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言情题材小说《精准反杀与命定相遇》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该书以李哲苏念晴张鸣为主角,主要讲述的内容有:仲裁庭效率也高,昨天下午开庭,今天早上结果就出来了——公司违法解除合同,赔了2N!……
章节预览
一.海城初夏的清晨,太阳刚爬上来就带着股灼劲儿。窗外的树叶像犯错误的小孩,低着头。
不时的传来了知了声。CBD那片写字楼跟玻璃砌的巨塔似的,杵在那儿,
反射着底下人匆匆忙忙的影子。我叫陆然,坐在其中一栋的十七楼,工位是开放式的,
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发飘,屏幕上的表格行都看串了——心思早飞到待会儿的部门周会上去了。
隔壁工位的小陈从隔断上探半个脑袋过来,眨着双眼,
声音压得跟怕被监控听见似的:“陆哥,听说没?今天上头脸黑得很,估计又要逮人挑刺。
”我扯了扯嘴角没接话。在“星耀”这破公司待三年,早习惯高层偶尔抽风了。
直到部门总监张鸣进来——四十来岁的人,头发用发胶喷得能反光,
总爱抬着下巴看人——他一迈步进会议室,里头的气氛瞬间跟冻住了似的。例会按部就班,
各部门报进度、聊方案。张鸣坐在主位,手指一下下敲着桌子,眼神扫过来跟刀子似的。
轮到二组组长李哲汇报时,他突然打断,揪着个无关紧要的数据细节不放,话里话外全是刺。
李哲脸一阵红一阵白,额角的汗都冒出来了。比在家见到那个“母老虎”还害怕。
我心里犯嘀咕:这李哲算是老员工了,虽说在能力不算顶尖,但干活踏实。
昨天上午我们还一起抠新项目的方案,聊得挺热乎,怎么隔了一夜就变天了?难道?会散了,
众人跟逃难似的往外走。李哲低着头往工位挪,我正想过去拍他肩膀说句安慰话,
就见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带着个助理,已经堵在他工位旁了。没提前打招呼,没半句解释,
连让他关电脑的时间都没有。HR经理的声音不大,
可安静的办公区里听得清清楚楚:“李哲,公司决定,今天终止你的劳动合同。
这是解除通知,签一下。”那一瞬间,周围的键盘声、说话声全没了。所有人的目光,
明的暗的,都聚在那个角落。气氛非常沉闷,像是要下雷阵雨的前兆。李哲脸上没半点表情,
不惊讶,不生气,连个波澜都没有。他平静地接过来扫了一眼,点了点头,一个字没说。
接下来半小时,是我上班这么多年见过最震撼的“离职”。这种“离职”的场面,
恐怕连短剧都拍不了。他拿了个小纸箱,开始收拾东西。
里面就几样:印着他和老婆婚纱照的定制水杯、几本专业书、一盆巴掌大的多肉。
动作麻利得很,收拾完还拿湿纸巾擦桌子,显示器、键盘鼠标都擦了遍,
连键盘缝隙里的饼干渣都抠出来擦干净,桌面亮得能照见天花板的灯光。然后他拿起手机,
手指飞快地戳。几乎同时,我和周围同事的手机开始震——“‘星耀市场部大家庭’群,
李哲已退出”“‘XX项目攻坚组’群,李哲已退出”……所有工作群,他退得干干净净,
快得像按了预设程序。最后他拿起签好字的解除通知,对HR经理微微点了下头,
抱着纸箱往电梯口走。背影挺得笔直,步子稳得很,没回头,也没半点留恋。非常冷静。
整个部门静得能听见呼吸声,直到电梯“叮”一声关上,把他带走。从这一刻起,
他和其他的同事再也没联系过。小陈在我耳边用气音说:“**……这就走了?
连句话都没说?桌子擦得能当镜子用?”我心里也翻江倒海。这哪像离职,
倒像一场早策划好的、安安静静的“处决”。可被“处决”的人,反倒透着股冰冷的主动权。
这就是职场。二.下午大家想把节奏拉回工作上,可空气里总飘着股又兴奋又不安的劲儿。
李哲被开的原因,各种小道消息在私下传。“听说跟上个月搞砸的推广项目有关?
”“不对吧,我听说是他想跳槽,
”“我看没这么简单……”“听说和分公司的女副总关系不好灬”各种各样的猜测层出不穷。
正议论着,让人意想不到的**来了。张鸣大概是要找李哲之前负责的文件,先打了他电话。
我们离他办公室不远,隔着手套间的玻璃门,
都能听见手机里那阵短促的“您拨打的用户正忙”——不是占线的长音,
是明摆着被拉黑的冷硬声。张鸣的脸一下子沉了,放下座机,拿手机点开微信找李哲,
发了条消息。下一秒,我们都看见他脸变了——从红到绿,再到发黑,死死盯着手机屏幕,
跟要把屏盯穿似的。这是学川剧里的变脸?不用猜也知道,是那个刺眼的红色感叹号,
下面一行小字:“消息已发出,但被对方拒收了。”李哲不光人走了,
还把所有联系方式砍得干干净净。跟个完成任务就抹掉痕迹的杀手似的,
连点藕断丝连的机会都不留。多年的职场的摸爬打打,人走茶凉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砰!
”张鸣办公室里传来闷响,像是拳头砸在桌子上。他脸是真绿了,额头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
不气才怪呢。而我们外面那个没了李哲的部门群,彻底炸了锅。“绝了!真给拉黑了!
”“偶像剧都不敢这么演吧!”“李哲这是憋了多大的火啊?”“我看不像发火,
倒像早等着这一天了。”“以后李哲就是我偶像!”部门的同事情绪激昂的支持李哲的做法。
我看着群里飞速刷屏的消息,心里那股不对劲的感觉越来越强。
这绝不是被突然开除的人该有的反应,更像……反杀的前奏。
三.真相是第二天上午露出来的。消息灵通的小陈拽着我胳膊往茶水间躲,连杯子都忘了拿,
声音压得跟说谍战剧台词似的:“陆哥,你猜怎么着?公司这波操作,又当又立,
彻底玩脱了!”他灌了口凉水,接着说:“公司上个季度业绩不行,想砍成本,
又不想给赔偿金,就盯上几个老员工,想逼他们自己走。李哲哥就是其中一个。
”“先是把他从核心项目组调出来,塞一堆杂活,又让张鸣天天找他茬,
扣他绩效——说白了就是想让他受不了自己滚。谁知道李哲哥早看出来了!
”“听说他从被调走那天起,就开始攒证据。邮件、工作记录、加班打卡记录,
连张鸣跟他说的难听话,都悄悄录了音。公司那些小动作,他门儿清,
可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吵不闹,就等公司先动手开他。
”小陈脸上全是佩服:“前脚跟他解约,后脚他就去劳动仲裁了,证据链完整得能当教材!
仲裁庭效率也高,昨天下午开庭,今天早上结果就出来了——公司违法解除合同,赔了2N!
”什么?这么多,牛逼啊!2N!他月薪不算低,四个月下来小十万了,
公司想省的钱没省下,还得倒贴,顺便在仲裁委挂了号。“这还没完,”小陈又凑过来,
眼神发亮,“李哲哥早找好下家了,那边一直等他办手续。这边赔偿刚拿到手,
那边就入职了,职位升了,薪水直接翻倍!”嗨,还是有一门过硬的技术傍身好啊!
我听完半天没说话。脑子里全是昨天李哲那张没表情的脸,擦桌子的动作,退群时的干脆。
原来那不是服软,是暴风雨前的安静,是猎手收网前的伪装。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
他带走的不只是一箱东西,还有打工人被欺负时,最想守住的体面和尊严。
他用这么干脆的反杀告诉所有人:职场上,冷静和脑子,比发脾气管用多了。
职场上光发脾气也没用,利益最大化才是最好的。其实李哲的“离职”也给我上了一课,
非常深刻的一课!那一刻,我总觉得他不是一个人在扛——他身后,
好像站着无数个被职场磋磨过的、沉默的人。难怪有人说最可怕的就是沉默的人,
看来是真的。四.李哲的事像颗石子,在公司里荡了好几天涟漪。张鸣收敛了不少,
至少表面上是。但那股压抑的劲儿,没完全散。难道又是想找个替代品?周末我想换个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