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祝渣男贱女锁死》是一部让人陷入沉思的短篇言情小说,由作家我就是小九创作。故事主角吴洁陈浩林晓的命运与爱情、友情和家庭纠结在一起,展现了复杂的人性和世界观。小说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精心构建的情节吸引了广大读者。紧接着是第二条,来自一个平时就看他不怎么顺眼的同学:“陈浩,没想到你是这种人,PUA女生很有一套嘛!佩服佩服!”……。
章节预览
张启明教授的办公室弥漫着旧书和茶叶混合的气息,静谧而肃穆。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花白的眉毛微微蹙起,透过老花镜片审视着眼前去而复返的学生。
吴洁是他这门《材料科学前沿》的课代表,天赋是有的,肯吃苦也是真的,就是性格……以往总觉得有些过于单纯,甚至怯懦,像只容易受惊的小兔子。刚才课堂上林晓那场近乎明抢的“展示”,以及吴洁那石破天惊的“祝福”,他都看在眼里。他本以为会看到一个委屈哭泣、或者至少是愤懑不平的吴洁。
然而没有。
此刻站在他面前的女孩,身姿笔挺如松,眼神清澈见底,却不再有往日的闪烁和依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潭般的平静和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这种反常的沉稳,让阅历丰富的张教授心中微微一惊,隐约感到某种不同寻常的东西正在这个学生身上苏醒。
“吴洁啊,”张教授放下手中批改作业的笔,语气带着刻意的缓和,“有什么事这么着急?是不是……因为刚才课堂上的事?”他斟酌着用词,不想刺痛她。
吴洁微微躬身,礼仪无可挑剔,声音平稳得像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张老师,抱歉打扰您。我来,并非为了课堂上的龃龉小事。”
她抬起眼,目光直接而坦诚:“我想向您汇报的,是关乎‘新型纳米储能材料’领域一个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发方案。它并非林晓同学展示的那个粗浅、甚至存在方向性错误的构想,而是基于此,但更为深入、完整,并且,”她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强调,“已经初步解决了几个关键瓶颈技术的——**可行性方案。”
“**方案?还解决了关键瓶颈?”张教授身体不自觉前倾,花白的眉毛挑得更高了。他不是怀疑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这话由一个本科三年级的学生说出来,实在太过惊人。这就像是一个刚学会加减法的孩子,突然声称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是的,老师。”吴洁仿佛没有看到他那几乎写在脸上的“难以置信”,继续冷静地陈述,语速不快,却每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林晓展示的,只是我早期一个废弃构想中,关于应用前景的皮毛,其核心的‘离子嵌入模型’存在致命缺陷,循环稳定性不可能超过一百次。而我真正想汇报的,是围绕‘层级可控纳米孔道精准构筑’、‘异质界面离子超快传输动力学调控’以及‘极限工况下材料结构与电化学稳定性协同’这三个目前国际学术界共同面临的卡脖子难题,所提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她每抛出一个专业而精准的术语,张教授的眼皮就猛跳一下。这些正是他和他所在的高水平研究团队近年来苦苦攻关却进展缓慢的核心痛点!全球顶尖实验室都在这些问题上绞尽脑汁,一个本科生,怎么可能……
吴洁没有给他消化和质疑的时间,她需要趁热打铁,用无可辩驳的逻辑粉碎所有怀疑。她径直走到办公室旁边那块用来临时讨论的白板前,拿起黑色的马克笔。
“老师,请允许我占用您一点时间,简要说明核心思路。”
下一刻,张教授感觉自己被卷入了一场思维的风暴。
白板上,流畅而复杂的数学公式、精巧绝伦的纳米结构示意图、清晰严密的工艺路径流程图,如同早已烙印在她脑海中一般,行云流水般地铺陈开来。她的讲解摒弃了一切冗余的开场白和背景介绍,直插问题心脏,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有几条主流研究路线的致命缺陷,更提出了一条全新的、看似匪夷所思却又在物理化学原理上逻辑自洽的打败性技术路径。
更让张教授感到脊背发麻的是,吴洁在讲解过程中,偶尔会随口引用几个目前仅在国际顶尖学术圈小范围流传、尚未正式发表,但他通过特殊渠道有所耳闻的国外某知名研究组的最新方向,并精准地预判了其必然遇到的瓶颈,同时清晰地论证了自己方案如何巧妙地绕开甚至利用了这些瓶颈。
这绝不是闭门造车能想象出来的!这需要何等深厚的理论积淀和对全球科研最前沿动态近乎恐怖的洞察力?!
张教授从一开始的狐疑,到逐渐坐直身体,再到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一步步靠近白板,最后几乎是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着那些符号和线条,枯瘦的手指因为内心翻江倒海般的激动而微微颤抖。
“等等!停一下!”张教授突然打断她,指着白板上一处关于界面修饰剂的分子结构式,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沙哑,“你这个……你这个非对称两性离子修饰剂的选择……灵感来自哪里?这完全跳出了我们现有的认知框架!传统嵌段共聚物或者小分子修饰剂根本无法避免引入额外界面阻抗的问题,你这个……”
“是基于对电极材料表面局域电子态密度和离子在特定电解液环境中溶剂化结构的重新计算与模拟,”吴洁从容接话,仿佛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她手腕转动,又在旁边空白处写下几行简洁而深刻的推导公式,“传统思路总是在‘修修补补’,而我认为应该‘引导重构’。我提出的这种仿生拓扑分子,可以像智能‘交通警察’一样,在界面层同时实现离子流的定向引导、去溶剂化势垒的显著降低,以及界面SEI膜的原位自修复……”
她侃侃而谈,每一个质疑都被她用更深入的理论和更巧妙的设计化解,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超越时代的智慧。
当吴洁终于放下已经快没墨的马克笔,办公室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蝉鸣。
张教授怔怔地看着那块被写得密密麻麻、几乎找不到一丝空隙的白板,胸口剧烈起伏,仿佛刚刚跑完一场马拉松。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同探照灯般灼灼地盯着吴洁,像是要将她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吴洁!你……”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你这些想法,还有这些推算数据……进行过实验验证吗?哪怕只是初步的?”
吴洁面不改色,平静地迎视着导师锐利的目光:“部分最关键的动力学数据和结构稳定性模拟,我已经通过超算平台进行了多轮理论计算和有限的实验室模拟验证,所有结果与理论预测高度吻合,误差范围在百分之三以内。”她坦然地说着“必要的谎言”,“当然,完整的、系统性的实验验证与工艺优化,需要更先进的材料合成与表征平台,以及更专业的团队协作。”
她向前迈了一小步,语气变得无比郑重,甚至带着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沉重:“老师,我深知这个方案背后所代表的巨大价值,以及它可能带来的产业变革和……潜在风险。它不仅仅是一篇足以轰动学界的论文,更是一把可能开启下一代能源储存技术的钥匙。正因如此,我认为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校园这个池塘里,成为某些人争名夺利、甚至可能被不当利用的筹码。”
她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出了最终目的:“我希望,能通过您,将这个方案的核心思路、技术路径以及我所有的初步分析,直接、尽快地上报给国家相关的重点研发机构或专项工作组。我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背景审查、技术质询和可行性论证,只希望它能以最安全、最快速的方式,应用到最需要它、最能发挥它价值的地方去。”
张教授倒吸一口凉气,彻底明白了。
这个女孩,不仅仅是拥有了惊世骇俗的才华,她更具备了远超年龄的政治智慧、格局和可怕的清醒!她绕开校内可能存在的倾轧和学术不端,是要借力国家意志,直接将成果送上青云,同时也为它找到了最强大的保护伞!
这已非池中之物!一遇风云便要化龙!
“好!好!好!”张教授连说三个好字,每一个都掷地有声,他激动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盖哐当作响,“吴洁!你做得对!考虑得周全!这件事意义重大,绝不能有丝毫耽搁,更不能按部就班!”
他几乎是手忙脚乱地抓起桌上的手机,因为激动,手指甚至有些笨拙地划错了两次屏幕解锁图案。
“我马上联系我当年的老同学,李振华!他现在是国家‘尖端新材料与前沿技术’重大专项组的核心负责人之一!他这两天正好在省里开会!”张教授一边翻找号码,一边语速极快地解释,“你准备一下,不,你现在就跟我走!我们直接去他下榻的宾馆,当面汇报!这种事情,电话里说不清楚,必须当面谈!”
电话接通,张教授走到窗边,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急促和严肃:“老李!是我,张启明!废话不多说,有极其重要、可能具有战略价值的情况向你当面汇报!对,现在!立刻!我带一个学生过来,你务必抽出时间……对,关系到我们之前讨论过的那几个卡脖子难题……我有预感,可能是突破性的!”
吴安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掠过窗外。夕阳的余晖给校园镀上一层金色,楼下,陈浩和林晓的身影恰好并肩走过,似乎在争论着什么,林晓还撒娇般地跺了跺脚。
吴洁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到极致的弧度。
陈浩,林晓,你们还在为那一点点可怜的学分、那些虚伪的赞赏、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心思,纠缠不休吧?
你们永远不会知道,你们处心积虑想要偷窃、想要毁掉的,究竟是什么级别的未来。
你们更不会无法想象,就在你们为了指甲盖大的利益绞尽脑汁时,我已经手握利剑,即将斩向的是你们终其一生都无法触摸的广阔苍穹。
当你们还在泥潭里为了几块腐肉撕咬时,我已乘风而起,俯瞰众生。
这场游戏,从我叫出那声“祝福”开始,规则就已由我重写。而你们的毁灭,将只是我攀登途中,顺手碾死的蝼蚁。
“走,吴洁!”张教授挂断电话,脸上带着振奋的红光和一种参与历史的使命感,“车已经在楼下等了!李主任非常重视,让我们立刻过去!”
吴洁收回目光,将所有翻涌的情绪压回心底最深处。
“好的,老师。”她应道,声音平稳无波。
她转身,跟上张教授略显急促却坚定的步子,走向门外等候的车辆。
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国之重器。
而复仇?那不过是这条辉煌道路上,一道微不足道的开胃小菜。真正的盛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