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年华的《我,冲喜小哥,一心只想吃软饭》这本书写的还是挺好的!主角是楚萧何,主要讲述了:“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名声,不顶饭吃?”“除了名声,儿子还是你们的儿子,媳妇也是你们的媳妇。所有……
章节预览
“你吃什么软饭,软饭是那么好吃的吗?”
张兰雅第一个出声反对,不同意。
“咋的不行了呢,软饭不好吃,是他们没找对人。
我找个软饭好吃的人家,不就行了…我都想好了,明儿我就开始相亲去。
你们都得给我铆劲儿,多介绍一些…浪里淘沙,总能挑到合适的。
还有五天的时间,咱们得速战速决!”
“等等,什么叫速战速决,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
再说,我们都没同意呢!”
“不需要你们同意,吃软饭的人是我,又不是你们。”
“爸爸,什么叫吃软饭…软饭好吃吗。”两孩子不明所以,重复着。
赵家国面露尴尬,带着孩子回屋里吃饭去。
这属于楚家的家事,他不适合掺和。
“你想的倒是挺美的,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你想吃软饭,可能让你吃软饭的上哪去找…一点骨气没有,不嫌丢人?”
“你这都有前车之鉴,姐夫可以,我为啥不行。”
楚萧何挑眉,不满的说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你姐夫是你姐夫,你是你。”
“哦,不都吃软饭的嚒,有什么区别啊。”
“你不是看我不顺眼吗?那我现在给你这机会,你应该珍惜啊。
我走了,整个家都是你的,爸妈,阿奶以后的养老,都归你管呗,不挺好的。
我找个好人家,也没碍着你的事吧。
看我不爽的是你,想让我走的也是你。
现在我想开了,你倒不乐意了,到底想我怎样啊。”
楚年红涨着一张脸,心里堵着一口气,“这饭没法吃了!”
直接甩筷子,走人。
父母咽了咽口水,看着楚萧何,这儿子的脾气他们是摸不准的。
可打定了主意,谁劝都没有用。
“爸妈,我这法子多好啊,既不用下乡,能留城里。
你们的工作还能保住,最重要一点我不用上班啊。
找个人养我,你们负担就减轻了…”
“儿啊,你想的太容易了,事情要这么简单,当年我为啥要娶你妈。
直接学你,倒插门吃软饭不就得了?就没有这么轻松的选择。
暂且不说什么丢不丢人的事哈,就找是一个合适的姑娘,也难啊。”
“这不还没找吗,怎么就能说没有呢,不试试怎么知道。
说不准,我就有这好命呢。”
三人劝不住,知道断不了他的念头,索性就让他知难而退。
无奈之下,松了口,“行,你要试试,就试吧。
但咱们得提前说好,这事,咱们得各退一步。
你要能找到这样的姑娘,皆大欢喜,我们也不拦着。
要不能找到,就老老实实接你爸的班去。”
“行啊,就这么说定了!我跟你们说说我的要求啊。”
“长相标准,只要不是歪瓜裂枣就成。最重要的一点,能让我吃软饭。
把我当成姑娘,准备嫁出去就成,一切标准按嫁姑娘的要求走。
三转一响,600块钱彩礼这些不能少,这些都给你们,毕竟你们养我这么大也不容易。
总得把本给要回来,吃软饭就得有吃软饭的样。
要彩礼都给不起,估摸着家底也不咋滴。
我这话有道理吧?”
“我吃软饭就是奔着不用赚钱养家,还能在家貌美如花去的。
她赚钱我来花,一个月能有个五六十的零花钱就成。
生孩子呢,我只负责出力,不负责养,有独立住房,不跟公婆住一块,办得到就立马结……”
“要是她能经常不回家,就更好了。”
说完,三人跟看神经病一样似的,看着他。
“咋的?我的要求还说低了?”
“你要不拿个镜子照照自己?这是结婚吗,是给人家当祖宗去的。”
“可我在家,就是这待遇啊,要是因为结婚就降低了生活质量,家庭待遇,我为什么要结婚?
既然准备结婚,我提点要求,不是很合理?
我就这么一点小要求,怎么就不行了呢。”
夫妻俩无力感袭来,咬着牙,自己惯出来的,还能怎么,只能宠下去了呗。
“就你这高标准,高要求,怕是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
我劝你还是做好接你爸班的准备吧,谁家好姑娘会娶你这么一个泼皮赖户。
就不说别的了,只说说你的德行,懒、馋、作、滑、奸…哪一条人能看得上。
能找个好人,就不错了。”
“那不行,我就是奔着好吃懒做去的!
我爸那工作我不要,你们还年轻,正是拼搏奋斗的时候。
我不爱上班,你们爱上班…工作是给有需要人准备的…
要觉得心里过不去,跟我姐似的,拿点钱补贴我一点就行。”
差点没把老两口气背过去。
“阿奶,我这要求过分吗?”
“不过分,说的有些道理,萧何打小就娇,不比姑娘差。
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不分男女呐。
以前是不敢想,可萧何提出来后,我觉得也不是不行。
咱家有这底气,条件呐,一家子职工,这拿出去,也是少见的。”
“妈……”
〔软饭好吃,还要吃,软饭值+10,恭喜宿主获得10w人民币。〕
就这么水灵灵的赚了十万块?不是假的吧,捏了一把大腿,是真的疼啊。
“软饭值是什么…”
〔可以称为情绪值,你在人前说吃软饭,对方产生的情绪值,就是软饭值。
系统是个情绪值收割机,为的就是收集人类的七情六欲。〕
“我家才八个人,为啥会有10个软饭值…”
〔住在大院里头,哪有隐私可言呢。〕
是哦,四九城普遍都是宅院,虽说不像筒子楼那么差劲。
但也是左邻右舍的,一个院子住着七八户人家,前,中,后三院加起来,也有二十几户人家了。
他们家住前院北屋,进进出出的人不少,隔音效果差,声音稍微大点,路过的人,就能听到屋里人在说什么。
“你这钱也太好赚了,我就耍耍嘴皮子功夫…”
〔人言可畏,宿主顶得住外界的风言风语吗。
不出意外,明天一早,整个大院就都知道你要吃软饭的事了。〕
70年代,人所固有的观念就是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
楚萧何,这一举动无不是在挑战父权。
“知道就知道呗,又不吃他们家的饭,说几句能有小钱钱香吗。
那可是一**的钱啊,要不是考虑到楚家人的感受。
我恨不得,拿个大喇叭,家家户户叭叭去,‘我要吃软饭!我要吃软饭!’”
吃软饭不可耻,吃不上软饭才丢人呢。
有的人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阶级差距是很难逆转的。
为了一点面子,丢失有可能改命的机会,是不明智的。
面子有啥用,该丢的时候,就不用客气,丢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