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记小说《彼岸花殇》由冷啸月寒倾力创作。主要讲述了秦墨离督军萧婉在历史时期的生平和奋斗经历,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解读,展示了主角的智慧与勇气。这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还给读者带来了深入思考。”几声枪响突兀地响起,却不是射向我。赵副官身边的两名手下应声倒地。“什么人?!”赵副官惊怒回头。只见悬崖下方的树林中,窜……
章节预览
第一章戏终人未散戏台上的枪声像一枚投入水面的石子,瞬间击碎了精心维持的平静假象。
台下的惊叫、哭喊、桌椅翻倒声混作一团。方才还沉醉于戏梦的看客们,
此刻如同受惊的鸟兽,仓皇四散,推搡着冲向出口。荷枪实弹的卫兵们厉声呵斥,
试图维持秩序,枪口茫然地对准混乱的人群,却找不到那放冷枪的刺客藏身何处。
楼上的包厢里,传来督军夫人短促的尖叫,随即被身边人捂住。督军本人,
那位掌控北平半壁江山的枭雄,脸色铁青,猛地站起,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全场,
最终定格在混乱中心的戏台之上。聚光灯下,虞姬和霸王相拥的身影,
成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眼。我,沈墨痕,僵立在原地。秦墨离——我曾经的师兄,
如今的“霸王”——大半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我肩上。
他后背军装戏服上那个焦黑的弹孔周围,暗红色的液体正迅速洇开,温热、粘稠,
带着铁锈般的腥气,透过我单薄的虞姬戏服,灼烫着我的皮肤。
“当啷——”那柄原本准备刺入他心脏的匕首,从我脱力的手中滑落,
在冰冷的戏台地板上发出刺耳的声响。但这声音,立刻被更大的喧嚣吞没。“墨离!
”我听到自己喉咙里发出一个干涩、陌生的声音,带着连我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
他没有回应,只是靠在我肩头,急促地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似乎牵扯着巨大的痛苦。
他握着我手腕的那只手,力道正在一点点流失,但指尖依然冰凉。“医护!快叫医护!
”班主惊恐万状的尖叫声从台侧传来,带着哭腔。他连滚带爬地想冲上来,
却被督军府的卫兵粗暴地拦在台下。几个穿着军医制服的人迅速冲上戏台,
训练有素地将秦墨离从我身上小心地移开,平放在地。有人熟练地剪开他后背的戏服,
开始检查伤口,止血,动作麻利却掩不住凝重。我怔怔地看着,手上、袖口上,
还沾着他的血。那抹刺眼的红,和他脸上未卸的霸王油彩、胭脂混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诡异而惨烈的画面。“我们都……回不去彼岸了……”他昏迷前的那句话,
如同魔咒,在我耳边反复回响。彼岸?哪个彼岸?是十年前,
那个远在江南、与世无争、如同桃花源般的师门“清韵阁”?还是这十年间,
我们隔着血海深仇,彼此窥探、互相提防的绝望深渊?“沈老板,请跟我们走一趟。
”一个冰冷的声音打断我的思绪。两名表情严肃的督军府军官站在我面前,眼神锐利如刀,
不容置疑地做了个“请”的手势。我知道,戏唱砸了,暗杀失败了,
而作为距离秦墨离最近、嫌疑最大的人,我必然是第一被审查的对象。我没有反抗,
甚至没有试图去擦手上的血,只是默默点了点头,任由他们一左一右“护送”着,
走下这片刚刚经历了一场真实刺杀的戏台。经过台侧时,我看到戏班里的师兄弟们都吓傻了,
脸色惨白地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恐惧、疑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班主搓着手,
想上前说什么,却被军官一个眼神瞪了回去,只能焦急地对我使着眼色。我被带离了戏院,
塞进一辆黑色的汽车。车窗外的北平夜景飞速倒退,霓虹闪烁,车水马龙,
仿佛刚才戏院里的生死惊魂只是一场幻觉。但手上残留的血腥味,
和秦墨离倒在我肩上时那沉重的触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一切都是真的。我没有杀他,
却有人要杀他,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利用了我接近他的机会。是谁?目的是什么?
是督军府内部的权力倾轧?是外部的仇敌?还是……与十年前师门那场浩劫有关?而秦墨离,
他为什么要替我挡下那一枪?他认出我了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句“师弟,十年了,
你连杀人都不敢看我的眼睛”,是临死的幻觉,还是他早已洞悉一切的游戏?
无数个疑问像毒蛇一样缠绕着我的心脏。我知道,从这一刻起,
我精心伪装了十年的平静生活,彻底结束了。我被重新卷入了漩涡的中心,而这一次,
漩涡的另一端,是那个我恨了十年,却又在生死关头因他而心绪大乱的秦墨离。
第二章清韵旧梦我被暂时软禁在督军府后院一间僻静的厢房里。门外有士兵把守,
但待遇上并未苛待,饮食茶水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干净的衣服换洗。
这种看似礼貌实则严密的监控,让我有充分的时间,在寂静中回溯那段不愿触碰的往事。
十年前,江南,清韵阁。那不是一个严格的门派,更像是一个文人雅士、奇人异士的聚集地。
师父墨渊先生,是一位博古通今、性情豁达的隐士,精通音律、书画、医术,
甚至一些强身健体的古武技法。他收留了许多无家可归或有缘之人,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我是师父在一次游历中捡回来的孤儿,名字也是他取的——墨痕,取“墨沈淋漓,
心迹留痕”之意。秦墨离则比我早几年入门,他是师父故友之子,家道中落前来投奔。
他天资极高,无论是读书习武,还是吹拉弹唱,总能很快掌握精髓,是师父最得意的弟子,
也是所有师弟师妹仰望的对象。我叫他“墨离师兄”,带着全然的依赖和崇拜。他长我几岁,
性子沉稳中带着些许疏离,但对我这个最小的师弟,却格外照顾。
他会耐心纠正我剑法中的错处,会在夏夜陪我坐在廊下辨认星斗,
会在我被其他调皮师兄捉弄时,不动声色地帮我解围。清韵阁的日子,
如同浸在江南烟雨里的一幅水墨画,宁静、朦胧,带着书香和草木的清新气息。
我们读书、习字、练剑、抚琴,偶尔跟着师父出游,访名山大川。
我以为那样的时光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那个夜晚。没有任何征兆,
火光突然从四面八方燃起,喊杀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无数黑衣蒙面人如同鬼魅般涌入,
见人就杀。师父将我和墨离师兄推到身后,自己提剑迎敌,平日里温文尔雅的他,
此刻须发戟张,剑光如龙,却终究寡不敌众。混乱中,我记得墨离师兄紧紧拉着我的手,
在燃烧的房屋和厮杀的人群中穿梭。他的脸上沾满了血和灰,
眼神是我从未见过的冰冷和决绝。我们试图去救被困的师弟师妹,但火势太大,追兵太紧。
最后,我们被逼到后山悬崖边。师父已力战而竭,倒在不远处,生死不明。追兵围拢上来。
就在这时,墨离师兄猛地回头,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极其复杂,有关切,有决绝,
还有一丝我那时无法理解的……愧疚?然后,他做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
他用力将我推向旁边一处燃烧的、即将倒塌的房梁之后,自己却转身,迎着追兵的刀剑,
冲了出去!“墨离师兄!”我嘶声哭喊,想要冲出去,却被灼热的火焰和浓烟逼退。
我蜷缩在断壁残垣的角落里,眼睁睁看着他的身影被刀光剑影吞没,
听着外面逐渐平息下去的厮杀声和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我以为我死定了。
但那些黑衣人搜索过后,似乎确认了再无活口,又或者接到了什么命令,迅速撤离了。
我在灰烬和尸体中不知昏迷了多久,直到被一场冷雨浇醒。清韵阁已化为一片焦土,除了我,
无一活口。是墨离师兄那看似将我推向死亡的一推,阴差阳错地让我藏身火海,侥幸生还。
可也是他,最后转身迎敌的背影,成了我十年噩梦的根源。为什么?他为什么要那样做?
是舍身救我?还是……一种更残酷的背叛?毕竟,他活了下来,并且摇身一变,
成了北方督军的义子,享尽荣华。而清韵阁上下几十条人命的血债,又该算在谁的头上?
这十年,我带着这刻骨的疑问和仇恨,隐姓埋名,辗转流落,
最终藏身于北平最鱼龙混杂的戏班子“庆喜班”,苦练技艺,成了台柱子“沈墨痕”。
我打听不到当年惨案的丝毫线索,仿佛那只是一场天灾。直到半年前,
我在报纸上看到了秦墨离的照片——督军义子,权势煊赫。仇恨的火焰再次燃烧起来。
我精心策划,利用庆喜班被召入督军府唱堂会的机会,准备在戏台上,在众目睽睽之下,
用最戏剧性的方式,了结这段恩怨。可我万万没想到,戏台帘幕掀起,我匕首抵在他心口时,
会是那样的局面。更没想到,最终见血的,不是我刺出的复仇之刃,
而是不知从何处射来的子弹,和他替我挡枪后,淋漓的鲜血。
第三章督军府深院我在督军府的软禁生活,持续了三天。这三天里,外界消息隔绝,
但我能从下人间偶尔的窃窃私语和守卫神态的细微变化中,捕捉到一些信息。秦墨离中枪后,
被军医全力抢救,取出了子弹,伤势极重,但似乎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一直昏迷不醒。
督军府上下气氛凝重,对刺客的搜捕在全城范围内秘密而严厉地进行着。我被反复盘问,
问题集中在我的出身、与秦墨离的关系、上台前后的细节。
我早已准备好了一套天衣无缝的说辞:江南孤几,流落戏班,与秦墨离素不相识,
台上一切皆是意外,对刺杀毫不知情。
我表现出恰到好处的惊恐、委屈和作为“名角儿”受到无端怀疑的愤懑。审问我的人,
是督军的心腹副官,姓赵,眼神犀利,经验老道。他显然不完全相信我的说辞,
但也找不到任何破绽。我的戏子身份,以及秦墨离昏迷前那句只有我听到的“师弟”低语,
成了我暂时的护身符。在找到确凿证据前,他们不敢对我这个颇有名气的“沈老板”用重刑,
毕竟,戏院枪击案已闹得满城风雨,舆论关注。第四天下午,赵副官再次出现,
脸色比之前更沉。“沈老板,”他盯着我,缓缓道,“少帅醒了。”少帅。
他们对秦墨离的称呼。我的心猛地一跳,面上却竭力保持平静:“是吗?那真是万幸。
少帅……他可指认出刺客了?”赵副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话锋一转:“少帅要见你。
”我愣住了。秦墨离要见我?在他刚刚苏醒,伤势未愈的时候?带着满腹的疑虑和戒备,
我跟着赵副官,穿过督军府层层叠叠的庭院廊庑,来到一处更为幽静精致的院落。
这里守卫更加森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和草药气息。房间宽敞明亮,
布置却简洁,带着军人的硬朗风格。秦墨离半靠在床头,脸色苍白如纸,唇上毫无血色,
但那双眼睛,已经睁开,虽然带着伤后的虚弱,却依然清亮,此刻正静静地望向我。
他挥了挥手,示意房间里的医护和警卫都退下。赵副官犹豫了一下,
还是在秦墨离平静却不容置疑的目光下,躬身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房间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十年的光阴,隔着一室寂静,和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与药味,
无声地对峙着。他先开了口,声音沙哑低沉,却清晰地敲打在我的耳膜上:“吓着了吧,
沈老板?”他叫我“沈老板”,用的是现在的身份。我摸不清他的意图,只能顺着演戏,
微微躬身,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和感激:“多谢少帅关心。那日……多谢少帅救命之恩。
若不是少帅,此刻躺在这里的,就是在下了。”秦墨离轻轻咳了两声,牵动了伤口,
眉头微蹙,但目光依旧落在我身上,带着一种审视,或者说,是探究。“救命之恩?
”他嘴角勾起一抹极淡、极苦涩的弧度,“或许吧。那沈老板可知,为何有人要杀我?
又为何,偏偏选在那个时候?”我心头一紧,垂下眼睑:“在下不知。在下只是一个唱戏的,
安分守己,实在不明白为何会卷入这等祸事。”“安分守己……”他低声重复了一遍,
像是在品味这四个字。然后,他忽然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沈老板的戏是跟谁学的?
尤其是那出《霸王别姬》,身段、眼神,颇有几分……故人之风。
”我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他果然在怀疑我,甚至在试探我。“少帅过奖了。
”我稳住心神,答道,“不过是跟着班里的老师傅,照猫画虎,混口饭吃罢了。
岂敢与少帅的故人相提并论。”秦墨离沉默了片刻,目光转向窗外,
看着庭院中一株枯瘦的石榴树,缓缓道:“我有一位师弟,从小一起长大。他若唱虞姬,
定是极好的。”我的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他继续说着,像是自言自语,
又像是说给我听:“十年前,一场大火,师门尽毁。我以为……他也死在了那场火里。
这十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若他还在,该是什么模样。”他的语气平静,
却带着一种深切的哀伤和追忆,不似作伪。这让我心中的恨意与困惑交织得更加厉害。
“少帅节哀。”**巴巴地说。他转回头,目光重新落在我脸上,
那目光似乎要穿透我故作镇定的面具,直抵灵魂深处:“沈老板,你说,人死……能复生吗?
”我的心跳几乎停止。他到底知道了多少?这是在摊牌,还是另一种更危险的试探?
“少帅说笑了。”我强压下翻涌的心绪,低声道,“人死如灯灭,岂能复生。
想必是少帅伤势未愈,思虑过甚了。”秦墨离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再追问。
他疲惫地闭上眼睛,挥了挥手:“我累了,沈老板先回去吧。赵副官会安排你出府。
戏院那边,督军府会有所补偿,不会牵连到你。”我就这样被释放了。
走出督军府沉重的大门,重新呼吸到外面冰冷的空气,我却感觉不到丝毫轻松。秦墨离的话,
像一团乱麻,塞满了我的脑子。他记得清韵阁,记得我这个“师弟”,
甚至流露出怀念和哀伤。这与我十年来的认知——他背叛师门,
投靠仇敌——产生了剧烈的冲突。难道……当年的事,另有隐情?可是,那场屠杀是真实的,
他活下来并成为督军义子也是真实的。这中间,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第四章迷雾重重回到庆喜班,班主和师兄弟们自然是围上来一番嘘寒问暖,
夹杂着后怕和庆幸。班主更是赌咒发誓,说督军府给了丰厚的压惊费,让班子里上下封口,
此事就此揭过。但我清楚,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结束。督军府对我的监视并未撤去,
只是从明转暗。而我,也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只做一个“安分守己”的戏子。秦墨离的存在,
和他那些意味深长的话,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我必须弄清楚真相,为了清韵阁,
也为了我这十年错付的恨意。我开始利用戏班子走南闯北、结交三教九流的便利,
小心翼翼地打探消息。我不能直接问十年前江南的旧案,那样太容易暴露自己。
我只能旁敲侧击,关注督军府的动向,特别是关于秦墨离的。我了解到,
秦墨离虽是督军义子,但在督军府内地位微妙。督军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年纪尚小,
而秦墨离能力出众,在军中颇有威信,自然招致了嫡系的猜忌和排挤。督军对他,
似乎也是既用且防。刺杀事件后,督军府对外宣称是革命党余孽所为,抓了几个替罪羊,
草草结案。但暗地里,调查并未停止。赵副官的人,似乎在追查另一条线,
一条与北方某个神秘势力有关的线。与此同时,我发现似乎还有另一股力量在暗中活动。
有一次,我下戏回家,在小巷口险些被一辆失控的黄包车撞到,车夫道歉时,
塞给了我一张小小的、卷起来的纸条。上面只有一个地址和一個时间。是陷阱,还是线索?
犹豫再三,我决定冒险一去。那是一家位于城南贫民区的小茶馆,鱼龙混杂。
我在约定的时间到达,角落里一个戴着破旧瓜皮帽、身形佝偻的老者对我示意。我坐下,
警惕地看着他。他抬起混浊的眼睛,打量了我一番,压低声音:“沈老板,
有人托我给您带句话。”“谁?”“十年前,江南,清韵阁。”我的心脏骤然收紧。“他问,
墨痕小子,可还记得后山悬崖那株老梅树?当年埋在树下的东西,是时候取出来了。
”说完这句话,老者不再多言,放下几个铜板,起身蹒跚地离开了茶馆,
消失在门外的人流中。我坐在原地,浑身冰凉。后山悬崖的老梅树!
那是只有清韵阁核心弟子才知道的地方!小时候,我和墨离师兄常在那里练剑,
还在树下埋过一个装着彼此愿望的小铁盒。这个人是谁?他怎么会知道这个地方?
他口中的“东西”是什么?难道除了我和秦墨离,还有清韵阁的幸存者?
巨大的谜团包裹着我。这个人显然知道我的真实身份,他用这种方式联系我,是敌是友?
我决定,必须回江南一趟。无论如何,我要去找到那棵老梅树,看看下面到底埋着什么。
第五章江南遗梦我以探亲为由,向班主告了假,悄悄踏上了南下的火车。离开北平前,
我隐约感觉到,除了督军府的耳目,似乎还有另一批人在暗中跟踪我。是茶馆老者背后的人,
还是其他势力?十年后重回江南,故地早已物是人非。清韵阁的旧址,
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的丘陵,杂草丛生,几乎找不到当年的痕迹。凭着模糊的记忆,
我艰难地找到后山悬崖。那株老梅树还在,历经风霜,更显苍劲。我在树下小心翼翼地挖掘,
果然,在不算太深的地方,挖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正是当年我和墨离师兄埋下的那个!
打开铁盒,里面除了当年我们写下的、字迹已经模糊的稚嫩愿望纸条外,
竟然多了一枚用油布包裹好的玉佩。玉佩质地温润,雕刻着精美的云纹,
中间是一个古篆的“萧”字。这玉佩我从未见过,绝不是我们当年放进去的。
是谁后来放进去的?是墨离师兄?还是那个神秘的老者?我拿起玉佩,仔细端详。
这个“萧”字……我忽然想起,师父墨渊先生偶尔醉酒,会提起一位姓“萧”的故人,
语气复杂,似有深交,又似有怨怼。师父曾说,那位故人擅长机关暗器,
曾送过他一件信物……难道这玉佩,与师父口中的“萧”姓故人有关?与清韵阁的惨案有关?
就在我握着玉佩,陷入沉思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冷笑。“果然是你,沈墨痕?或者说,
我该叫你,墨痕师弟?”我猛地回头,只见赵副官带着几名黑衣手下,
不知何时已出现在悬崖边,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我。他脸上带着猫捉老鼠般的戏谑笑容。
“赵副官?你怎么会在这里?”我心沉了下去,最坏的情况发生了。
“少帅早就怀疑你的身份了。”赵副官一步步逼近,“戏院枪击案太过巧合,少帅醒来后,
更是确认了你就是当年清韵阁的余孽!他故意放你出府,
就是为了让你带我们找到可能存在的同党,或者……当年的证据!”我的心如坠冰窟。
原来秦墨离的哀伤、怀念,全都是演戏!他早就认出了我,他一直在利用我!
所谓的“彼岸”,所谓的“师弟”,都只是他引我入彀的诱饵!“那场刺杀……”我涩声问。
“刺杀当然是真的。”赵副官冷笑,“不过,目标可不仅仅是少帅。有人想一石二鸟,
既除掉少帅,也顺便清理掉你这个潜在的麻烦。可惜啊,少帅命大,而你这颗棋子,
也该废掉了。”他举起枪:“交出你找到的东西,给你个痛快。”我握紧了手中的玉佩,
绝望和愤怒交织。十年隐忍,终究还是一场空吗?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砰!砰!
”几声枪响突兀地响起,却不是射向我。赵副官身边的两名手下应声倒地。“什么人?!
”赵副官惊怒回头。只见悬崖下方的树林中,窜出几条矫健的黑影,枪法精准,
瞬间与赵副官的人交上火。为首一人,身形高大,脸上带着面具,但那双露出的眼睛,
我却觉得有几分熟悉。混战中,面具人对我喊道:“快走!”我来不及多想,
趁乱向悬崖另一侧的小路狂奔。身后枪声、呼喊声、搏斗声响成一片。
我不知道那些救我的人是谁,是敌是友。但我明白,我从一个漩涡,
跳进了另一个更深的漩涡。手中的玉佩,似乎成了开启某个巨大秘密的钥匙。而秦墨离,
那个我恨了十年、却又在生死间让我心绪复杂的男人,他在这场迷局中,
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我逃离了悬崖,却感觉自己正奔向一个更加未知、更加危险的未来。
彼岸浮生,真相似乎永远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迷雾。
第六章暗夜潜流我沿着陡峭的山路狂奔,肺叶**辣地疼,身后的枪声和喊杀声逐渐远去,
但危险的气息却如同跗骨之蛆,紧紧缠绕。救我的面具人是谁?赵副官的话有多少是真的?
秦墨离……他到底是一个冷酷的利用者,还是一个身处漩涡中心、自身难保的棋子?
江南不能再留。赵副官的人既然能找到这里,说明我的行踪早已暴露。我必须立刻返回北平,
那里看似龙潭虎穴,却也是信息交汇、唯一可能揭开谜团的地方。更重要的是,
那枚刻着“萧”字的玉佩,或许只有在北平的特定圈子里,才能找到线索。我绕道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