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长安雪未消小说值得一看,喜欢作者樱狸子大大的笔峰,把男女主李月安沈惊寒无所不能的精彩绝伦展现在读者眼前。主要讲的是眼神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涌动,却又被他强行压了下去。“我会回来的。”简单的五个字,……
章节预览
暮春的雨总带着三分缠绵,打在琉璃瓦上簌簌作响。昭阳公主李月安捧着半盏冷茶,
望着窗棂外被雨雾染得模糊的宫墙。忽然没来由地想起那年冬天,
沈惊寒在雪地里站成一尊玉雕的模样。她该是死了的。三个月前那场宫变,
叛军铁蹄踏碎朱雀门时,她正被囚禁在冷宫的偏殿。火舌舔舐着雕花梁柱,
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恍惚中似乎有人撞开了门。玄色衣袍裹挟着风雪闯进来,
将她往怀里一揽。那怀抱冷得像冰,却比殿外的烈火更让她心悸。“公主,走。
”是沈惊寒的声音,比寻常更冷冽几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可她终究没能走成,
横梁塌下来的瞬间,她只记得他将她死死护在身下,脊梁骨断裂的闷响混着他压抑的痛哼。
随后成了她意识消散前最后的声音。可再次睁眼,却是在自己的寝殿。
雕花拔步床上挂着她最爱的缠枝莲锦帐,宫女正端着温水进来,见她醒了,惊喜地福身。
“公主,您可算醒了,昨儿在御花园淋了雨,您可睡了一天一夜呢。”李月安猛地坐起身,
指尖触到温热的锦被,恍惚得像在做梦。她记得清清楚楚,
那场宫变发生在永安二十七年的深秋。而现在…..她抓过床头的鎏金铜镜,
镜中少女梳着双环髻,眉眼鲜活,正是十六岁的模样。永安二十七年,初春。
她竟回到了三年前。“去。”李月安掀开被子,声音还有些发颤。
“去看看镇北侯府的小侯爷,今日是否在京。”沈惊寒,镇北侯府的嫡孙,如今刚满十四岁。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他该是刚从北疆祖父身边回京不久。尚未承袭爵位,
却已凭着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和冷硬性子,在京中贵胄子弟里闯出了“玉面阎罗”的名声。
前世她与他交集不多。他是武将之后,性情寡淡,不喜应酬。她是父皇最宠爱的公主,
活泼爱笑,身边总围着一群世家子弟。唯一的几次碰面,都是在宫宴上,他永远坐在角落,
一身玄衣,眉眼低垂,仿佛周遭的热闹都与他无关。直到宫变那日,
他像一道惊雷劈进她绝望的世界里。宫女出去一趟又很快回来回话。“回公主,
小侯爷昨日便已回京,此刻应在府中。”李月安松了口气,指尖却依旧冰凉。她活下来了,
那他呢?这一世,他是否还会卷入那场纷争?“备车。”她掀开帘子下床,
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去镇北侯府。”镇北侯府的门庭比宫中朴素得多,
青灰色的砖墙爬着几株老藤,门口侍卫见是公主仪仗,忙不迭地通报。李月安坐在马车里,
心跳得像擂鼓,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少年。
更不知道自己突如其来的拜访,会不会引起他的怀疑。车帘被掀开,管家恭敬地引她入内。
穿过抄手游廊,绕过一方小池,便见正厅门口立着个少年。他比记忆中更清瘦些,
玄色锦袍衬得肤色愈发白皙,眉眼深邃,鼻梁高挺,只是那双眼睛太过冷淡,望过来时,
带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臣沈惊寒,参见昭阳公主。”他拱手行礼,声音清冽,
听不出情绪。李月安定了定神,努力扬起一个符合她身份的笑容。“沈小侯爷不必多礼,
本宫今日前来,是想向你讨教箭术。”这话一出,不仅沈惊寒愣了愣,
连旁边的管家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谁不知道昭阳公主最不喜舞刀弄枪,
平日里连骑射都懒得碰,怎么会突然要学箭术?沈惊寒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
那双冰湖似的眼睛似乎想看穿她的心思,却最终只是淡淡颔首。“公主身份尊贵,臣不敢当,
若公主确有兴致,臣府中箭场尚可一用。”他没有追问缘由,也没有推辞,
这份恰到好处的疏离,让李月安松了口气,却又莫名有些失落。镇北侯府的箭场设在后院,
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沈惊寒取来一把小巧的弓,递给她:“公主初次习箭,
用这把轻弓便可。”李月安接过弓,入手微凉,触感熟悉得让她心头一颤。前世宫变前,
她曾缠着父皇要学箭,父皇拗不过她,让侍卫教过几日,只是她心性不定,
没学几日便丢开了。倒是后来被囚禁时,日夜想着若自己有几分自保之力,
或许能……“握弓要稳。”沈惊寒的声音在身侧响起,他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指尖虚虚地落在她的手腕上,却没有碰到。“肘部抬起,目视靶心。”他的气息很淡,
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冽,混着一丝雪松香。李月安的脸颊莫名发烫,前世他将她护在身下时,
她闻到的也是这个味道,只是那时被血腥味和烟火气盖过了。“放。”随着他的话音,
李月安松开手,箭矢歪歪扭扭地飞出去,连靶边都没沾到。她有些窘迫地吐了吐舌头,
前世的记忆并未让她变成神射手。沈惊寒却像是没看见她的狼狈,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
“再来。”接下来的一个时辰,李月安就在他的指点下反复拉弓,放箭。他话不多,
每次指点都精准扼要,语气始终淡淡的,却奇异地让人无法生出抵触之心。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来,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将他纤长的睫毛映出一小片阴影,
竟冲淡了几分冷意。“今日就到这里吧。”沈惊寒收回目光,“公主若有兴致,改日可再来。
”李月安点点头,放下弓,手腕已经有些发酸。她看着沈惊寒转身要走,
忽然鼓起勇气叫住他。“沈小侯爷。”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她。
“那日……”李月安咬了咬唇,斟酌着词句。“本宫听闻你在北疆屡立奇功,
只是如今京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你……多加小心。
”沈惊寒的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那双冷淡的眼睛里似乎闪过一丝探究。
“多谢公主提醒。”没有多余的话,他微微颔首,转身离开了箭场。李月安望着他的背影,
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的提醒太过突兀,可她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他重蹈覆辙。这一世,
她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护着所有她在意的人,包括这个曾经舍命救她的少年。从那以后,
李月安便成了镇北侯府的常客。有时是讨教箭术,有时只是借口路过,进来喝杯茶。
沈惊寒依旧是那副冷淡模样,却也没有赶她走,偶尔她带来些新奇玩意儿,
比如西域进贡的琉璃弹珠,或是江南新出的话本,他虽不动声色,却会在她离开后,
将那些东西收进自己的书房。京中的流言渐渐多了起来。
说昭阳公主对镇北侯府的小侯爷情根深种,不然怎会频频造访侯府?李月安不在乎这些流言,
她只知道,每次看到沈惊寒平安无事地站在那里,她悬着的心就能放下几分。
沈惊寒似乎也习惯了她的存在。有时她来得晚了,他会让人备好她喜欢的碧螺春。
她射箭时不小心崴了脚,他会沉默地让人取来伤药。甚至在她龇牙咧嘴时,
眼底会闪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你今日怎么没精打采的?”一日,
李月安见沈惊寒眉宇间带着倦色,忍不住问道。他正在擦拭一支长箭,闻言动作顿了顿,
“昨夜处理些府中事务。”李月安知道,镇北侯府虽手握兵权,却也树敌颇多,
尤其是朝中以丞相为首的文官集团,一直视镇北侯府为眼中钉。她想了想,
从袖中摸出一枚小巧的玉佩,递给他:“这个你拿着。”那是一枚龙纹玉佩,
是父皇赐给她的,据说能在关键时刻调动宫中侍卫。沈惊寒看着那枚玉佩,又看了看她,
眼神复杂。“公主这是……”“拿着吧。”李月安把玉佩塞进他手里,
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掌心,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她脸颊微红,却还是强作镇定,
“就当是……谢你教我箭术的谢礼。”沈惊寒握着那枚温热的玉佩,
指尖能感受到上面细腻的纹路。他沉默片刻,将玉佩揣进怀里,低声道:“多谢公主。
”这年秋天,北疆传来急报,蛮族异动,镇北侯请旨出征。皇帝准了,却在朝堂上犹豫再三,
最终点了沈惊寒随行。消息传到公主府时,李月安正在修剪窗台上的月季。听到消息的瞬间,
她手里的剪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她冲到镇北侯府时,沈惊寒正在收拾行装。
他换了一身便于行军的劲装,更显得身姿挺拔,只是眉宇间的冷意似乎又重了几分。
“你要去北疆?”李月安的声音有些发颤。沈惊寒转过身,看着她泛红的眼眶,沉默片刻。
“是。”“不行!”李月安脱口而出,“北疆危险,你才十四岁,为什么要去?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沈惊寒的语气依旧平静,“何况,我是镇北侯府的子孙。
”“可……”李月安还想说什么,却被他打断。“公主,”他看着她,
眼神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涌动,却又被他强行压了下去。“我会回来的。”简单的五个字,
却带着一种莫名的力量。李月安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她知道,
他是沈惊寒,是那个在雪地里都能挺直脊梁的少年,他的决定,没人能改变。出征前夜,
李月安去了城门口。沈惊寒骑着一匹黑马,立于队伍最前方,玄色披风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看到她时,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你怎么来了?”“我来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