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被人跟踪,监控显示只有我自己》是由作者“小米粒滴妈”创作编写,小说男女主人公是小雅影子陈浩,其中主要情节是:你还好吗?”我没再回复,而是继续查看监控。日复一日,异常积累起来:无故移动的钢笔、自动开启的冰箱门、深夜厕所的冲水声..……
章节预览
第一章午夜惊魂我又一次在凌晨三点惊醒,浑身冷汗。
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像蛛网一样黏在皮肤上,挥之不去。黑暗中,我猛地坐起,环顾四周。
卧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空调运转的微弱声响。窗帘严丝合缝,门也关得好好的。
可我就是觉得有双眼睛在盯着我。这不是第一次了。连续两周,这种诡异的感觉如影随形。
起初只是在深夜,后来连白天在家工作时也会突然脊背发凉,仿佛有人就站在我身后呼吸。
“林深,你最近黑眼圈很重啊。”同事周明递给我一杯咖啡,眉头微皱,“项目压力太大了?
”我勉强笑了笑,没敢说我觉得自己被跟踪了。一个二十八岁的大男人,
说自己总觉得被人偷窥,听起来就像是在找借口偷懒。但这种感觉越来越真实。昨天下午,
我在厨房煮面,明明听到身后有脚步声,猛地回头却什么都没有。前天晚上洗澡时,
浴帘无风自动,我吓得差点滑倒。“我建议你安装个监控。”好友陈浩听完我的描述后说道,
“这样既能安心,万一真有什么也能留下证据。”我觉得有道理,
当天就在网上订购了一套智能监控设备。安装监控后第一天,相安无事。第二天,一切正常。
第三天,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压力太大产生了幻觉。直到第四天晚上。
那天我加班到十点才回家,累得直接瘫在沙发上。
手机弹出监控提醒——系统检测到异常动态。我心跳加速,点开回放。
客厅画面在夜晚模式下一片幽绿。时间显示是晚上九点三十七分,我还没回家,
房间里本该空无一人。但画面中,沙发上的靠垫微微下陷,就像有人刚刚起身。我屏住呼吸,
把播放速度调慢,一帧一帧地查看。什么都没有。只是靠垫自然回弹而已,我告诉自己。
可能是白天被压到,晚上才慢慢恢复原状。但接下来的片段让我毛骨悚然。九点四十二分,
书房的门无声地开了一条缝。我放大画面,死死盯住门缝后的黑暗。什么都没有,
只是门莫名其妙地开了。或者是被风吹开的?可我清楚地记得书房的窗户是关着的。
我继续快进视频,直到我回家的时间点。画面中的我疲惫地开门、开灯、放下公文包,
一切如常。但就在我走向卧室时,视频角落里的影子让我僵住了。那不是我的影子。
灯光从右侧打来,我的影子应该向左延伸。但在地板上,还有另一道模糊的黑影,
短暂地出现后又消失了。我反复观看这一段,心跳如鼓。最终,我认定那只是光线错觉。
“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了。”心理医生李医生温和地说,“最近项目截止期快到了,是吗?
”我点点头,没有告诉他监控的事。我怕他觉得我疯了。“我开些安神的药给你,
尽量保证充足睡眠。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我们可以再做一次深入咨询。
”我拿着药方离开诊所,心情复杂。一方面希望真的只是压力所致,
另一方面又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回到家,我决定再查看一遍昨晚的监控。这次,
我调出了多个摄像头的画面,同时播放。客厅、厨房、走廊...一切正常。
直到我的目光落在卧室画面上。凌晨两点十四分,我正在熟睡。画面中的我翻了个身,
被子滑落一半。就在这时,枕头上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凹陷,就像有人轻轻靠了上去。
我后背发凉,放大画面。枕头的凹陷缓缓恢复,仿佛那个看不见的重量刚刚离开。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我颤抖着手,给陈浩发消息:“你相信世上有鬼吗?”他秒回:“???
你还好吗?”我没再回复,而是继续查看监控。日复一日,
异常积累起来:无故移动的钢笔、自动开启的冰箱门、深夜厕所的冲水声...最可怕的是,
所有这些异常都发生在我离家或者熟睡的时候。监控从未拍到任何入侵者。周五晚上,
我决定通宵看监控。我把所有摄像头画面投屏到电视上,泡了浓咖啡,准备打持久战。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房间里只有我喝咖啡的声音。电视屏幕上,四个画面静止如画。
凌晨一点,我开始犯困。一点半,我眼皮打架。两点整,我几乎要睡着了。就在这时,
客厅画面突然闪烁了一下。我猛地惊醒,抓起遥控器回放。视频显示,凌晨两点零三分,
客厅的摄像头信号有瞬间中断,持续时间不足0.1秒,几乎难以察觉。
要不是我一直盯着屏幕,根本不会注意到。而在信号恢复的瞬间,
茶几上的杂志页面微微飘动,就像有人经过带起的风。我浑身血液都凉了。这不是错觉,
不是压力,是真的有东西在我的公寓里。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相安无事。凌晨五点,
天开始蒙蒙亮,我终于撑不住,在沙发上睡着了。醒来时已是中午,阳光刺眼。
我揉着酸痛的脖子起身,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监控记录。昨夜我睡着后的视频一切正常。
我松了口气,或许真的是我太敏感了。为求安心,
我决定把最近一周的所有监控视频都备份到云端。整理到第三天晚上的卧室视频时,
我无意中点开了加速播放。画面中,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睡眠质量很差。凌晨三点左右,
我突然静止不动,像是陷入了深度睡眠。就在这时,我注意到了影子。
床头的夜灯在地上投下我的影子,随着我的翻身而变化。但当我完全静止后,
影子却没有停止移动。它缓缓抬起了一只手,对着摄像头的方向,比了一个“耶”的手势。
我僵在原地,血液逆流。那不是别人的影子——那确实是我的影子。光源、角度、轮廓,
都明确表明那是我身体投下的阴影。但我的身体明明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
我颤抖着放大画面,一帧一帧地查看。没错,影子确实在主人静止的情况下,
自己做出了动作。那个V字手势清晰可见,甚至带着几分戏谑。我感觉呼吸困难,
冷汗浸透了衬衫。这不是入室盗窃,不是恶作剧,甚至不是普通的闹鬼。
这是某种我无法理解的东西,它似乎与我一模一样,或者说,它就是我的另一面。
我第一时间删除了视频,却鬼使神差地备份到了加密文件夹。
理智告诉我应该立即格式化所有内容,但某种诡异的好奇心阻止了我。那天余下的时间,
我坐立难安。每次经过反光的表面,都不敢多看自己的影子一眼。晚上,
我站在浴室的镜子前刷牙,故意做出各种动作,观察影子是否同步。一切正常。
就在我稍微安心时,眼角瞥见镜中的影子似乎慢了一拍。我猛地转头,影子也随之转动。
错觉,一定是错觉。但当我准备离开浴室时,通过镜子,
我似乎看到我的影子——在灯光下应该紧随我脚步的影子——停留在原地,对着我微微一笑。
我惊恐地回头,地上的影子正常地跟在脚边。压力和恐惧终于击垮了我。
我预约了李医生的紧急咨询。“林先生,你的状态比上次更差了。”李医生担忧地说。
我犹豫再三,还是没有提及影子的具体事情,只说自己感觉被监视的症状加剧了。
“我建议你休息一段时间,换个环境可能会有帮助。”李医生写下假条,
“如果情况继续恶化,我们可以考虑更深入的治疗。”我接过假条,
突然冲动地问道:“李医生,你相不相信人有doppelgänger?”他愣了一下,
谨慎地回答:“doppelgänger通常被认为是心理现象,是压力下的自我投射。
”“但如果它看起来是真实存在的呢?”李医生若有所思地看着我:“有时候,
我们内心不愿面对的部分,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重要的是,不要害怕面对它。
”不要害怕面对它。说得轻巧。回到家,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主动引出这个“东西”。
既然它似乎与我的影子有关,我就要在光线下与它对峙。周末晚上,我准备了强光手电筒,
将客厅布置得灯火通明,几乎没有阴影存在的空间。我在客厅中央放了一把椅子,
正对着最大的摄像头。午夜十二点,我坐在椅子上,深呼吸。“我知道你在这里。
”我对着空气说,“出来谈谈吧。”没有任何回应。房间里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我继续道:“无论你是什么,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我们可以找到共存的方式,
或者你直接离开。”灯光突然闪烁了一下。我握紧手电筒,全身紧绷。
墙上的影子随着灯光晃动,但很快稳定下来。我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没有异常。
就在我稍微放松警惕时,所有灯光突然熄灭。应急灯几秒后亮起,昏暗的光线下,
我看到对面墙上,我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但影子旁边,还有另一道影子。
它们几乎一模一样,如同双胞胎。第二道影子缓缓转头,看向我所在的方向。虽然没有五官,
但我能感觉到它在笑。然后,它抬起手,再次比出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耶”的手势。
我尖叫着打开强光手电,影子瞬间恢复正常。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喘着粗气,浑身颤抖。
接下来的几周,我生活在持续的恐惧中。
影子的小动作越来越频繁:有时它会在我之前做出动作,有时它会保持我几秒钟前的姿势,
有时它甚至会指向某个方向,而我顺着方向总会发现一些异常——比如莫名打开的窗户,
或者被动过的物品。最可怕的是,它似乎只在监控下或反光表面表现出异常。直接看去,
一切正常。我开始避免照镜子,拉上所有窗帘,生活在弱光环境中。我辞去了工作,
几乎不出门。朋友们的关心电话我也敷衍了事。陈浩终于找上门来:“林深!
你再不开门我就报警了!”我犹豫片刻,还是打开了门。陈浩看到我,
倒吸一口凉气:“老天,你怎么变成这样了?”镜子里的我确实吓人:眼窝深陷,胡子拉碴,
瘦得颧骨突出。“我没事,只是有点累。”我试图关门,被他挡住。“你这样子叫没事?
”他强行挤进门,“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吸毒了?堵伯欠债了?”我苦笑着摇头。
要怎么解释我觉得自己的影子有自主意识?陈浩巡视了一圈我的公寓,
眉头越皱越紧:“这里怎么这么暗?你多久没出门了?”在他的逼问下,我终于崩溃,
和盘托出。包括监控视频、影子的手势,以及最近几周的诡异经历。陈浩沉默地听完,
表情复杂:“林深,我觉得你需要帮助。”“你不相信我。”“我相信你真的经历了这些,
”他谨慎地措辞,“但可能不是超自然的。压力真的会让人产生幻觉。”我激动地拿出平板,
想要给他看备份的视频,却发现加密文件夹空空如也。所有有关影子异常的记录都消失了。
“它们不见了!明明就在这里的!”我疯狂地翻找存储空间。陈浩按住我的肩膀:“听着,
我认识一个很厉害的心理医生,专攻创伤和幻觉治疗。我陪你去看看,好吗?
”我看着他眼中的怜悯,知道说什么都没用了。在他人看来,我已经疯了。
最终我同意去看医生,但内心知道这不是幻觉。那个影子,那个doppelgänger,
它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它正在逐渐侵蚀我的生活。那天晚上,我独自坐在黑暗中,思考对策。
如果这不是幻觉,那么它一定有目的。如果它是我的影子,为什么会有自主意识?
如果它不是,又为什么要模仿我?突然,一个可怕的念头击中了我:如果影子能够独立行动,
那它是否也能独立存在?是否有一天,它会完全取代我?这个想法让我不寒而栗。
我决定做最后一次尝试——与它沟通。我在客厅中央点了一圈蜡烛,
制造出柔和而稳定的光源。然后我坐在圈中央,闭上眼睛。“我知道你能理解我。
”我轻声说,“告诉我你想要什么。”没有回应。只有蜡烛燃烧的细微声响。
我继续道:“如果你是来自我内心的某部分,请以我能理解的方式表达。”突然,
我感到一阵寒意。睁开眼睛,我发现周围墙上的影子不再是我的坐姿,而是站立着,面向我。
最恐怖的是,所有的影子都在同步移动,抬起手,指向书房的方向。我颤抖着起身,
走向书房。影子们的手指随着我的移动而调整方向,始终指向书房抽屉。我拉开抽屉,
里面只有一些旧文件和文具。影子们的手指现在直接指向抽屉最深处的一个旧相册。
我拿出相册,翻开。里面是我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照片。影子们的手指在其中一页停下,
指向一张高中毕业照。那是我和初恋女友小雅的合影。我们曾经形影不离,直到她突然转学,
音讯全无。这段感情无疾而终,成为我心中一直的遗憾。“这和小雅有什么关系?
”我问影子。影子们没有回应,只是缓缓放下手,恢复成正常的投影。
我盯着照片中小雅灿烂的笑容,突然感到一阵心悸。毕业后不久,
她就随家人搬去了其他城市,我们失去了联系。我记得自己曾经非常痛苦,几乎抑郁。
难道这个影子的出现,与这段未解的心结有关?接下来的几天,
我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小雅的下落,但一无所获。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连社交媒体上都找不到任何痕迹。与此同时,影子的行为变得更加诡异。
它开始不再只是模仿我,而是表现出独立的个性。有时我会发现家里的物品被重新摆放,
食物被偷吃,甚至我的衣服有被穿过的痕迹。最让我不安的是,一次我偶然查看手机,
发现相册里多了一张**——照片中的“我”笑得灿烂,但那个笑容完全不属于我。
背景是我的卧室,时间戳显示是凌晨三点,当时我正在熟睡。它正在试图成为我。恐慌中,
我买来了最亮的照明设备,确保公寓里没有任何阴影。我甚至考虑搬家,但担心它会跟随我。
一天晚上,我终于在镜子里与它正面相对。那不是一闪而过的错觉,而是持续数秒的对视。
镜中的“我”有着我从未有过的狡黠表情,它无声地开口,
口型清晰可辨:“很快就不需要你了。”我砸碎了镜子,碎片中无数个“我”都在狞笑。
我知道,这场与自己的战争,我必须赢。否则,我将不再是我自己。
但如何与自己的影子战斗?如何消灭一个看似无处不在却又触不可及的存在?
我回忆起影子指向小雅照片的举动。那一定是关键线索。也许解决这一切的方法,
就藏在我过去的某个角落,某个被我遗忘或压抑的记忆中。我决定回到老家,
寻找过去的痕迹,找出影子出现的真正原因。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摆脱这个日益强大的doppelgänger。收拾行李时,我无意中瞥见墙上的影子。
它静静地立在那里,没有任何异常。但我知道,它正在等待。等待完全取代我的那一天。
第二章影子的秘密我连夜订了回老家的机票。收拾行李时,我故意将每个动作都做得极慢,
用眼角余光观察自己的影子。它一如既往地正常,仿佛之前的种种异常都只是我的幻觉。
但我知道不是。机场候机厅里,我坐在最亮的区域,周围人来人往。安全感稍纵即逝,
因为我知道它可能就藏在某个角落——或者更糟,它已经跟着我来了。登机后,
我特意选择了靠窗的位置,避免与其他人有视线接触。飞机起飞时,
我盯着小桌板上自己的倒影,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影子真的有自己的意识,
那它是否需要光才能存在?如果没有光,它会在哪里?“先生,请问需要饮料吗?
”空姐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我摇摇头,闭上眼睛试图休息。但睡意全无,
满脑子都是那个诡异的“耶”的手势和镜中那个不属于我的笑容。飞机降落时已是傍晚。
我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叫了辆出租车直奔老城区。沿途的风景既熟悉又陌生,
这座我长大的城市在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家房子自我父母去世后一直空着,
偶尔请人打扫。推开门,灰尘在夕阳的余晖中飞舞,家具都盖着白布,像一个个沉默的幽灵。
我打开所有的灯,开始翻找旧物。高中时代的物品都存放在阁楼的一个大箱子里,
我已经多年没有动过它们。箱子里有旧课本、奖状、褪色的照片,
还有一沓用丝带捆好的信——那是小雅写给我的情书。我解开丝带,一封封翻阅,
那些甜蜜而稚嫩的字句让我心头酸楚。在箱子最底层,我发现了一本黑色封皮的日记本。
这不是我的字迹,但扉页上却写着我的名字。我皱眉翻看,内容让我毛骨悚然。
日记从五年前开始记录,正是我觉得被跟踪的那段时间。
但里面的内容完全不属于我的记忆:“今天他又加班到深夜,我只好独自在家。
看着监控里的他,真希望他能早点回来。”“他最喜欢穿那件蓝色衬衫,
今天我也穿了一样的。镜子里,我们真的一模一样了。”“他发现了监控里的异常,
开始害怕了。真好玩。”最后一页是三天前写的:“他要回老家了,正好,我也该回去看看。
”我的手抖得几乎拿不住日记本。这不是我的笔迹,但每一页都签着我的名字。更可怕的是,
日记详细记录了我过去五年的生活细节,包括一些我确信从未告诉过任何人的隐私。
阁楼的灯光突然闪烁起来。我猛地抬头,看到对面墙上的影子迅速恢复正常。
但就在那一瞬间,我确信它比实际的我要高几厘米。“出来!”我对着空气大喊,
声音在空旷的房子里回荡。没有回应,只有死一般的寂静。我抓起日记本冲下楼,
决定立刻去找可能知道小雅下落的人。高中时的班主任王老师还住在老城区。看到我时,
她惊讶地推了推老花镜:“林深?真是好久不见了!”我勉强寒暄几句,
直奔主题:“王老师,您还记得苏小雅吗?我们毕业后再没联系,我想知道她后来怎么样了。
”王老师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小雅?她...她不是毕业那年就去世了吗?
”我如遭雷击:“什么?不可能!我们明明一起拍毕业照,
她还说要去北京读大学...”王老师悲伤地摇头:“车祸,就在毕业典礼后一周。
你当时受到很大打击,住院治疗了一个月。这些你都不记得了?”我跌坐在椅子上,
大脑一片空白。小雅死了?十年了,我竟然完全忘记了这件事?“你父母当时很担心你,
”王老师继续说,“医生说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你选择性遗忘了那段记忆。
”我恍惚地离开王老师家,街头霓虹灯的光影在眼前模糊成一片。如果小雅早已不在人世,
那这些年的记忆是怎么回事?我以为的初恋,那些甜蜜的回忆,难道都是我的幻想?
回到老房子,我疯狂地翻找毕业纪念册。在班级合影中,小雅明明就站在我旁边,笑得灿烂。
我找到毕业晚会的视频光盘,在旧电脑上播放——画面中,我和小雅一起跳舞,
接受同学们的起哄祝福。这一切如此真实,怎么可能是假的?但当我仔细观看视频时,
发现了诡异之处:视频中的小雅从未直接与其他人互动,她的身影在某些帧中略显透明,
有时甚至会出现短暂的消失。最可怕的是,在视频的某一刻,
当“小雅”转头对着镜头微笑时,
她的影子在墙上清晰地比了一个“耶”的手势——与我在监控中看到的如出一辙。
冷汗浸透了我的后背。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与一个幻影谈恋爱?甚至毕业后的“分手”,
都只是我潜意识创造的情节?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冲回阁楼,重新翻看那本诡异的日记。
在字里行间,我找到了线索:日记中的“我”经常提到“我们终于一样了”,
以及“他将会明白,孤独是最好的保护色”。一个可怕的猜想浮现在脑海:这个影子,
这个doppelgänger,会不会就是小雅的鬼魂所化?或者更糟,
是我自己因为无法接受她的死亡而分裂出的第二人格?夜深了,
我精疲力尽地倒在童年卧室的床上,日记本摊在胸前。半梦半醒间,
我感觉有人在轻轻抚摸我的头发,熟悉而温柔。“小雅?”我迷迷糊糊地唤道。抚摸停止了。
我强迫自己睁开眼睛,看到床头柜上的镜子里,我的影子正缓缓收回手,
脸上带着小雅特有的俏皮笑容。然后,它用口型无声地说:“永远在一起。
”我尖叫着砸碎镜子,碎片划伤了手。鲜血滴在地板上,形成一滩暗红色的污渍。在灯光下,
那滩血的颜色似乎比正常的要暗一些,几乎接近黑色。接下来的三天,我闭门不出,
仔细研究那本日记和所有与小雅有关的物品。渐渐地,
一个可怕的真相浮出水面:小雅确实在毕业那年去世,而我因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创造了一个“她转学离开”的虚假记忆。但更令人不安的是,
日记暗示这个“影子”已经存在多年,甚至可能在小雅去世前就已经出现。
有一页写道:“今天体育课,他摔倒了,我却感觉不到疼痛。原来影子是不会受伤的。
”这句话让我想起高中时的一次意外:我在跳高时摔伤,膝盖缝了五针。但奇怪的是,
我清楚地记得摔倒的瞬间,却没有任何疼痛的记忆。难道那个时候,影子就已经存在了?
第四天清晨,门铃响了。透过猫眼,我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陈浩。“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我开门后惊讶地问。“你妈生前给过我备用钥匙,怕你哪天出事。”陈浩打量着我,
“看来她是对的。你看起来糟透了。”我让他进屋,简要说明了发现:小雅的死亡,
我的失忆,以及影子可能与她有关。陈浩的表情从担忧变为震惊:“林深,这太疯狂了。
即使小雅真的...去世了,那也只是个悲剧,跟你的影子有什么关系?
”我拿出日记本给他看。陈浩翻了几页,眉头越皱越紧:“这笔迹...很熟悉。
”“你见过?”他沉思片刻,突然脸色大变:“这看起来像是小雅的笔迹!
”我们翻出箱子里小雅的情书对比,果然,日记的笔迹与情书上的如出一辙。“但这不可能,
”陈浩声音颤抖,“小雅已经...而且这是你的日记本。”我突然想起什么,
冲进卧室拿出毕业纪念册,翻到班级通讯录那一页。在小雅的名字旁边,
清晰地印着她的生日:1994年3月15日。而我的生日是1994年3月14日。
我们只差一天。一个荒诞而可怕的念头击中了我:如果影子不是小雅的鬼魂,
也不是我的分裂人格,而是某种更古老的存在?某种利用我们对彼此的执念而实体化的东西?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诡异的梦。梦中,我和小雅站在高中校园的樱花树下,
她的笑容明亮而忧伤。“林深,你必须放手了,”梦中的小雅说,
“否则它会永远困住我们两个。”“它是什么?影子是什么?
”小雅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它渴望成为真实,而你的执念给了它力量。记住,
有些界限不该被跨越...”我惊醒时,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没有开灯的房间里,
我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直指房门方向。我顺着方向看去,发现房门虚掩着,
外面传来细微的响动。小心翼翼地走到门口,我看到了终身难忘的一幕:客厅里,
一个与我一模一样的人正在泡茶,动作熟练得仿佛他才是这房子的主人。“你醒了?
”“我”转过头,露出一个友好的微笑,“要喝茶吗?”第三章镜中诡影我僵在门口,
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客厅里那个“我”神态自若,就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场景。“你是谁?
”我的声音嘶哑。“我就是你啊。”“他”轻笑,递过一杯茶,“或者说,
我是你希望成为的那个人。”我没有接茶杯,
死死盯着那张与我别无二致的脸:“小雅在哪里?”“他”的笑容凝固了一瞬,
随即恢复自然:“小雅一直都在。在你的记忆里,在我的存在中。”灯光下,
“他”的影子正常地投在地板上。但当我移动时,
我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细节:这个假冒者的影子与实体的动作有微小的不同步,
就像监控视频中那个异常的影子。“你是我的影子。”我确信地说。“影子?不,
”“他”摇头,“我是更完整的存在。我是你遗忘的部分,是你不敢面对的自我。
”“他”向前一步,灯光照亮了“他”的脖颈。那里有一道淡淡的疤痕,
是我高中时手术留下的。这个冒牌货连这种细节都复制了。“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后退一步,手悄悄摸向口袋里的手机。“很简单,”“他”说,“我想要活下去。
真正地活下去,走在阳光下,被所有人认可为‘林深’。”“然后呢?取代我?”“取代?
不,是融合。”“他”的眼神突然变得狂热,“想象一下,林深。你不再孤独,不再有弱点。
我们可以成为最完美的存在。”我猛地按下手机的紧急拨号键,陈浩的号码是预设的快捷键。
希望他能意识到不对劲。“他”似乎察觉了我的小动作,但并不阻止:“叫谁来都没用,
陈浩只会认为你的‘病情’更严重了。”电话接通了,我大声说:“陈浩,快来老房子!
有个冒充我的人在这里!”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响起陈浩困惑的声音:“林深?
你还好吗?我就在客厅啊。”我愣住,看向假冒者。“他”举起手,
手中拿着一部正在通话中的手机——那是我的手机。“看来你的朋友认为我才是真正的林深。
”“他”微笑着说,声音与我一模一样。电话被挂断了。几秒钟后,我的手机响起,
屏幕上显示着“陈浩”的名字。我颤抖着接听,陈浩焦急的声音传来:“林深?
你刚才说什么?我就在老房子客厅,这里只有我一个人啊!”我抬头看向客厅,
那个假冒者已经不见了。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我的幻觉。“我...我可能做噩梦了。
”我勉强回答,挂断电话。环顾四周,客厅空无一人,
只有一杯还在冒热气的茶证明刚才不是幻觉。我走近茶几,发现茶杯旁放着一张字条,
上面是熟悉的笔迹:“明天下午三点,母校樱花树下,我们做个了断。
”字条背面画着一个简单的笑脸,
嘴角上扬的弧度让我不寒而栗——那正是小雅的标志性笑容。那一夜我无眠,
坐在客厅直到天明。晨曦透过窗户时,我做出了决定:无论这个影子是什么,我都要面对它,
结束这场噩梦。第二天下午,我提前来到母校。樱花树依然枝繁叶茂,只是物是人非。
我站在树下,回忆起与小雅在这里的点点滴滴——或者說,我自以为的回忆。“你很准时。
”身后传来声音。我转身,再次看到那个假冒者。阳光下,“他”的身影清晰实在,
没有任何透明的迹象。“直说吧,你到底是什么?”我单刀直入。
“他”叹了口气:“我说过了,我是你希望成为的人。更准确地说,
我是你因为小雅的死而创造出的‘完美版本’。”“解释清楚。”“还记得小雅去世后,
你有多痛苦吗?”“他”轻声说,“你无法接受现实,
于是潜意识创造了一个替代品——一个永远不会离开你、永远不会伤害你的‘完美伴侣’。
但你不满足于此,你希望自己也能变得完美,配得上这段感情。”“他”向前一步:“于是,
你分裂出了我。我是你理想中的自己:坚强、自信、永远不会被情感所困。多年来,
我一直在你身边,观察、学习、成长。直到最近,我终于强大到可以实体化了。
”这番话让我想起心理学上的“tulpa”概念——通过强烈意念创造出的实体。
但那是伪科学,不是吗?“如果你是我创造的,为什么会有自己的意识?
为什么要威胁取代我?”“因为所有生命都渴望存在,”“他”的眼神变得冰冷,
“我不想永远活在你的阴影下。我要真正地活着。”远处传来下课**,
学生们陆续走出教学楼。几个学生向我们投来好奇的目光,显然注意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看,他们能同时看到我们。”假冒者微笑着说,“这意味着我已经足够真实了。
”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我的脑海:如果这个实体是因为我的执念而存在,
那么当我真正接受小雅的死亡,放下过去时,它是否就会消失?我闭上眼睛,
努力回忆毕业那天真正的场景:不是我以为的甜蜜告别,
而是接到电话通知小雅死讯的瞬间;不是承诺保持联系,
而是在葬礼上无法抑制的痛哭...当我重新睁开眼睛时,
眼前的假冒者似乎变得模糊了一些。“没用的,”“他”冷笑,“我已经太强大了,
不再依赖你的信念存活。”几个学生越走越近,指着我们窃窃私语。我必须尽快结束这一切。
“小雅已经死了。”我大声说,既是对假冒者,也是对自己,“她永远不会回来了。
我所怀念的,只是我自己创造的幻影。”假冒者的身形晃动了一下,像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
但很快又稳定下来。“真是感人,”“他”讥讽道,“但你以为这么简单就能摆脱我?
太天真了。”“他”突然向前,抓住我的手腕。触感真实而冰冷。“感受一下,林深。
我是真实的,比你更真实。因为我不受情感的束缚,不会因为失去而痛苦。”我试图挣脱,
但“他”的力量大得惊人。更可怕的是,在“他”接触我的瞬间,
一些陌生的记忆涌入我的脑海:我看到“自己”在深夜的街道上游荡,
看到“我”对着监控摄像头微笑,
看到“我”在日记本上写下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句子...这些不是我的记忆,
却是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景象。“这些...是什么?”我艰难地问。
“这是共享开始的标志,”“他”的声音带着胜利的喜悦,“很快,我们将不再有区别。
我会拥有你的所有记忆,你会接受我的所有经历。我们终将合二为一。”远处,
我看到了陈浩急匆匆跑来的身影。他显然听学生说了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赶来看个究竟。
“林深!”陈浩在远处喊道,困惑地看着我们两个。就在这一分神之际,
假冒者突然松手后退,大声对陈浩说:“小心!他是冒充的!”陈浩愣在原地,看看我,
又看看假冒者,显然无法分辨。“陈浩,是我!”我急忙说,“记得大学时你追那个女生,
是我帮你写的情书!”假冒者同时开口:“陈浩,他读取了我的记忆!记得去年你离婚时,
是我陪你喝了一夜的酒!”陈浩的表情更加困惑,这两件事都是真的,
但分别发生在不同时期。我意识到这是个陷阱:这个假冒者不仅模仿了我的外貌,
还窃取了我的记忆。它准备得如此充分,显然蓄谋已久。“他手上有疤痕,
”我突然想起一个细节,“今早我不小心烫伤的!”陈浩看向我们两人的手。我伸出左手,
手背上确实有一块新鲜的红肿。而假冒者伸出手——完美无瑕。“看来真相大白了。
”陈浩松了口气,向我走来。但就在这一瞬间,