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装穷,成了顶流显眼包》是一部打动人心的作品,讲述了白晓莲乔茵徐冉在面对生活考验时的成长与坚韧。白晓莲乔茵徐冉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抉择和困境,但通过坚持和勇气,最终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和人生意义。这部小说充满温情与智慧,表情精彩纷呈。白晓莲的脸,比我盘子里那块烤糊的肉还黑。“乔茵,你……你哪来那么多钱?”她脱口而出。“我申请到助学金了。”……将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章节预览
我叫乔茵。开学第一天,我用两个红白蓝编织袋,成功在宿舍里立住了我贫困生的人设。
袋子里没别的东西,就几件换洗衣服,还有我塞进来的两床羽绒被。鼓鼓囊囊,
看着特别有分量。宿舍是四人间。我进去的时候,另外三个人都到了。一个戴着耳机,
手指在键盘上飞,头都没抬。一个正对着镜子补口红,从镜子里瞥了我一眼。还有一个,
立刻站了起来。“同学你好,我叫白晓莲。”她朝我走过来,笑得特别甜,眼睛弯弯的。
她身上有股很好闻的香味,不是廉价香水,是那种混着金钱味道的淡雅花香。
她上下打量了一下我的编织袋,眼神里一秒钟闪过七八种情绪。有惊讶,有好奇,
最后定格在一种悲天悯人的“善良”上。“需要帮忙吗?你东西好多。
”她伸手想接我一个袋子。我手腕一沉,躲开了。“不用,看着重,其实是棉被,不压手。
”我把袋子放到靠门那个空床位上,拍了拍上面的灰。“你就是乔茵吧?我看到名单了,
我们就住这个宿舍。”白晓莲很自来熟,指了指我对面的床,“我睡那儿。
”她又指了指补口红的那个,“这是孟佳。”最后指了指打游戏的,“这是徐冉。
”孟佳冲我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徐冉的耳机里传来一阵激烈的厮杀声,估计没听见。
我嗯了一声,开始铺床。白晓莲没走,就站在我旁边,看我把东西一件件拿出来。
她的目光落在我那件洗得发白的恤上,又落在我那双不超过三十块的帆布鞋上。
那种“善良”的眼神又浓了三分。看得我后背有点发毛。“乔茵,你家是哪儿的呀?
”她状似无意地问。“山里的。”我言简意赅。“哇,那考出来很不容易吧,你真厉害。
”我没接话。她顿了顿,好像在酝酿什么。果然,她凑近一点,压低声音,
用一种“我绝对是为你着想”的语气开口。“乔茵,我有些衣服,买回来就穿了一两次,
都还很新,款式也挺好看的。你要是不嫌弃的话,我拿给你穿吧?”来了。扶贫大戏第一幕,
捐赠旧衣。我停下手里的动作,转头看着她。她被我看得有点不自在,
但还是努力维持着脸上完美的微笑。“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女孩子嘛,都爱漂亮。
你别多想。”我点点头,表情很平静。“白晓莲同学,你说的对,女孩子都爱漂亮。
”她眼睛一亮,以为我同意了。“但是,”我话锋一转,“贫困和品味,是两码事。
你那些穿了一两次就不想穿的衣服,大概率是你自己也觉得不好看,或者不适合你。
你处理不掉,又占地方,所以想到了我,对吗?”白晓莲脸上的笑僵住了。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继续说,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很清楚。
“这是‘废物利用’,不是‘献爱心’。而且,你有没有想过,你觉得不好看的衣服,
我也可能觉得不好看。你这是在默认,因为我穷,所以我没有资格挑剔,
就该对你淘汰下来的东西感恩戴rayed。”旁边的孟佳,嘴巴已经张成了O型。
一直戴着耳机的徐冉,也摘下了一边耳机,朝我们这边看过来。白晓莲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乔茵,你怎么能这么想我?我是真心想帮你……”她眼眶一红,声音带上了哭腔,
委屈得不行。“打住。”我抬手,“我不需要你帮。第一,我的衣服够穿。第二,
学校有助学金,我凭自己本事申请到的,能覆盖我的生活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我往前走了一步,直视她的眼睛。“我的人设是贫困,不是智障。
我能分得清什么是真心实意的帮助,什么是满足自我感动欲的廉价施舍。”说完,
我没再看她,转身继续整理我的床铺。宿舍里安静得可怕。只听见徐冉那边,
鼠标轻轻点了一下。过了好几秒,白晓莲带着哭腔的声音响起。“孟佳,
你看她……我好心好意,她怎么这样啊……”孟佳赶紧过去安慰她,又是拍背又是递纸巾。
“晓莲你别难过,她可能就是自尊心太强了,你别往心里去。
”“我就是觉得她一个女孩子太可怜了……”白晓orean还在抽泣,声音不大不小,
刚好够整个宿舍的人听见。我把被子铺好,坐了上去,床板发出轻微的声响。
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这手机是我高一买的,用到现在,屏幕裂了几道,但不影响使用。
我当着她们的面,点开微信,找到辅导员刚拉的班级群。白晓莲的头像很显眼,
是一张精修过的**。我点开她的头像,进入她的朋友圈。最新一条是十分钟前发的。
配图是宿舍楼的照片。文字是:“遇到了一个新室友,看起来很困难的样子,好心疼呀。
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真不容易,以后要多照顾她。
#善良是一种选择#”下面已经有了十几个赞。还有个评论是:“我们晓莲就是人美心善。
”我盯着那行字,没说话。然后,我把手机揣回兜里,从编织袋最底下,
摸出一个黑色塑料袋。打开,里面是几个还热乎的肉包子。我妈早上五点起来给我做的,
怕我路上饿。我拿出一个,递给一直没说话的徐冉。“同学,吃吗?猪肉大葱的。
”徐冉愣了一下,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那边还在嘤嘤嘤的白晓莲。她伸手接过包子。“谢了。
”声音有点干。我又拿了一个,递给孟佳。孟佳看看我,又看看白晓莲,一脸为难,没敢接。
白晓莲停止了抽泣,瞪着我手里的包子。“你……你不是说你家是山里的吗?
怎么还有钱买肉包子?”我咬了一口自己的包子,满嘴是油香。我嚼了两下,咽下去,
才慢悠悠地回答她。“我们山里,也养猪。”军训结束,正式开始上课。白晓莲的“善良”,
也开始全面升级。她不再跟我提送衣服的事,而是换了一种更高级的玩法。
她盯上了我的学习。我是靠着全省前一百的成绩,被这所重点大学录取的。而白晓莲,
据说是踩着分数线进来的。但这不妨碍她觉得,
她需要在学习上“帮助”我这个山里来的穷学生。第一节高数课,老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
我听得津津有味,笔记记得飞快。白晓莲坐在我旁边,眉头就没松开过。
一支笔在草稿纸上划拉了半天,一个公式都没写对。下课铃一响,她立刻凑过来。“乔茵,
你听懂了吗?老师讲得好快啊。”她眨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里面写满了“我好笨,
我听不懂”。“还行,能跟上。”我合上书。“那你给我讲讲呗?就刚才那个求极限的题,
我完全没思路。”她把本子推到我面前。我瞥了一眼。那是一道最基础的例题。
老师在黑板上,用三种方法推导了一遍。她一个字都没记下来。“这道题,老师的板书,
第三行到第七行,就是解法一。第八行到第十二行,是解法二。”“啊?是吗?
我没注意……”她吐了吐舌头,显得很可爱,“那你再给我讲一遍嘛,好不好?
我请你喝奶茶。”请我喝奶茶。这是她的新招。用一点小恩小惠,来购买我的时间和劳动,
然后她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切,并把这定义为“家境好的同学对贫困生的帮助”。
多完美。我看着她期待的眼神,笑了笑。“行啊。”她很高兴。“那我们去图书馆吧!
”到了图书馆,她果然买了两杯最贵的奶茶。然后,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
我没碰那杯奶茶。我拿出自己的高数书和笔记本。“你想听哪道题?”“就刚才那道,
还有课后习题的第一题和第三题。”我点点头。拿起笔,开始给她讲。我没用老师的方法。
我用了第四种,一种更简洁,但需要一点逻辑跳跃的解法。我讲得很细,从公式的源头,
到逻辑的推演,每一步都掰开了揉碎了。“……所以,这里的洛必达法则要慎用,
因为分子分母不满足同趋于零或无穷的条件。你看,换成泰勒展开,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晰了?
”我讲完,看向她。她呆呆地看着我。眼神里没有“我听懂了”的喜悦,
只有“你在说什么外星语”的茫然。她的笔记本上,一个字没记。她只是在重复点头。
“嗯嗯,哦哦,原来是这样。”我懂了。她根本不是来听题的。
她只是想营造一个“我努力学习,并且不忘帮助同学”的场景。可能过一会儿,
她的朋友圈又要更新了。标题我都替她想好了:《和新室友在图书馆一起学习,
又是努力的一天呢!#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把笔放下。“听懂了?”“啊?嗯!
懂了懂了,乔茵你太厉害了!”她立刻给我送上赞美。“懂了就行。”我把书合上,
“那该你给我讲了。”白晓莲愣住:“我……我给你讲什么?”“讲课后习题第五题。
”我把书翻到那一页,推到她面前。这是一道拓展题,有点难度。“这道题我没思路,
你给我讲讲。”我学着她刚才的语气,眼神真诚。白晓莲的脸瞬间就垮了。
“这……这道题我也不会啊……”“你不是说你听懂了吗?刚刚讲的知识点,
就是解这道题的关键。”我看着她,一脸的求知若渴。“我……”她支支吾吾,脸涨得通红。
“白晓莲同学,”我身体前倾,压低声音,“互相帮助,才叫学习小组。单方面的索取,
那叫上课。你要是想让我给你上课,也不是不行。”我顿了顿,伸出一根手指。
“一小时一百,友情价。奶茶你自己喝,我不爱喝甜的。”白晓莲彻底傻眼了。
她大概从来没见过我这种操作。一个穷学生,居然敢跟她谈钱。她潜意识里,我这种人,
就应该对她的一杯奶茶感激涕零,然后予取予求。“乔茵,
你怎么能这样……谈钱多伤感情啊!”她急了。“不谈钱,才伤感情。”**在椅子上,
慢悠悠地说,“你的善良,不能成为理所当然的理由。我的时间很宝贵,我要用来看书,
刷题,拿奖学金。没空陪你演戏。”“我没演戏!”她声音拔高了一点,
引来旁边同学的侧目。她赶紧捂住嘴,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行,你没演戏。”我点点头,
把我的笔记本推到她面前,“这是我刚才给你讲题的草稿,你拿回去,自己再看看。
能看懂多少,看你自己的本事。”我站起身,准备走。“对了,”我走到她身边,停下脚步,
用只有我们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下次再想找我‘讨论’学习,记得先备课。
别用你的爱好,来挑战我的专业。”我的专业,是学习。而她的爱好,
是扮演一个善良的好人。我懒得戳穿她,但她也别想把我当成她表演的道具。我没再看她,
径直走出了阅览室。桌上那杯奶-茶,从头到尾,我一口没碰。太甜,腻得慌。
就像某些人的善良一样。按斤卖,还带馊味。大学的第一个班级聚餐,定在国庆节前一天。
班长在群里通知,去学校外面一家挺火的自助烤肉。人均一百二。消息一出来,
白晓莲第一个在群里@我。“@乔茵,乔茵,班级聚念,你一定要来哦!
”后面跟了个可爱的表情包。我还没回复,她又发了一条。这条是发在宿舍四人小群里的。
“乔茵,聚餐的钱你别担心,我先帮你垫上,你不用还了。”我看着手机屏幕,没说话。
孟佳立刻跟上:“晓莲你真好!”一直潜水的徐冉,突然冒泡发了个“哦”字。
白晓莲的目的很明确。第一,在全班同学面前,再次强调我“贫困”的身份。第二,
通过“帮你垫付”这种方式,彰显她的慷慨和大度,顺便让我欠她个人情。到了聚餐现场,
她肯定还有后招。我回了她一个字:“好。”白晓莲似乎对我的爽快有点意外,
但还是很高兴地回了个“太棒啦”。聚餐那天,我穿了件普通的白恤,准时到了烤肉店。
班上同学基本都到齐了,几十个人闹哄哄的,很热闹。白晓莲穿着一条漂亮的小裙子,
是全场的焦点。她一看到我,就热情地跑过来拉住我的手。“乔茵你来啦!快坐我这儿!
”她把我按在她旁边的位置上。我们这一桌,除了她和孟佳,还有班长和另外几个男生。
烤肉一上来,气氛更热烈了。白晓莲表现得特别贤惠,不停地给桌上的人夹肉,尤其是班长。
当然,她也没忘了我。“乔茵,你多吃点,这个牛肉很贵的,平时肯定舍不得吃吧?
”她一边说,一边把一块烤得焦黑的牛肉放进我盘子里。那块肉,明显是她烤糊了,
又不好意思扔掉的。我看着盘子里的黑炭,没动。“谢谢,我不吃熟过头的,致癌。
”我面不改色地把那块肉夹到旁边的空盘子里。白晓莲的表情有点挂不住,
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班长站起来,说要去结账了。“大家先别走啊,
吃完一起拍个合照。”班长刚要走,白晓莲突然站了起来。“班长,等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她很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她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
但足够让全场听见。“今天大家难得聚在一起,我特别开心。我们班就像一个大家庭,
我觉得,家庭成员之间,就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她说着,目光转向了我。
“我们班有些同学,家庭条件可能不太好。我觉得,像聚餐这种集体活动,
不应该成为她的负担。”她的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我。有同情,
有好奇,有看戏。我坐在那儿,慢条斯理地用纸巾擦了擦嘴。白晓莲顿了顿,声音更温柔了。
“所以,我提议,今天乔茵同学的餐费,就由我们大家一起分摊了吧?每个人多出几块钱,
就能帮到她。大家说好不好?”她说完,带头鼓起掌来。孟佳立刻响应。
有几个男生也跟着稀稀拉拉地拍手。他们大概觉得,几块钱而已,还能卖白晓莲一个人情,
何乐而不为。班长有点为难地看着我。这就是白晓莲的后招。她不是自己帮我付钱。
而是发动全班,给我来了一场公开的“募捐”。这样一来,她的善良就升华了。从个人行为,
变成了带领全班向善的壮举。而我,就成了那个被公开展示的、需要被同情的贫困样本。
如果我拒绝,就是不识好歹,辜负了全班同学的“爱心”。如果我接受,
就等于承认了我穷到连一顿饭都吃不起,需要靠全班的施舍。我站了起来。所有人都看着我。
我没看白晓莲,我看着班长。“班长,餐费AA制,是班委早就定好的规矩,对吗?
”班长点点头:“对。”“那就按规矩来。”我从口袋里掏出钱包。
这个钱包是我爸淘汰下来的,皮都磨破了,看着很旧。我当着所有人的面,
从里面抽出三张崭新的一百块。我把钱递给班长。“这是我的餐费,一百二。剩下的一百八,
算我请班委喝水,这段时间组织活动辛苦了。”全场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盯着我手里的钱,
表情精彩纷呈。白晓莲的脸,比我盘子里那块烤糊的肉还黑。“乔茵,
你……你哪来那么多钱?”她脱口而出。“我申请到助学金了。”我平静地回答,
“国家一等助学金,四千块。学校还给我安排了勤工俭学的岗位,一个月五百。所以,
一顿饭的钱,我还是付得起的。”我转向全班同学,微微鞠了一躬。“谢谢大家的‘好意’。
但我不需要。我不希望我的贫穷,成为别人用来表演善良的道具。
更不希望我们同学之间的情谊,建立在廉价的同情和施舍上。”我的目光,
最后落在白晓莲身上。“尤其是,被别人安排好的饭局。这顿饭,我嫌脏。”说完,
我拿起我的包,转身就走。我没兴趣留下来拍什么大合照。我怕我忍不住,
会吐在他们那张和谐美满的“全家福”上。身后,是长久的沉默。
我能想象到白晓莲那张扭曲的脸。她想当圣母,没问题。但她千不该万不该,
把我绑上她的道德十字架。我这个人,不信上帝。谁想绑我,我就敢把他的十字架,
当柴火烧了。聚餐事件后,白晓莲消停了几天。她没再公开对我“献爱心”,
只是看我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怨毒。我不在乎。只要她别来烦我,她用眼神杀我一万遍都行。
但很显然,她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很快,她就找到了新的战场——小组作业。
我们专业有门课,叫《传媒学概论》,期末的考核方式是交一篇小组论文。自由分组,
四人一组。我本来想找徐冉,再随便凑两个人。结果分组通知刚下来,
白晓莲就笑意盈盈地找到了我。“乔茵,我们一组吧?带上孟佳,再加个班长,怎么样?
”她不等我回答,就直接在分组名单上,把我们四个人的名字填了上去。班长人不错,
学习也认真,跟谁一组都行。孟佳是白晓莲的跟屁虫。所以这个组,
实际上就是我和白晓莲的博弈。我没反对。我倒要看看,她又想玩什么花样。
我们小组的分工很明确。班长负责搜集资料。孟佳负责做PPT。
我和白晓莲负责论文的主要撰写部分。白晓莲主动提出,她来写前半部分,我来写后半部分。
“乔茵你文笔好,又是学霸,最重要的部分肯定要交给你啦。”她话说得很好听。我点了头。
接下来的两周,班长很负责,找来了大量的文献和数据。我每天泡在图书馆,查资料,
列提纲,写初稿。而白晓-莲,每天都在朋友圈里更新我们小组的“奋斗日常”。
“今天也是为论文头秃的一天,和小组成员奋斗到深夜,感觉自己棒棒哒!
”配图是她在图书馆的**,背景里有我一个模糊的背影。“班长找的资料太牛了!
我们组的乔茵同学也好厉害,感觉这次论文稳了!”她疯狂@我们三个人。不知道的人,
还以为她才是这个小组的总指挥和核心劳动力。截稿前三天,
她终于把她负责的那部分发给了我。一个word文档,五千多字。我打开一看,
差点气笑了。东拼西凑,逻辑混乱,大段大段的文字,直接复制粘贴自百度百科。
查重率我估计能高到天上去。这种东西交上去,我们整个小组的成绩都得是零分。
我直接在小组群里@她。“@白晓莲,你这部分不行,全部都要重写。”群里沉默了半分钟。
孟佳先跳出来:“乔茵,你怎么能这么说晓莲呢?她为了写这个,都熬了好几个通宵了!
”白晓莲跟着就发了一串哭泣的表情。“乔茵,对不起,
可能是我太笨了……我已经尽力了……要不,你帮我改改吧?求求你了。”她又来了。
先示弱,再道德绑架。把皮球踢给我。如果我不帮她,就是冷漠无情,没有集体荣誉感。
如果我帮她,就等于我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最后功劳还是大家平分,
甚至她还能落个“努力谦虚”的好名声。我没在群里跟她吵。我直接回复:“知道了。
剩下的我来吧。”白晓莲立刻发来一个“你最好了”的表情包。孟佳也说:“乔茵你真好,
我们晓莲就是压力太大了。”好像一切都理所当然。接下来的两天,我把自己关在图书馆。
我把白晓莲写的那堆垃圾全部删除。从头开始,重新构架,重新撰写。
我不仅写完了后半部分,还把前半部分也补上了。整整一万五千字。从选题立意,
到论据支撑,再到结论升华,一气呵成。写完最后一个字,我长长舒了一口气。然后,
我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把最终版的论文发到了小组群里。“最终稿,
大家看看有没有问题。”班长第一个回复:“**!乔茵你太牛了!这水平,
可以直接发表了!”孟佳也惊讶地说:“天啊,这么快就写完了?晓莲你和乔茵合作得真好!
”白晓莲过了一会儿才回复。“乔茵你辛苦啦!写得真好!我都没什么能修改的了,
简直完美!”第二天,是交论文的最后期限。由小组长,也就是班长,
把论文提交到教学系统。上午十点,班长在群里说:“论文已经提交成功!大家辛苦了!
”白晓莲秒回:“班长辛苦啦!”然后,她发了条朋友圈。“大功告成!
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和小伙伴们一起完成的论文终于提交了!充满了成就感!
感谢我的神仙组员们!”配图是她和论文标题的合影,笑得比花还灿烂。我看着她的朋友圈,
笑了。我点开和我们专业课老师的聊天框。老师是个很严谨的老教授。我发了条信息过去。
“李教授您好,我是乔茵。关于我们小组的论文,有一个技术性问题想向您汇报一下。
”我把我这两天写的论文初稿、二稿、最终稿,以及每一次修改的时间戳记录,
都打包发了过去。最关键的是,我把word文档自带的“作者信息”和“修订记录”功能,
也截图发了过去。上面清清楚楚地显示着,整篇论文95%以上的内容,
创建者和最终修改者,都是我的名字。而白晓莲的贡献,
只有那一段被我全部删除的、从网上抄来的文字。我最后写道:“我们小组的白晓莲同学,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宝贵’的灵感,但由于电脑操作不熟练,
具体的文字工作基本由我完成。为了公平起见,希望老师在评分时,
能考虑到每个成员的实际贡献度。谢谢老师。”我没有指责,没有谩骂。我只是陈述事实,
并把证据摆在桌面上。我用了她最喜欢的方式。茶言茶语。用最礼貌的语气,说最扎心的话。
我不知道老师会怎么处理。但我知道,白晓莲的“学霸”人设,到此为止了。
她想把我的劳动,变成她朋友圈里的功勋章。那我就只好,把她的功勋章,
变成她学术生涯里一个洗不掉的污点。别用你那充满了投机取巧的脑子,来挑战我的专业。
我的专业,不只是学习。还有,如何让不劳而获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论文事件的结果,
很快就出来了。李教授把我们小组四个人,叫到了办公室。他没点名批评谁,
只是把打印出来的论文修订记录,轻轻放在桌上。“一篇好的论文,需要团队协作,
也需要每个人的实际贡献。投机取巧,不是做学问的态度。”老教授的目光,
在白晓莲脸上一扫而过。白晓莲的脸,瞬间变得惨白。最后,我们小组的论文得了优。
但个人成绩,天差地别。我和班长是满分。孟佳因为做了PPT,拿了个及格分。而白晓莲,
这门课的平时成绩,直接被记为零分。这意味着,她期末就算考满分,这门课也挂了。
需要重修。这对一直想维持优等生人设的她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她从办公室出来,
一句话没说。回到宿舍,她看我的眼神,像是要活吃了我。我没理她,
戴上耳机听我的英语听力。我以为她会吸取教训。我错了。狗改不了吃屎,
白莲花也改不了装圣母。她只是把报复我的方式,从线下转到了线上。她开始在朋友圈,
疯狂地卖惨,并且含沙射影地攻击我。那天晚上,她发了一张自己眼睛红肿的**。
配文是:“真心换来的是什么?有时候,善良反而会刺伤自己。我只是想对身边的人好一点,
为什么就这么难?”底下评论清一色都是安慰她的。“晓莲别难过,总有不识好-歹的人。
”“你就是太善良了,才会被欺负。”我看着那条朋友圈,觉得好笑。
她这是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被穷学生嫉妒、被忘恩负义伤害的“善良富家女”形象。而我,
就是那个不知感恩、心思歹毒的“恶人”。这还没完。过了两天,
学校公布了国家奖学金的初选名单。我的名字,赫然在列。一等奖学金,八千块。这个消息,
彻底点燃了白晓莲的嫉妒之火。她当晚,就发了一条引爆全院的朋友圈。她没指名道姓。
她发了一张长图,上面是用备忘录写的长文。大意是说,她认识一个女孩子,
家境非常非常困难,靠助学金生活。她一直很心疼这个女孩子,尽心尽力地帮助她,
给她买吃的,送她东西,还想发动大家给她捐款。结果,那个女孩子不但不领情,
还反过来排挤她,嫉妒她,在背后搞小动作,害她成绩挂科。现在,
那个女孩子又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她在文章最后,
发出了一个椎心泣血的质问:“我真的不明白,奖学金的评定标准到底是什么?
难道不应该是给那些品学兼优,懂得感恩的人吗?一个连基本的善良和感恩之心都没有的人,
她真的配拿这笔钱吗?这笔钱,对她来说,到底是奖励,还是助长了她内心的阴暗?
”这篇文章,写得声情并茂,极具煽动性。虽然没说名字,但我们班、我们院,
只要稍微知道点情况的人,都知道她在说谁。一时间,风言风语四起。“听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