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这年,晚风遇旧人
作者:白日梦想家想吃饭
主角:沈叙白林知夏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11-08 10:11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短篇言情题材小说《32岁这年,晚风遇旧人》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该书以沈叙白林知夏为主角,主要讲述的内容有:那个苏经理好像是沈总的下属,上次会议她没去”,林知夏点了点头,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考察的第一站是云栖小镇的古街,……

章节预览

1城市里的独行者凌晨一点十七分,国贸大厦28层的灯光,

只剩零星几个格子间还亮着。林知夏合上笔记本电脑时,

屏幕反光里映出她眼底的红血丝——那是连续两周熬出来的印记。

办公桌上的半杯拿铁早凉透了,浅棕色的液体贴着杯壁,留下一圈淡淡的奶渍。

她起身揉了揉酸胀的肩颈,玻璃窗外的三环像条被施了魔法的河,车流首尾相接,

红色尾灯连成流动的光带,从建国门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西三环。

她想起上周实习生小周趴在桌上哭,说租的隔断间被拆了,半夜拖着行李箱在路边找酒店,

当时她还安慰“再熬熬就好了”,可此刻看着这永不停歇的车流,

突然觉得自己和小周没什么两样,都是被这座城市推着走的独行者。手机在桌面震了三下,

屏幕亮起“妈”的名字,还带着视频请求的弹窗。

林知夏对着屏幕理了理短发——上周为了省时间剪的,比以前更短了,显得脸更尖。

她深吸一口气,按下接通键。“知夏啊!”母亲的声音裹着电流传来,

背景里能听见缝纫机的嗡嗡声,“你这头发怎么又剪了?镜头里看脸都小了一圈,

是不是又没好好吃饭?”林知夏把手机架在咖啡杯旁,努力挤出个自然的笑:“妈,

我这是换个造型,吃饭挺规律的,刚才还跟团队一起点了沙拉。

”其实沙拉早在七点就凉了,现在还放在茶水间的冰箱里。“规律有什么用?

你都三十二了,个人问题比工作重要!”母亲的声音拔高了些,镜头晃了晃,

能看见她手里还拿着没缝完的枕套,“你表姐上周说的那个医生,人家在协和上班,

性格稳重,周末正好有空,你俩见一面?”林知夏的指尖在冰凉的桌面上划了划,

轻声叹:“妈,我现在真没心思,‘云栖小镇’的项目马上要提案了,团队都指着我呢。

”“指着你?那你生病的时候指着谁?”母亲的声音沉了下去,镜头里的脸也耷拉下来,

“去年你发烧到39度,还是邻居帮你叫的救护车。过年回家你一个人走在前面,

我跟你爸在后面看着,心里都疼得慌……”林知夏的鼻子突然发酸,她别过脸看向窗外,

三环的车流依旧刺眼。她不是不想爱,是不敢——五年前沈叙白离开的场景,

像慢镜头一样在脑子里回放:那天也是加班到凌晨,她走出公司大门,

就看见沈叙白站在路灯下,手里攥着一个保温袋,里面是她爱吃的小笼包,早就凉透了。

他说“林知夏,你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我不想做你‘抽空’爱的人”,说完转身就走,

风衣下摆扫过路边的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那声音她记了五年。她不是没努力过。

分手后的第三年,她试着和一个设计师交往,对方约她看电影,

她因为改方案迟到了一个小时;对方生日,她订了蛋糕却因为客户临时要改策划,

在会议室待到凌晨。后来设计师说“你好像不需要男朋友”,她没反驳,

只是默默删了对方的微信。手机屏幕里,母亲还在絮絮叨叨说医生的好处,

林知夏敷衍着挂了电话,打开相册。最新的一张是上周团队拿奖的合影,她站在中间,

笑得标准又疏离;往下翻,五年前鼓浪屿的照片突然跳出来——沈叙白背着她,

沙滩上的脚印歪歪扭扭,她的手绕在他的脖子上,笑得露出了虎牙,背景里的海浪拍着礁石,

声音好像还能听见。那时候她会因为沈叙白忘记纪念日闹脾气,

会因为他说“我养你”脸红半天,可现在,

她连哭都学会了静音——上次项目出问题,客户在会议室里骂了她半小时,

她回到办公室,对着电脑屏幕掉眼泪,却连抽张纸巾都怕被同事听见。就在这时,

电脑弹出一封新邮件,是项目合作方发来的,

着“‘云栖小镇’数字化运营模块对接人:深澜科技沈……”后面的字被弹窗挡住了,

林知夏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她伸手去点弹窗,指尖却顿在了半空中。

2命运的交叉点周五上午九点半,林知夏站在深澜科技的会议室门口,手里攥着U盘,

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团队熬了三个通宵的PPT,每一页的字体大小、配色、图片位置,

她都改了不下十遍,连小周都说“林总,这方案简直像您的孩子”。可此刻她心里想的,

不是方案好不好,而是昨天那封邮件里没看完的名字——深澜科技的对接人,

会不会是沈叙白?会议室的门被推开,里面传来交谈声。林知夏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进去,

迎面就看见客户方的人起身迎接。为首的男人穿着深蓝色羊绒衫,外搭一件灰色西装,

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的手表——那是五年前她送他的生日礼物,他居然还戴着。

四目相对的瞬间,林知夏感觉心脏像是被一只手攥住,骤然停了一拍。是沈叙白。

他的头发剪短了,额前的碎发不再遮住眉毛,轮廓比以前更清晰,下颌线绷得笔直,

眼神依旧深邃,曾经她会蹦蹦跳跳的扑向他,现在却不敢再靠近。“您好,我是林知夏,

星海广告的创意总监。”她伸出手,指尖有些发凉,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稳。

沈叙白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衬衫传过来,熟悉又陌生。“沈叙白,

深澜科技的项目负责人。”他的声音很平静,像在跟普通合作伙伴打招呼,

可林知夏却看见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深澜科技的项目经理张姐热情地招呼她坐下,递过来一瓶温水:“林总监,

早就听说您的方案特别有温度,今天可算能见识见识了。”林知夏笑着道谢,

目光却忍不住瞟向沈叙白——他坐在主位上,正低头翻着手里的资料,

侧脸的线条比以前更硬朗了。会议开始,林知夏打开PPT,

屏幕上跳出“云栖小镇——藏在时光里的记忆”的标题。她定了定神,

开始讲解:“文旅项目的核心不是卖景点,是卖情感共鸣。比如云栖小镇的老茶馆,

我们可以保留木质结构,在墙上挂老照片,让游客坐下来喝杯茶,

就能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院子……”她讲得流畅,可余光总能感觉到沈叙白的目光,

那目光像羽毛,轻轻落在她身上,却让她的后背冒出细汗。团队成员小王补充完数据后,

屏幕上出现了最后一张图——手绘的海边小屋,屋顶上飘着炊烟,

门口的木牌写着“有些爱,不必说出口,但从未离开”。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连翻资料的声音都停了。沈叙白抬起头,目光落在她身上,

声音比刚才低了些:“这张图是你画的?”林知夏点头,

指尖无意识地转着笔——那是她压力大时的习惯,五年前沈叙白总说“你一转笔,

我就知道你在想事情”。“是,”她轻声说,“我觉得真正的旅行,

是回到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就像这小屋,也可能是每个人心里的念想。”沈叙白沉默了几秒,

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轻声说:“你还是和以前一样,用画面说话。”会议结束后,

张姐笑着说“方案很有感染力,我们内部讨论后,三天内给答复”。林知夏松了口气,

收拾东西的时候,手忙脚乱地把U盘掉在了地上。她弯腰去捡,沈叙白也伸手,

两人的手碰到了一起,她像被烫到一样缩了回去。走出会议室,林知夏靠在走廊的墙上,

深呼吸了好几次,胸口还是发闷。“你变了。”沈叙白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她转过身,

看见他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她落下的笔记本。“更专业,更冷静,也……更远了。

”他走近几步,目光里带着她看不懂的情绪。林知夏苦笑:“人总要长大。

”“长大不代表要把心关起来。”沈叙白的声音低沉,“知夏,当年我们结束,

不是因为你忙,是你从不让我参与你的忙——你总说‘等我忙完’,可你没看过,

我在你公司楼下等你到凌晨,手里的粥都早已凉了。”林知夏的眼眶突然发热,她咬着唇,

说不出话。就在这时,沈叙白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屏幕,对她说“我先接个电话”,

转身走到走廊尽头。林知夏看着他的背影,听见他低声说“照片我找到了,

她好像……还记得......”,心里突然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乱成一团。

3旧爱如风,吹彻心扉方案通过的消息是周一上午传来的,

张姐在微信群里发了个庆祝的表情包,说“下周开始,

咱们每周去云栖小镇实地考察两次”。林知夏看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停了半天,

最终还是没敢单独找沈叙白说话。第一次实地考察是周三,林知夏带着小周和设计师,

在云栖小镇的入口等深澜科技的人。没过多久,一辆黑色SUV停在路边,

沈叙白从驾驶座下来,副驾驶的门也开了,下来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人,

笑着对他们挥手:“你们好,我是深澜科技的产品经理,苏曼。”林知夏的心跳顿了顿,

她看着苏曼走到沈叙白身边,两人站在一起,看起来很般配。小周在她耳边小声说“林总,

那个苏经理好像是沈总的下属,上次会议她没去”,林知夏点了点头,

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考察的第一站是云栖小镇的古街,青石板路两旁是老房子,

有的门楣上还挂着“文革”时期的木牌。沈叙白走在前面,

指着一间挂着“老茶馆”木牌的屋子说:“这里的梁还是清朝的,我们计划保留原结构,

加装数字化屏,游客扫码就能看茶馆的历史。”林知夏跟着走进屋,

屋顶的木梁上还挂着旧灯笼,阳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地上的灰尘上,像撒了一把碎金。

她想起五年前和沈叙白去乌镇,也有这样一间老茶馆,他给她点了一杯菊花茶,

说“以后我们老了,也开一间这样的茶馆”。“林总监,您觉得这里的创意怎么结合?

”苏曼的声音打断了她的回忆,她回过神,笑着说“可以在茶馆里设一个‘时光信箱’,

游客写封信给未来的自己,我们定期寄出去,结合数字化提醒”,苏曼眼睛一亮,

转头对沈叙白说“沈总,这个主意好!”,沈叙白看了林知夏一眼,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