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私奔?我靠捡破烂逆袭成亿万富婆!
作者:爱吃酸奶浇紫薯的王刚
主角:陆晓婉沈逸张浩
类别:言情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11-10 10:52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在爱吃酸奶浇紫薯的王刚的小说《渣男私奔?我靠捡破烂逆袭成亿万富婆!》中,陆晓婉沈逸张浩是一位天才科学家。他的研究引发了一场超能力爆发现象,人类社会陷入混乱之中。陆晓婉沈逸张浩面临着道德与伦理的困境,同时也要抵御来自政府和恶势力的追捕。这部现代言情小说充满科技元素和道德考验,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她没有停歇,连夜修复了几件外公收藏的老物件,这些物件她曾嗤之以鼻,如今却视若珍宝:一台三十年代的留声机,其内部的机……将引发读者对未来的深思。

章节预览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陆晓婉把自己锁在维修间里,像一个着魔的学徒,对外面的世界充耳不闻。脏乱、空腹和疲惫都无法阻止她。她饿了就啃几口面包,困了就在工作台旁打个盹,甚至没来得及清洗身上的灰尘。她的眼睛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她要证明这不是幻觉,更要证明张浩和陈露错得有多离谱。

那台收音机仿佛拥有生命,在她每一次触碰下都发出神秘的低语。通过反复试验,她发现这台收音机不仅能接收过去的声音,还能通过一个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将声波中蕴含的能量,或者说,是被特定时空频率激活的“时间印记”,转化为实体。外公手稿中那个密密麻麻、画满了复杂线路和符号的“能量转化器”,正是关键所在。那是一个玻璃罩下的奇特装置,内部有无数细密的铜线缠绕着一颗闪烁着微光的晶石。

外公潦草的笔迹记载着他的假想:“所有物质都携带着其存在时空的频率印记,通过TFR-001捕捉特定时空频率,再通过能量转化器将印记固化,便可实现物质的重塑甚至创造。”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现在,这台机器就在她的手中。

她小心翼翼地遵循手稿上的指引,用外公留下的工具,开始对那个半成品转化器进行最后一点点的调试和组装。有些零件她认得,有些是她从未见过的精密结构。她凭借着对外公笔记的理解和一种近乎直觉的敏锐,将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线条和符号,一步步转化为现实。每一次拧紧螺丝,每一次焊接,都带着朝圣般的虔诚。

终于,在第三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子照进维修间时,所有的指示灯都亮了起来。陆晓婉屏住呼吸,再次拨动收音机的旋钮,锁定一个1920年代的频率。她选择了一个简单而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作为她第一次实验的目标:一枚民国时期的银元。

外公的手稿提及,要选择一个“清晰的印记”进行固化。她将一枚空白的银色金属片,小心翼翼地放入转化器的托盘中。

收音机里传来清晰的1920年代上海滩风情,靡靡之音、市井喧嚣、黄包车夫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她真的置身于那个时代。玻璃罩内的晶石逐渐发出耀眼的蓝光,那些声音被收音机捕捉,被转化器解析,最终,一道道肉眼可见的能量流,如同灵蛇般蜿蜒着,注入到托盘里的金属片中。

能量流逐渐减弱,蓝光也渐渐内敛,最终归于平静。

“叮——”

工作台上,一枚带着清晰龙纹、铸造精美的民国时期袁大头银元,在蓝光中缓缓凝聚成形。它不再是那枚空白的金属片,而是一枚充满了历史气息的真币。陆晓婉颤抖着手拿起这枚银元,冰冷的触感如此真实,光滑的纹理在指尖跳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世纪前的故事。

“成功了……”泪水模糊了视线,但这次不是悲伤,而是激动。这激动冲刷掉了所有的疲惫、屈辱和恐惧,只剩下纯粹的,强大的新生。她的人生,真的要从这里开始了吗?

她没有停歇,连夜修复了几件外公收藏的老物件,这些物件她曾嗤之以鼻,如今却视若珍宝:一台三十年代的留声机,其内部的机械结构已被腐蚀,声音嘶哑失真,但机壳的雕花依旧精美;一把檀木折扇,扇骨断裂,扇面破损,却依稀可见文人墨客的墨迹;还有一套残缺不全、裂纹遍布的民国茶具,颜色暗淡,釉面磨损。

她将这些“残骸”逐一置入转化器,通过收音机捕捉到的特定时空频率——比如那台留声机,她锁定在一段1930年法国歌剧院的唱段,让它承载了那个时代的艺术之魂;檀木折扇则在1940年代西南联大图书馆的频率下,被赋予了战火中知识分子的风骨;民国茶具,则在1912年江南某望族的盛宴频率中,重新焕发了世家风华。

在蓝光的洗礼下,老留声机音色变得醇厚清亮,连外壳的漆面都焕发新光,散发出历史的芬芳;檀木折扇的扇骨奇迹般修复,扇面破损处自然生长出新的纤维,墨迹清晰如初,仿佛被时间凝固;那套茶具不再残缺,裂纹消失,釉面温润如玉,散发着古朴的韵味,仿佛它们从未受损,只是被时光精心凝练。这些物件,不再是单纯的“修复”,而是被注入了独特的历史印记,成为了“活的历史”。

三天后,她带着这些“垃圾”,穿着洗干净却依旧有些陈旧的衣裙,走进了一家在圈内颇具声望的古董拍卖行——“翰墨轩”。她选择这家拍卖行,是因为它的鉴定标准素来严苛,只有通过最专业的眼光,才能真正验证她的“奇迹”。

“陆**,这些东西……”鉴定师孙老,一位业界资深专家,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语气带着明显的不屑。他看着陆晓婉从麻布袋里小心翼翼取出的留声机、折扇和茶具,眉头紧锁。“这些……年代感是够,但品相嘛,不值几个钱。”

但当他用专业仪器检测那枚银元时,脸色突然变了。仪器显示银元内蕴含着磅礴而稳定的能量场,如同刚铸造出来一般,却又带着无法伪造的年代气息。“这不可能!”他惊呼一声,拿起放大镜反复观察,“这枚银元的能量场显示它确实来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可是成色却像新铸的……而且,它内部的分子结构,似乎有某种特殊的排列,超出了常规的认知。”

他接着检测了那套民国茶具,仪器再次发出不同寻常的提示。茶具表面温润如玉,仿佛新制,但质地却显露出上百年的沧桑。孙老紧紧盯着一件茶盏,喃喃自语:“这上面似乎附着着一种,一种极为微弱的……时间的波动?”在古董界浸淫多年,他从未见过如此奇异的现象。

最终,那套民国茶具以五十万的价格被一位匿名收藏家拍下。随后,留声机和折扇也分别以不菲的价格成交。拍卖行的老板——一个精明的中年人,眼睛亮得像两颗夜明珠,他亲自追出来,塞给陆晓婉一张烫金名片,笑容可掬:“陆**,如果您还有这样的藏品,请一定先联系我们。”

走出拍卖行,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刺得她睁不开眼。这不是她熟悉的那个城市,而是充满了无限可能的新世界。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赚到这么多钱。五十万,足够她偿还一部分债务,暂时堵上那些催债人的嘴。

她的心头,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张浩,陈露,你们等着看吧。她将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陆晓婉。

就在她准备离开时,一个儒雅的身影拦住了她的去路。男人身着一件合体的米灰色西装,气质清雅,手中把玩着一枚刚从拍卖会上拍下的玉佩。他约莫三十岁出头,五官俊朗,嘴角带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深邃而明亮。

“陆**,冒昧打扰。”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成熟的从容。他递过一张名片,上面印着“沈逸,青瓷博物馆特聘顾问”。“我对您今天的拍品很感兴趣,尤其是那枚银元和茶具。它们身上似乎有一种,呃,一种令人着迷的,鲜活的历史感。这在赝品泛滥的市场里,是前所未有的。”

陆晓婉警惕地看着他,经过张浩的背叛,她对任何陌生人的善意都抱有怀疑。然而,沈逸的眼神清澈而坦荡,没有丝毫的侵犯性。

“难道,沈先生认为那是赝品?”她反问,语气里带着一丝挑战。

沈逸摇头,微笑着说:“恰恰相反,我认为它们比任何真品都更‘真’。更准确地说,它们像是从历史长河中被洗涤一新,却又保留了所有岁月痕迹的奇迹。这其中蕴含的工艺或能量,已经超越了我现有知识的范畴。不知陆**,是否有兴趣进一步探讨一二?”他的语气真诚而好奇,并未追问她如何获得这些物品,而是直视其价值和特殊性。

陆晓婉的心脏漏跳了一拍。这个男人,敏锐得超乎她的想象。她看着他,眼前的他,与张浩那种虚浮的油腻截然不同。沈逸的眼神里带着一种欣赏和探索,像是在看待一件艺术品,而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猎物。

她犹豫片刻,最终收下了沈逸的名片,语气依然谨慎:“沈先生,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会联系你。”她心中隐隐觉得,这个人或许能帮助她更好地理解外公的遗产,甚至是……她的未来。这个沈逸,给她留下了一丝温暖和一丝不可思议的期盼。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