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网友对小说《龙澜大学,打造学习圣地》的后续非常感兴趣,本文是一本短篇言情文,主角龙澜大林辰演绎的剧情中涵盖了多种元素,大神“玄辰金”创作的主要内容有:他点开手机里的教育局官方查询页面,输入编号后,页面跳转出的“龙澜大学”备案信息清晰得不容置疑:学校地址位于江…………
章节预览
挂掉与张教授的电话,林辰看了眼手机屏幕——距离系统要求的72小时倒计时,还剩71小时15分钟。张教授虽然在电话里反复确认“不是玩笑”,但最终还是答应明天一早来龙澜大学实地考察,这让林辰稍稍松了口气,至少第一步有了进展。他坐在大一教学楼的休息区,打开系统的“教师招聘”模块,看着界面上“待招聘岗位:校长1人(已任职)、副校长3-5人、教务处长1人、各学院院长29人、专任教师≥500人、行政管理人员≥100人”的清单,指尖忍不住微微发麻。
“光靠一个个打电话肯定来不及。”林辰揉了揉太阳穴,突然想起自己前几天整理的“教育行业人脉清单”——那是他在教育咨询公司工作时,为了做项目积累的资源,里面有高校教授、科研机构负责人、教育部门退休干部的联系方式,甚至还有几位曾因“怀才不遇”离开体制的教育管理者。他立刻从手机云端调出清单,筛选出与“高校管理”“各学科带头人”相关的联系人,先从副校长和教务处长的人选入手。
第一个拨通的是**的电话。**今年58岁,曾是国内某985高校的副校长,三年前因为与校领导在“学科建设方向”上产生分歧,主动申请退休。林辰当年做“高校学科优化”项目时,曾与他深入交流过,深知他在教学管理和学科规划上的能力。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通,**的声音带着一丝惊讶:“小林?好久没联系了,你不是在教育咨询公司吗?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李校长,打扰您休息了。”林辰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沉稳,“我现在创办了一所大学,叫龙澜大学,办学资质齐全,设备都是顶尖的,想邀请您来担任副校长,负责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接着传来**带着质疑的声音:“创办大学?小林,你知道办一所大学有多难吗?我当年在学校做副校长,光是协调一个实验室的经费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李校长,我知道您有顾虑。”林辰立刻打断他,“龙澜大学占地一亿亩,目前有500亿教学资金,实验室里有1024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和大型超算中心,学科覆盖全部门类,而且我已经联系了张启明教授,他明天会来考察,考虑担任教务处长。”
张启明是**在高校时的老同事,两人私交甚好。听到张启明的名字,**的语气明显松动:“老张也同意了?那我明天跟他一起过去看看,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我倒愿意再干几年。”
挂掉**的电话,林辰立刻联系了第二位副校长人选——王淑敏。王淑敏今年52岁,是国内知名的教育评估专家,曾主导过多所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去年因为身体原因从教育部下属的评估中心离职。林辰在做“高校教学质量提升”项目时,曾多次向她请教,知道她一直希望能有一所“不受体制束缚、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
“王老师,我是林辰。”林辰的语气带着一丝期待,“我这里有一所龙澜大学,想邀请您来担任副校长,负责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管理,您可以按照自己的理念打造教学体系,资金和设备都不是问题。”
王淑敏的声音带着一丝好奇:“哦?你倒是说说,你的大学有什么特别的?”
“我们有覆盖大一到大五的全学科图书馆,每间教室都是4K互动屏,宿舍是四人寝带独立卫浴和健身房,实验室有量子计算机和超算中心,而且我们计划实行‘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专属的学术导师,不搞行政化的条条框框。”林辰一口气说完,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吸引她的点。
电话那头传来王淑敏的笑声:“听起来倒像是我一直想做的事。这样吧,我明天上午过去,要是校园真有你说的一半好,我就留下来。”
两位副校长人选初步敲定,林辰又联系了张启明教授,确认了明天的考察时间,接着开始筛选各学院院长的人选。他打开“学科门类清单”,教育部公布的13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740个专业,龙澜大学需要覆盖全部,这意味着至少要设立29个学院(按一级学科设立学院),每个学院需要一位院长和至少15名专任教师。
“先从基础学科入手。”林辰翻到“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条目,第一个想到的是陈景明教授。陈景明今年45岁,是国内顶尖的数学家,在微分几何领域有多项突破性成果,但因为不擅长“申请课题经费”,在原高校一直得不到重视,实验室资源更是紧张。林辰去年做“基础学科科研支持”项目时,曾见过他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带领学生做研究,当时他就感叹“这么好的人才,可惜了”。
“陈教授,我是林辰,您还记得我吗?”林辰拨通电话,语气带着一丝尊敬。
“小林啊,当然记得,你当时还帮我整理过科研成果报告。”陈景明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怎么了?又有项目要合作吗?”
“不是项目,是想邀请您来龙澜大学担任数学与统计学院的院长。”林辰立刻说道,“我们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室,配备了最先进的数据分析软件和超算资源,您可以自由组建科研团队,科研经费没有上限,而且我们不要求您搞行政,只需要专注于教学和科研。”
陈景明的声音突然提高:“你说什么?专门的数学实验室?还有超算资源?小林,你没跟我开玩笑吧?我现在的实验室连个像样的服务器都没有,学生做数据分析都要排队......”
“陈教授,我没有开玩笑。”林辰认真地说,“龙澜大学明天有考察活动,您要是有空可以过来看看,实验室就在大一教学楼地下三层,量子计算机旁边就是数学实验室,设备都是全新的。”
“我去!我明天一早就过去!”陈景明的语气里满是激动,“要是真有你说的那些设备,我马上辞职过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辰几乎没停过电话。邀请“物理学学院”院长时,他提到了实验室里的高精度光谱仪和粒子探测器;邀请“化学学院”院长时,他强调了进口的通风橱和试剂柜;邀请“医学学院”院长时,他特意提到了图书馆里的医学古籍和最新的手术视频教程;邀请“工程学院”院长时,他详细描述了3D打印机和数控机床的型号......
让他意外的是,大多数教授听到“顶尖设备”“无上限科研经费”“不搞行政干扰”这几个关键词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几位年轻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在原高校受限于“论资排辈”,得不到足够的资源,龙澜大学的条件正好击中了他们的痛点。到凌晨两点时,林辰已经初步联系了22位学院院长人选,他们都答应明天来校园考察。
“还有7个学院院长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林辰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了眼手机屏幕——倒计时还剩65小时。他突然想起自己之前关注过一个“青年学者论坛”,里面有几位在冷门学科(如考古学、天文学、航海技术)领域有突出成果的年轻学者,因为学科冷门,原单位的支持力度很小。他立刻打开论坛,找到几位学者的联系方式,逐一拨通电话。
“刘教授,我是龙澜大学的林辰,想邀请您来担任考古学学院的院长。”林辰对着电话说,“我们计划建设专门的考古实验室,配备碳十四测年仪和三维建模设备,还会设立‘考古遗址实践基地’,您可以自由选择考古项目,经费由学校全额承担。”
电话那头的刘教授愣了几秒,声音带着一丝不敢相信:“考古学?你知道这个学科有多冷门吗?很多学校都在缩减考古专业的经费,你居然愿意建专门的实验室?”
“我觉得每个学科都有它的价值,而且龙澜大学要覆盖全部学科门类,考古学当然不能少。”林辰认真地说,“您明天可以来看看,我们的图书馆里有不少考古学的古籍和外文文献,要是您愿意来,我们还可以跟博物馆合作,让学生参与文物修复实践。”
“好!我明天过去!”刘教授的语气里满是激动,“要是真能按照你的想法来,我愿意把这辈子的心血都放在这里!”
凌晨四点,林辰终于联系完所有29位学院院长人选,其中27位答应明天来考察,剩下2位因为在外地,承诺后天上午赶到。他靠在沙发上,长长地舒了口气,拿起手机想喝口水,却发现手机电量已经不足10%。他起身走到教学楼的自助服务区,插上充电器,顺便点开了系统界面——“已确认考察人选:副校长2人(**、王淑敏)、教务处长1人(张启明)、学院院长29人(27人明天考察,2人后天考察)”,看着这些名字,他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第二天早上八点,林辰提前来到校园门口等候。八点半左右,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门口,张启明教授和**教授从车上下来。看到眼前的龙澜大学,张启明教授忍不住感叹:“小林,你这大学也太气派了吧?比我们学校的新校区还大!”
**教授则更关注细节,他走到大一教学楼门口,仔细看了看电子屏上的教室分布,又走进一间教室,摸了摸课桌上的显示屏,语气里满是惊讶:“4K互动屏,还有独立充电接口,这配置比很多重点中学都好啊!”
林辰带着两人先参观了实验室。当**教授看到地下三层的量子计算机时,忍不住停下脚步,伸手摸了摸机身:“1024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这可是目前国内顶尖的水平,你居然能搞到?”
“我通过系统申请的,设备都是全新的,还配有专门的运维团队。”林辰解释道,“旁边的超算中心算力达到了每秒10亿亿次,足够支撑各个学科的科研需求。”
张启明教授则对图书馆更感兴趣。走进全学科图书馆,他看着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籍,随手抽出一本《医学影像学最新进展》,发现是今年刚出版的外文原版书,忍不住说道:“连这么新的外文专著都有,看来你在图书馆建设上花了不少心思。”
“我们的图书馆覆盖了大一到大五的所有学科,从基础教材到前沿研究报告,从中文书籍到外文文献,都能找到。”林辰指着电子阅览室说,“那里的电脑都接入了全球各大数据库,学生可以免费查阅文献,不用像其他学校那样还要争下载额度。”
上午十点左右,王淑敏教授也赶到了校园。她没有先看设备,而是直接去了宿舍楼。走进一间女生宿舍,看到独立卫浴、上床下桌、阳台的洗衣机和烘干机,她忍不住点头:“学生住得舒服,才能更专心学习。你们还配备了自习室和健身房?这比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宿舍条件都好。”
“我们计划实行‘全周期陪伴’,从入学到毕业,都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林辰补充道,“而且我们不搞‘熄灯制度’,自习室24小时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安排学习。”
中午时分,27位学院院长人选陆续赶到。林辰把他们分成三组,分别由张启明、**、王淑敏带领,参观校园的不同区域。数学与统计学院的陈景明教授在看到数学实验室的超算资源时,当场就表示:“我下午就回原单位提交辞职报告,下周一就来上班!”
物理学学院的院长人选赵教授在看到粒子探测器时,激动地拉着林辰的手说:“我之前申请了三年的探测器经费都没批下来,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这么先进的设备,我留下来!”
医学学院的院长人选孙教授则对图书馆里的医学古籍很感兴趣:“这些古籍在外面根本看不到,有了这些资料,我们的医学史研究就能更深入了,我愿意来这里组建团队!”
下午五点,参观活动结束。在大一教学楼的多功能会议室里,林辰看着坐满一屋子的人,心里满是感慨。张启明教授首先发言:“我考察了一整天,龙澜大学的条件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愿意担任教务处长,协助林校长搭建教学体系。”
**教授接着说:“我这辈子都在搞学科建设,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条件,我愿意担任副校长,负责科研管理,争取让龙澜大学的科研水平尽快赶上顶尖高校。”
王淑敏教授也点头:“学生管理和教学质量是我的强项,我愿意留下来,把龙澜大学打造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典范。”
随后,27位学院院长人选也纷纷表态,愿意加入龙澜大学,其中20位表示会在一周内办理完辞职手续,剩下7位因为原单位的工作交接需要时间,承诺两周内到岗。林辰看着大家热情高涨的样子,忍不住站起身:“谢谢大家的信任!龙澜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我向大家保证,学校会全力支持大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会有任何行政干扰,我们的目标是把龙澜大学办成世界顶尖的学府!”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林辰看了眼手机——倒计时还剩58小时,副校长、教务处长、学院院长已经全部落实,接下来就是专任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招聘。
当天晚上,林辰和张启明、**、王淑敏三位副校长召开了第一次管理层会议,制定了“专任教师招聘方案”:由各学院院长负责本学院的教师招聘,学校提供统一的招聘平台和资金支持,要求每位院长在48小时内完成至少15名专任教师的招聘,行政管理人员则由王淑敏副校长负责,从教育系统退休干部和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中筛选。
方案确定后,各学院院长立刻行动起来。数学与统计学院的陈景明教授联系了自己的博士生和师兄弟,物理学学院的赵教授在科研论坛上发布了招聘信息,医学学院的孙教授联系了医院的同事,工程学院的院长则在行业群里转发了招聘公告......因为有“顶尖设备”“高薪资”“无科研压力”这些吸引人的条件,招聘信息发布后,咨询电话和简历源源不断。
王淑敏副校长则联系了几位教育系统的退休干部,他们大多有丰富的行政经验,而且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听到龙澜大学的条件后,都答应来担任行政管理人员。同时,她还在高校就业网上发布了行政岗招聘信息,吸引了不少优秀的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到第三天上午十点时,各学院院长陆续汇报招聘进展:数学与统计学院招聘了18名专任教师,物理学学院招聘了20名,化学学院招聘了16名,医学学院招聘了22名......29个学院共招聘了512名专任教师,远超系统要求的“≥500人”。王淑敏副校长也完成了行政管理人员的招聘,共录用了120人,涵盖了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等各个部门。
中午十二点,距离72小时倒计时还剩最后15分钟,林辰打开系统界面,看着“已招聘人员:副校长3人(张启明、**、王淑敏)、教务处长1人(已并入副校长职责)、学院院长29人、专任教师512人、行政管理人员120人”的清单,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脑海中的系统提示音响起:“72小时教师招聘任务完成!所有管理层和教师已全部召齐,奖励‘全球学术资源数据库终身使用权’,后续任务将在开学前发布。”
林辰站起身,走到教学楼的窗边,看着远处正在整理宿舍的行政人员和调试设备的教师,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掏出手机,拨通了教育局的电话,语气坚定地说:“您好,我是龙澜大学校长林辰,我们学校已经完成教师招聘,申请下个月正式开学......”
电话那头传来工作人员惊讶的声音,林辰知道,龙澜大学的下一段旅程,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