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佳作《雪岭疑云》,近来受到了非常多的读者们支持,主要人物分别是吴乐军张长林老蔡,是由大神作者沙月新精心编写完成的,小说无广告版本内容简述:像是没想到这小子敢跟他顶嘴,骂了句“放屁!我眼神好着呢!”,但也没再争,只是往火堆里吐了口唾沫。徐荣低头拨弄着怀里的包,……
章节预览
一雪很大,一直下个不停。我裹紧了棉衣,往山坳那栋破屋挪,风虽然不大,
却像刀子般割人,割得耳朵生疼,我感到了呼吸的困难。脚下的积雪已经没到了腿肚,
每走一步都得费老大劲,又一阵风刮起,雪粒子打在脸上,很疼,疼得我得睁不开眼。
这栋破屋我是熟知的,是早年护林员的住处,已经很破旧了,有窗户,但没有玻璃,
只用几块破木板钉着,风从木板缝里往屋子里,“呜呜”声不绝入耳,
屋里有两个很小的隔间,是护林员休息的地方。屋子虽破,
但无论如何也是个能遮风雪的地儿。推开门的瞬间,我闻到了一股烟味和霉味,好在,
是热气。屋里头已经有俩人了,他们正蹲在地上摆弄火堆。见我进来,
高个儿的抬头用冷漠的眼神扫了我一眼,没有说话,另一个矮胖的人倒挺热情,
冲我咧嘴笑了笑,含混不清地说:“老哥,可算来了个伴!快进来烤烤火,
这鬼天气能冻死人!”我把背上的柴捆往墙角一扔,溅起一层灰尘,搓着手凑过去取暖和。
火堆不大,也就几根湿木头在那儿烧,滚滚浓烟呛得人直咳嗽,
但好歹有股热气能暖暖冻僵的手脚。我问了他俩的情况。高个儿的叫张长林,
矮胖的是他表弟杜胜,俩人是山下大李村的猎人,今天一大早扛着**上山套兔子,
没成想遇上这暴雪,套子没下几个,倒先被雪堵在了半道。我也介绍了我自己。我叫王树,
就是个靠在山里拾柴、采点山货过活的,跑了大半辈子山路,啥恶劣天气没见过?
可今儿这雪邪乎,天阴得像是要贴到地面上似的,再走下去指不定就得迷路栽雪窝里,
所以才想着来这破屋躲躲。张长林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火星子“噼啪”往上跳,
他用另一要柴棍挑动着火堆说:“这鬼天气,怕是得下到明天早上。”火光映屋子里红红的,
映得他脸上的胡茬泛着光。张长林也就四十来岁,身上穿着一件绿色的旧棉袄,他的很健壮,
只是眼神沉得很,他腰间有一只截了管的**,枪管锃亮,在火光中泛着冷气,
枪托上还包了一层牛皮,一看就是个整天跟枪打交道的主儿。杜胜就不一样了,
他说他只有三十出岁。他的肚子圆滚滚的,穿了一件花棉袄,他的话很多,
一会儿抱怨兔子没套着,白瞎了早上吃的饭,一会儿又说这山里的雪比去年大,
去年这时候他还在山里逮着只野山鸡炖汤喝……正说着,门“吱呀”一声又被推开了,
寒风随即裹着雪粒灌进来,火堆也矮了半截。进来的是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出头的样子,
背着一个大布包,他冻得脸通红,鼻尖上还挂着冰碴子。小伙子一进门就直跺脚,
我看到他脚上的胶鞋已经被雪水泡透,往下滴着水,他的语气很轻快:“可算找着个地方!
再走几步我就得冻成冰棍了!”他叫吴乐军,是山下镇上的“迎客来”餐馆的杂工,
端盘子洗碗啥都干。他说,今天店里有个客人要送吃的上山给山顶道观的老道送斋饭,
老板看他年轻力壮,就把这活儿派给了他,他是骑着自行车进山的,刚骑到半山腰,
雪就下疯了,没辙,只能把车扔在路边的大树底下,揣着饭盒子一路跑过来。
小伙子看着憨厚,眉眼也挺周正,坐下烤火的时候,他的手在布包里摸索半天,
掏出一个冻硬的馒头啃了两口就放下了,他的眼睛时不时往张长林的**上瞟,倒不像害怕,
更像是在琢磨这枪的斤两。没过半小时又有敲门声音。这次来的是个女的,
她穿着一件亮眼的红色羽绒服,在这灰扑扑的破屋里显得格外扎眼。女人的头发很湿,
几缕碎发被冻成了冰丝,贴在白皙的脸颊上。她看起来也就二十七八岁的样子,挺漂亮,
只是脸色有点苍白,嘴唇也冻得发紫。女人手里拎着个黑色提包,被她抱在怀里,
跟护着啥宝贝似的。进门的时候,她先是警惕地扫了我们一圈,
眼神在张长林的**和杜胜的肚子上顿了顿,才小声说自己叫徐荣,是进山写生的,
包里装的都是画具,没成想遇上暴雪,迷了路,顺着风才摸到这儿来。张长林眼睛亮了一下,
难得主动往旁边挪了挪,让出了一小块地方说:“徐姑娘,快过来烤烤吧,别冻着。
这山里冷,可别感冒了。”徐荣声音细弱地说了声谢谢,挨着吴乐军坐下,把包放在腿上,
双手紧紧攥着包带没再说话,只是偶尔偷偷往门口瞟一眼,像是在担心啥。
最后来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得有些破烂,黑棉袄很旧,旧得分不清本来颜色,
他的头发胡子都打结了,像两把乱糟糟的茅草,身上还散发着一股说不清的味儿,
像山里的潮气,像汗味,更像淡淡的霉味。他推开门进来后啥也没说,甚至没看我们一眼,
径直走到墙角往地上一坐,背靠墙双手抱在胸前,就跟没我们这几个人似的。
我们没人主动跟他搭话,张长林皱了皱眉跟杜胜对视了一眼,
眼神明摆着在说“哪儿来的疯子”。后来徐荣实在忍不住,小声问他叫啥,他半天没吱声,
还是吴乐军心软,从布包里掏出块早上没吃完的干粮递过去,
他才抬了抬眼皮含糊地说了句“老蔡”,说完又把头低了下去,像个雕塑似的。
二我们六个人挤在这二十来平米的破屋里,屋里火堆“噼啪”响着,屋外风雪呼啸,
跟鬼哭似的,气氛有点怪,说不上来哪儿不对,就是每个人都揣着点事儿似的,表面平静,
底下暗流涌动。就像这火堆,看着热乎,底下却埋着没烧透的湿木头,指不定啥时候就灭了。
杜胜觉得闲,又开始扯起了话题:“哎,你们说,这山里以前是不是有狼?
我十二年前跟我哥上山,远远瞅见过一回,灰扑扑的,跟小牛犊子似的,眼睛亮得吓人!
”张长林没接话,只是瞥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点警告,像是不想让他提这事儿。
我忍不住插了句嘴:“你别瞎扯,我在这山里跑了二十年,就没见过狼。
以前的护林员老隋跟我说过,这山压根就没狼,早年倒是有几只,后来县里组织人进山搜过,
都给赶去更深的林子里了,少说也得百八十里地,不可能跑回来。”杜胜不服气,
脖子一梗:“我真见过!当时我哥还开枪了呢,‘砰’的一声,可响了!就是没打着,
那狼跑得贼快,一溜烟就没影了!”“你那是看花眼了吧?”吴乐军突然开口,声音挺平静,
不像反驳,倒像在陈述事实:“说不定是哪个小孩披了张狼皮在山里玩,远了看,
身形跟狼差不多,再加上天黑,可不就认错了。”杜胜愣了一下,
像是没想到这小子敢跟他顶嘴,骂了句“放屁!我眼神好着呢!”,但也没再争,
只是往火堆里吐了口唾沫。徐荣低头拨弄着怀里的包,神色有点紧张。老蔡还是靠着墙,
跟没听见似的。没人知道他听没听见,也没人知道他在想啥。那晚上,
张长林和杜胜各自进了两个小隔间休息,我们四个人就挤在火堆旁边睡觉。
徐荣靠在最里面的墙角,仍然把包抱得紧紧的,脑袋歪在包上,眼睛闭着,却时不时眨一下,
显然没睡实。吴乐军坐在中间,背靠着墙,双手放在膝盖上,他睡得挺沉,呼吸均匀,
脸上没什么表情,我都替他焦急,饭送不上去的话,道长不会怪罪?
老蔡还是在墙角一动不动,连姿势都没变过,像一块块石头。
我几次半夜醒过来都看见他睁着眼直勾勾盯着火堆,那样子怪吓人的。我没怎么睡实,
总觉得这屋里的人都怪怪的,尤其是那个老蔡,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毛,还有吴乐军,
太平静了,跟个局外人似的。第二天早上,雪还没停,但小了点,
从漫天飞舞的暴雪变成了零零星星的小雪粒,天也亮了些,
透过木板缝能看见外面灰蒙蒙的天。我是被张长林的喊声吵醒的,不对,不是杜胜叫,
是张长林在喊杜胜。“杜胜!杜胜!你醒醒!别睡了!”张长林的声音带着点慌,
不像平时那么沉稳。我赶紧爬起来,冻得浑身发僵,往杜胜的屋里跑。只见杜胜躺在草堆上,
蜷缩着身子像只虾,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发青,肚子上有个大伤口,血肉模糊的,
像是被什么锋利的东西撕咬过,血把身下的草都染红了,冻成了黑紫色的硬块。
张长林跪在他旁边,声音都变了调,带着哭腔喊叫着:“狼,是狼!昨晚杜胜说的狼,
来找他报仇了!”我们都慌了。凑过来看情况的徐荣吓得往后退,紧紧靠着墙壁,捂着嘴,
眼睛瞪得老大,眼泪也下来了。吴乐军赶紧走进来看,他蹲下身伸出手指探了探杜胜的鼻子,
又摸了摸他的脖子,摇了摇头,声音还是那么平静,一点都不像刚看见死人的样子,
说:“没气了,身子都凉了。”我往门口看了看,门是从里面插着的,插销好好的,没动过,
窗户上的木板也钉得死死的,没有被撬动的痕迹。这狼要是进来了,是从哪儿进来的?
难不成还能穿墙不成?“你看这个!”徐荣突然叫了一声,指着杜胜的草堆底下。
吴乐军伸手去摸,摸出来一个酒瓶,是那种最便宜的二锅头酒瓶,瓶口沾着黑红色的血,
瓶身上还有个模糊的指纹,像是没擦干净。张长林一看那酒瓶,脸“唰”地就白了,
哆嗦着嘴唇说:“这是丁军的酒瓶!昨天下午我们在山口碰见他,他还拿着这个酒瓶喝酒,
跟我们吵了一架,说我们占了他的地盘!”丁军是山下的一个酒鬼,整天游手好闲,
就靠捡点破烂换酒喝,偶尔也上山套点东西。昨天确实有人看见他上山了,
不过没跟我们一起躲进这破屋,难道是丁军干的?可丁军那怂样,
平时见了张长林都得绕着走,哪儿有胆子杀人?可再往杜胜的伤口旁边看,
还有一撮灰黑色的毛,短短的,硬硬的,根根分明,看着真像狼毛,
我以前在山货市场见过狼皮,跟这毛一个模样。张长林抱着头,瘫坐在地上,
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是狼,是狼复仇来了,十二年前我开枪打它,它现在来报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