内鬼应该级别不低,

能够接触到核心情报,但又不足以影响决策。从行动计划周密却仍被泄露来看,

他可能不是理念认同上的叛变,更可能是被抓住了无法拒绝的把柄,

或是......有迫切的现实需求。”一阵轻微的头痛袭来,

模糊的画面闪过——一个男人在黑暗中数着钞票,手指因紧张而微微发抖。

她立刻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灵感,

结合侧写知识继续分析:“考虑到他冒险的方式是传递情报而非更直接的行动,

这更像是一种持续性的交换。在诸多把柄中,经济问题最为隐蔽且难以短期内解决。我推测,

他正面临巨大的、难以向人启齿的经济压力。”“怎么了?

”顾怀安敏锐地捕捉到了她方才短暂的停顿。林墨书抬起眼,

语气更为肯定:“只是一种直觉的延伸。顾队长,你可以查一查,近期有哪位知情人员,

突然背负了巨额债务,或是有了无法解释的奢侈开销。”顾怀安沉默了片刻,眼神变得深邃。

他没有追问她的“直觉”,而是换了个问题:“如果你是我,会怎么做?

”林墨书思考片刻:“设立一个陷阱。放出假情报,观察谁会上钩。”顾怀安轻轻点头,

从书桌抽屉里又取出一份文件:“那么,分析一下这份情报。”林墨书接过文件,

发现这是一份关于日军在湖北兵力调动的密电译文。她仔细阅读着,凭借侧写师的本能,

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这是假的。”她肯定地说。“理由?”“语言风格不一致。

”林墨书指着文件上的几处表述,“这里的用词习惯更像是中国人,而不是日本军官。

而且情报内容太过详细,像是故意要让人相信它的真实性。”顾怀安沉默片刻,

突然问道:“你刚才说,你来自八十三年后?”林墨书心头一跳,谨慎地点了点头。

“那么告诉我,”他向前倾身,目光如炬,“这场战争,谁会赢?”这个问题像一记重锤,

敲打在林墨书的心上。她看着顾怀安深邃的眼睛,在那片冰冷的审视之下,

她仿佛捕捉到了一丝深藏的、属于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迷茫与渴望。

她知道自己的回答将决定他对她的态度——是视为疯子,还是当作有价值的盟友。

她深吸一口气,迎上他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坚定:“我们会赢。但代价,

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惨重。这是一场用无数生命和苦难铸就的惨胜,

但它会换来一个不再跪着的民族。而这,就是你们奋战至今的全部意义。”顾怀安凝视着她,

办公室内陷入长久的寂静。终于,他微微向后靠向椅背,低沉地开口:“很好。从明天起,

你在档案科工作。你的生死,取决于你接下来的表现。

”第三章:迷雾档案室林墨书站在军统总部二楼档案科的门口,深吸了一口气。

背后的鞭伤还在隐隐作痛,提醒着她此刻的处境。这扇普通的木门背后,

是她在这个时代生存的第一道战场。推开门,一股陈年纸张和灰尘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

偌大的房间里,十几个书架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卷宗。

几个穿着中山装或旗袍的工作人员低头忙碌着,

只有角落里一个正在喝茶看报的中年男子抬起头来。"你就是新来的林专员?

"男子放下报纸,慢悠悠地走过来。他约莫四十岁,面色蜡黄,眼睛微微眯着,

嘴角挂着公式化的笑容。"我是档案科科长赵建民。""赵科长好。"林墨书微微颔首。

在她触碰到赵建民伸出的手时,

『顾队长亲自安排的人...背景不简单...要小心对待...』"顾队长已经交代过了。

"赵建民收回手,指了指靠窗的一个位置,"那是你的办公桌。

最近在整理三年前的行动档案,你就先从这个开始吧。"林墨书走到自己的位置前,

桌上已经堆满了半人高的卷宗。她刚坐下,就听见门口传来一阵清脆的高跟鞋声。

一个穿着墨绿色旗袍的年轻女子站在门口,身姿婀娜,容貌明艳。

她目光在档案科内扫视一圈,最后落在林墨书身上。"赵科长,

上个月行动队的伤亡报告整理好了吗?"女子声音清脆,却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意味。

"沈主任,已经整理好了,正要给您送去。"赵建民连忙起身,态度恭敬。

林墨书瞬间明白了来人的身份——机要室主任沈曼丽。在她低头整理文件时,

不经意间触碰到沈曼丽递过来的一个文件夹。刹那间,

清晰的思绪涌入脑海:『这就是顾怀安带回来的那个女人?

看起来平平无奇...他怎么会对这种女人另眼相看...』林墨书不动声色地收回手,

"沈主任好。"沈曼丽微微挑眉,似乎有些意外她知道自己的身份,

但很快又恢复了高傲的神情,"好好工作,档案科虽然不起眼,但也关系到整个军统的运转。

"待沈曼丽离开后,林墨书才开始真正投入工作。她翻开第一本卷宗,

是1939年的一次反间谍行动记录。作为犯罪心理侧写师,整理和分析档案本是她的专长,

但此刻她的心思却不在案件本身上。她需要利用这个机会,找出关于"渔夫"的线索。

午休时分,档案科的其他同事都去食堂吃饭了,林墨书借口要熟悉工作留了下来。

她走到标着"电讯相关"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近期的值班记录和通讯日志。

当她触碰到一本电讯科值班记录时,

一阵强烈的情绪波动突然袭来——那是一种混合着焦虑、愧疚和恐惧的情绪,如此强烈,

以至于她差点拿不稳手中的册子。林墨书定了定神,仔细看向这份记录。

记录人是电讯科副科长高鹏,一个看起来三十出头的男子,照片上的他面带微笑,

看不出任何异常。她继续翻阅,在触碰到另一份文件时,

捕捉到了一个清晰的画面碎片——深夜里,一只手在数着厚厚一叠钞票,

手指因紧张而微微发抖。这个画面让她心头一震。

这与她在审讯室里读取到的关于"渔夫"的信息不谋而合。"林专员还没去吃饭?

"一个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林墨书手一抖,册子差点掉落。她转过身,

看见赵建民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脸上依然挂着那种公式化的笑容。"正准备去。

"林墨书不动声色地将册子放回原处。"这些陈年旧档没什么好看的。

"赵建民意味深长地说,"档案科的工作很枯燥,但也很安全。有些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好。

"林墨书点点头,没有接话。在她与赵建民擦肩而过时,

再次捕捉到他心中的思绪:『这个女人不简单...刚才是在查电讯科的记录?

得提醒高副科长一声...』下班时分,夕阳的余晖刺得林墨书眼睛发疼。

每一步都像踩在棉絮上,

脑中仿佛有无数根细针在持续扎刺——这是过度使用读心能力的代价。她强忍着阵阵眩晕,

将今天捕获的那些声音与画面,在脑海中一遍遍复盘。就在她走出大门时,

一个熟悉的身影靠在门口的石柱上。顾怀安换了一身深灰色的中山装,

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袋。"你的身份证明和临时通行证。"他将纸袋递给林墨书,

"从现在起,你是军统二处档案科的正式专员了。"林墨书接过纸袋,

指尖在与顾怀安接触的瞬间,再次尝试读取他的心思。然而如同前几次一样,

她只能感受到一片深不见底的迷雾,仿佛这个男人天生就有屏蔽他人窥探的能力。"谢谢。

"她轻声说。顾怀安注视着她略显苍白的脸色,"档案科的工作还适应吗?""很好,

赵科长和同事都很照顾我。""那就好。"顾怀安微微点头,"记住,在档案科,

你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多看,多听,少说。"这句话看似是普通的职场忠告,

但林墨书明白其中的深意。顾怀安在提醒她不要轻举妄动。"我明白。"她回答道。

顾怀安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挥了挥手,"回去吧,明天准时上班。

"林墨书转身离开,能感受到那道锐利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她的背影,直到她转过街角。

这一天,她在军统这个龙潭虎穴中,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而前方等待她的,

是更加危险的谜团与博弈。第四章:试金石三天后的早晨,林墨书刚在办公桌前坐下,

顾怀安就出现在档案科门口。整个科室的空气瞬间凝固,

所有工作人员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林专员,来我办公室一趟。"顾怀安的语气平淡,

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在同事们各异的注视下,林墨书跟着顾怀安穿过走廊,

再次来到他那间简洁的办公室。"把门关上。"顾怀安走到窗前,背对着她说。

林墨书依言关上门,心中升起一丝不安。这次会面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明天晚上,

戴局长将要秘密视察城南的防御工事。"顾怀安突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这是绝密行程,

知情者不超过十人。"林墨书心头一跳,这样机密的信息,顾怀安为什么要告诉她?

"我需要你帮个忙。"他转过身,目光锐利,"今天下午,

你会'偶然'听到我和赵科长的谈话,内容是关于戴局长明晚的行程。你要做的,

就是让赵科长'偶然'发现你知道了这个信息。

"林墨书立刻明白了这是一个测试——既测试她的忠诚,也测试赵建民的可靠性。

"如果赵科长是清白的呢?"她忍不住问。"那对他来说不过是虚惊一场。

"顾怀安走近几步,"但如果他不是..."他没有说完,但林墨书已经明白了后果。

这是一场用他人性命做赌注的测试,而她不得不成为这场测试的执行者。下午两点,

按照计划,林墨书在茶水间"偶遇"了正在谈话的顾怀安和赵建民。

她清晰地听到顾怀安说:"...明晚八点,戴局长从官邸出发,

经中山路前往城南..."在顾怀安和赵建民注意到她时,她适时地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

匆匆离开了茶水间。一整个下午,林墨书都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直到临近下班,

赵建民来到她的办公桌前,询问一份档案的整理进度。"赵科长,"她压低声音,

装作犹豫不决的样子,"我今天不小心听到顾队长说...戴局长明晚要去城南视察,

这消息..."赵建民的表情瞬间凝固,眼中闪过一丝林墨书读不懂的情绪。

在他接过林墨书递来的文件时,她刻意触碰了他的手指。

然不简单...这么快就接触到这种级别的机密...得立即通知...』这思绪戛然而止,

仿佛赵建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猛地收回了手。"这种消息不要乱说。"赵建民板起脸,

"做好你自己的事。"林墨书点点头,心中却波涛汹涌。

赵建民的反应证实了他与某个情报网络有联系,但无法确定他是否就是"渔夫"。第二天,

林墨书在焦虑中度过。她既希望赵建民是清白的,又担心如果测试失败,

顾怀安会对她失去信任。下午四点,她的担忧成真了。顾怀安带着一队士兵冲进档案科,

面色铁青。"所有人都不准离开!"他厉声道,"戴局长的视察路线遭遇伏击,

我们内部有奸细!"档案科内顿时一片哗然。林墨书感到一阵寒意——这明明是个假情报,

顾怀安为什么要这样说?"搜查每个人的办公桌和随身物品!"顾怀安下令。

士兵们开始粗暴地翻查每个工作人员的物品。当搜查到赵建民的办公桌时,

一个士兵从抽屉的暗格中拿出一个信封。"报告!发现机密文件!"顾怀安接过信封,

抽出里面的文件——正是戴局长的假行程表。赵建民脸色煞白,"这不可能!

我从来没有...""带走!"顾怀安打断他,两个士兵立刻架住了赵建民。

林墨书的心脏狂跳。开口,可能引火烧身;沉默,则看着一个未必是"渔夫"的人送命。

就在士兵即将带走赵建民时,她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顾队长,"她的声音不大,

却让所有人的动作停顿,"能否...再让我看一眼那份文件?"顾怀安的眼神锐利如刀,

但他摆了摆手,士兵将文件递回。林墨书小心翼翼地捏着文件边缘,仿佛它是烫手的山芋。

"属下入职虽短,但注意到赵科长整理文件时,习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纸张左上角,

长期下来,那个位置的卷宗都有轻微油渍和折痕。"她举起文件,对着光线,"而这份,

太'干净'了。并且..."她转向赵建民,语气平静:"赵科长,您今早泡的普洱,

茶渍应是不小心沾在了右手袖口内侧吧?"赵建民一愣,下意识地蜷起右手。

林墨书随即对顾怀安说:"封装此信封的人,右手拇指却沾到了未干的浆糊。

若真是赵科长所为,他手上应有茶渍与浆糊混合的痕迹。现在检查,一看便知。

"她没有直接断言栽赃,而是提出了一个无法立刻反驳的物理证据疑点,

将最终判断权交回合乎逻辑的检验。顾怀安静静地注视着她,档案科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