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皱苹果》这本小说章节很吸引眼球,让人看了爱不释手,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故事之中的主角张总小宇,曲折传奇的故事真的很耐人寻味,看了很多小说,这是最好的!小说精选:看着门口的马路,嘟囔着:“去年那笔哪赚多少啊,除去原材料、工人工资、运输费,也就剩几万块,我还请你吃了饭呢。”这话听得我……
章节预览
第一章找上门的表叔六月的天,刚过晌午就闷得像口烧红的铁锅,柏油路面都泛着热气,
连风刮过来都带着股黏腻的汗味。我在店里正整理刚到的样品,玻璃门“叮铃”一声被推开,
带进股热浪,抬头就看见表叔刘建国站在门口,脸上堆着笑,
手里提了个印着“优质水果”的纸袋子,不用看也知道,八成又是超市打折买的处理货。
“小宇,忙呢?”他迈着步子进来,眼睛在店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我桌上的笔记本电脑上,
那眼神有点飘忽,像是在找什么。我放下手里的扳手,擦了擦额角的汗:“表叔,稀客啊,
坐。”随手拉过旁边的塑料凳。店里地方不大,就摆了几张样品架和一张办公桌,
是我离职后凑钱开的小贸易公司,主要帮人对接工业零件的买卖,赚点中间差价,勉强糊口。
表叔坐下,把纸袋子往桌角一放,袋子口敞着,露出几个表皮发蔫的橘子。他没提袋子的事,
径直搓了搓手,语气热络起来:“小宇,听说你最近又联系上几个做零件采购的大客户?
都是以前公司的老关系吧?”我心里“咯噔”一下,就知道他来没好事。手里转着笔,
没接话,等着他往下说。果然,他往前凑了凑,声音压低了些:“你看啊,表叔那厂子,
最近订单有点不饱和,工人都快闲下来了。你手里那些客户,能不能把联系方式给我?
咱们都是一家人,你帮表叔一把,等做成了生意,肯定少不了你的好处。”这话听着耳熟,
去年他也是这么说的。我看着他脸上堆得有些僵硬的笑,
眼前突然就闪过去年冬天那箱皱巴巴的苹果——表皮发褐,摸着手感都软塌塌的,
像是在仓库里放了大半个冬天,连超市的临期水果都不如。那箱苹果,是他赚了二十万之后,
给我们家的“谢礼”。我端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口凉白开,压下心里翻涌的那点不舒服,
笑着开口:“表叔,客户那边倒是熟,不过人家只认我这个人。你要是想做,
我帮你对接没问题,但丑话说在前头,得按行业规矩来。”表叔脸上的笑瞬间就僵住了,
像是被人泼了盆冷水。他手里刚端起我递过去的茶杯,顿在半空,杯沿的水珠滴在桌面上,
晕开一小片水渍。他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眼神里的热乎劲一下子就散了,剩下点错愕,
还有点不自在。我假装没看见,继续说:“行里的规矩你也知道,介绍生意得拿提成。
我帮你牵线,客户那边我去沟通,合同谈成之后,你给我五个点的提成,这是行情价,
不算多。”“五个点?”表叔终于找回了声音,眉头皱起来,脸上的肉都挤在了一起,
“小宇,你这话说的,咱们可是亲戚啊,提钱多生分?再说,做生意哪有稳赚不赔的,
万一亏了呢?”我放下杯子,指了指电脑屏幕:“表叔,我手里的客户都是实打实要货的,
需求量和预算都清楚,你那厂子的产能和成本,做这类零件稳赚不赔。去年那笔生意,
你赚多少,咱们心里都有数。”一提去年,表叔的脸色更不好看了,他别过脸,
看着门口的马路,嘟囔着:“去年那笔哪赚多少啊,除去原材料、工人工资、运输费,
也就剩几万块,我还请你吃了饭呢。”这话听得我心里有点发堵。去年那笔生意,
哪是他说的那么轻松。第二章那笔赚了二十万的生意去年秋天,
我刚从原来的公司离职没多久,手里攥着攒下的几万块钱,租了个小门面,打算自己干。
原来的老客户张总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他们公司要订一批工业轴承,量不小,要五千套,
预算给得也足,一套能给到一百二。张总是我以前在公司时维护了三年的客户,为人实在,
做事靠谱。他知道我离职创业,特意把这单生意留给我,说信得过我的眼光。可我刚起步,
手里没货源,找了几家工厂,要么价格太高,要么质量没保障。正犯愁的时候,
我妈跟我提了一嘴,说表叔刘建国开了家五金厂,专门做这类工业零件,
就是一直没什么大订单。我当时心里还挺高兴,觉得这是缘分。表叔和我爸是堂兄弟,
以前逢年过节也走动,虽说不算特别亲,但总归是一家人。我想着帮他一把,既能做成生意,
还能拉近亲戚关系,一举两得。当天下午,我就给表叔打了电话,把情况跟他说了。
他在电话里激动得声音都抖了,一个劲地说“还是小宇你有本事”“表叔记你一辈子好”,
挂了电话没半小时,就骑着他那辆破电动车赶到了我店里。见面之后,他拉着我的手,
又是拍肩膀又是递烟,说的全是感谢的话,那热情劲儿,像是我已经帮他把钱赚到手了。
我跟他说,这单生意能不能成,还得看产品质量和价格,让他先把样品准备好,
我带他去见张总。第二天,我带着表叔去了张总的公司。进了会议室,表叔坐在那,
手都不知道往哪放,说话也结结巴巴的,连自己厂里产品的优势都说不清楚。
张总皱着眉看我,我赶紧打圆场,把表叔厂里的生产工艺、质量检测流程,
还有以前做过的小订单案例,一五一十地跟张总说清楚。张总是个懂行的人,
问了几个技术上的问题,表叔还是答不上来,脸涨得通红。我只好接过话茬,
从材料的耐磨性到精度误差,再到交货周期,一一解释清楚。聊了一个多小时,张总才松口,
说先看看样品,要是没问题,再谈具体细节。从张总公司出来,表叔擦了擦额头的汗,
一个劲地夸我:“小宇,多亏了你,不然今天我都不知道该说啥。你放心,
样品我肯定好好做,保证没问题。”接下来几天,我天天催着表叔盯样品质量。他倒也听话,
每天都给我发车间的照片,说工人都在加班赶工。可等样品送过来,
我一看就皱了眉——表面有划痕,精度也差了点。我拿着样品去厂里找他,他还挺委屈,
说“差不多就行,客户哪能看得那么细”。我没跟他争辩,拿着样品回了店里,
自己找了工具,熬夜把划痕打磨掉,又联系了朋友的检测机构,花了五百块钱做了精度校准。
第二天把处理好的样品送给张总,他看了之后点点头,说“这才像话”,同意谈合同细节。
没过几天,张总那边提出,零件的公差要再缩小0.02毫米,不然没法匹配他们的设备。
这个要求有点苛刻,表叔一听就急了,说“根本做不到,这不是为难人吗”,
还说要放弃这单生意。我当时正在外面跑业务,接到表叔的电话,赶紧往他厂里赶。
到了车间,就看见他坐在角落里抽烟,工人都停工了。我跟他说,这单生意要是成了,
利润不少,不能轻易放弃。他抬头看我,眼神里满是为难:“不是我不想做,是真做不到啊,
这精度要求太高了。”我蹲在他旁边,跟他一起看图纸,琢磨了半天,
想起以前公司合作的一家机床厂,有高精度的设备。我赶紧联系那边的朋友,
问能不能帮忙加工几道工序,朋友说可以,但要加钱。我跟表叔商量,加的钱从利润里扣,
他犹豫了半天,终于点了头。那天晚上,我在厂里陪着工人一起加班,帮着调整设备参数,
记录数据。表叔一开始还在旁边看着,后来就说家里有事,先走了。我熬了个通宵,
第二天早上把修改好的样品送到张总公司,张总检测之后,终于满意了,拍板签合同。
签合同那天,我特意请了半天假,陪着表叔去张总公司。合同条款密密麻麻,
表叔看都没看就想签字,我赶紧拦住他,
一条一条地核对——交货时间、质量标准、付款方式、违约责任,每个细节都确认清楚。
张总笑着说:“小宇,有你在,我放心。”合同签完,张总当场付了三十万预付款。
表叔拿着支票,手都在抖,拉着我和张总的手,说晚上一定要请客。那天晚上,
表叔在小区门口的小饭馆订了个包间,点了六个菜,一瓶二锅头。酒过三巡,
他拍着我的肩膀,脸涨得通红:“小宇,这次真是多亏了你,等这笔钱到账,
表叔肯定不会忘了你的好,绝对让你满意!”我当时心里挺暖和,
觉得亲戚之间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就笑着说:“表叔,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干啥,
只要生意做成了,比啥都强。”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太傻了。
第三章那箱皱苹果合同签完之后,表叔就开始忙着生产。我时不时打电话问进度,
他总说“没问题,放心吧”。期间张总也问过我几次,我都帮着打圆场,说一切顺利。
一个月后,货按时交了,张总验收合格,把剩下的三十万尾款打了过来。算下来,这单生意,
表叔一共赚了二十万——五千套轴承,成本一套八十,卖一百二,除去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
纯利润刚好二十万。我是从张总那里知道尾款到账的。那天张总给我打电话,说货收到了,
钱也付了,还说以后有生意还找我。挂了电话,我心里挺高兴,想着表叔应该会联系我,
就算不给多少好处,至少会说句实在话。可等了三天,表叔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有点纳闷,
又不好意思主动问,毕竟之前说了不用客气。我妈看出我的心思,
说:“要不我去你表叔家串个门,问问情况,顺便看看你婶子。”我想了想,点点头。
那天下午,我妈买了点水果,去了表叔家。晚上回来,她手里拎着个纸箱子,脸色不太好看。
我赶紧问怎么了,她把箱子往地上一放,叹了口气:“你表叔那人,真是……”我低头一看,
箱子里装的是苹果,一个个表皮都发皱了,有的地方还泛着褐,一看就是放了好久的,
连新鲜水果都算不上。“我去的时候,你表叔和你婶子正在看电视,看见我来了,
也没怎么热情。我坐了半小时,他愣是没提生意的事,更没提感谢你的话。临走的时候,
他从阳台角落里把这箱苹果拎出来,说‘这是之前客户送的,放了几天了,
你拿回去给小宇尝尝’。我一看这苹果,心里就堵得慌,可又不好说啥,只能拎着回来了。
”我蹲在箱子旁边,拿起一个苹果,表皮摸起来软塌塌的,还沾着点灰尘。那一刻,
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着,闷得喘不过气。不是图他那点钱,而是觉得自己的付出,
像是成了一个笑话。为了这单生意,我前后跑了三趟,熬夜改方案,帮着核对合同,
甚至自己掏钱做检测,可最后换来的,就是这么一箱放坏了的苹果。他赚了二十万,
连一句真心的感谢都没有,连一箱新鲜水果都舍不得买。我妈坐在沙发上,
眼圈有点红:“早知道他是这样的人,当初就不该帮他。你说你费了那么多劲,
他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我强压着心里的委屈,安慰我妈:“没事妈,可能他忘了,
或者有啥难处。算了,都是亲戚,别因为这点事闹僵。”话是这么说,可心里的那道坎,
却怎么也过不去。从那以后,我就没再主动联系过表叔。逢年过节碰到,
也只是客气地打个招呼,没再多说一句话。我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
他还会再来找我。第四章撕破脸表叔见我提起去年的事,脸色更难看了,他猛地喝了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